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晚秋把手机从充电器上拔下来,屏幕还亮着。那条短信是小雨发的:“名单上的人都被盯住了。”她盯着看了两秒,手指在屏幕上滑了一下,关掉对话框。
她走到花店后间,拉开抽屉,取出一个扁平的金属盒。打开,里面是一枚纽扣大小的黑色圆片,连着细线,接在一个微型接收器上。这是周正海前些天悄悄塞给她的,说万一有用得上。
她把盒子合上,放进包里。
下午三点,她推开店门走出去,旗袍下摆扫过门槛,风铃响了一声。街对面医院的大楼静静立着,窗户反着光。她没多看,转身朝公交站走。
李淑芬住的老小区在城西,六楼没电梯。岑晚秋爬上去时,手扶着墙歇了半分钟才敲门。门开了一条缝,防盗链挂着,李淑芬的脸出现在缝隙里。
“你怎么来了?”
“想请您帮个忙。”
李淑芬没说话,犹豫几秒,拉开门。屋里一股药味,桌上摆着保温桶,还没收拾。
“听说有个慈善晚宴?”岑晚秋站在客厅中间,“医疗系统的,下周在凯悦酒店。”
李淑芬皱眉:“那种地方轮不到我们。”
“我前夫公司以前捐过养老院,有记录。”岑晚秋从包里拿出一张复印件,“您参加社区活动多,认识的人也多。能不能帮我递个名字进去?就说是您介绍的志愿者。”
李淑芬接过纸看了看,放下。“陈副局长会去。但他不熟的人,碰不上。”
“我不需要他认识我。”岑晚秋声音不高,“我只想进去看看。”
李淑芬抬头看她一眼,又低头整理桌布。“你图什么?”
“图齐医生能早点回来上班。”岑晚秋说,“他在等一个机会。我也得给他挣一个。”
李淑芬沉默很久,最后说:“我试试。”
三天后,晚宴当天。
岑晚秋穿了墨绿旗袍,珍珠项链贴着锁骨,银簪绾发。她提前两小时到酒店侧门,找了个服务人员换酒水的地方等。手里拎着一束白玫瑰,是她自己包的,花茎底部藏着一根细导线。
七点整,宾客陆续入场。
她站在红毯边,看着李淑芬挽着一位穿深灰西装的男人走过来。男人五十岁左右,脸型方正,走路很稳。她知道那就是陈副局长。
她往前一步,低头整理花束。
李淑芬看见她,脚步顿了一下,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陈副局长点头,目光扫过她,没停留。
十分钟后,侍应生端着托盘经过。她迎上去,假装要换酒杯,脚下一滑,身子歪了一下。托盘撞到她手臂,红酒洒出来,溅在陈副局长裤子上。
“对不起!”她立刻蹲下。
纸巾擦过裤脚,同时左手快速一贴。磁吸装置已经粘在对方左鞋内侧。她顺势理了理裙摆,站起来退后两步。
“没事。”陈副局长说了一句,秘书上前挡开人群。
她没再停留,转身从消防通道离开。
后备箱早就准备好。她钻进车里,打开接收器开关。指示灯亮起,信号连接成功。
她在车里坐了三个小时。
九点四十二分,音频开始回传。
起初是应酬寒暄,无关紧要。她一直戴着耳机,直到听到一句:“齐砚舟的事……上面压着,但要是他能接下市立康复中心的技术评审,倒是个台阶。”
她手指按住录音键,把这段单独保存。
第二天早上,她坐在花店柜台后剪枝。电话响了。
“姐。”是弟弟的声音,“你最近别出门。”
“怎么了?”
“有人问你。”
“谁?”
“不知道。穿黑衣服,不开口。”
她剪刀停了一下。“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她把录音转成文字,删掉前后无关内容,只剩关键一句。然后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是周正海办公室的公开邮箱。
主题写:康复中心项目,值得跟进。
正文只有一句话:**“台阶有了,看你怎么接。”**
发送。
做完这些,她拿起账本翻了几页。笔迹工整,数字清晰。她用红笔圈出本月第三笔大额支出——一笔给流浪动物救助站的捐款。
中午,李淑芬提着保温桶路过花店。
她进门没说话,从环保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放在柜台上。上面写着:陈局夫人喜欢兰花。
她转身就走。
岑晚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把纸条折好,夹进账本里。
第三天上午十点,她正在整理永生花展柜。
手机震动。
一条新短信。
没有署名,只有五个字:**聘书已发。**
她没回。
把手机扣在柜台上,拿起剪刀,从旁边花瓶里抽出一支红玫瑰。花瓣饱满,刺锋利。她剪掉多余枝叶,轻轻插进展柜角落。
展柜玻璃下,躺着一枚裂开的婚戒。她指尖滑过戒圈内侧刻字:晚秋,永生。
嘴角动了一下。
不是笑,也不是哭。
她转身回到柜台,坐下,翻开账本。最新一页写着三笔入账:两笔来自患者家属的花礼订购,一笔是匿名转账,金额刚好够支付下周的房租水电。
她合上账本,把银簪从发髻中取下,重新插了一遍。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医院大楼的外墙上。
风铃响了。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店门口,放慢速度,又加速离开。
她没抬头。
右手虎口的旧疤在光线下显出淡淡痕迹。
她摸出手机,打开相册。
第一张照片是昨晚拍的——酒店地下车库出口,陈副局长上车前低头整理鞋面,左脚微微抬起。
画面清晰。
鞋底内侧,有个不起眼的黑点。
她走到花店后间,拉开抽屉,取出一个扁平的金属盒。打开,里面是一枚纽扣大小的黑色圆片,连着细线,接在一个微型接收器上。这是周正海前些天悄悄塞给她的,说万一有用得上。
她把盒子合上,放进包里。
下午三点,她推开店门走出去,旗袍下摆扫过门槛,风铃响了一声。街对面医院的大楼静静立着,窗户反着光。她没多看,转身朝公交站走。
李淑芬住的老小区在城西,六楼没电梯。岑晚秋爬上去时,手扶着墙歇了半分钟才敲门。门开了一条缝,防盗链挂着,李淑芬的脸出现在缝隙里。
“你怎么来了?”
