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造月亮怕不是个“饼”!
咸阳宫内,灯火通明。嬴政看着那份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我们尽力了,但事情它就是这么发生了”的无奈气息的报告,指节轻轻敲打着紫檀木桌面。他深邃的目光越过殿门,望向夜空中那轮皎洁的真·月亮,没人知道这位千古一帝在想些什么。是欣慰于帝国疆域即将突破大气层的限制?还是担忧那支尚且“不着调”的星空军队会把大秦的脸丢到外星系?
就在这略显凝重的气氛中,一个欢快(且不着调)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父皇!父皇!您看儿臣的新作品!”
只见公子胡亥,抱着一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约莫蹴鞠大小的圆球,像只献宝的兔子般蹦跶着跑了进来。他脸上洋溢着混合着得意与期待的笑容,仿佛捧着的不是个球,而是整个宇宙的奥秘。
殿内侍立的赵高,眼皮微微一跳,嘴角习惯性地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带着宠溺和算计的弧度。
嬴政收回望向星空的目光,落在胡亥和他怀中那发光体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此乃何物?”
“回父皇!”胡亥将圆球小心翼翼地放在御案前,声音提高了八度,“此乃儿臣呕心沥血之作——‘人造月亮’!”
“人造……月亮?”嬴政重复了一遍,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正是!”胡亥兴奋地手舞足蹈,开始了解说,“父皇您想,蒙恬将军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能跑到那么远的月亮上去演习,多麻烦!儿臣这颗‘人造月亮’,无需舟车劳顿,无需仙术符箓,放在这里,它自己就能发光!您看这光泽,这圆润,这……这亮度!虽然……嗯……目前除了发光,暂时还没发现别的用处,但是!它象征着儿臣对星空的无尽向往,对父皇宏图伟业的坚定支持啊!”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逻辑……感人至深。
殿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侍从们努力憋着笑,肩膀微微耸动。赵高适时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公子心思奇巧,此物虽看似简单,然能自发光芒,已是难得。更难得的是公子这份心系星空、为君分忧的孝心与壮志啊。”
嬴政的目光在那颗除了发光确实一无是处,甚至光线还有点像夜明珠(但质感明显是某种涂料)的圆球上停留了片刻。他想起蒙恬报告中提到的,士兵们在陌生星空下的迷茫与笨拙,想起那耗资巨大的星槎舰队和效果感人的仙术训练……再看看眼前这个散发着廉价……呃,柔和光芒的“人造月亮”,以及小儿子那充满期待、写满了“快夸我”的脸。
片刻沉默后,在赵高略带紧张、胡亥满怀期待、众侍从拼命忍笑的注视下,嬴政破天荒的,轻轻点了点头。
“嗯。”
就这一个字。
没有褒奖,没有质疑,只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朕知道了”的肯定。
然而,这对于胡亥和赵高来说,不啻于天籁之音!
“谢父皇!”胡亥喜出望外,几乎要跳起来,“儿臣定当再接再厉,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星空手办……不,是星空利器!为父皇的星际霸业添砖加瓦!”
赵高也深深一揖,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消息像长了腿一样,瞬间传遍了咸阳宫,并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帝国辐射。
“听说了吗?陛下对公子亥的‘人造月亮’点头了!”
“真的?就是那个只会发光的球?”
“你懂什么!那叫象征意义!陛下这是鼓励创新!”
“看来公子亥深得圣心啊……”
“星空作战司那边怕是……”
第一章:星槎基地的涟漪——我们还不如个球?
当“陛下对公子亥的人造月亮点头了”的消息传到骊山深处的“星空作战司”训练基地时,正在组织新一轮“失重环境下的呕吐物定向抛射训练”(旨在解决失重环境下呕吐物漂浮影响视线和卫生的难题)的蒙恬,手里的训练大纲差点掉进模拟舱里。
“什……什么?人造月亮?”蒙恬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胡亥公子?那个……除了会玩还会干什么的胡亥公子?”
