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恩怨终结-《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狐入瓶》

  在宁静祥和的万村,石家有一位年轻的媳妇,她勤劳善良,与丈夫过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不知从何时起,一只狐妖缠上了她,给她平静的生活,带来无尽困扰。

  这只狐妖,对石氏有着特殊的兴趣,时而在她耳边低语,声音犹如鬼魅般飘忽。

  时而变幻出各种诡异,吓得石氏花容失色。

  石氏想尽了各种办法,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石氏被折磨得身心俱疲,却又无计可施。

  石氏家中的柴房里,有一个布满灰尘的旧瓶子,放置在门后的角落。

  说来也怪,每当石氏的公公前来探望,狐妖便会匆忙钻进这个瓶子。

  起初,石氏并未在意,但随着次数的增多,她渐渐察觉到了这一规律,心中暗自盘算着对策,却不动声色。

  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狐妖像往常一样,窜进了瓶子。

  狐妖刚刚钻进瓶中,石氏迅速拿起棉絮,堵住了瓶口。

  她的双手微微颤抖,既紧张又兴奋,毕竟这是她摆脱狐妖的唯一机会。

  狐妖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在瓶中不安地扭动着身体,发出“呜呜”的低吼声。

  石氏没有丝毫犹豫,她将瓶子紧紧抱在怀中,匆匆走向厨房。

  厨房里,炉灶上的铁锅正烧着水,水汽蒸腾。

  石氏将瓶子放入锅中,然后加大了火势。

  随着水温逐渐升高,锅中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热气不断升腾,瓶子也开始变得滚烫。

  狐妖在瓶中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意识到情况不妙,开始大声呼喊:“热甚!热甚!快停下,勿要恶作剧!”

  狐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恐与愤怒,可石氏早已被它折磨得忍无可忍,对它的呼喊充耳不闻。

  狐妖见石氏没有停手的意思,叫声愈发急切。

  它不停地撞击着瓶壁,试图挣脱这个牢笼。

  瓶口被棉絮紧紧堵住,它根本无法逃脱,狐妖的叫声逐渐微弱。

  石氏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狐妖是否还活着。

  她静静地等待着,厨房里只有炉灶中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锅中水沸腾的声音。

  许久,瓶中终于没了声响。

  石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缓缓地走向炉灶,伸出颤抖的手,拔掉了瓶塞。

  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石氏忍不住捂住口鼻。

  她小心翼翼地朝瓶中望去,只见瓶底有一堆凌乱的狐毛。

  还有几滴鲜红的血迹,在瓶壁上缓缓滑落。

  石氏长舒一口气,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困扰她许久的狐妖,似乎就这样被消灭了。

  当晚,石氏在睡梦中,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呜咽声。

  她猛地惊醒,哭声从柴房的方向传来,石氏心中一惊,难道狐妖并未死去?

  她披上衣服,颤抖着走向柴房。

  柴房的门半掩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门后挣扎。

  石氏鼓起勇气,推开柴房门。

  门刚一推开,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柴房角落,那个曾经装过狐妖的瓶子,散发着微弱的幽光,哭声正是从瓶中传出。

  石氏走近瓶子,发现瓶子周围的地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她刚要伸手去拿瓶子,突然,一只半透明的狐爪,从瓶中伸出,抓向她的手。

  石氏惊恐地尖叫一声,连忙后退。

  狐爪缩了回去,狐妖的身影,从瓶中缓缓浮现。

  它的身体虚幻缥缈,眼神中充满了怨恨,恶狠狠地盯着石氏说:“你以为这样就能杀了我?

  我不会放过你的!”

  石氏吓得瘫倒在地,结结巴巴地说:“你……你到底想怎样?

  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一直纠缠我?”

  狐妖冷笑一声,说道:“无冤无仇?

  百年前,你前世乃捉妖道士,将我重伤封印,害我受尽百年苦楚。

  今日,我定要你血债血偿!”

  石氏听后,心中既害怕又疑惑,前世之事她毫无记忆,可狐妖说得如此笃定,又让她不得不信。

  狐妖向石氏发动攻击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石氏的丈夫,听到她尖叫,匆忙赶来。

  他看到狐妖的身影,毫不犹豫地拿起柴房里的一根木棍,朝着狐妖打去。

  狐妖身形一闪,轻松躲过了攻击,然后伸出爪子,朝着石氏的丈夫抓去。

  石氏见状,不知从哪来的勇气,她拿起地上的瓶子,朝着狐妖砸去。

  狐妖躲避不及,被瓶子击中,发出一声惨叫。瓶子落地后,符文光芒大盛,似乎在压制着狐妖的力量。

  狐妖挣扎着,想要摆脱符文的束缚,它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幻,却依旧充满了怨恨。

  此时,石氏突然想起曾经听村里老人说过,用鸡血可以破妖邪。

  她顾不上许多,转身冲向厨房,取来一碗鸡血,朝着狐妖泼去。

  鸡血泼在狐妖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狐妖痛苦地嚎叫着,身体开始消散。

  狐妖在消散前,恶狠狠地说:“即便我魂飞魄散,也不会放过你们!”

  石氏和丈夫紧紧相拥,看着狐妖逐渐消失,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疲惫。

  他们知道,事情或许还没有结束。

  果然,从那以后,万村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

  夜晚,村里时常传来诡异的叫声,村民们饲养的家禽也莫名失踪。

  大家都猜测,这与石氏消灭狐妖的事情有关。

  石氏心中充满了愧疚,她觉得是自己给村子带来了灾难。

  为了平息狐妖的怨恨,石氏和丈夫决定去找宋煮。

  听闻宋煮有诸多奇门异术,对妖邪之事颇有研究。

  夫妇俩一路打听,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宋煮的居所。

  那是一座略显古朴的庭院,四周静谧清幽。石氏夫妇忐忑地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素袍,面容清癯的男子出现在门口,正是宋煮。

  石氏夫妇将事情讲述了一遍。

  宋煮听后,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

  “这狐妖怨念深重,虽形神消散,但怨念难除,若不妥善处理,村子恐有大祸。”

  说罢,他收拾好应用之物,与石氏夫妇一同返回万村。

  回到村子,宋煮在村子中央选了块开阔之地,设下法坛。

  他身着法衣,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

  村民们听闻消息,纷纷赶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着,神情紧张地看着法坛。

  咒语吟出,法坛上的符咒开始燃烧,散发出奇异的光芒。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整个村子。

  狐妖的怨念,似乎感受到了威胁,化作一股黑色的烟雾,朝着法坛扑来。

  宋煮挥动桃木剑,洒出一把朱砂,口中大喝:“孽障,还不消散!”

  黑色烟雾,在朱砂和符咒的光芒中剧烈翻滚,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

  宋煮继续念咒,汗水湿透了他的法衣。

  黑色烟雾渐渐消散,天空中的乌云也慢慢散去。

  阳光,重新洒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