二:青蛟承志。
江心飘着几片碎冰似的月光,徐东痴躺在乌篷船里,听着竹篙点水的脆响。
距离目睹苍龙取水已过去三年,那张《江河灵迹图》被他添了二十七处朱砂批注,其中最新一行墨迹未干:
乙巳年霜降,鄂州赤鳞村断流百日。
徐先生,前头水浅要换小船。
赵老汉撩开舱帘,寒气裹着烧酒味钻进来。
老船夫腰间缠着褪色的红绸带,正是三年前从苍龙布雨的江面捞起的。
当时龙尾掀起巨浪,这绸带缠在渔网里闪着磷光,被赵老汉当作护身符珍藏至今。
才下码头,便见赤鳞村的青壮们扛着木料往江滩疾走。
祭台要搭三丈高。
领头的后生嗓音沙哑,眼底布满血丝,老族长临走前说,龙鳞入水那夜的星位...咳咳...和今朝北斗指向分毫不差...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敲打铜锣的急响。
十几个农妇捧着粗陶碗沿江泼洒,浓稠的鸡血在龟裂的河床上蜿蜒。
徐东痴加快脚步,见当年供奉龙鳞的青石祭坛已裂作两半,缝隙里渗着暗红碎屑,是焚烧祈雨文留下的纸灰。
今夜子时,新雨师该来续命了。
披麻戴孝的老祭司举起龟甲,裂缝里卡着几粒黍米。
三年前苍龙赐的赤鳞庇佑,正应了甲子轮回的气数……
他说着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溢出血沫。
徐东痴忙扶住老人,却触到他袍袖下枯柴般的手臂,这具躯体竟像被烈日烘透的泥胎。
子夜江风腥得呛人,徐东痴蹲在祭坛东南角的柏树下。
三十六个精壮汉子赤膊立于八卦方位,他们背着的青铜水瓮里,浮着从三十里外暗河取来的阴泉水。
老祭司说过,苍龙退隐时遗落的赤鳞带着离火之气,需用极阴之水调和方能显灵。
起阵!
耆老之子挥动缠着红绫的桃木剑。
汉子们同时倾倒水瓮,清冽的水流注入祭坛凹槽,竟发出铁器淬火般的嘶鸣。
月光忽然暗了一瞬,徐东痴摸到怀里《江河灵迹图》在发烫。
掏出来时惊觉,三年前画的苍龙图样正在褪色。
江心漩涡骤现,却不是当年吞天噬地的磅礴气象。
一道青影贴着水面疾驰,所过之处泛起翡翠色波纹。
徐东痴攥紧流云纹镇纸压住翻卷的画轴,见那青影掠过祭坛时,老祭司供在香案上的赤鳞突然凌空飞起!
是蛟!
赵老汉突然从芦苇丛里钻出来,蓑衣上还挂着水草。
您仔细看它额间的银线,当年苍龙眼瞳泛青玉色,这位的眼珠子却是琥珀...
话未说完,青蛟已用尾尖卷住赤鳞。
那赤红鳞片突然迸出火星,烫得青蛟发出一声似牛似虎的痛吼。
祭坛四周的阴泉水瞬间沸腾,三十六个汉子肩上被蒸气灼出红痕,却咬牙立着不动分毫。
天边滚来闷雷时,徐东痴嗅到浓烈的硫磺味。
青蛟在云层间痛苦翻腾,赤鳞就像烧红的烙铁粘在它额间。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却在中天化作雪白冰晶,仿佛苍穹漏了个窟窿,正往下倾泻碾碎的月光。
天道更迭总要见血光。
赵老汉往掌心啐了口唾沫,将红绸带系上额头,老苍龙用一千八百年修成金龙正果,接班的蛟哪有这般便宜...
他突然瞪大眼睛,青蛟竟迎着雷霆直冲而上!
暴雨中传来琉璃破碎般的脆响。
赤鳞在第九道闪电劈下时熔作金浆,顺着青蛟脊骨蜿蜒流淌。
徐东痴忽然福至心灵,抓起画匣里的松烟墨就往《江河灵迹图》上泼,墨迹遇雨化开,竟显现出先前没有的篆文:
蛟化龙时,需承离火于脊,纳玄冰于瞳……
云层中突然垂下数条白玉阶梯。
青蛟每登一级,鳞片就脱落一片,坠地即化作燃烧的流星。
当它踏上最后一级时,额间赤浆已凝成珊瑚状龙角,琥珀色瞳孔里浮出两道冰裂纹,正是古籍记载的雨师印!
