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羊皮记生死。
陕右书生柳明川,蹲在结冰的河岸上,呵出的白气在暮色中消散。
他攥着半块硬饼,手冻得发紫,忽然听见冰面下传来闷响。
三丈外的冰层裂开个窟窿,酒气熏天的醉汉,正扑腾着往下沉。
皂靴上的铜铃铛,在水面上漾起圈涟漪。
“救人!”柳明川甩掉书箱,解下腰间绦带抛过去。
醉汉抓住绦带时,他才看清对方,是县城有名的泼皮刘三,上月还在茶馆掀过他的书桌。
柳明川牙一咬,将冻僵的手指插进岸边积雪,拼尽全力往后拽。
冰面又裂开几道缝,他膝盖重重磕在石棱上,却死死攥住绦带不松手。
三日后,刘三拎着二斤猪头肉来致谢时,柳明川正趴在桌上咳血。
他推开油腻的纸包,望着窗外飘雪:“不必谢我,只望你今后少喝些酒。”
刘三挠着后脑勺嘿嘿笑,没注意到书生咳在帕子上的血,已将绢面洇成红梅。
鬼差的锁链撞上“鬼门关”匾额时,柳明川才惊觉。
掌心,还攥着半片冻硬的饼。
阴火在两侧荒草间明灭,他望见忘川河上,漂着无数灯盏,每盏都映着阳世人的面孔。
有张灯影忽然凑近,竟是刘三抱着酒坛在哭。
“柳明川,阳寿四十八,寿终正寝。”
判官的狼毫在生死簿上顿了顿。
“然生平悭吝:施粥时克扣三成米粮,见乞儿冻毙于巷口,未施援手……”
“小人曾救刘三性命!”
柳明川急得向前半步,锁链却突然收紧,勒得他脖颈生疼。
阎罗王指尖敲了敲惊堂木,殿东侧的兽皮,突然莫名自动。
一张白羊皮啪嗒落地,皮毛上还沾着新鲜血渍。
柳明川浑身发冷,那皮毛的形状,与他右肩的胎记,分毫不差。
判官翻开另一册黄绫:“查三年前腊月廿三,柳明川救刘三于冰河,确有此事。”
阎罗王审视着阶下书生,目光扫过他攥紧的拳头:“你救刘三时,可曾想过图报?”
“……但望他能改过自新。”柳明川忽然想起刘三走后,自己卖了过冬的狐裘,才凑够药钱,喉头涌起腥甜。
“小人本就命不久矣,救人性命乃书生本分。”
“既存善念,可免堕畜生道。”阎罗王挥手示意鬼差,“剥去羊皮,放他还阳。”
柳明川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已有张白羊皮,覆在自己身上,绒毛正缓缓扎进皮肉。
鬼差抓住皮角用力撕扯,剧痛从肩膀炸开。
他看见,自己的血珠溅在生死簿上,竟化作朵朵小白花,每朵花蕊,都映出当日救刘三的场景。
“啊!”柳明川疼得蜷缩在地,右肩传来牵扯感,似有无数细针扎进骨头。
羊皮已撕下大半,唯余肩头铜钱大小的一块,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竟在微微跳动。
“罢了,留个记号,让世人知善有善报。”
阎罗王挥袖间,殿内阴风大作,柳明川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耳畔响起母亲哭灵的声音。
“明川!明川!”母亲的声音从棺盖缝隙漏进来,带着哭腔的颤抖。
黑暗中,柳明川猛地睁眼,这才惊觉,自己躺在狭小的棺木里,鼻尖萦绕着新漆与纸钱的味道。
棺盖被推开一条缝,月光落进他眼里,映出母亲满是泪痕的脸。
她鬓角的白发,比记忆中又多了几缕,攥着棺沿的双手,因为用力而泛白。
“娘?”柳明川喉咙发紧,想抬手却撞在棺木上。
“诈、诈尸了!”守灵的侄儿举着引魂幡后退三步。
烛台摔在青砖上,火苗溅在柳明川袖口。
妻子抄起供桌上的桃木剑,见他右肩的白羊毛时,剑尖哐当落地。
那撮毛在火光中轻轻颤动,与他们儿子满月时,剃下的胎发一般柔软。
母亲却不管这些,伸手拂开他额前冷汗浸透的发丝:“我的儿,你可吓死娘了……”
她的手带着灶台的余温,混着线香的气息,让柳明川眼眶发酸。
棺外传来道士的惊呼:“此乃回魂之兆!速备姜汤!”
