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虐女一案闹得很大。
民怨在前,燕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加害者,当即下令彻查此事,揪出了除柳承轩以外的七个纨绔参与此事,这几人当即被下了大狱等待提审。
都是从前在家中被宠坏了的,从前闯下再大的祸事,也有家中的长辈来给收拾烂摊子,如今燕王的眼睛紧盯着此事,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出手将人捞出来。
有入了柳氏商会的,往后还要靠着柳家过活,便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心里头却是给柳家狠狠的记上了一笔。
毕竟,柳七虽然死了,但这事情到底是因他做事不利落才被捅出来的。
但也有那么三三两两的人家压根不靠着柳家吃饭,再加上眼下燕王明显是恼了柳家人,胆子也大了起来,带着家里的女眷整日里堵在柳家门口讨个说法,美其名曰,共商解决之法。
柳怀邦一时间焦头烂额,一边要安抚着失去儿子整日哭闹的姨娘,一边又要躲着前来讨说法的人家,有好几日连家都不回了。
当沈贺昭将这事情说给谢玉臻听的时候,谢玉臻差点笑得连刚刚喝进嘴里的药都给呛出来了。
红袖招内,谢玉臻笑一笑便咳嗽出来,这一下子便停不下来,吓得坐在床边的沈贺昭连忙放下手中的药碗,轻轻给她顺气。
他动作不停,嘴里还嘟嘟囔囔的抱怨着:“你瞧瞧你,听就听呗,笑什么?这回老实了吧!”
谢玉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这才顶着沙哑的嗓音开口:“我是笑他堂堂柳家家主,竟然也有这么狼狈的一天,看样子这事情很快就会有个结果了。”
柳怀邦不想大出血是不可能的了。
眼下马上就要到了农忙的时候了,这两年拢共都没下过几场雨,隐隐要有大旱的趋势。
去年家家户户收上来的粮食都用来交税了,百姓家中无米可用,便只能买。
柳家的诸多粮铺趁机涨了价,大赚一笔。
焉知睡在城门口的灾民,又有多少人是在柳家的间接推动下,才成了被迫流浪乞讨的下场。
今年在这种关头出了这等丑事,柳家再想复刻去年的做法大赚一笔是不可能的了。
谢玉臻想了想,坐起身子认真的说道:“柳家平众怒的方式,无非就是往外掏银子。可银子再多也解决不了百姓的燃眉之急,秋收在即,不如你找人‘指点’一下柳怀邦,叫他把银子换成粮食上交给官府,再由官府分发给百姓?”
虽说这么做可能会替柳家挽回不少名声,但和百姓的性命相比,其他的都要先往后放。
燕王府如今被各方势力盯着,别管初衷如何,在那些个远在京城不知民间疾苦的京官眼里,在这关头大肆采购粮食,不是意图谋反是什么?
柳家再不济也有自己的商路渠道,由他们在外地购进粮食,远比燕王府的人直接出面要好上许多。
沈贺昭神色温和了许多,他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这件事情早就有人去办了,相信用不了几天,柳怀邦就会‘为子赎罪’了。”
谢玉臻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沈贺昭见她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忍不住还是叮嘱道:“这次的事情闹出来,直接搅黄了柳家一桩盯了许久的生意。你最近要小心,柳怀邦应当是盯上你了。”
“哦?”
谢玉臻立马撑起精神,好奇的问道:“什么生意。”
沈贺昭深邃的眸中露出点点笑意,他的薄唇轻启,只说了两个字:“海运。”
海运?
谢玉臻猛地起身,由于动作过猛,眼前有一瞬间的晕眩,吓得沈贺昭连忙扶住她:“慢着点!”
谢玉臻顾不上那么多,眼底的兴奋显而易见,连带着那病白的脸色都有了几分红润。
“朝廷要取消海禁了?”
上辈子她有资本做海运的时候,里面能赚的几乎都被瓜分干净了,她倒是能够横插一脚,只可惜那时候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她太过劳心费力了。
这辈子海运还没放开,身体也没差到前世那种地步,这张饼,她必须分上一口!
