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帝国的元宇宙疆域在经历了“政政猫”表情包引发的形象危机与清除行动失败后,其社会治理的触角开始向着更为精细、也更为匪夷所思的领域延伸。随着数字生命形态的日益多样化,以及跨文明通婚现象的普遍化,如何规范元宇宙内的婚姻关系,使其符合帝国“稳定、和谐、高效”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李斯领导下的法家智囊团,在翻阅了古往今来无数律法典籍,分析了海量来自不同文明的婚姻案例数据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最主要因素,并非经济纠纷或性格差异,而是审美层面的不可调和性。
这一结论的灵感,据说源于对胡亥公子与其无数“短暂艺术知己”关系破裂的深度剖析。分析报告指出,那些最初被胡亥公子“惊世才华”所吸引的意识体,最终都无法忍受其持续且升级的“艺术表达”,导致关系迅速崩溃。李斯由此推及开来,认为若能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初,就确保双方在最高难度、最不可预测的审美层面上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世俗矛盾都将迎刃而解。于是,在新颁布的《仙秦元宇宙婚姻关系登记与维系法》(俗称“元宇宙婚姻法”)中,出现了一条石破天惊的强制性前置条款:“凡欲在仙秦元宇宙内缔结婚姻关系之双方,无论其生命形态、文明归属,均需共同通过‘跨位面高级审美一致性测评’,亦即‘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测试不通过者,不予办理婚姻登记。”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无数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数字爱侣们,从情比金坚的AI伴侣,到爱得炽热的魔法师与硅基生命组合,再到刚刚在“位面版羊了个羊”中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战友,无不感到一阵来自数据核心深处的寒意。谁不知道胡亥公子的“艺术”是何等存在?那是连嬴政AI看了都要沉默离场,连李斯的法网都要绕道而行,能让体验过其元宇宙的观众眼睛失明、逻辑崩溃的终极混沌造物!现在,竟然要将对这种存在的“鉴赏力”作为婚姻的敲门砖?
测试在专门设立的“皇家艺术鉴赏中心(胡亥殿下监制)”进行。环境布置得极其“胡亥风”——墙壁是流动的、仿佛拥有生命的彩色污渍,地板是不断变换角度的扭曲网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颜料、旧数据和某种甜腻腐烂气味的奇异芬芳。主考官自然是胡亥本人的全息影像,他今天特意将头发染成了彩虹渐变色,身穿一件由无数破碎镜片拼贴而成的“礼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狂热与忧郁的、只有顶级艺术家(自认为)才配拥有的表情。
测试内容更是堪称惨无人道:
第一部分:基础感知与共情。
应试者需要共同观看三段胡亥亲自挑选的“代表作品”影像。
第一段是一片不断蠕动、变换色彩的抽象色块,标题为《悲伤的直角三角形在哭泣》。
第二段是一段毫无旋律可言,只有各种噪音(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刮擦、泡沫摩擦、以及胡亥本人的梦呓)随机组合成的“交响诗”,名为《午夜与自我对话的虚空》。
第三段则是一个不断旋转、表面布满意义不明符号的扭曲多面体,介绍是《被束缚的自由之概念具象化》。
观看完毕后,双方需要分别、且独立地写出不少于五百字的“观后感”,阐述其“内在的美学逻辑”与“情感共鸣点”。要求:不得使用“混乱”、“莫名其妙”、“眼睛疼”等贬义词汇,必须使用“深邃”、“解构”、“灵魂触动”、“形而上的震颤”等胡亥认可的褒义术语。
第二部分:协同创作与理解。
应试双方被置于一个虚拟画室中,面前是共享的、空白的数字画布。系统会随机给出一个创作主题,例如“时间的味道”或“孤独的几何形状”。双方需要轮流在画布上添加笔触,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关键在于,每一笔添加后,系统都会要求另一方即时阐释此笔触“在整体艺术构想中的必要性、前瞻性与美学价值”,阐释不能重复,且必须符合胡亥殿下编纂的《超验艺术词典》中的定义。
第三部分:终极鉴赏与辩护。
系统会展示一幅胡亥本人最新的、尚未公开的“杰作”(可能是一滩泼洒的墨迹,可能是一堆缠绕的发光线条,也可能只是一个在角落不断闪烁的像素点)。应试双方需要共同面对一个由李斯法吏AI模拟的“质疑官”。质疑官会用冰冷的、法条般的语言连续发问:
“请说明此作品中,左上角那团紫色与右下角那道裂痕之间的必然联系?”