人群这才如梦初醒,有人踉跄着去烧水,有人慌忙扶起倒地的烛台。
此后三年,柳明川成了陕右奇人。
每到阴雨日,肩头羊毛便会渗出血珠,触碰时能听见冰河开裂的声音。
他替乡邻写阴文时,笔下常浮现鬼差形貌,却从未收过一文润笔费。
唯有刘三常,来帮他劈柴担水,偶尔休息时,总能听见远处,传来醉汉哼歌的调子。
冬至前夜,柳明川梦见刘三浑身水淋淋。
走进书房,怀里抱着个裹白羊皮的婴儿。
“恩公当年拽我上岸时,我手里攥着块羊骨,原是要拿去换酒的。”
刘三将婴儿放在桌上,羊皮展开后,柳明川肩头的白羊毛发,竟簌簌飘落。
见此一幕,他心中惊喜且欣慰:“我柳明川,虽然不是大善人,但也并非大恶人,当初救起刘三,总算有了回报!”
刘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今我已投胎转世,这因果,也算还清了。”
次日清晨,柳明川摸着光滑的右肩,在书桌发现半块羊骨,骨头上刻着“善”字。
窗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他望见刘三家的烟囱升起炊烟。
烟柱竟化作白羊形状,在雪地里投下一片温柔的阴影。
二十年后,柳明川在书桌前无疾而终。
鬼差来拘魂时,见他右肩光洁如初,生死簿上“悭吝”二字已被擦去, 被一行小羊的脚印所取代。
“可知为何留你半片羊皮?”
阎罗王指着幽冥镜,镜中映出柳明川救刘三后,将最后一块饼掰碎,喂给冻僵的野狗。
“凡善念,必有回响。
你救的虽是泼皮,却也是救了一条性命。
这半片羊皮,原是上天给你的记号。”
柳明川望着镜中自己的魂灵,已不再是中年书生模样,倒像是当年,那个在冰河边拼命拽住绦带的少年。
忘川河上,无数灯盏正朝他飘来。
每盏灯里,都盛着他此生微小的善念,在幽冥深处,化作永不熄灭的星光。
陕右书生柳明川,蹲在结冰的河岸上,呵出的白气在暮色中消散。
他攥着半块硬饼,手冻得发紫,忽然听见冰面下传来闷响。
三丈外的冰层裂开个窟窿,酒气熏天的醉汉,正扑腾着往下沉。
皂靴上的铜铃铛,在水面上漾起圈涟漪。
“救人!”柳明川甩掉书箱,解下腰间绦带抛过去。
醉汉抓住绦带时,他才看清对方,是县城有名的泼皮刘三,上月还在茶馆掀过他的书桌。
柳明川牙一咬,将冻僵的手指插进岸边积雪,拼尽全力往后拽。
冰面又裂开几道缝,他膝盖重重磕在石棱上,却死死攥住绦带不松手。
三日后,刘三拎着二斤猪头肉来致谢时,柳明川正趴在桌上咳血。
他推开油腻的纸包,望着窗外飘雪:“不必谢我,只望你今后少喝些酒。”
刘三挠着后脑勺嘿嘿笑,没注意到书生咳在帕子上的血,已将绢面洇成红梅。
鬼差的锁链撞上“鬼门关”匾额时,柳明川才惊觉。
掌心,还攥着半片冻硬的饼。
阴火在两侧荒草间明灭,他望见忘川河上,漂着无数灯盏,每盏都映着阳世人的面孔。
有张灯影忽然凑近,竟是刘三抱着酒坛在哭。
“柳明川,阳寿四十八,寿终正寝。”
判官的狼毫在生死簿上顿了顿。
“然生平悭吝:施粥时克扣三成米粮,见乞儿冻毙于巷口,未施援手……”
“小人曾救刘三性命!”
柳明川急得向前半步,锁链却突然收紧,勒得他脖颈生疼。
阎罗王指尖敲了敲惊堂木,殿东侧的兽皮,突然莫名自动。
一张白羊皮啪嗒落地,皮毛上还沾着新鲜血渍。
柳明川浑身发冷,那皮毛的形状,与他右肩的胎记,分毫不差。
判官翻开另一册黄绫:“查三年前腊月廿三,柳明川救刘三于冰河,确有此事。”
阎罗王审视着阶下书生,目光扫过他攥紧的拳头:“你救刘三时,可曾想过图报?”
