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蒙恬整军换新貌-《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12蒙恬整军换新貌

  就在嬴政对着那本《御剑术(体验版)》玉简,以及获取“体验专用飞剑”的苛刻条件暗自运气,开始认真考虑是否要让李斯立法规范“仙机商业行为”的同时,帝国的北疆,一场画风同样清奇、但方向截然不同的变革,正在上将军蒙恬的强力推动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蒙恬将军,自从那日在演武仙阁亲身体验了《九转金身诀》基础篇“莽牛开山势”的威力,一拳在花岗岩柱子上留下裂纹之后,便彻底成为了“修仙强军派”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最狂热的实践者。在他看来,什么仁德灵根、混沌灵根,什么签到打卡、体验版飞剑,那都是咸阳宫里那群闲人搞出来的花架子!真正的修仙,就该像他这样,拳拳到肉,气血奔涌,提升的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他的目标明确而纯粹:将麾下三十万戍守长城、北逐匈奴的百战锐士,打造成一支前所未有的“仙武军团”!

  回到北疆大营的第一天,蒙恬就召集了所有校尉以上的将领,在点将台上,当着全军的面,再次演示了一遍“莽牛开山势”。这一次,他有了之前的经验,控制力更强,一拳击出,不仅气浪翻涌,更是将台下一块用来测试弓弩的厚重铁甲板,直接砸出了一个清晰的拳印!

  将领们看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这还是人吗?!

  “看见没有?!”蒙恬声如洪钟,指着那铁甲板上的拳印,“这就是仙武合一的力量!从今日起,全军推行《九转金身诀》基础炼体篇!老子不要你们个个都能一拳打穿铁甲,但三个月后,谁要是还不能徒手掀翻一辆辎重车,就给老子滚去炊事班背锅!”

  军令如山,更何况是这种能让自己变“超人”的军令?北疆大营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火朝天的…呃,健身现场?或者说,是气血修炼场。

  每日天不亮,军营里响起的不再是单一的号角,而是伴随着粗重喘息和压抑低吼的“炼体号”。士兵们按照传授的法门,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势,引导着体内那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气血之力。起初,自然是状况百出。

  有人控制不住暴涨的气力,一跺脚把营房的地板踩了个窟窿;有人练习“莽牛冲撞”时没收住势头,直接把同伴撞飞了出去,差点引发营啸;更有人因为行气路线偏差,导致局部气血淤积,肿着脸、瘸着腿去找军医,被同僚戏称为“猪头小队”和“铁拐李营”。

  蒙恬对此毫不留情,亲自带着亲卫队巡视各营,看到不得法的,上去就是一脚,亲自“纠正”;看到偷懒的,罚去校场跑圈,跑到气血自行运转为止。一时间,北疆大营里哀鸿遍野,但士兵们的气血之力,也确实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力气大了,耐力强了,受伤恢复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光是炼体,蒙恬觉得还不够。仙家手段,怎能没有远程攻击和战略机动性?(虽然他还没拿到御剑术完整版)

  他召集了军中的能工巧匠和那些被“发配”来的、略通低阶法术的方士(主要工作是提供理论指导和…背锅),成立了“大秦北疆军工仙术研发所”。

  研发方向主要有二:

  第一,附魔箭矢。试图在常规的弩箭上刻画加固符文、加速符文,甚至…爆炸符文(这个难度太高,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偶尔实验会炸伤工匠)。成果是诞生了一批箭杆更坚韧、飞行速度稍快、但造价高昂了数倍的“初级附魔破甲箭”,被士兵们私下称为“贵族箭”,舍不得用。

  第二,也是蒙恬最寄予厚望的——量产型“御风滑翔翼”。既然暂时无法实现个人御剑飞行,那就用集体装备来弥补!研发所以竹木、皮革为框架,尝试在上面刻画减轻重量、引导气流的简易风系符文。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摔得鼻青脸肿的试飞员(多是犯了军纪的倒霉蛋)的“贡献”,终于搞出了勉强能从一个高坡滑翔到另一个高坡的“初代仙术滑翔翼”。虽然操控性极差,落地姿势多半是脸先着地,但至少证明了…这条路似乎走得通?