沈贺昭有些无奈,朝堂上现在对于海运一事争议很大,大部分人都认为海运风险极高,一个不小心就是倾家荡产,不赞同取消海禁。
就连柳怀邦有心想掺和一手,也只是想先接触下来,做不做以后再说。
倒是只有她胆子大到没边,一听见海运两个字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沈贺昭将人按下,替她盖好被子,无奈的说道:“倒是漏出了些许风声,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你的身子养好,你说你,当初从山崖上摔下来养了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如今只不过是叫你喝了个没什么毒性的药,怎么就能将你的身体给伤成了这样?”
千日醉的解药他早就叫人快马加鞭地送回来了,只是现在还在路上,还要等个半个月才能到。
谢玉臻从三日前自府衙出来就一直卧床休息,到了今日才勉强有些精神头。
沈贺昭也是今日一早接到下人来报才知道,谢玉臻这风寒之症拖拖拉拉的要一个月了才见好。
提到此事,他也不免后悔起来,早知道就换种温和点的方式了,入口的东西那是能随便吃的吗?
谢玉臻被他嘟囔烦了,直接将头蒙在辈子里不听他唠叨。
“知道了,滚吧滚吧!”
沈贺昭一噎,白了她一眼,走之前到底还是将窗户给她关好,又忍不住说了一句:“你好好休息,爷过几天再来看你,把身体给爷养好了。”
谢玉臻不理她,翻了个身朝向另一边。
追影站在门外,听了他家爷一步三回头的嘱咐差点没乐出声。
不过到底也能理解,财神爷嘛,自然得捧着。
自从虞娘子接手了红袖招,自家世子爷的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燕王府也不富裕,是以平常的吃穿用度能将就就将就,可现在无一不用上好的了。
出门请客得去客满楼,随身的帕子也得要霓裳阁的了,就连王妃养身子的补品也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主子的生活好了,他们这些底下人也能跟着沾沾光。
就这样的,哪家能不捧着这位财神爷?
追影压根就没意识到,他家的世子爷现在有那么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民怨在前,燕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加害者,当即下令彻查此事,揪出了除柳承轩以外的七个纨绔参与此事,这几人当即被下了大狱等待提审。
都是从前在家中被宠坏了的,从前闯下再大的祸事,也有家中的长辈来给收拾烂摊子,如今燕王的眼睛紧盯着此事,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出手将人捞出来。
有入了柳氏商会的,往后还要靠着柳家过活,便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心里头却是给柳家狠狠的记上了一笔。
毕竟,柳七虽然死了,但这事情到底是因他做事不利落才被捅出来的。
但也有那么三三两两的人家压根不靠着柳家吃饭,再加上眼下燕王明显是恼了柳家人,胆子也大了起来,带着家里的女眷整日里堵在柳家门口讨个说法,美其名曰,共商解决之法。
柳怀邦一时间焦头烂额,一边要安抚着失去儿子整日哭闹的姨娘,一边又要躲着前来讨说法的人家,有好几日连家都不回了。
当沈贺昭将这事情说给谢玉臻听的时候,谢玉臻差点笑得连刚刚喝进嘴里的药都给呛出来了。
红袖招内,谢玉臻笑一笑便咳嗽出来,这一下子便停不下来,吓得坐在床边的沈贺昭连忙放下手中的药碗,轻轻给她顺气。
他动作不停,嘴里还嘟嘟囔囔的抱怨着:“你瞧瞧你,听就听呗,笑什么?这回老实了吧!”
谢玉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这才顶着沙哑的嗓音开口:“我是笑他堂堂柳家家主,竟然也有这么狼狈的一天,看样子这事情很快就会有个结果了。”
柳怀邦不想大出血是不可能的了。
眼下马上就要到了农忙的时候了,这两年拢共都没下过几场雨,隐隐要有大旱的趋势。
去年家家户户收上来的粮食都用来交税了,百姓家中无米可用,便只能买。
柳家的诸多粮铺趁机涨了价,大赚一笔。
焉知睡在城门口的灾民,又有多少人是在柳家的间接推动下,才成了被迫流浪乞讨的下场。
今年在这种关头出了这等丑事,柳家再想复刻去年的做法大赚一笔是不可能的了。
谢玉臻想了想,坐起身子认真的说道:“柳家平众怒的方式,无非就是往外掏银子。可银子再多也解决不了百姓的燃眉之急,秋收在即,不如你找人‘指点’一下柳怀邦,叫他把银子换成粮食上交给官府,再由官府分发给百姓?”