第一滴真正的雨水落在龟裂的祭坛上,徐东痴看着青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上残碑。
老祭司的咳血症状在雨中神奇消退,汉子们肩头的灼伤被雨水洗过,竟留下龙鳞状疤痕。
雨师印结成需要三昼夜。
赵老汉拧着湿透的红绸带。
这雨会下一旬——徐先生,您该在新图录里补上一笔:乙巳年霜降第七日,青蛟承苍龙志,于赤鳞江……
话说到一半突然卡住。
徐东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褪色的苍龙画像旁,不知何时浮现淡淡青影。
更奇的是图中江畔新添了三十六盏铜灯,灯油竟是冰蓝色的,正对应方才布阵的阴泉水瓮。
晨光破晓,江滩上的青蛟褪鳞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微光。
赤鳞村的女人们早早地来到这里,手中拿着陶罐,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这些鳞片。
她们说,这些鳞片可以磨成粉,给村里那些高热不退的孩童们退烧。
徐东痴站在江滩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目光落在一片青鳞上,那鳞片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青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
他不由自主地俯身,用指尖轻轻触碰那片青鳞。
刹那间,一股凉意从指尖传来,迅速蔓延到他的心头。
那凉意并不刺骨,反而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仿佛能平息他心中的燥热。
就在他恍惚间,似乎听到了云端传来一阵吟啸声,那声音低沉而悠扬,似欣慰,又似叮咛。
江风轻轻吹过,吹乱了徐东痴的鬓角白发。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远处的老族长坟茔。
令他惊讶的是,那坟茔上不知何时竟开满了青白色的风雨兰,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青色的海洋。
徐东痴凝视着那片花海,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他知道,这些风雨兰并非自然生长,而是老族长的灵魂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赤鳞村的每一个人。
江心飘着几片碎冰似的月光,徐东痴躺在乌篷船里,听着竹篙点水的脆响。
距离目睹苍龙取水已过去三年,那张《江河灵迹图》被他添了二十七处朱砂批注,其中最新一行墨迹未干:
乙巳年霜降,鄂州赤鳞村断流百日。
徐先生,前头水浅要换小船。
赵老汉撩开舱帘,寒气裹着烧酒味钻进来。
老船夫腰间缠着褪色的红绸带,正是三年前从苍龙布雨的江面捞起的。
当时龙尾掀起巨浪,这绸带缠在渔网里闪着磷光,被赵老汉当作护身符珍藏至今。
才下码头,便见赤鳞村的青壮们扛着木料往江滩疾走。
祭台要搭三丈高。
领头的后生嗓音沙哑,眼底布满血丝,老族长临走前说,龙鳞入水那夜的星位...咳咳...和今朝北斗指向分毫不差...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敲打铜锣的急响。
十几个农妇捧着粗陶碗沿江泼洒,浓稠的鸡血在龟裂的河床上蜿蜒。
徐东痴加快脚步,见当年供奉龙鳞的青石祭坛已裂作两半,缝隙里渗着暗红碎屑,是焚烧祈雨文留下的纸灰。
今夜子时,新雨师该来续命了。
披麻戴孝的老祭司举起龟甲,裂缝里卡着几粒黍米。
三年前苍龙赐的赤鳞庇佑,正应了甲子轮回的气数……
他说着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溢出血沫。
徐东痴忙扶住老人,却触到他袍袖下枯柴般的手臂,这具躯体竟像被烈日烘透的泥胎。
子夜江风腥得呛人,徐东痴蹲在祭坛东南角的柏树下。
三十六个精壮汉子赤膊立于八卦方位,他们背着的青铜水瓮里,浮着从三十里外暗河取来的阴泉水。
老祭司说过,苍龙退隐时遗落的赤鳞带着离火之气,需用极阴之水调和方能显灵。
起阵!