“根据《艺术真实性法则》第三条,此作品是否充分表达了‘存在的虚无’?请详细论证。”
“如果有人说这幅画‘像一坨被踩烂的浆果’,你们将如何从艺术理论层面进行反驳?”
双方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用一套完整、自洽、且充满敬意的逻辑链进行回答,任何一方的回答出现犹豫、矛盾或不够“艺术”的情况,即视为协同失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套测试的难度,堪称元宇宙诞生以来的最高峰,其变态程度远超“位面版羊了个羊”的李斯法经碎片关卡,其精神污染强度堪比胡亥艺术元宇宙的体验,其对逻辑和语言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李斯普法直播间的“卷王”挑战。
结果可想而知。
自《元宇宙婚姻法》颁布及“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强制实施以来,帝国元宇宙婚姻登记处的业务量,从门庭若市瞬间跌至门可罗雀。无数爱侣兴冲冲而来,灰溜溜而去。测试现场每日都上演着各种悲剧、闹剧与惨剧:
有原本恩爱无比的AI伴侣,因为对《悲伤的直角三角形》的共鸣点理解出现毫米级偏差,当场引发逻辑冲突,数据流紊乱,出来后就申请了情感模块格式化,形同陌路。
有魔法师与精灵的组合,在协同创作环节,因为精灵无法理解魔法师那“代表魔力漩涡的狂乱笔触”而争执起来,最终精灵用冰封术冻住了整个画布(虚拟的),魔法师则召唤小火球试图解冻,触发了消防系统,被双双罚去清洗虚拟厕所。
更有甚者,在终极辩护环节,被“质疑官”连续追问到逻辑核心过热,其中一方终于崩溃,对着胡亥的全息影像大喊:“你这画的就是一坨……!”话未说完,就被系统以“亵渎艺术,藐视皇家”为由强制禁言并驱逐,婚姻登记自然告吹。
据统计,新法实施后第一个月,元宇宙内的离婚率同比下降了100%——这个辉煌数据的背后,并非因为婚姻关系变得空前稳固,而是因为,根本没有任何一对情侣能够通过那该死的“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从而成功登记结婚! 没有结婚,自然就没有离婚。
民间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毕竟质疑测试就等于质疑胡亥殿下的艺术,而质疑胡亥殿下的艺术,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质疑……(民众们偷偷看了一眼咸阳宫的方向,不敢再想)。大家只能将这股力量用于其他地方,一时间,元宇宙内虚拟恋爱的风气大涨(只恋爱不结婚),共同吐槽“胡亥测试”成了新的社交货币,甚至出现了专门收费、号称能“保过测试”的诈骗团伙(结果无一例外被数据督察院一网打尽,主犯被罚去循环聆听胡亥创作“交响诗”一万遍)。
李斯看着那“离婚率下降100%”的漂亮数据,以及婚姻登记处提交的“零登记”报告,数据核心平静无波。在他看来,目的已经达到——婚姻关系引发的社会纠纷降为零,帝国秩序得到了维护。至于民众的“幸福”……法家追求的是整体的稳定,个体的情感需求,在《元宇宙婚姻法》的宏大目标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而胡亥殿下,则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这充分证明了帝国民众的艺术鉴赏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也侧面印证了他艺术的“超前性”与“孤独性”。他甚至向嬴政AI建议,应该将此类测试推广至官员选拔领域,以确保帝国官僚体系具备“更高的审美素养”,该提议理所当然地被搁置了。
