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府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元璋斜躺在廊下的躺椅上,眉头仍微蹙着。
马秀英端着一碗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走过来,见他这副模样,便放下茶碗,轻轻走到他身后,伸出双手为他按揉着太阳穴。
“重八,爵位封赏的事情就先别想了。”她的指尖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的微风,“朝堂上的事再急,也得歇歇不是?”
朱元璋舒服地哼了一声,紧绷的肩颈渐渐放松下来。
马秀英继续说道:“我也好久没出王府了,不如今日你陪我出去逛一逛,就当放松一下心情。”
朱元璋抬手揉了揉眉心,转过身握住马秀英的手。她的手掌不算细嫩,带着常年操持家事的薄茧,却让他觉得格外踏实。
“行吧,”他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语气也轻快起来,“咱也该歇一日,今日就好好陪陪咱的妹子。”
说着,他扬声唤道:“毛骧!”
廊柱后立刻转出一道黑影,毛骧躬身行礼:“属下在。”
“把咱老农的衣服拿出来,”朱元璋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龙纹常服,“咱今日陪王妃去应天府逛一逛,别惊动旁人。”
毛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还是沉声应道:“属下遵命。”
不多时,他便捧着一套青布短褂、粗布裤子和一双布鞋回来,还贴心地备了顶草帽。
朱元璋接过衣服,利落地换了起来。
穿上这身粗布衣裳,倒真像个朴实的老农,只是那双眼睛里的锐利,终究藏不住。
马秀英也换了身素色布裙,头上只簪了支木钗,看上去就像个寻常的农家妇人。
“这样甚好。”马秀英看着朱元璋,掩唇轻笑,“走在路上,定没人能认出你来。”
朱元璋拽了拽衣角,活动了下手脚,笑道:“这样才自在。走,妹子,咱瞧瞧如今的应天府,是个什么光景。”
两人并肩走出王府侧门,毛骧早已安排好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候在那里,几名护卫也扮作寻常百姓,远远跟着。
马车缓缓驶离吴王府,朝着应天府的热闹街市而去。
.....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雨后的水洼,溅起细碎的水花。
朱元璋撩开布帘一角,望着街旁络绎不绝的运送材料的工匠——有的扛着丈许长的杉木,有的推着满载城砖的独轮车,额头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在下巴汇成水珠砸在地上。
“妹子啊,”他放下布帘,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银两还是不够啊。”马秀英正用帕子擦拭着他沾了灰尘的袖口,闻言动作一顿,抬眼看向他。
“新宫的筹建,城墙的修建,应天府的扩建……哪一样不要钱?昨日工部递上来的账册,光是烧制城砖的窑工工钱,就够寻常百姓过一辈子了。”
马秀英将帕子叠好收进袖袋,轻声道:“那槿儿让你五年不再征战你还不愿意。”她指尖划过他手背上因常年握刀磨出的厚茧,“若能休养生息,让百姓多垦些田,商户多赚些银,国库自然就充盈了。”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指节抵着眉心:“咱也不想啊。可北边蛮夷终是祸患,就像屋檐下的老鼠,你不除根,夜里总睡不安稳。”
他想起前日收到的军报,元军残部在草原集结,若不趁势追击,将来必成大患。
“出来就别想这些了。”马秀英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熨帖着他的烦躁,“正好中午了,咱去珍珠的醉仙楼吃饭吧。虽然知道那是槿儿的产业,还一次都没有去过呢。”
朱元璋愣了愣,随即笑道:“倒是忘了这茬。听说那丫头把醉仙楼开得红火。走,咱倒要瞧瞧,她这楼里卖的究竟是啥山珍海味。”
马车刚在醉仙楼前停稳,朱元璋和马秀英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酒楼外墙根下整整齐齐摆着两排梨花木椅,椅上坐满了等候的客人,有摇着折扇的书生,有背着行囊的商人,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
椅旁的木架上挂着彩绸扎的花球,几个穿着青布短打的小厮正提着铜壶穿梭其间,给等候的客人添着茶水,旁边的矮桌上还摆着一碟碟炸得金黄的豌豆和酥脆的芝麻糖,供人随意取用。
“一百号客官在么?到你们了!”店小二站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举着个红漆木牌高声吆喝,嗓门亮得能穿透酒楼里传出的丝竹声。
朱元璋和马秀英刚走下马车,就听见排队的人群里传来阵阵议论。
“这醉仙楼的生意真是越来越火了,我昨儿晌午来,排了一个时辰才轮到。”一个穿蓝布衫的汉子边嗑瓜子边说。
旁边的妇人接话道:“可不是嘛,就冲这二锅头也值得等!烈得够劲,配着那红彤彤的辣椒炒肉,真是舒坦!”