耆老之子挥动缠着红绫的桃木剑。
汉子们同时倾倒水瓮,清冽的水流注入祭坛凹槽,竟发出铁器淬火般的嘶鸣。
月光忽然暗了一瞬,徐东痴摸到怀里《江河灵迹图》在发烫。
掏出来时惊觉,三年前画的苍龙图样正在褪色。
江心漩涡骤现,却不是当年吞天噬地的磅礴气象。
一道青影贴着水面疾驰,所过之处泛起翡翠色波纹。
徐东痴攥紧流云纹镇纸压住翻卷的画轴,见那青影掠过祭坛时,老祭司供在香案上的赤鳞突然凌空飞起!
是蛟!
赵老汉突然从芦苇丛里钻出来,蓑衣上还挂着水草。
您仔细看它额间的银线,当年苍龙眼瞳泛青玉色,这位的眼珠子却是琥珀...
话未说完,青蛟已用尾尖卷住赤鳞。
那赤红鳞片突然迸出火星,烫得青蛟发出一声似牛似虎的痛吼。
祭坛四周的阴泉水瞬间沸腾,三十六个汉子肩上被蒸气灼出红痕,却咬牙立着不动分毫。
天边滚来闷雷时,徐东痴嗅到浓烈的硫磺味。
青蛟在云层间痛苦翻腾,赤鳞就像烧红的烙铁粘在它额间。
豆大的雨点砸下来,却在中天化作雪白冰晶,仿佛苍穹漏了个窟窿,正往下倾泻碾碎的月光。
天道更迭总要见血光。
赵老汉往掌心啐了口唾沫,将红绸带系上额头,老苍龙用一千八百年修成金龙正果,接班的蛟哪有这般便宜...
他突然瞪大眼睛,青蛟竟迎着雷霆直冲而上!
暴雨中传来琉璃破碎般的脆响。
赤鳞在第九道闪电劈下时熔作金浆,顺着青蛟脊骨蜿蜒流淌。
徐东痴忽然福至心灵,抓起画匣里的松烟墨就往《江河灵迹图》上泼,墨迹遇雨化开,竟显现出先前没有的篆文:
蛟化龙时,需承离火于脊,纳玄冰于瞳……
云层中突然垂下数条白玉阶梯。
青蛟每登一级,鳞片就脱落一片,坠地即化作燃烧的流星。
当它踏上最后一级时,额间赤浆已凝成珊瑚状龙角,琥珀色瞳孔里浮出两道冰裂纹,正是古籍记载的雨师印!
第一滴真正的雨水落在龟裂的祭坛上,徐东痴看着青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上残碑。
老祭司的咳血症状在雨中神奇消退,汉子们肩头的灼伤被雨水洗过,竟留下龙鳞状疤痕。
雨师印结成需要三昼夜。
赵老汉拧着湿透的红绸带。
这雨会下一旬——徐先生,您该在新图录里补上一笔:乙巳年霜降第七日,青蛟承苍龙志,于赤鳞江……
话说到一半突然卡住。
徐东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褪色的苍龙画像旁,不知何时浮现淡淡青影。
更奇的是图中江畔新添了三十六盏铜灯,灯油竟是冰蓝色的,正对应方才布阵的阴泉水瓮。
晨光破晓,江滩上的青蛟褪鳞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微光。
赤鳞村的女人们早早地来到这里,手中拿着陶罐,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这些鳞片。
她们说,这些鳞片可以磨成粉,给村里那些高热不退的孩童们退烧。
徐东痴站在江滩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目光落在一片青鳞上,那鳞片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青色,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
他不由自主地俯身,用指尖轻轻触碰那片青鳞。
刹那间,一股凉意从指尖传来,迅速蔓延到他的心头。
那凉意并不刺骨,反而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仿佛能平息他心中的燥热。
就在他恍惚间,似乎听到了云端传来一阵吟啸声,那声音低沉而悠扬,似欣慰,又似叮咛。
江风轻轻吹过,吹乱了徐东痴的鬓角白发。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远处的老族长坟茔。
令他惊讶的是,那坟茔上不知何时竟开满了青白色的风雨兰,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片青色的海洋。
徐东痴凝视着那片花海,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他知道,这些风雨兰并非自然生长,而是老族长的灵魂在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赤鳞村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