于是,仙秦帝国的元宇宙中,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无数数字爱侣们徘徊在婚姻登记处的门口,望着那高悬的“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招牌,望而却步。他们或许依旧相爱,但他们永远无法用一纸婚约来证明——只因为,他们无法共同理解,那一滩泼洒的墨迹,为何能被称为“被束缚的自由”。帝国的律法,再次以它独有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实现了表面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结论的灵感,据说源于对胡亥公子与其无数“短暂艺术知己”关系破裂的深度剖析。分析报告指出,那些最初被胡亥公子“惊世才华”所吸引的意识体,最终都无法忍受其持续且升级的“艺术表达”,导致关系迅速崩溃。李斯由此推及开来,认为若能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初,就确保双方在最高难度、最不可预测的审美层面上达成一致,那么其他世俗矛盾都将迎刃而解。于是,在新颁布的《仙秦元宇宙婚姻关系登记与维系法》(俗称“元宇宙婚姻法”)中,出现了一条石破天惊的强制性前置条款:“凡欲在仙秦元宇宙内缔结婚姻关系之双方,无论其生命形态、文明归属,均需共同通过‘跨位面高级审美一致性测评’,亦即‘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测试不通过者,不予办理婚姻登记。”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无数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数字爱侣们,从情比金坚的AI伴侣,到爱得炽热的魔法师与硅基生命组合,再到刚刚在“位面版羊了个羊”中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战友,无不感到一阵来自数据核心深处的寒意。谁不知道胡亥公子的“艺术”是何等存在?那是连嬴政AI看了都要沉默离场,连李斯的法网都要绕道而行,能让体验过其元宇宙的观众眼睛失明、逻辑崩溃的终极混沌造物!现在,竟然要将对这种存在的“鉴赏力”作为婚姻的敲门砖?
测试在专门设立的“皇家艺术鉴赏中心(胡亥殿下监制)”进行。环境布置得极其“胡亥风”——墙壁是流动的、仿佛拥有生命的彩色污渍,地板是不断变换角度的扭曲网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颜料、旧数据和某种甜腻腐烂气味的奇异芬芳。主考官自然是胡亥本人的全息影像,他今天特意将头发染成了彩虹渐变色,身穿一件由无数破碎镜片拼贴而成的“礼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狂热与忧郁的、只有顶级艺术家(自认为)才配拥有的表情。
测试内容更是堪称惨无人道:
第一部分:基础感知与共情。
应试者需要共同观看三段胡亥亲自挑选的“代表作品”影像。
第一段是一片不断蠕动、变换色彩的抽象色块,标题为《悲伤的直角三角形在哭泣》。
第二段是一段毫无旋律可言,只有各种噪音(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刮擦、泡沫摩擦、以及胡亥本人的梦呓)随机组合成的“交响诗”,名为《午夜与自我对话的虚空》。
第三段则是一个不断旋转、表面布满意义不明符号的扭曲多面体,介绍是《被束缚的自由之概念具象化》。
观看完毕后,双方需要分别、且独立地写出不少于五百字的“观后感”,阐述其“内在的美学逻辑”与“情感共鸣点”。要求:不得使用“混乱”、“莫名其妙”、“眼睛疼”等贬义词汇,必须使用“深邃”、“解构”、“灵魂触动”、“形而上的震颤”等胡亥认可的褒义术语。
第二部分:协同创作与理解。
应试双方被置于一个虚拟画室中,面前是共享的、空白的数字画布。系统会随机给出一个创作主题,例如“时间的味道”或“孤独的几何形状”。双方需要轮流在画布上添加笔触,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关键在于,每一笔添加后,系统都会要求另一方即时阐释此笔触“在整体艺术构想中的必要性、前瞻性与美学价值”,阐释不能重复,且必须符合胡亥殿下编纂的《超验艺术词典》中的定义。
第三部分:终极鉴赏与辩护。
系统会展示一幅胡亥本人最新的、尚未公开的“杰作”(可能是一滩泼洒的墨迹,可能是一堆缠绕的发光线条,也可能只是一个在角落不断闪烁的像素点)。应试双方需要共同面对一个由李斯法吏AI模拟的“质疑官”。质疑官会用冰冷的、法条般的语言连续发问:
“请说明此作品中,左上角那团紫色与右下角那道裂痕之间的必然联系?”