  除了装备,蒙恬连军队的文化建设…或者说,口号体系,也没放过。

  他觉得以往冲锋时喊的“风!风!风!大风!”虽然气势雄壮,但缺乏仙家气韵,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

  于是,他召集了几个军中文书(要求是识字且嗓门大),闭关三日,呕心沥血,创作出了北疆仙武军团的全新口号。

  这一日,蒙恬举行全军大校阅,检验近期“修仙”成果。

  校场之上,旌旗招展,三十万将士虽然不少人脸上还带着练习炼体诀留下的青紫,但个个眼神锐利,气血旺盛,站在一起,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蒙恬身披重甲(虽然他现在觉得这玩意儿有点碍事,影响气血运转),立于点将台,看着下方军容鼎盛的队伍,豪情万丈。

  “儿郎们!”他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滚雷传遍校场,“展示我北疆仙武之威的时候到了!让那些躲在咸阳宫里的…呃,让所有人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修仙强军!”

  “吼!”下方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首先!演练新式冲锋口号!”蒙恬大手一挥。

  只见前排的盾牌手猛地将巨盾顿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齐声高呼:“风!风!风!”

  紧接着,后排的长矛手、弓弩手乃至骑兵,同时运气开声,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奇特的、因气血运转而产生的共鸣:

  “大风起兮云飞扬——!”

  “御剑飞行兮守四方——!”

  “仙武合一兮扫八荒——!”

  “大秦万年兮陛下壮——!”

  声音滚滚如雷,直冲云霄,其中蕴含的气血之力,甚至震得校场上空的云气都微微散开。那文绉绉的楚辞句式,配合着军队特有的肃杀铁血之气,形成了一种极其怪异却又莫名带感的画风。

  点将台旁,被蒙恬强行拉来“观摩指导”的几位随军方士,听得嘴角直抽搐。这…这口号…也太…太有蒙大将军的风格了!

  蒙恬却听得眉飞色舞,连连点头:“好!够气势!够仙味儿!以后冲锋、操练,就照这个来!”

  口号演练完毕,接下来是实战演练。

  只见一队精选出来的、炼体诀小有成就的锐士,赤着上身,露出精壮的肌肉和隐隐泛着血光的皮肤,如同蛮牛般冲向一排包着铁皮的木桩。

  “莽牛开山势!”

  “轰!咔嚓!”

  木桩应声而断,碎木纷飞!

  又有一队士兵,演示新装备的“初级附魔破甲箭”。弩机响处,箭矢带着微弱的流光(可能是心理作用),精准地射穿了百步外的铁甲,虽然穿透力提升有限,但视觉效果满分!

  最后,是压轴戏——“仙术滑翔翼”展示。

  十名脸上还带着视死如归表情的“试飞员”,背着巨大的、刻画着歪歪扭扭符文的滑翔翼,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随着令旗挥下,他们呐喊着(主要是给自己壮胆),纵身跃下!

  “呼——”

  滑翔翼借助风力,歪歪斜斜地向前滑去。

  大部分人在空中挣扎着保持平衡,姿势千奇百怪,最终以各种狼狈的姿势摔进了校场另一端铺好的厚厚草垛里,激起一片尘土。

  唯有一人,似乎天赋异禀,或者说运气爆棚,竟然勉强控制住了方向,在空中划过一道不算优美的弧线,多飞了十几丈远,才一头栽进草垛。

  虽然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但蒙恬却看得双眼放光!

  “看到了吗?!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他激动地拍着点将台的栏杆,“虽然还不够远,不够稳,但这证明了我军未来必将拥有空中优势!匈奴骑兵再厉害,他们能上天吗?!”

  下方的将士们看着那些从草垛里爬出来、鼻青脸肿的同袍,又看了看激动不已的大将军,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对这种新力量感到新奇和渴望;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修仙之路,似乎…有点费脸?

  校阅结束,蒙恬志得意满,立刻命文书起草奏章,向咸阳报捷,详细描述了北疆仙武军团的“辉煌”成果,从气血旺盛的士兵,到附魔箭矢,再到具有“战略意义”的滑翔翼,以及那气势磅礴的新口号,字里行间充满了“求表扬”、“求更多资源”的意味。

  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咸阳。

  可以想象,当嬴政看到这份充斥着“莽牛开山”、“仙术滑翔”、“大风起兮御剑飞行”的奏报时,脸上的表情将会是何等的精彩。一边是抠抠搜搜的签到体验版,一边是画风粗犷但貌似实用的仙武军团,这位一心追求长生的帝王,或许会对自己掀起的这场“全面修仙”运动,产生更加分裂的认知。

  而北疆的将士们,则在蒙恬将军的带领下,一边喊着文雅而热血的口号,一边努力修炼着可能让自己变成“猪头”的炼体诀,一边憧憬着或许有一天,真能背着滑翔翼,或者踩着飞剑,去给匈奴人来一场来自东方的仙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