“要说还是沈老板有本事,一个女儿家,把酒楼开得比秦淮河上的画舫还热闹。”穿长衫的老者捋着胡须赞叹,“听说她寻来的那叫‘辣椒’的物件,如今成了应天府的稀罕物,多少人专门为了这口辣味来排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眉头微挑,刚要迈步往里走,就被店小二拦了下来。那店小二见两人穿着粗布衣裳,袖口还沾着些尘土,本想挥挥手让他们离开,可迎上朱元璋的目光时,却像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那双眼睛看似平常,却藏着一股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店小二腿肚子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客、客官,我们醉仙楼生意太好了,需、需要领号排队才能进入就餐。”他强撑着从怀里摸出个竹制号牌,上面用朱砂写着“贰佰肆拾玖”。
马秀英接过号牌,柔声问道:“请问现在排到多少号了?”
“回客官,现在刚到一百号!”店小二低着头,声音都在发颤。
“什么?”朱元璋顿时沉下脸,“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重八,稍安勿躁。”马秀英拉住他的衣袖,轻声道,“排队的人多,正说明珍珠把酒楼经营得好,咱们就等等吧。”
说罢,她拉着朱元璋往队尾走去。
刚站定没多久,就见一个瘦高个男人凑了过来。
这人穿着件半旧的湖绸长衫,袖口磨得发亮,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嘴角挂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他斜睨了朱元璋一眼,见两人衣着普通,便径直略过,走到后面一位穿锦缎袍子的人跟前。
“这位大人,”男人压低声音,从怀里摸出个号牌晃了晃,“要不要换个靠前的号?一百零五号,马上就能进去,就收您一两银子。”
朱槿要是在这里,肯定惊讶,这个时代就有黄牛了?黄牛这个职业也算是个“非遗”了?
只见穿锦缎袍子的男子说道:“一两银子那么便宜?我说吧!只要排队就有不排队得办法!”
说着扔给瘦高男子一两银子。
那穿锦缎袍子的男子接过瘦高男人递来的一百零五号号牌,掂量了两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临走时还特意转头瞥了朱元璋一眼,嘴角撇出一丝轻蔑,低声啐了句:“真是什么人都能来醉仙楼吃饭,瞧那穷酸样,怕是连一壶二锅头都买不起。”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方才眼底的几分平和被寒冰取代,指节在身侧悄悄攥紧。
跟在他身后的毛骧心里一凛 —— 这是上位动了杀心的模样。
“此人是谁?”
“上位,” 毛骧凑到朱元璋耳边,声音压得极低,“这人是中书省都事李彬府上的管家。”
“一个中书省都事的管家?” 朱元璋冷笑一声,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好好好,真是好样的!奴才都学会仗势欺人了!”
“上位,要不要属下去找一下珍珠小姐?”
