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扶苏的隐退计划-《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扶苏的“退隐计划”

  《仙秦数字空间基本法》的颁布,如同在位面网络的混沌之海中树立起了一座永恒的灯塔,光芒照耀万界,秩序由此深入人心。作为这部法典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扶苏公子在欣慰之余,却也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疲惫。多年来,他身兼数职:处理实体政务、运营“仙秦慕课”、管理“直通扶苏”问政平台、推进“星火计划”……即便以他温润坚韧的心性,也渐感力不从心,尤其是在目睹胡亥都能靠着“元宇宙艺术”和虚拟皮肤活得颇为“潇洒”之后。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滋长——他渴望片刻的宁静,渴望能暂时从繁重的俗务中抽身,去追寻一些更纯粹、更贴近本心的东西。比如,与那位日益亲近的“泡泡大使”,在某个宁静的虚拟河边,安安静静地钓会儿鱼。

  然而,责任如山,他无法一走了之。苦思冥想之后,扶苏将目光投向了如今已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培养一个AI分身,协助处理大部分程式化、重复性的实体政务。

  他并未像胡亥那样胡来,而是极其审慎。他亲自参与了AI模型的构建,将自己的执政理念、处事原则、乃至对《秦律》和《基本法》的理解,悉数灌输其中。经过长达数月的严格测试,确保这个名为 “扶苏分苏” 的AI在处理常规政务时,能做出与他本人高度一致的判断,且绝不会逾越权限或产生自主意识后,扶苏才小心翼翼地开始进行权力移交。

  他先将一些基础的文书批复、数据整理工作交给“扶苏分苏”处理,自己从旁监督。随着AI表现愈发稳定可靠,他逐步放开了更多非核心的政务权限。最终,除了必须由他本人决断的重大事项和涉及位面外交的敏感事务,大部分日常的、流程化的实体政务,都交给了这个沉默而高效的AI助手。

  而扶苏本人,则悄然隐退到了仙秦OS深处,一个由他亲手设计的、风景如画的虚拟世界。那里有一条永不封冻的清澈河流,岸边垂柳依依,鸟语花香。他常常戴着一顶虚拟斗笠,手持一根鱼竿(鱼钩是直的,愿者上钩),静静地坐在河边。七彩的泡泡大使则在他身边的空气中缓缓漂浮、滚动,偶尔会调皮地去触碰一下鱼漂漾开的涟漪,散发出愉悦的柔和光晕。

  没有奏折,没有问政,没有永无止境的学习推送,只有微风、流水、和一颗终于得以短暂休憩的宁静心灵。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位高权重如公子扶苏的动向。他这番“AI代班,自己钓鱼”的操作,很快就被一些敏锐的位面媒体挖掘出来,报道了出去。

  诸天万界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赞叹扶苏公子懂得享受生活,有人羡慕他与泡泡大使的深厚情谊,也有人质疑此举是否过于懈怠政务。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嬴政耳中。

  这一日,嬴政正在审阅“扶苏分苏”提交上来的、关于某个农业位面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报告。报告行文流畅,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批复意见也合乎规范,与他印象中扶苏的手笔一般无二。他唤出系统界面,目光穿透数据屏障,看到了那个在虚拟河边,与泡泡静静相伴的扶苏。

  嬴政的脸上,并未出现怒色,反而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类似……了然的神情。

  他关闭了界面,对侍立在旁的赵高淡然评价道:

  “扶苏此番偷懒之法,倒颇具新意。”

  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褒是贬。

  但熟悉嬴政的人都知道,没有斥责,本身就已是一种默许,甚至……带点微妙的认可?毕竟,能在繁重的政务中找到如此“合规”且高效的替代方案,让自己得以喘息,这份智慧与魄力,似乎比一味埋头苦干更值得玩味。

  赵高躬身,面无表情地应道:“陛下圣明。”心中却已开始评估,公子扶苏此举,是否会引发其他官员效仿,以及这对“净寰保洁”未来的业务模式会产生何种影响(比如,是否需要开发针对AI决策系统的“逻辑清洁”服务)。

  而得到了父皇“颇具新意”评价的扶苏(消息由“秦宝”系统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传达),坐在虚拟河边,握着鱼竿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又带着点无奈的温和笑容。

  他知道,这片刻的宁静,是得到了许可的。他或许无法像胡亥那样彻底“放飞自我”,也无法像李斯那样在律法的世界里永无止境地探索,更无法像蒙恬那样始终坚守在防线的最前沿。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在责任与自我之间的平衡点。

  河水潺潺,泡泡在身边轻盈地跃动。扶苏轻轻吐出一口气,将鱼竿握得更稳了些。

  他的“退隐”,并非真正的逃离,而是以一种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方式,去履行他的责任,同时守护他内心那片柔软的天地。这或许,是这位温润如玉的公子,在波澜壮阔的仙秦位面史诗中,为自己写下的,最独特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