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逸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北境镇北军旧部……兵变?”
“虽未明言,但也相差无几了。”
老太君惨然道,“消息传回京都,朝堂震动。陛下龙颜大怒,认为这是方家旧部心怀怨望,意图不轨。”
“但眼下北境局势紧张,蛮族虎视眈眈,朝廷又无人能真正弹压住那些骄兵悍将。赵元明更是早已吓得称病不出,躲在中军大营不敢动弹。”
她看着方云逸,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盼:“所以,陛下召我入宫,是希望我们方家能出面,安抚北境旧部。”
“陛下说,只要周将军他们肯放下兵器,交出督粮官,一切皆可既往不咎,军饷也会尽快补足。”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以方家未亡人的身份,写一封亲笔信,由八百里加急送往北境,劝周将军他们以大局为重,莫要行差踏错,辜负……辜负你爷爷他们用性命守护的北境安宁。”
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大乾王朝即将到来的风雨飘摇。
北境动乱,蛮族压境,朝中无人……这一切,似乎都将一个巨大的漩涡,再次推到了已然没落的方府门前。
方云逸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如渊。
北境……方家曾经的根基所在地,阿爷、父亲、伯伯、兄长们血洒之处,如今再次成为风暴中心。
这是危机,或许,也正是他们方家可以重新崛起的一缕契机!
他抬头,看向忧心忡忡的祖母,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而自信的弧度。
“祖母,这封信……我们写。”方云逸声音不高,在寂静的书房里清晰地回荡。
老太君闻言,猛地抬头,眼中带着几分诧异之色。她原以为方云逸会因方家所受的屈辱和皇室的凉薄而拒绝,或者至少会犹豫而后愤怒。
却是没想到他答应得如此干脆,甚至……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稳。
“逸儿,你……”老太君张了张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她看着眼前这张依旧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刀、深邃如渊的脸庞,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这还是她那个需要人时时搀扶、汤药不离口的病弱孙儿吗?
方云逸迎上祖母震惊的目光,知道她心中所想,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冷静。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桌面,缓缓开口。“祖母,北境是阿爷、大伯、二伯、还有云霆哥他们用命守护的地方,是无数镇北军将士埋骨之所。”
“方家可以恨朝中某些人,可以怨陛下凉薄,但不能坐视北境防线崩溃,让蛮族的铁蹄践踏我大乾山河,让将士们的血白流。”
“这封信,于公于私,我们必须写。”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富有谋略:“但是,祖母,我们不能白白被陛下当枪使。”
“写信可以,方家甚至可以派人亲自将信送往北境,以示诚意,确保信件能送达周将军手中,并说服他们。不过,我们得有两个条件,必须让陛下答应。”
“条件?”老太君的心提了起来,与皇帝谈条件,这可是大忌。
“对,条件。”方云逸目光灼灼!
“第一,陛下必须下一道明旨,公告朝堂,言明此次北境之事,皆是因军饷拖欠、指挥失当引起。”
“朝廷体恤边军将士艰辛,对参与此次事件的镇北军旧部,一律既往不咎,绝不以任何形式秋后算账。”
“不仅要明旨,最好还能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并传示各州府。”
老太君瞬间明白其用意,这是要杜绝乾帝事成之后反悔清算的可能。
有了这道明旨,至少在明面上,乾帝便不好再对周将军他们下手,否则便是自打脸面,失信于天下。
“第二,”方云逸继续开口,“粮草和军饷,必须在我们的信件抵达北境,周将军他们释放督粮官、解除武装的同时,由朝廷钦差押运,足额、即时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不能只是空头许诺,必须要见到实实在在的粮饷。北境将士苦久矣,不见实惠,空口白话难以取信于人。”
老太君听着孙儿条理清晰、思虑周全的分析,心中的震惊一浪高过一浪。这孩子……何时有了这般缜密的心思和深远的谋虑?
他不仅想到化解眼前的危机,更想到如何保全那些忠诚于方家的旧部,甚至借此机会为北境将士争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绝不是一个十五岁病弱少年能想到的,更不像是一个常年卧病、不通世事之人能提出的策略。
她看着方云逸,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孙儿。这么多年,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究竟隐藏了多少?那所谓的“世外高人”,究竟将他教导到了何种地步?
震惊之余,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酸楚涌上老太君的心头。
欣慰的是,方家血脉未绝,更是出这样一个心思深沉、隐忍果决的继承人,方家复兴有望!
酸楚的是,这孩子究竟背负多少,才能在如此年纪,就拥有这般城府和算计?
“逸儿……”老太君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和复杂,“你……你真是让祖母……又惊又喜。”
她顿了顿,努力平复心绪,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你说得对!陛下既要我方家出面平息事端,就不能让我方家寒心,更不能让北境将士寒心。”
“这两个条件,既合情也合理!”
方云逸见到祖母理解并支持,心中一定,“祖母,孙儿还有一个想法。此次送往北境的信,意义重大,寻常仆役恐怕难以胜任,也显不出我方家的诚意。”
“孙儿想……亲自去一趟北境。”
“什么?不可!”