朱元璋本想低调些,可看着前面蜿蜒的长队,再想想那火辣辣的菜肴,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去吧,别惊动旁人。”
毛骧消失在人群中。
没一会儿,就见沈珍珠从酒楼里小跑出来。
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罗裙,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摆动,远远瞧见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打扮,便知是微服出行,于是没行跪拜大礼,只屈膝福了一礼,笑着上前搀住马秀英的胳膊:“您来了,快里面请。”
刚踏入醉仙楼,一股混合着酒香、肉香和辣椒辛香的热气便扑面而来。
一楼大堂里摆着数十张方桌,每张桌前都坐得满满当当,划拳声、谈笑声、店小二的吆喝声混在一起,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穿短打的汉子们赤着胳膊啃着酱肘子,油汁顺着下巴流到衣襟上也毫不在意;几个书生模样的人举着酒杯,正为一盘麻辣鲜香的辣子鸡争论不休;柜台前的掌柜拨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竟也能从喧闹中挤出一条道来。
墙上挂着的红灯笼晃悠悠地照着,将每个人的脸映得红扑扑的,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沈珍珠引着两人拾级而上,二楼的喧闹稍减,却更显雅致。
走廊两侧挂着几幅水墨山水画,窗棂上雕着缠枝莲纹样,每个雅间门口都挂着块小牌子,写着 “松风”“竹雨”“荷香” 之类的名字。
走到走廊尽头,沈珍珠推开一扇挂着 “听涛” 牌子的木门,笑着说:“老爷,今儿客人实在太多,别的雅间都满了。二公子一早定了这间,还没到,您先在这儿歇脚,我一会儿再给二公子另寻一间。”
“那个兔崽子!”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靠窗的太师椅上,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倒是会享受,知道选个好地方!他今儿约了谁来?”
“奴婢也不清楚,” 沈珍珠一边给马秀英递上干净的帕子,一边回道,“听底下人说,像是标翊卫军中的几位将军。”
“人不多的话,就喊来一起吃。” 朱元璋呷了口茶,目光透过窗棂望向楼下的街景,“正好问问他们操练的事,别耽误了你做生意。”
“好的老爷,” 沈珍珠应着,转身就要去安排。
......
过了没多久,朱槿带着卞元亨、蓝玉和陈平来到了醉仙楼。
四人刚从训练场下来,身上穿的都是最为普通的士兵衣服。
那衣服是粗布做的,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和裤脚都磨出了毛边,上面还沾着不少尘土和草屑,一看就是经过了一番剧烈操练。
朱槿的衣服前襟沾了块显眼的泥渍,想必是训练时不小心蹭上的;卞元亨的袖口破了个小洞,露出里面结实的胳膊;蓝玉的衣服上还带着淡淡的汗味,那是高强度训练后留下的印记;陈平则将领口随意地敞开着,显得有些随性。
沈珍珠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四人来了,连忙迎上前,带着他们往楼上走。
“二公子,吴王还有王妃来了,就在您定的雅间呢。”
朱槿一听,挑了挑眉,有些诧异:“老头子来干什么?”
沈珍珠轻声回道:“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吴王和王妃穿得挺朴素,看样子是微服出来的。”
“行吧,” 朱槿摆了摆手,“菜你看着安排,别太奢华,简单点就成,我爹吃不惯那些好东西。对了,酒多上点。”
说完,朱槿转头看向身旁的卞元亨,笑着打趣道:“卞将军,今儿个可是个好机会,灌当今吴王酒,这辈子可能就这一回了,可得把握住啊。”
卞元亨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嘴唇动了动,却没敢说话。他心里暗自嘀咕:那可是你老子,你敢怂恿,我可没那胆子啊!这要是真灌了吴王的酒,自己有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就在朱槿抬脚准备进入雅间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几分不满和傲慢:“醉仙楼现在怎么回事!怎么什么人都能进来吃饭!”
