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扶苏开讲遇冷
就在李斯颁布的《大秦空中交通管理暂行条例》搅得咸阳上空那些刚刚学会扑腾翅膀的“飞骑兵”和初代“空中交警”们鸡飞狗跳、叫苦不迭之际,一场关乎“仙秦”精神内核建设的活动,却在一种近乎惨淡的氛围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这场活动,便是由长公子扶苏主讲的“仁德之道与仙秦未来”系列讲座。
自从觉醒了那独一无二的“仁德灵根”,并能引动青光竹简异象后,扶苏在李斯和徐福的“指导”下,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和提升这份特殊的力量。李斯认为,扶苏的“王道仙途”关键在于“教化”与“共鸣”,建议他多开设讲坛,宣扬仁德理念,以汇聚“民心所向”的浩然之气。徐福则从技术层面补充,认为频繁引动异象有助于“灵根”的巩固和成长。
扶苏本人,对于这种将他所信奉的儒家仁政思想与玄乎的“修仙”强行绑定的做法,内心是抗拒且无奈的。但他性格温和,孝悌为先,既然父皇默许,师傅要求,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讲座的地点,设在了新落成、但门庭冷落的“大秦修仙理工学院”最大的礼堂——“问道堂”。为了吸引听众,李斯还特意以丞相府和理工学院的名义联合发文,鼓励在京官员、博士、乃至有“灵根”的学子前来听讲,甚至暗示“听课记录将纳入修仙绩效考核”。
然而,讲座当日,场面却尴尬得能让人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偌大的“问道堂”,足以容纳上千人,但实际到场的,稀稀拉拉,不足百人。其中大半还是理工学院里那些被迫来凑数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有的甚至偷偷在下面翻看《五年修仙三年模拟》。真正前来听“仁德之道”的官员和博士,屈指可数,而且多是些官职不高、或者与扶苏关系尚可的老好人。
原因无他,如今大秦的“主流”风气,是蒙恬那种力大飞砖的“炼体强军”,是徐福那种爆炸就是艺术的“手雷符”,是李斯那种万事皆可“标准化”的严苛法度,甚至是仙机那种坑爹但又让人欲罢不能的“签到”和“充值活动”。大家关心的是如何提升战斗力,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在新规矩下保住官位和“灵石补贴”。
至于“仁德”?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能炸死匈奴吗?能让我飞得更快吗?显然不能。在大多数人看来,扶苏公子这套,太过迂阔,不合时宜,甚至有点…拖仙秦后腿的意思。
扶苏站在空旷的讲台上,看着台下那寥寥无几、兴趣缺缺的听众,心中一片苦涩。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和而坚定。今日他准备的讲题是《仁者爱人:从修身到平天下的仙道根基》。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声音温和,条理清晰,引经据典,阐述仁爱、忠恕、德政对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随着他的讲述,他身上那“仁德灵根”似乎有所感应,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安的青色光晕,头顶甚至隐隐有竹简虚影浮现,散发出微弱的浩然之气。
这异象若是放在平时,或许能引人惊叹。但在此刻这冷清的礼堂里,那青光反而衬托得场面更加寂寥。台下的听众,打哈欠的打哈欠,走神的走神,翻书的翻书。那点微弱的浩然之气,如同投入冰湖的小石子,连个涟漪都没激起。
扶苏讲到动情处,谈及“苛政猛于虎”,希望陛下能体恤民力,暂缓通天塔等工程时,台下甚至有几个官员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悄悄交换着眼神。
讲座进行到一半,门外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窸窸窣窣的窃笑声。
只见礼堂大门虚掩的缝隙处,探出半个脑袋,正是公子胡亥。他今日听闻兄长要开讲座,特意跑来看热闹。见到场内如此冷清,扶苏在上面讲得认真,底下却没几个人听,他只觉得滑稽无比,忍不住捂嘴偷笑,肩膀一耸一耸的。
“嘎嘎…讲什么仁德…有屁用…还不如我的‘警堕碑’能逗父皇开心…”胡亥一边窃笑,一边低声嘟囔,心里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快意。他觉得兄长实在是太傻了,这年头,谁还信这个?
就在他笑得正欢时,一只如同铁钳般的大手,猛地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胡亥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魂飞魄散!
只见身后站着一位铁塔般的巨汉,身披铠甲,虎目含威,不是刚回咸阳述职、顺道路过理工学院的蒙恬将军还能是谁?