副官一脸凝重地确认:“都督,千真万确。据说就是一个会发光的球,陛下……确实点头了。”
蒙恬沉默了。他望着训练场上那些在失重舱里翻滚碰撞、苦练符箓投掷却时不时炸到自己人的将士们,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感涌上心头。我们在这里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眼泪和呕吐物),为了帝国能在这无垠星海中占据一席之地,拼死拼活,结果陛下转头就对一个除了发光屁用没有的玩具点头了?
这感觉,就像后世一个科研团队呕心沥血攻关芯片技术,老板却对另一个员工用灯泡拼出来的“光之芯片”模型大加赞赏一样荒谬。
训练基地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食堂里,士兵们一边啃着黍米饼,一边议论纷纷。
“俺说,咱们这天天练得跟个滚地葫芦似的,有啥用?人家一个发光的球就能让陛下点头。”
“就是!早知道俺也去研究怎么让石头发光了,比学这劳什子掌心雷容易多了!”
“听说那‘人造月亮’用的涂料,还是俺们军需处特批的‘夜明砂’呢!说是公子亥急需!”
“啥?咱们晚上识别星图的荧光粉都不够用,他拿去涂球玩?”
一股“我们在前线吃土,有人在后方玩球还得赏”的悲愤情绪开始蔓延。
就连我们的主角二狗,也在“非稳定仙术应用研究小组”(炸膛小组)的日常爆破实验中,感受到了这股低气压。他正试图将一张“引雷符”和一张“凝水符”同时激活,想看看能不能造出“带电的洗澡水”(他的原话),结果实验失败,只炸出了一团带着焦糊味的水蒸气,把他自己熏得像个刚出笼的黑窝头。
小组长没好气地走过来:“王二狗!你能不能搞点有用的?你看看人家胡亥公子,一个发光的球都能上达天听!你再看看你,除了能把自己弄黑,还能干嘛?”
二狗抹了把脸上的黑灰,委屈地嘟囔:“他那球……除了亮,还能干嘛?俺这个……至少还能熏蚊子……”
话虽这么说,但二狗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真正的晋升捷径,不是苦练杀敌本领,而是……搞点花里胡哨的“手办”?
嬴政那一次看似随意的点头,如同在平静(且略显混乱)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最高兴的莫过于胡亥和赵高。胡亥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原来取悦父皇如此简单!还要什么治国韬略,还要什么文治武功?搞“星空手办”啊!
在赵高的“悉心指导”和资源倾斜下,胡亥的“星空手办工坊”迅速扩张,规模直逼蒙恬的“星槎研发中心”。各类能工巧匠、方术士被网罗至麾下,任务只有一个:制造更多、更炫、更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星空概念”手办!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军备竞赛”,在咸阳宫的一角悄然上演。
不久后,胡亥抱着他的新作品再次觐见。
“父皇!请看!这是儿臣研发的‘微型星槎’!”他捧着一个木质的小船模型,船身同样涂着夜光涂料,船头还插着一根小小的、写着“秦”字的旗帜。
嬴政看了一眼,未置可否。
又过了几天。
“父皇!这是‘可悬浮仙术阵盘’!”一个刻着歪歪扭扭符文的铜盘,在胡亥注入一丝气血(或者只是使劲吹了口气?)后,勉强摇晃着离地一尺,悬浮了不到三息时间就“哐当”掉了下来。
嬴政批阅奏章的手顿了顿,依旧没说话。
紧接着,“便携式银河沙盘”(一个装了水和荧光沙子的琉璃盆)、“北斗七星连珠弩”(一把能同时发射七根牙签的玩具弩)、“仙术对轰模拟棋”(棋子相碰会发出“噼啪”声,附带闪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星空手办”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咸阳宫。
这些东西,实用性基本为零,但视觉效果……在不懂行的人看来,确实挺唬人。至少,比蒙恬那边报上来的“士兵失重适应性提升5%”、“符箓命中率由1%提升至3%”之类的枯燥数据,要直观“有趣”得多。
赵高每次都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敲边鼓:“陛下您看,公子心思何等灵巧,虽于实战或有不及,然于启发民智、彰显我大秦星空气象,功不可没啊!”