几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华丽锦袍的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正皱着眉头看着他们,眼神里满是鄙夷,似乎觉得他们这一身士兵打扮玷污了这醉仙楼的格调。
朱元璋斜躺在廊下的躺椅上,眉头仍微蹙着。
马秀英端着一碗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走过来,见他这副模样,便放下茶碗,轻轻走到他身后,伸出双手为他按揉着太阳穴。
“重八,爵位封赏的事情就先别想了。”她的指尖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的微风,“朝堂上的事再急,也得歇歇不是?”
朱元璋舒服地哼了一声,紧绷的肩颈渐渐放松下来。
马秀英继续说道:“我也好久没出王府了,不如今日你陪我出去逛一逛,就当放松一下心情。”
朱元璋抬手揉了揉眉心,转过身握住马秀英的手。她的手掌不算细嫩,带着常年操持家事的薄茧,却让他觉得格外踏实。
“行吧,”他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语气也轻快起来,“咱也该歇一日,今日就好好陪陪咱的妹子。”
说着,他扬声唤道:“毛骧!”
廊柱后立刻转出一道黑影,毛骧躬身行礼:“属下在。”
“把咱老农的衣服拿出来,”朱元璋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龙纹常服,“咱今日陪王妃去应天府逛一逛,别惊动旁人。”
毛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还是沉声应道:“属下遵命。”
不多时,他便捧着一套青布短褂、粗布裤子和一双布鞋回来,还贴心地备了顶草帽。
朱元璋接过衣服,利落地换了起来。
穿上这身粗布衣裳,倒真像个朴实的老农,只是那双眼睛里的锐利,终究藏不住。
马秀英也换了身素色布裙,头上只簪了支木钗,看上去就像个寻常的农家妇人。
“这样甚好。”马秀英看着朱元璋,掩唇轻笑,“走在路上,定没人能认出你来。”
朱元璋拽了拽衣角,活动了下手脚,笑道:“这样才自在。走,妹子,咱瞧瞧如今的应天府,是个什么光景。”
两人并肩走出王府侧门,毛骧早已安排好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候在那里,几名护卫也扮作寻常百姓,远远跟着。
马车缓缓驶离吴王府,朝着应天府的热闹街市而去。
.....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雨后的水洼,溅起细碎的水花。
朱元璋撩开布帘一角,望着街旁络绎不绝的运送材料的工匠——有的扛着丈许长的杉木,有的推着满载城砖的独轮车,额头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在下巴汇成水珠砸在地上。
“妹子啊,”他放下布帘,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银两还是不够啊。”马秀英正用帕子擦拭着他沾了灰尘的袖口,闻言动作一顿,抬眼看向他。
“新宫的筹建,城墙的修建,应天府的扩建……哪一样不要钱?昨日工部递上来的账册,光是烧制城砖的窑工工钱,就够寻常百姓过一辈子了。”
马秀英将帕子叠好收进袖袋,轻声道:“那槿儿让你五年不再征战你还不愿意。”她指尖划过他手背上因常年握刀磨出的厚茧,“若能休养生息,让百姓多垦些田,商户多赚些银,国库自然就充盈了。”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指节抵着眉心:“咱也不想啊。可北边蛮夷终是祸患,就像屋檐下的老鼠,你不除根,夜里总睡不安稳。”
他想起前日收到的军报,元军残部在草原集结,若不趁势追击,将来必成大患。
“出来就别想这些了。”马秀英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熨帖着他的烦躁,“正好中午了,咱去珍珠的醉仙楼吃饭吧。虽然知道那是槿儿的产业,还一次都没有去过呢。”
朱元璋愣了愣,随即笑道:“倒是忘了这茬。听说那丫头把醉仙楼开得红火。走,咱倒要瞧瞧,她这楼里卖的究竟是啥山珍海味。”
马车刚在醉仙楼前停稳,朱元璋和马秀英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酒楼外墙根下整整齐齐摆着两排梨花木椅,椅上坐满了等候的客人,有摇着折扇的书生,有背着行囊的商人,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
椅旁的木架上挂着彩绸扎的花球,几个穿着青布短打的小厮正提着铜壶穿梭其间,给等候的客人添着茶水,旁边的矮桌上还摆着一碟碟炸得金黄的豌豆和酥脆的芝麻糖,供人随意取用。
“一百号客官在么?到你们了!”店小二站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举着个红漆木牌高声吆喝,嗓门亮得能穿透酒楼里传出的丝竹声。
朱元璋和马秀英刚走下马车,就听见排队的人群里传来阵阵议论。
“这醉仙楼的生意真是越来越火了,我昨儿晌午来,排了一个时辰才轮到。”一个穿蓝布衫的汉子边嗑瓜子边说。
旁边的妇人接话道:“可不是嘛,就冲这二锅头也值得等!烈得够劲,配着那红彤彤的辣椒炒肉,真是舒坦!”