“想请您帮个忙。”
李淑芬没说话,犹豫几秒,拉开门。屋里一股药味,桌上摆着保温桶,还没收拾。
“听说有个慈善晚宴?”岑晚秋站在客厅中间,“医疗系统的,下周在凯悦酒店。”
李淑芬皱眉:“那种地方轮不到我们。”
“我前夫公司以前捐过养老院,有记录。”岑晚秋从包里拿出一张复印件,“您参加社区活动多,认识的人也多。能不能帮我递个名字进去?就说是您介绍的志愿者。”
李淑芬接过纸看了看,放下。“陈副局长会去。但他不熟的人,碰不上。”
“我不需要他认识我。”岑晚秋声音不高,“我只想进去看看。”
李淑芬抬头看她一眼,又低头整理桌布。“你图什么?”
“图齐医生能早点回来上班。”岑晚秋说,“他在等一个机会。我也得给他挣一个。”
李淑芬沉默很久,最后说:“我试试。”
三天后,晚宴当天。
岑晚秋穿了墨绿旗袍,珍珠项链贴着锁骨,银簪绾发。她提前两小时到酒店侧门,找了个服务人员换酒水的地方等。手里拎着一束白玫瑰,是她自己包的,花茎底部藏着一根细导线。
七点整,宾客陆续入场。
她站在红毯边,看着李淑芬挽着一位穿深灰西装的男人走过来。男人五十岁左右,脸型方正,走路很稳。她知道那就是陈副局长。
她往前一步,低头整理花束。
李淑芬看见她,脚步顿了一下,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陈副局长点头,目光扫过她,没停留。
十分钟后,侍应生端着托盘经过。她迎上去,假装要换酒杯,脚下一滑,身子歪了一下。托盘撞到她手臂,红酒洒出来,溅在陈副局长裤子上。
“对不起!”她立刻蹲下。
纸巾擦过裤脚,同时左手快速一贴。磁吸装置已经粘在对方左鞋内侧。她顺势理了理裙摆,站起来退后两步。
“没事。”陈副局长说了一句,秘书上前挡开人群。
她没再停留,转身从消防通道离开。
后备箱早就准备好。她钻进车里,打开接收器开关。指示灯亮起,信号连接成功。
她在车里坐了三个小时。
九点四十二分,音频开始回传。
起初是应酬寒暄,无关紧要。她一直戴着耳机,直到听到一句:“齐砚舟的事……上面压着,但要是他能接下市立康复中心的技术评审,倒是个台阶。”
她手指按住录音键,把这段单独保存。
第二天早上,她坐在花店柜台后剪枝。电话响了。
“姐。”是弟弟的声音,“你最近别出门。”
“怎么了?”
“有人问你。”
“谁?”
“不知道。穿黑衣服,不开口。”
她剪刀停了一下。“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她把录音转成文字,删掉前后无关内容,只剩关键一句。然后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是周正海办公室的公开邮箱。
主题写:康复中心项目,值得跟进。
正文只有一句话:**“台阶有了,看你怎么接。”**
发送。
做完这些,她拿起账本翻了几页。笔迹工整,数字清晰。她用红笔圈出本月第三笔大额支出——一笔给流浪动物救助站的捐款。
中午,李淑芬提着保温桶路过花店。
她进门没说话,从环保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放在柜台上。上面写着:陈局夫人喜欢兰花。
她转身就走。
岑晚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把纸条折好,夹进账本里。
第三天上午十点,她正在整理永生花展柜。
手机震动。
一条新短信。
没有署名,只有五个字:**聘书已发。**
她没回。
把手机扣在柜台上,拿起剪刀,从旁边花瓶里抽出一支红玫瑰。花瓣饱满,刺锋利。她剪掉多余枝叶,轻轻插进展柜角落。
展柜玻璃下,躺着一枚裂开的婚戒。她指尖滑过戒圈内侧刻字:晚秋,永生。
嘴角动了一下。
不是笑,也不是哭。
她转身回到柜台,坐下,翻开账本。最新一页写着三笔入账:两笔来自患者家属的花礼订购,一笔是匿名转账,金额刚好够支付下周的房租水电。
她合上账本,把银簪从发髻中取下,重新插了一遍。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医院大楼的外墙上。
风铃响了。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店门口,放慢速度,又加速离开。
她没抬头。
右手虎口的旧疤在光线下显出淡淡痕迹。
她摸出手机,打开相册。
第一张照片是昨晚拍的——酒店地下车库出口,陈副局长上车前低头整理鞋面,左脚微微抬起。
画面清晰。
鞋底内侧,有个不起眼的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