蒙恬是武将,对什么“仁德讲座”自然没兴趣,他是来找李斯商量北疆军需(主要是“掌心雷”和肉食)之事的。路过问道堂,正好撞见胡亥鬼鬼祟祟地扒门缝,还窃笑不已。
“公子在此作甚?”蒙恬声如洪钟,虽然压低了声音,依旧震得胡亥耳朵嗡嗡响。
“我…我…”胡亥吓得脸色发白,支支吾吾。
蒙恬瞥了一眼门内冷清的场面,又看了看胡亥那心虚的样子,心中顿时明了。他本就对胡亥那“混沌灵根”和之前的劣迹没什么好感,此刻见其不敬兄长,更是心生厌恶。
“哼!”蒙恬冷哼一声,“公子既然有闲情在此窃笑,想必是精力过剩,炼体诀已臻化境了?正好,本将军今日有空,便亲自指导指导公子,何谓真正的‘仙武根基’!”
说罢,也不管胡亥愿不愿意,拎着他的后脖领子,如同拎一只小鸡仔般,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
“蒙…蒙将军!放手!我是公子!你不能…”胡亥徒劳地挣扎着,尖叫着。
蒙恬充耳不闻,直接将他拎到了学院的演武场上,往地上一丢,声如炸雷:“来!让本将军看看,你的‘莽牛开山势’练到第几重了!今日若不能将这石锁举起百次,不准吃饭!”
胡亥看着那比自己还高的沉重石锁,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他平日里养尊处优,刷马桶那是被逼无奈,何曾真正下苦功练过这炼体诀?
而在问道堂内,扶苏的讲座还在继续。门外的动静他隐约听到了一些,心中更是黯然。他看着台下稀落的听众,感受着那难以引起共鸣的浩然之气,第一次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这崇尚力量、追求速成的“仙秦”时代,他的“仁德之道”,真的还有立足之地吗?
一场旨在传播仁德、巩固灵根的讲座,最终在主讲人的失落、听众的漠然、以及场外某位公子被强行加练的哀嚎声中,草草收场。大秦的修仙之路,在追求硬实力的狂热中,似乎正与某些柔软而珍贵的东西,渐行渐远。
就在李斯颁布的《大秦空中交通管理暂行条例》搅得咸阳上空那些刚刚学会扑腾翅膀的“飞骑兵”和初代“空中交警”们鸡飞狗跳、叫苦不迭之际,一场关乎“仙秦”精神内核建设的活动,却在一种近乎惨淡的氛围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这场活动,便是由长公子扶苏主讲的“仁德之道与仙秦未来”系列讲座。
自从觉醒了那独一无二的“仁德灵根”,并能引动青光竹简异象后,扶苏在李斯和徐福的“指导”下,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和提升这份特殊的力量。李斯认为,扶苏的“王道仙途”关键在于“教化”与“共鸣”,建议他多开设讲坛,宣扬仁德理念,以汇聚“民心所向”的浩然之气。徐福则从技术层面补充,认为频繁引动异象有助于“灵根”的巩固和成长。
扶苏本人,对于这种将他所信奉的儒家仁政思想与玄乎的“修仙”强行绑定的做法,内心是抗拒且无奈的。但他性格温和,孝悌为先,既然父皇默许,师傅要求,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讲座的地点,设在了新落成、但门庭冷落的“大秦修仙理工学院”最大的礼堂——“问道堂”。为了吸引听众,李斯还特意以丞相府和理工学院的名义联合发文,鼓励在京官员、博士、乃至有“灵根”的学子前来听讲,甚至暗示“听课记录将纳入修仙绩效考核”。
然而,讲座当日,场面却尴尬得能让人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偌大的“问道堂”,足以容纳上千人,但实际到场的,稀稀拉拉,不足百人。其中大半还是理工学院里那些被迫来凑数的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有的甚至偷偷在下面翻看《五年修仙三年模拟》。真正前来听“仁德之道”的官员和博士,屈指可数,而且多是些官职不高、或者与扶苏关系尚可的老好人。
原因无他,如今大秦的“主流”风气,是蒙恬那种力大飞砖的“炼体强军”,是徐福那种爆炸就是艺术的“手雷符”,是李斯那种万事皆可“标准化”的严苛法度,甚至是仙机那种坑爹但又让人欲罢不能的“签到”和“充值活动”。大家关心的是如何提升战斗力,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在新规矩下保住官位和“灵石补贴”。
至于“仁德”?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能炸死匈奴吗?能让我飞得更快吗?显然不能。在大多数人看来,扶苏公子这套,太过迂阔,不合时宜,甚至有点…拖仙秦后腿的意思。