“要说还是沈老板有本事,一个女儿家,把酒楼开得比秦淮河上的画舫还热闹。”穿长衫的老者捋着胡须赞叹,“听说她寻来的那叫‘辣椒’的物件,如今成了应天府的稀罕物,多少人专门为了这口辣味来排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眉头微挑,刚要迈步往里走,就被店小二拦了下来。那店小二见两人穿着粗布衣裳,袖口还沾着些尘土,本想挥挥手让他们离开,可迎上朱元璋的目光时,却像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那双眼睛看似平常,却藏着一股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店小二腿肚子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客、客官,我们醉仙楼生意太好了,需、需要领号排队才能进入就餐。”他强撑着从怀里摸出个竹制号牌,上面用朱砂写着“贰佰肆拾玖”。
马秀英接过号牌,柔声问道:“请问现在排到多少号了?”
“回客官,现在刚到一百号!”店小二低着头,声音都在发颤。
“什么?”朱元璋顿时沉下脸,“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重八,稍安勿躁。”马秀英拉住他的衣袖,轻声道,“排队的人多,正说明珍珠把酒楼经营得好,咱们就等等吧。”
说罢,她拉着朱元璋往队尾走去。
刚站定没多久,就见一个瘦高个男人凑了过来。
这人穿着件半旧的湖绸长衫,袖口磨得发亮,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嘴角挂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他斜睨了朱元璋一眼,见两人衣着普通,便径直略过,走到后面一位穿锦缎袍子的人跟前。
“这位大人,”男人压低声音,从怀里摸出个号牌晃了晃,“要不要换个靠前的号?一百零五号,马上就能进去,就收您一两银子。”
朱槿要是在这里,肯定惊讶,这个时代就有黄牛了?黄牛这个职业也算是个“非遗”了?
只见穿锦缎袍子的男子说道:“一两银子那么便宜?我说吧!只要排队就有不排队得办法!”
说着扔给瘦高男子一两银子。
那穿锦缎袍子的男子接过瘦高男人递来的一百零五号号牌,掂量了两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临走时还特意转头瞥了朱元璋一眼,嘴角撇出一丝轻蔑,低声啐了句:“真是什么人都能来醉仙楼吃饭,瞧那穷酸样,怕是连一壶二锅头都买不起。”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方才眼底的几分平和被寒冰取代,指节在身侧悄悄攥紧。
跟在他身后的毛骧心里一凛 —— 这是上位动了杀心的模样。
“此人是谁?”
“上位,” 毛骧凑到朱元璋耳边,声音压得极低,“这人是中书省都事李彬府上的管家。”
“一个中书省都事的管家?” 朱元璋冷笑一声,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好好好,真是好样的!奴才都学会仗势欺人了!”
“上位,要不要属下去找一下珍珠小姐?”