“……但望他能改过自新。”柳明川忽然想起刘三走后,自己卖了过冬的狐裘,才凑够药钱,喉头涌起腥甜。
“小人本就命不久矣,救人性命乃书生本分。”
“既存善念,可免堕畜生道。”阎罗王挥手示意鬼差,“剥去羊皮,放他还阳。”
柳明川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已有张白羊皮,覆在自己身上,绒毛正缓缓扎进皮肉。
鬼差抓住皮角用力撕扯,剧痛从肩膀炸开。
他看见,自己的血珠溅在生死簿上,竟化作朵朵小白花,每朵花蕊,都映出当日救刘三的场景。
“啊!”柳明川疼得蜷缩在地,右肩传来牵扯感,似有无数细针扎进骨头。
羊皮已撕下大半,唯余肩头铜钱大小的一块,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竟在微微跳动。
“罢了,留个记号,让世人知善有善报。”
阎罗王挥袖间,殿内阴风大作,柳明川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耳畔响起母亲哭灵的声音。
“明川!明川!”母亲的声音从棺盖缝隙漏进来,带着哭腔的颤抖。
黑暗中,柳明川猛地睁眼,这才惊觉,自己躺在狭小的棺木里,鼻尖萦绕着新漆与纸钱的味道。
棺盖被推开一条缝,月光落进他眼里,映出母亲满是泪痕的脸。
她鬓角的白发,比记忆中又多了几缕,攥着棺沿的双手,因为用力而泛白。
“娘?”柳明川喉咙发紧,想抬手却撞在棺木上。
“诈、诈尸了!”守灵的侄儿举着引魂幡后退三步。
烛台摔在青砖上,火苗溅在柳明川袖口。
妻子抄起供桌上的桃木剑,见他右肩的白羊毛时,剑尖哐当落地。
那撮毛在火光中轻轻颤动,与他们儿子满月时,剃下的胎发一般柔软。
母亲却不管这些,伸手拂开他额前冷汗浸透的发丝:“我的儿,你可吓死娘了……”
她的手带着灶台的余温,混着线香的气息,让柳明川眼眶发酸。
棺外传来道士的惊呼:“此乃回魂之兆!速备姜汤!”
人群这才如梦初醒,有人踉跄着去烧水,有人慌忙扶起倒地的烛台。
此后三年,柳明川成了陕右奇人。
每到阴雨日,肩头羊毛便会渗出血珠,触碰时能听见冰河开裂的声音。
他替乡邻写阴文时,笔下常浮现鬼差形貌,却从未收过一文润笔费。
唯有刘三常,来帮他劈柴担水,偶尔休息时,总能听见远处,传来醉汉哼歌的调子。
冬至前夜,柳明川梦见刘三浑身水淋淋。
走进书房,怀里抱着个裹白羊皮的婴儿。
“恩公当年拽我上岸时,我手里攥着块羊骨,原是要拿去换酒的。”
刘三将婴儿放在桌上,羊皮展开后,柳明川肩头的白羊毛发,竟簌簌飘落。
见此一幕,他心中惊喜且欣慰:“我柳明川,虽然不是大善人,但也并非大恶人,当初救起刘三,总算有了回报!”
刘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如今我已投胎转世,这因果,也算还清了。”
次日清晨,柳明川摸着光滑的右肩,在书桌发现半块羊骨,骨头上刻着“善”字。
窗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他望见刘三家的烟囱升起炊烟。
烟柱竟化作白羊形状,在雪地里投下一片温柔的阴影。
二十年后,柳明川在书桌前无疾而终。
鬼差来拘魂时,见他右肩光洁如初,生死簿上“悭吝”二字已被擦去, 被一行小羊的脚印所取代。
“可知为何留你半片羊皮?”
阎罗王指着幽冥镜,镜中映出柳明川救刘三后,将最后一块饼掰碎,喂给冻僵的野狗。
“凡善念,必有回响。
你救的虽是泼皮,却也是救了一条性命。
这半片羊皮,原是上天给你的记号。”
柳明川望着镜中自己的魂灵,已不再是中年书生模样,倒像是当年,那个在冰河边拼命拽住绦带的少年。
忘川河上,无数灯盏正朝他飘来。
每盏灯里,都盛着他此生微小的善念,在幽冥深处,化作永不熄灭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