“根据《艺术真实性法则》第三条,此作品是否充分表达了‘存在的虚无’?请详细论证。”
“如果有人说这幅画‘像一坨被踩烂的浆果’,你们将如何从艺术理论层面进行反驳?”
双方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用一套完整、自洽、且充满敬意的逻辑链进行回答,任何一方的回答出现犹豫、矛盾或不够“艺术”的情况,即视为协同失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套测试的难度,堪称元宇宙诞生以来的最高峰,其变态程度远超“位面版羊了个羊”的李斯法经碎片关卡,其精神污染强度堪比胡亥艺术元宇宙的体验,其对逻辑和语言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李斯普法直播间的“卷王”挑战。
结果可想而知。
自《元宇宙婚姻法》颁布及“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强制实施以来,帝国元宇宙婚姻登记处的业务量,从门庭若市瞬间跌至门可罗雀。无数爱侣兴冲冲而来,灰溜溜而去。测试现场每日都上演着各种悲剧、闹剧与惨剧:
有原本恩爱无比的AI伴侣,因为对《悲伤的直角三角形》的共鸣点理解出现毫米级偏差,当场引发逻辑冲突,数据流紊乱,出来后就申请了情感模块格式化,形同陌路。
有魔法师与精灵的组合,在协同创作环节,因为精灵无法理解魔法师那“代表魔力漩涡的狂乱笔触”而争执起来,最终精灵用冰封术冻住了整个画布(虚拟的),魔法师则召唤小火球试图解冻,触发了消防系统,被双双罚去清洗虚拟厕所。
更有甚者,在终极辩护环节,被“质疑官”连续追问到逻辑核心过热,其中一方终于崩溃,对着胡亥的全息影像大喊:“你这画的就是一坨……!”话未说完,就被系统以“亵渎艺术,藐视皇家”为由强制禁言并驱逐,婚姻登记自然告吹。
据统计,新法实施后第一个月,元宇宙内的离婚率同比下降了100%——这个辉煌数据的背后,并非因为婚姻关系变得空前稳固,而是因为,根本没有任何一对情侣能够通过那该死的“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从而成功登记结婚! 没有结婚,自然就没有离婚。
民间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毕竟质疑测试就等于质疑胡亥殿下的艺术,而质疑胡亥殿下的艺术,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质疑……(民众们偷偷看了一眼咸阳宫的方向,不敢再想)。大家只能将这股力量用于其他地方,一时间,元宇宙内虚拟恋爱的风气大涨(只恋爱不结婚),共同吐槽“胡亥测试”成了新的社交货币,甚至出现了专门收费、号称能“保过测试”的诈骗团伙(结果无一例外被数据督察院一网打尽,主犯被罚去循环聆听胡亥创作“交响诗”一万遍)。
李斯看着那“离婚率下降100%”的漂亮数据,以及婚姻登记处提交的“零登记”报告,数据核心平静无波。在他看来,目的已经达到——婚姻关系引发的社会纠纷降为零,帝国秩序得到了维护。至于民众的“幸福”……法家追求的是整体的稳定,个体的情感需求,在《元宇宙婚姻法》的宏大目标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而胡亥殿下,则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这充分证明了帝国民众的艺术鉴赏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也侧面印证了他艺术的“超前性”与“孤独性”。他甚至向嬴政AI建议,应该将此类测试推广至官员选拔领域,以确保帝国官僚体系具备“更高的审美素养”,该提议理所当然地被搁置了。
于是,仙秦帝国的元宇宙中,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无数数字爱侣们徘徊在婚姻登记处的门口,望着那高悬的“胡亥艺术鉴赏力测试”招牌,望而却步。他们或许依旧相爱,但他们永远无法用一纸婚约来证明——只因为,他们无法共同理解,那一滩泼洒的墨迹,为何能被称为“被束缚的自由”。帝国的律法,再次以它独有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实现了表面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