胡亥也每次都能精准总结:“儿臣愿为父皇的星空霸业,贡献一份……呃,装饰性的力量!”
嬴政始终没有过多表态,但也没有制止。这种默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第三章:朝堂风云——实干派与手办党的交锋
这股歪风,不可避免地刮到了朝堂之上。
一些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的官员,开始敏锐地嗅到“风向”的变化。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星槎的龙骨该用何种灵木,符箓的能量回路该如何优化,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将奏章写得更加“星空化”、“手办化”。
一位掌管礼仪的官员上奏:“陛下,臣以为,可仿造公子亥所创‘人造月亮’,制大型宫灯若干,悬于咸阳城头,日夜不息,以示我大秦光辉,普照星空!”
一位负责祭祀的官员提议:“祭天仪式当加入‘星槎’模型,并焚以特制符箓,沟通星辰,祈求星际航行平安!”
更有甚者,一位地方官千里迢迢献上一块奇石,声称此石乃“天外陨星核心”,蕴含无穷星力,建议陛下随身佩戴,可保“仙术修为大增,延年益寿”(后来经鉴定,就是一块比较圆的磁铁矿)。
以李斯等为代表的实干派官员,对此等风气深恶痛绝。李斯在一次朝会上,终于忍不住出列谏言:
“陛下!蒙恬将军于骊山整军经武,呕心沥血,方使我大秦初具星空作战之雏形。然如今朝野上下,奢谈星空者众,脚踏实地者寡!竞相以奇技淫巧之物邀宠,于国于民,有何实益?长此以往,臣恐星空霸业未成,浮夸之风先起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不少官员低下了头。
然而,赵高岂会坐视?他慢悠悠地出列,躬身道:“廷尉大人此言差矣。公子亥乃至百官,所呈之物,虽看似小巧,却代表了举国上下对陛下星空国策的拥戴与热忱!此乃民心所向,士气所在!岂可简单以‘奇技淫巧’论之?况且,蒙恬将军所需资源,陛下何曾短缺?两者并行不悖,方能彰显我大秦文武并举,虚实相生之道啊!”
一番诡辩,硬是把做玩具上升到了“民心士气”的高度。
龙椅上的嬴政,目光扫过下方争论的臣子,依旧沉默。他既没有斥责李斯,也没有肯定赵高。这种高深莫测的态度,让朝堂的局势更加微妙。实干派感到无力,手办党则更加猖獗。
这股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星空作战司”内部。一些心思活络的中下层军官开始琢磨,是不是我们也得搞点“形象工程”?毕竟,领导(陛下)看起来好这口啊!
压力给到了基层。就连“炸膛小组”也被要求,在保证不把基地炸上天的前提下,尽量研发一些“视觉效果震撼”、“寓意深刻”的“演示性仙术项目”。
小组长愁得好几天没睡好,看着一群要么把自己点着、要么召唤来乌云、要么让武器时隐时现的组员,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头儿,俺有个想法!”二狗举起了他那只被炸得黑乎乎的手。
“你又想搞什么幺蛾子?”小组长没好气。
“他们不是
咸阳宫内,灯火通明。嬴政看着那份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我们尽力了,但事情它就是这么发生了”的无奈气息的报告,指节轻轻敲打着紫檀木桌面。他深邃的目光越过殿门,望向夜空中那轮皎洁的真·月亮,没人知道这位千古一帝在想些什么。是欣慰于帝国疆域即将突破大气层的限制?还是担忧那支尚且“不着调”的星空军队会把大秦的脸丢到外星系?
就在这略显凝重的气氛中,一个欢快(且不着调)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父皇!父皇!您看儿臣的新作品!”
只见公子胡亥,抱着一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约莫蹴鞠大小的圆球,像只献宝的兔子般蹦跶着跑了进来。他脸上洋溢着混合着得意与期待的笑容,仿佛捧着的不是个球,而是整个宇宙的奥秘。
殿内侍立的赵高,眼皮微微一跳,嘴角习惯性地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带着宠溺和算计的弧度。
嬴政收回望向星空的目光,落在胡亥和他怀中那发光体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此乃何物?”