老太君闻言脸色骤变,下意识地开口反对,“北境路途遥远,凶险万分,且如今局势混乱,你的身体……”
“祖母,”方云逸打断她,语气沉稳而自信,“孙儿身体已非昨日吴下阿蒙,足以应付路途艰辛。”
“虽未明言,但也相差无几了。”
老太君惨然道,“消息传回京都,朝堂震动。陛下龙颜大怒,认为这是方家旧部心怀怨望,意图不轨。”
“但眼下北境局势紧张,蛮族虎视眈眈,朝廷又无人能真正弹压住那些骄兵悍将。赵元明更是早已吓得称病不出,躲在中军大营不敢动弹。”
她看着方云逸,眼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盼:“所以,陛下召我入宫,是希望我们方家能出面,安抚北境旧部。”
“陛下说,只要周将军他们肯放下兵器,交出督粮官,一切皆可既往不咎,军饷也会尽快补足。”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以方家未亡人的身份,写一封亲笔信,由八百里加急送往北境,劝周将军他们以大局为重,莫要行差踏错,辜负……辜负你爷爷他们用性命守护的北境安宁。”
书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大乾王朝即将到来的风雨飘摇。
北境动乱,蛮族压境,朝中无人……这一切,似乎都将一个巨大的漩涡,再次推到了已然没落的方府门前。
方云逸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如渊。
北境……方家曾经的根基所在地,阿爷、父亲、伯伯、兄长们血洒之处,如今再次成为风暴中心。
这是危机,或许,也正是他们方家可以重新崛起的一缕契机!
他抬头,看向忧心忡忡的祖母,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而自信的弧度。
“祖母,这封信……我们写。”方云逸声音不高,在寂静的书房里清晰地回荡。
老太君闻言,猛地抬头,眼中带着几分诧异之色。她原以为方云逸会因方家所受的屈辱和皇室的凉薄而拒绝,或者至少会犹豫而后愤怒。
却是没想到他答应得如此干脆,甚至……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稳。
“逸儿,你……”老太君张了张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她看着眼前这张依旧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刀、深邃如渊的脸庞,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这还是她那个需要人时时搀扶、汤药不离口的病弱孙儿吗?
方云逸迎上祖母震惊的目光,知道她心中所想,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冷静。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桌面,缓缓开口。“祖母,北境是阿爷、大伯、二伯、还有云霆哥他们用命守护的地方,是无数镇北军将士埋骨之所。”
“方家可以恨朝中某些人,可以怨陛下凉薄,但不能坐视北境防线崩溃,让蛮族的铁蹄践踏我大乾山河,让将士们的血白流。”
“这封信,于公于私,我们必须写。”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富有谋略:“但是,祖母,我们不能白白被陛下当枪使。”
“写信可以,方家甚至可以派人亲自将信送往北境,以示诚意,确保信件能送达周将军手中,并说服他们。不过,我们得有两个条件,必须让陛下答应。”
“条件?”老太君的心提了起来,与皇帝谈条件,这可是大忌。
“对,条件。”方云逸目光灼灼!
“第一,陛下必须下一道明旨,公告朝堂,言明此次北境之事,皆是因军饷拖欠、指挥失当引起。”
“朝廷体恤边军将士艰辛,对参与此次事件的镇北军旧部,一律既往不咎,绝不以任何形式秋后算账。”
“不仅要明旨,最好还能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并传示各州府。”
老太君瞬间明白其用意,这是要杜绝乾帝事成之后反悔清算的可能。
有了这道明旨,至少在明面上,乾帝便不好再对周将军他们下手,否则便是自打脸面,失信于天下。
“第二,”方云逸继续开口,“粮草和军饷,必须在我们的信件抵达北境,周将军他们释放督粮官、解除武装的同时,由朝廷钦差押运,足额、即时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不能只是空头许诺,必须要见到实实在在的粮饷。北境将士苦久矣,不见实惠,空口白话难以取信于人。”
老太君听着孙儿条理清晰、思虑周全的分析,心中的震惊一浪高过一浪。这孩子……何时有了这般缜密的心思和深远的谋虑?
他不仅想到化解眼前的危机,更想到如何保全那些忠诚于方家的旧部,甚至借此机会为北境将士争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这绝不是一个十五岁病弱少年能想到的,更不像是一个常年卧病、不通世事之人能提出的策略。
她看着方云逸,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的孙儿。这么多年,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究竟隐藏了多少?那所谓的“世外高人”,究竟将他教导到了何种地步?
震惊之余,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酸楚涌上老太君的心头。
欣慰的是,方家血脉未绝,更是出这样一个心思深沉、隐忍果决的继承人,方家复兴有望!
酸楚的是,这孩子究竟背负多少,才能在如此年纪,就拥有这般城府和算计?
“逸儿……”老太君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和复杂,“你……你真是让祖母……又惊又喜。”
她顿了顿,努力平复心绪,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你说得对!陛下既要我方家出面平息事端,就不能让我方家寒心,更不能让北境将士寒心。”
“这两个条件,既合情也合理!”
方云逸见到祖母理解并支持,心中一定,“祖母,孙儿还有一个想法。此次送往北境的信,意义重大,寻常仆役恐怕难以胜任,也显不出我方家的诚意。”
“孙儿想……亲自去一趟北境。”
“什么?不可!”
老太君闻言脸色骤变,下意识地开口反对,“北境路途遥远,凶险万分,且如今局势混乱,你的身体……”
“祖母,”方云逸打断她,语气沉稳而自信,“孙儿身体已非昨日吴下阿蒙,足以应付路途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