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小官人之一-《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小官人》奇幻惊梦,奇物隐机之一。

  太史公在岁月长河中,其姓氏渐渐被人淡忘。

  一日午后,阳光轻柔地透过窗棂,洒落在斋中的榻上。

  太史公慵懒地卧于榻上,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恍惚间,一阵细微却清晰的声响传入他的耳中。

  太史公微微睁眼,竟瞧见堂屋的角落里,缓缓行出一支奇特的小卤簿队伍。

  拉车的马,身形不过如蛙般大小,而车上与随行之人,更是纤细得如同手指。

  小仪仗队足有数十队之多,排列得整整齐齐,显得格外奇异。

  队伍之中,有一官员头戴皂纱官帽,身着绣纹襆袍,稳稳地乘坐在肩舆之上,一行人纷纷朝着门外行去。

  太史公心中大感诧异,揉了揉眼睛,暗自怀疑,是自己睡眼惺忪看错了。

  这奇异的景象,却愈发清晰真切。

  正惊疑间,只见一个小人匆匆折返,进入屋内,手中还携着一个如拳头般大小的毡包。

  小人径直来到床前,恭敬地说道:“家主人备下一份微薄的礼物,特来敬献给太史大人。”

  言罢,便直直地站在原地,却并未立刻呈上礼物。

  少顷,小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自顾自地笑了笑,说道:

  “这区区微物,想来太史大人也未必用得上,不如就赏赐给小人吧。”

  太史公心中虽满是疑惑,但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小人见状,携着毡包,转身离去,动作敏捷。

  太史公望着小人离去,心中的疑惑如潮。

  正欲起身去探个究竟,却突然一阵恍惚。

  待再回过神来,那奇特的队伍与小人,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太史公心中懊悔不已,责怪自己方才,为何没有追问,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小人又是从何而来。

  此事过后,太史公心中,始终萦绕着这件奇事,对那神秘的毡包,更是好奇。

  不知里面,究竟装着何物。

  几日后,太史公在城中的茶楼与好友相聚。

  席间,太史公忍不住,将那日的奇异经历,讲述给众人听。

  众人听罢,皆惊讶不已,议论纷纷。

  好友苏念西,平日里,就对奇闻轶事极为着迷,听罢此事,眼中兴奋:“太史兄,此事着实离奇!

  依我看,那小人与队伍并非凡人,或许,是来自某个神秘的世界。

  那毡包之中,说不定,藏着什么神奇的宝贝呢!”

  太史公苦笑着摇头:

  “我当时只觉如梦似幻,稀里糊涂便让那小人将毡包带走了。

  如今想来,实在可惜。”

  这时,另一位好友林小东,沉思片刻后说道:“太史兄,这世间之事,无奇不有。

  或许那神秘的主人,有意让你知晓此事,说不定日后,还会有其他机缘呢。”

  众人正说着,突然茶楼外一阵喧闹。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手持一物,口中大声叫卖:

  “神奇宝盒,能知过去未来,一文钱即可一试!”

  众人好奇心大起,纷纷涌了出去。

  太史公与好友们,也随着人群来到少年身边。

  只见少年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与那日小人所携的毡包,大小竟颇为相似。

  太史公心中一动,凑近仔细端详。

  苏念西笑着对少年说道:

  “你这小孩,莫要吹牛。

  这宝盒真能知过去未来?”

  少年自信满满地说道:“各位大人,小人所言句句属实。

  只需将想问之事,写于纸条之上,放入盒中,片刻后打开,便会有答案呈现。”

  林小东好奇地掏出一文钱,写了张纸条放入盒中。

  少顷,打开盒子,只见纸条上,真的出现了一行字,与林小东心中所想之事相关,且所言颇为准确。

  众人见状,皆惊叹不已。

  太史公心中疑惑更甚,总觉得这宝盒,与那日所见之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思索片刻,对少年说道:“小孩,你这宝盒从何而来?”

  少年犹豫了一下,说道:“实不相瞒,几日前,小人在城外的树林中玩耍,忽见地上有个发光的小包。

  打开一看,便是这个宝盒。

  小人不知这宝盒,究竟有何来历,只想着或许能卖点钱,便拿来试试。”

  太史公心中一惊,莫非这宝盒,与那日小人所携的毡包,有什么关联?

  他决定,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

  太史公对少年说道:

  “小孩,你且随我来,我给你十两银子,买下这宝盒。

  但你需带我去那树林看看。”

  少年一听,眼中闪过惊喜,连忙点头答应。

  不多时,太史公与苏念西、林小东和少年,一同来到城外的树林。

  那少年,指着一棵大树下的位置:“就是这里,小人便是在此处捡到宝盒的。”

  太史公环顾四周,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他准备离开,无意间瞥见草丛中,似乎有个微小的身影,一闪而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史公心中一动,赶忙拨开草丛,却什么也没发现。

  苏念西见状,说道:“太史兄,莫不是你看错了?”

  太史公皱眉说道:“我明明瞧见有个东西在动,说不定与那神秘队伍有关。”

  此时,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出现一支小卤簿队伍。

  只是这次,那官员并未离开,而是径直来到太史公面前。

  官员微微拱手,说道:“太史大人,多日不见。

  那日我等匆忙离去,未及详谈。

  这宝盒便是我家主人,让小人故意留下,引大人至此。”

  太史公惊讶地问道:“你家主人究竟是何人?为何要如此做?”

  官员笑了笑,说道:

  “我家主人乃这世间灵物之主。

  知晓大人宅心仁厚,故想与大人结下善缘。

  这宝盒,并非能真的知晓过去未来,只是能感知人心,给出一些指引。

  我家主人希望大人,能凭借此宝盒,多做善事,造福百姓。”

  太史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

  只是当日你家小人为何又将毡包带走?”

  官员笑道:“那毡包中装的乃是开启宝盒真正力量的钥匙。

  当日见大人并未追问,便想再试探一番。

  如今看来,大人果然有缘。”

  太史公感激地说道:“多谢你家主人美意,某定不负所托。”

  言罢,那小卤簿队伍缓缓消失。

  太史公手持宝盒,心中感慨万千。

  这段奇幻的经历,也在城中流传,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