“回父皇!”胡亥将圆球小心翼翼地放在御案前,声音提高了八度,“此乃儿臣呕心沥血之作——‘人造月亮’!”
“人造……月亮?”嬴政重复了一遍,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正是!”胡亥兴奋地手舞足蹈,开始了解说,“父皇您想,蒙恬将军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才能跑到那么远的月亮上去演习,多麻烦!儿臣这颗‘人造月亮’,无需舟车劳顿,无需仙术符箓,放在这里,它自己就能发光!您看这光泽,这圆润,这……这亮度!虽然……嗯……目前除了发光,暂时还没发现别的用处,但是!它象征着儿臣对星空的无尽向往,对父皇宏图伟业的坚定支持啊!”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逻辑……感人至深。
殿内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侍从们努力憋着笑,肩膀微微耸动。赵高适时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公子心思奇巧,此物虽看似简单,然能自发光芒,已是难得。更难得的是公子这份心系星空、为君分忧的孝心与壮志啊。”
嬴政的目光在那颗除了发光确实一无是处,甚至光线还有点像夜明珠(但质感明显是某种涂料)的圆球上停留了片刻。他想起蒙恬报告中提到的,士兵们在陌生星空下的迷茫与笨拙,想起那耗资巨大的星槎舰队和效果感人的仙术训练……再看看眼前这个散发着廉价……呃,柔和光芒的“人造月亮”,以及小儿子那充满期待、写满了“快夸我”的脸。
片刻沉默后,在赵高略带紧张、胡亥满怀期待、众侍从拼命忍笑的注视下,嬴政破天荒的,轻轻点了点头。
“嗯。”
就这一个字。
没有褒奖,没有质疑,只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朕知道了”的肯定。
然而,这对于胡亥和赵高来说,不啻于天籁之音!
“谢父皇!”胡亥喜出望外,几乎要跳起来,“儿臣定当再接再厉,研制出更多、更好的星空手办……不,是星空利器!为父皇的星际霸业添砖加瓦!”
赵高也深深一揖,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消息像长了腿一样,瞬间传遍了咸阳宫,并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帝国辐射。
“听说了吗?陛下对公子亥的‘人造月亮’点头了!”
“真的?就是那个只会发光的球?”
“你懂什么!那叫象征意义!陛下这是鼓励创新!”
“看来公子亥深得圣心啊……”
“星空作战司那边怕是……”
第一章:星槎基地的涟漪——我们还不如个球?
当“陛下对公子亥的人造月亮点头了”的消息传到骊山深处的“星空作战司”训练基地时,正在组织新一轮“失重环境下的呕吐物定向抛射训练”(旨在解决失重环境下呕吐物漂浮影响视线和卫生的难题)的蒙恬,手里的训练大纲差点掉进模拟舱里。
“什……什么?人造月亮?”蒙恬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胡亥公子?那个……除了会玩还会干什么的胡亥公子?”
副官一脸凝重地确认:“都督,千真万确。据说就是一个会发光的球,陛下……确实点头了。”
蒙恬沉默了。他望着训练场上那些在失重舱里翻滚碰撞、苦练符箓投掷却时不时炸到自己人的将士们,一股难以言喻的憋屈感涌上心头。我们在这里流血流汗(更多的是流眼泪和呕吐物),为了帝国能在这无垠星海中占据一席之地,拼死拼活,结果陛下转头就对一个除了发光屁用没有的玩具点头了?
这感觉,就像后世一个科研团队呕心沥血攻关芯片技术,老板却对另一个员工用灯泡拼出来的“光之芯片”模型大加赞赏一样荒谬。
训练基地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食堂里,士兵们一边啃着黍米饼,一边议论纷纷。
“俺说,咱们这天天练得跟个滚地葫芦似的,有啥用?人家一个发光的球就能让陛下点头。”
“就是!早知道俺也去研究怎么让石头发光了,比学这劳什子掌心雷容易多了!”
“听说那‘人造月亮’用的涂料,还是俺们军需处特批的‘夜明砂’呢!说是公子亥急需!”