扶苏站在空旷的讲台上,看着台下那寥寥无几、兴趣缺缺的听众,心中一片苦涩。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和而坚定。今日他准备的讲题是《仁者爱人:从修身到平天下的仙道根基》。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声音温和,条理清晰,引经据典,阐述仁爱、忠恕、德政对于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随着他的讲述,他身上那“仁德灵根”似乎有所感应,周身开始散发出淡淡的、令人心安的青色光晕,头顶甚至隐隐有竹简虚影浮现,散发出微弱的浩然之气。
这异象若是放在平时,或许能引人惊叹。但在此刻这冷清的礼堂里,那青光反而衬托得场面更加寂寥。台下的听众,打哈欠的打哈欠,走神的走神,翻书的翻书。那点微弱的浩然之气,如同投入冰湖的小石子,连个涟漪都没激起。
扶苏讲到动情处,谈及“苛政猛于虎”,希望陛下能体恤民力,暂缓通天塔等工程时,台下甚至有几个官员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悄悄交换着眼神。
讲座进行到一半,门外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窸窸窣窣的窃笑声。
只见礼堂大门虚掩的缝隙处,探出半个脑袋,正是公子胡亥。他今日听闻兄长要开讲座,特意跑来看热闹。见到场内如此冷清,扶苏在上面讲得认真,底下却没几个人听,他只觉得滑稽无比,忍不住捂嘴偷笑,肩膀一耸一耸的。
“嘎嘎…讲什么仁德…有屁用…还不如我的‘警堕碑’能逗父皇开心…”胡亥一边窃笑,一边低声嘟囔,心里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快意。他觉得兄长实在是太傻了,这年头,谁还信这个?
就在他笑得正欢时,一只如同铁钳般的大手,猛地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胡亥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魂飞魄散!
只见身后站着一位铁塔般的巨汉,身披铠甲,虎目含威,不是刚回咸阳述职、顺道路过理工学院的蒙恬将军还能是谁?
蒙恬是武将,对什么“仁德讲座”自然没兴趣,他是来找李斯商量北疆军需(主要是“掌心雷”和肉食)之事的。路过问道堂,正好撞见胡亥鬼鬼祟祟地扒门缝,还窃笑不已。
“公子在此作甚?”蒙恬声如洪钟,虽然压低了声音,依旧震得胡亥耳朵嗡嗡响。
“我…我…”胡亥吓得脸色发白,支支吾吾。
蒙恬瞥了一眼门内冷清的场面,又看了看胡亥那心虚的样子,心中顿时明了。他本就对胡亥那“混沌灵根”和之前的劣迹没什么好感,此刻见其不敬兄长,更是心生厌恶。
“哼!”蒙恬冷哼一声,“公子既然有闲情在此窃笑,想必是精力过剩,炼体诀已臻化境了?正好,本将军今日有空,便亲自指导指导公子,何谓真正的‘仙武根基’!”
说罢,也不管胡亥愿不愿意,拎着他的后脖领子,如同拎一只小鸡仔般,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
“蒙…蒙将军!放手!我是公子!你不能…”胡亥徒劳地挣扎着,尖叫着。
蒙恬充耳不闻,直接将他拎到了学院的演武场上,往地上一丢,声如炸雷:“来!让本将军看看,你的‘莽牛开山势’练到第几重了!今日若不能将这石锁举起百次,不准吃饭!”
胡亥看着那比自己还高的沉重石锁,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他平日里养尊处优,刷马桶那是被逼无奈,何曾真正下苦功练过这炼体诀?
而在问道堂内,扶苏的讲座还在继续。门外的动静他隐约听到了一些,心中更是黯然。他看着台下稀落的听众,感受着那难以引起共鸣的浩然之气,第一次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这崇尚力量、追求速成的“仙秦”时代,他的“仁德之道”,真的还有立足之地吗?
一场旨在传播仁德、巩固灵根的讲座,最终在主讲人的失落、听众的漠然、以及场外某位公子被强行加练的哀嚎声中,草草收场。大秦的修仙之路,在追求硬实力的狂热中,似乎正与某些柔软而珍贵的东西,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