虽说这么做可能会替柳家挽回不少名声,但和百姓的性命相比,其他的都要先往后放。
燕王府如今被各方势力盯着,别管初衷如何,在那些个远在京城不知民间疾苦的京官眼里,在这关头大肆采购粮食,不是意图谋反是什么?
柳家再不济也有自己的商路渠道,由他们在外地购进粮食,远比燕王府的人直接出面要好上许多。
沈贺昭神色温和了许多,他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这件事情早就有人去办了,相信用不了几天,柳怀邦就会‘为子赎罪’了。”
谢玉臻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沈贺昭见她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忍不住还是叮嘱道:“这次的事情闹出来,直接搅黄了柳家一桩盯了许久的生意。你最近要小心,柳怀邦应当是盯上你了。”
“哦?”
谢玉臻立马撑起精神,好奇的问道:“什么生意。”
沈贺昭深邃的眸中露出点点笑意,他的薄唇轻启,只说了两个字:“海运。”
海运?
谢玉臻猛地起身,由于动作过猛,眼前有一瞬间的晕眩,吓得沈贺昭连忙扶住她:“慢着点!”
谢玉臻顾不上那么多,眼底的兴奋显而易见,连带着那病白的脸色都有了几分红润。
“朝廷要取消海禁了?”
上辈子她有资本做海运的时候,里面能赚的几乎都被瓜分干净了,她倒是能够横插一脚,只可惜那时候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她太过劳心费力了。
这辈子海运还没放开,身体也没差到前世那种地步,这张饼,她必须分上一口!
沈贺昭有些无奈,朝堂上现在对于海运一事争议很大,大部分人都认为海运风险极高,一个不小心就是倾家荡产,不赞同取消海禁。
就连柳怀邦有心想掺和一手,也只是想先接触下来,做不做以后再说。
倒是只有她胆子大到没边,一听见海运两个字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沈贺昭将人按下,替她盖好被子,无奈的说道:“倒是漏出了些许风声,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你的身子养好,你说你,当初从山崖上摔下来养了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如今只不过是叫你喝了个没什么毒性的药,怎么就能将你的身体给伤成了这样?”
千日醉的解药他早就叫人快马加鞭地送回来了,只是现在还在路上,还要等个半个月才能到。
谢玉臻从三日前自府衙出来就一直卧床休息,到了今日才勉强有些精神头。
沈贺昭也是今日一早接到下人来报才知道,谢玉臻这风寒之症拖拖拉拉的要一个月了才见好。
提到此事,他也不免后悔起来,早知道就换种温和点的方式了,入口的东西那是能随便吃的吗?
谢玉臻被他嘟囔烦了,直接将头蒙在辈子里不听他唠叨。
“知道了,滚吧滚吧!”
沈贺昭一噎,白了她一眼,走之前到底还是将窗户给她关好,又忍不住说了一句:“你好好休息,爷过几天再来看你,把身体给爷养好了。”
谢玉臻不理她,翻了个身朝向另一边。
追影站在门外,听了他家爷一步三回头的嘱咐差点没乐出声。
不过到底也能理解,财神爷嘛,自然得捧着。
自从虞娘子接手了红袖招,自家世子爷的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燕王府也不富裕,是以平常的吃穿用度能将就就将就,可现在无一不用上好的了。
出门请客得去客满楼,随身的帕子也得要霓裳阁的了,就连王妃养身子的补品也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主子的生活好了,他们这些底下人也能跟着沾沾光。
就这样的,哪家能不捧着这位财神爷?
追影压根就没意识到,他家的世子爷现在有那么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