朱元璋本想低调些,可看着前面蜿蜒的长队,再想想那火辣辣的菜肴,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去吧,别惊动旁人。”
毛骧消失在人群中。
没一会儿,就见沈珍珠从酒楼里小跑出来。
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罗裙,裙摆随着脚步轻轻摆动,远远瞧见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打扮,便知是微服出行,于是没行跪拜大礼,只屈膝福了一礼,笑着上前搀住马秀英的胳膊:“您来了,快里面请。”
刚踏入醉仙楼,一股混合着酒香、肉香和辣椒辛香的热气便扑面而来。
一楼大堂里摆着数十张方桌,每张桌前都坐得满满当当,划拳声、谈笑声、店小二的吆喝声混在一起,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穿短打的汉子们赤着胳膊啃着酱肘子,油汁顺着下巴流到衣襟上也毫不在意;几个书生模样的人举着酒杯,正为一盘麻辣鲜香的辣子鸡争论不休;柜台前的掌柜拨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响竟也能从喧闹中挤出一条道来。
墙上挂着的红灯笼晃悠悠地照着,将每个人的脸映得红扑扑的,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热热闹闹的烟火气。
沈珍珠引着两人拾级而上,二楼的喧闹稍减,却更显雅致。
走廊两侧挂着几幅水墨山水画,窗棂上雕着缠枝莲纹样,每个雅间门口都挂着块小牌子,写着 “松风”“竹雨”“荷香” 之类的名字。
走到走廊尽头,沈珍珠推开一扇挂着 “听涛” 牌子的木门,笑着说:“老爷,今儿客人实在太多,别的雅间都满了。二公子一早定了这间,还没到,您先在这儿歇脚,我一会儿再给二公子另寻一间。”
“那个兔崽子!”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靠窗的太师椅上,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倒是会享受,知道选个好地方!他今儿约了谁来?”
“奴婢也不清楚,” 沈珍珠一边给马秀英递上干净的帕子,一边回道,“听底下人说,像是标翊卫军中的几位将军。”
“人不多的话,就喊来一起吃。” 朱元璋呷了口茶,目光透过窗棂望向楼下的街景,“正好问问他们操练的事,别耽误了你做生意。”
“好的老爷,” 沈珍珠应着,转身就要去安排。
......
过了没多久,朱槿带着卞元亨、蓝玉和陈平来到了醉仙楼。
四人刚从训练场下来,身上穿的都是最为普通的士兵衣服。
那衣服是粗布做的,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和裤脚都磨出了毛边,上面还沾着不少尘土和草屑,一看就是经过了一番剧烈操练。
朱槿的衣服前襟沾了块显眼的泥渍,想必是训练时不小心蹭上的;卞元亨的袖口破了个小洞,露出里面结实的胳膊;蓝玉的衣服上还带着淡淡的汗味,那是高强度训练后留下的印记;陈平则将领口随意地敞开着,显得有些随性。
沈珍珠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四人来了,连忙迎上前,带着他们往楼上走。
“二公子,吴王还有王妃来了,就在您定的雅间呢。”
朱槿一听,挑了挑眉,有些诧异:“老头子来干什么?”
沈珍珠轻声回道:“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吴王和王妃穿得挺朴素,看样子是微服出来的。”
“行吧,” 朱槿摆了摆手,“菜你看着安排,别太奢华,简单点就成,我爹吃不惯那些好东西。对了,酒多上点。”
说完,朱槿转头看向身旁的卞元亨,笑着打趣道:“卞将军,今儿个可是个好机会,灌当今吴王酒,这辈子可能就这一回了,可得把握住啊。”
卞元亨一听,顿时面露难色,嘴唇动了动,却没敢说话。他心里暗自嘀咕:那可是你老子,你敢怂恿,我可没那胆子啊!这要是真灌了吴王的酒,自己有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就在朱槿抬脚准备进入雅间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几分不满和傲慢:“醉仙楼现在怎么回事!怎么什么人都能进来吃饭!”
几人闻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华丽锦袍的中年男人站在不远处,正皱着眉头看着他们,眼神里满是鄙夷,似乎觉得他们这一身士兵打扮玷污了这醉仙楼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