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杠精文明-《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你杠任你杠,始皇镇四方》

  万界文明交流中心,如同一个微缩的多元宇宙,既孕育着合作与理解,也无可避免地滋生出各种形态的摩擦与对立。在经历了商业竞争、理念冲突、甚至艺术观念的碰撞后,一种更为棘手、更令人头疼的“存在”出现了——“逻辑悖论之民”,一个被其他文明私下称为“杠精文明”的奇特族群。

  这个文明的个体,其存在意义与最高乐趣,并非探索真理或创造价值,而在于反驳。他们并非为了扞卫某种特定观点,而是纯粹享受驳斥他人观点本身带来的逻辑快感。他们的思维结构异常奇特,天生擅长寻找任何陈述中的漏洞、歧义、隐含前提或不周延之处,并以此为基点,发动无穷无尽、绵里藏针的诘问与辩驳。与他们交流,就如同陷入一个语言的沼泽,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起初,他们只是在各种学术研讨会和自由辩论角出没,逮住任何发表观点的文明代表进行“逻辑切磋”。从“能量守恒定律在微观层面的瞬时涨落是否意味着其并非绝对真理”,到“你如何证明你此刻感知到的‘现实’并非一场精心编织的幻觉”,再到“你声称‘和平是好的’,请问‘好’的定义是什么?由谁界定?在何种语境下成立?”……

  许多以理性、逻辑自居的文明代表,在他们那如同狂风暴雨般、却又严格遵循某种诡异逻辑规则的诘问下,纷纷败下阵来,不是被绕得头晕目眩,就是被气得能量核心过热。甚至连李斯麾下最严谨的法家AI,在面对“你如何证明《基本法》第一条‘众生平等’中的‘众生’范畴界定是绝对公正且无逻辑瑕疵的?”这类问题时,也出现了短暂的逻辑循环错误。

  交流中心的气氛,因为这群“杠精”的存在,变得有些凝重。许多代表开始不敢轻易发表观点,生怕被缠上,进行一场永无休止且毫无建设性的辩论。

  这一情况,最终传到了致力于“仁德教化”、“以理服人”的公子扶苏耳中。扶苏认为,这正是一个实践他理念的好机会,若能以真正的智慧与道理说服这个文明,岂不是更能彰显交流中心“理越辩越明”的宗旨?

  于是,扶苏主动邀请“逻辑悖论之民”的代表,在中心的中央辩论庭,进行一场公开的、主题为 “存在与虚无之辨” 的哲学辩论。扶苏希望从宇宙的本源问题入手,从根本上探讨认知的边界,以期达成某种共识或理解。

  这场辩论,吸引了无数文明代表围观。

  辩论伊始,扶苏引经据典,融合了仙秦对“无中生有”的实践感悟、诸多文明的哲学思想以及自身对“仁”与“道”的理解,阐述了“存在”与“虚无”相互依存、动态转化的辩证关系,言辞恳切,逻辑清晰,听得不少代表点头称是。

  然而,“杠精文明”的代表——一个自称“诘问者-7号”的、形态如同不断旋转的莫比乌斯环的个体——立刻开始了他的“表演”。

  “公子阁下,您说‘存在与虚无相互依存’,请问,‘依存’关系本身,是否先于‘存在’与‘虚无’而存在?若否,它如何能作为两者关系的基础?若是,那这‘依存’本身,是‘存在’还是‘虚无’?”

  扶苏稍作思索,试图从关系实在论的角度回应。

  诘问者-7号立刻跟进:“您将‘关系’视为一种特殊的‘存在’,那么这种‘特殊性’如何界定?它与普通的‘存在’质料因是否相同?若不同,差异点是否又需要另一种‘关系’来定义?这是否会导致无限的递归?”

  扶苏又尝试从感知和认知的角度切入,谈论“存在”依赖于被感知。

  诘问者-7号:“您如何区分‘被感知的存在’与‘幻觉’?您如何证明您的感知器官(或类似功能体)本身是可靠的?您是否陷入了用‘感知’证明‘感知结果’,再用‘感知结果’反证‘感知’可靠性的循环论证?”

  扶苏引用了仙秦观测到的“虚无”被改造为“交流中心”的实例,证明“无”可生“有”。

  诘问者-7号:“您如何确定您所谓的‘虚无’在被改造前,是绝对的‘无’?而非某种您尚未能理解的‘潜在之有’或‘异态存在’?您将未知等同于虚无,是否犯了以无知为前提的逻辑谬误?”

  辩论持续了整整三日。

  扶苏穷尽毕生所学,仁德之光笼罩全场,言辞恳切,逻辑缜密。然而,诘问者-7号就如同最滑不留手的虚空之鱼,总能从最刁钻的角度找到新的诘问点,将辩论拖入更深、更诡异的逻辑漩涡。扶苏无法在逻辑上彻底驳倒对方,对方也无法真正撼动扶苏那源于实践与信念的核心观点。双方陷入了一种僵持不下的、纯粹语言和逻辑的消耗战。

  围观的代表们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昏昏欲睡,再到最后的麻木不仁。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跟“杠精文明”辩论,就像试图用渔网去捞干大海,徒劳无功。

  第三日傍晚,就在辩论似乎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时,一道威严而平和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辩论庭的主位之上。玄衣衮服,目光深邃,正是嬴政。

  整个辩论庭瞬间安静下来,连不断旋转的诘问者-7号,其转动速度都似乎放缓了一丝。

  扶苏连忙起身施礼,面露惭愧:“儿臣无能,未能……”

  嬴政微微抬手,止住了他的话。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了诘问者-7号身上。

  诘问者-7号感受到那目光中蕴含的、并非能量或规则压迫、却更令人心悸的意志力,它那莫比乌斯环般的身体微微凝滞,随即,出于本能,它准备发动新一轮的、针对“帝王权威本身”的诘问。

  然而,没等它那复杂的逻辑核心组织好语言,嬴政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存在的感知深处,带着一种超越逻辑、直指本质的绝对淡然:

  “你杠任你杠,清风拂山岗。你辩任你辩,明月照大江。”

  前两句,如同古老的箴言,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所有听众(包括诘问者-7号)都是一愣。

  但紧接着,嬴政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无需证明的绝对意志,他看着诘问者-7号,问出了那句直击灵魂(如果杠精有灵魂的话)的话:

  “朕之意志,需你认可?”

  很简单的一句话。

  没有复杂的逻辑链条。

  没有严谨的哲学论证。

  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供对方反驳。

  它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和一个居高临下的反问。

  认可?不认可?

  反驳?如何反驳?反驳“朕之意志无需你认可”这个观点吗?那岂不是落入了对方的话语体系?可如果不去反驳,那岂不是默认了?

  诘问者-7号的逻辑核心,那赖以生存、引以为傲的、能够无限拆解、重构、诘问一切概念与命题的精密结构,在试图处理这句“终极杠言”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句话,跳脱出了“真/假”、“对/错”的逻辑博弈场,直接立足于力量与存在的层面。它不跟你讲道理,它只告诉你:我就是这样,与你何干?

  “哔——啵——滋滋滋——”

  一阵急促而杂乱的、如同超载过热的电流声,从诘问者-7号体内传出。它那莫比乌斯环身体开始不规则地闪烁、扭曲,旋转变得彻底混乱。它试图寻找一个切入点,一个可以撬动这句“蛮不讲理”之言的逻辑支点,却发现无处下手。对方的立场,根本不在它熟悉的逻辑战场之上!

  最终,在一阵剧烈的、代表逻辑崩溃的能量波动后,诘问者-7号的身体僵直了片刻,然后如同断了线的木偶,转速慢到了极致,光芒也黯淡下去,暂时陷入了某种逻辑死循环导致的宕机状态。它,被一句不讲逻辑的话,给“杠”沉默了。

  全场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雷鸣般的(各种形式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辩论庭!困扰交流中心多日的“杠精”问题,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陛下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扶苏看着那暂时死机的诘问者-7号,又看了看神色平静如水的父皇,深深一躬,心中若有所悟。有时候,仁德与道理,并非万能。面对某些纯粹为了反驳而反驳的存在,超越逻辑的意志与力量,或许才是最终的答案。

  嬴政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万界代表,淡淡道:“交流之要,在于互通有无,共同精进。若只沉溺于口舌之辩,无异于舍本逐末。此风,不可长。”

  言罢,身影缓缓消散。

  自此,“杠精文明”在交流中心的气焰大为收敛。虽然他们依旧忍不住会抬杠,但每当遇到难以逾越的观点时,总会想起那位帝王那句“你杠任你杠”的箴言,以及那句让他们逻辑核心差点烧毁的终极反问,从而自觉地……有所节制。

  仙秦始皇帝嬴政,不仅以力统六合,以智创仙秦,如今,更以一句“终极杠言”,为万界交流中心,奠定了一种超越逻辑纷争的、基于绝对意志的……沉默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