“啥?咱们晚上识别星图的荧光粉都不够用,他拿去涂球玩?”
一股“我们在前线吃土,有人在后方玩球还得赏”的悲愤情绪开始蔓延。
就连我们的主角二狗,也在“非稳定仙术应用研究小组”(炸膛小组)的日常爆破实验中,感受到了这股低气压。他正试图将一张“引雷符”和一张“凝水符”同时激活,想看看能不能造出“带电的洗澡水”(他的原话),结果实验失败,只炸出了一团带着焦糊味的水蒸气,把他自己熏得像个刚出笼的黑窝头。
小组长没好气地走过来:“王二狗!你能不能搞点有用的?你看看人家胡亥公子,一个发光的球都能上达天听!你再看看你,除了能把自己弄黑,还能干嘛?”
二狗抹了把脸上的黑灰,委屈地嘟囔:“他那球……除了亮,还能干嘛?俺这个……至少还能熏蚊子……”
话虽这么说,但二狗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真正的晋升捷径,不是苦练杀敌本领,而是……搞点花里胡哨的“手办”?
嬴政那一次看似随意的点头,如同在平静(且略显混乱)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最高兴的莫过于胡亥和赵高。胡亥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原来取悦父皇如此简单!还要什么治国韬略,还要什么文治武功?搞“星空手办”啊!
在赵高的“悉心指导”和资源倾斜下,胡亥的“星空手办工坊”迅速扩张,规模直逼蒙恬的“星槎研发中心”。各类能工巧匠、方术士被网罗至麾下,任务只有一个:制造更多、更炫、更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星空概念”手办!
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军备竞赛”,在咸阳宫的一角悄然上演。
不久后,胡亥抱着他的新作品再次觐见。
“父皇!请看!这是儿臣研发的‘微型星槎’!”他捧着一个木质的小船模型,船身同样涂着夜光涂料,船头还插着一根小小的、写着“秦”字的旗帜。
嬴政看了一眼,未置可否。
又过了几天。
“父皇!这是‘可悬浮仙术阵盘’!”一个刻着歪歪扭扭符文的铜盘,在胡亥注入一丝气血(或者只是使劲吹了口气?)后,勉强摇晃着离地一尺,悬浮了不到三息时间就“哐当”掉了下来。
嬴政批阅奏章的手顿了顿,依旧没说话。
紧接着,“便携式银河沙盘”(一个装了水和荧光沙子的琉璃盆)、“北斗七星连珠弩”(一把能同时发射七根牙签的玩具弩)、“仙术对轰模拟棋”(棋子相碰会发出“噼啪”声,附带闪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星空手办”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咸阳宫。
这些东西,实用性基本为零,但视觉效果……在不懂行的人看来,确实挺唬人。至少,比蒙恬那边报上来的“士兵失重适应性提升5%”、“符箓命中率由1%提升至3%”之类的枯燥数据,要直观“有趣”得多。
赵高每次都在一旁恰到好处地敲边鼓:“陛下您看,公子心思何等灵巧,虽于实战或有不及,然于启发民智、彰显我大秦星空气象,功不可没啊!”
胡亥也每次都能精准总结:“儿臣愿为父皇的星空霸业,贡献一份……呃,装饰性的力量!”
嬴政始终没有过多表态,但也没有制止。这种默许,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第三章:朝堂风云——实干派与手办党的交锋
这股歪风,不可避免地刮到了朝堂之上。
一些善于察言观色、投机钻营的官员,开始敏锐地嗅到“风向”的变化。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星槎的龙骨该用何种灵木,符箓的能量回路该如何优化,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将奏章写得更加“星空化”、“手办化”。
一位掌管礼仪的官员上奏:“陛下,臣以为,可仿造公子亥所创‘人造月亮’,制大型宫灯若干,悬于咸阳城头,日夜不息,以示我大秦光辉,普照星空!”
一位负责祭祀的官员提议:“祭天仪式当加入‘星槎’模型,并焚以特制符箓,沟通星辰,祈求星际航行平安!”
更有甚者,一位地方官千里迢迢献上一块奇石,声称此石乃“天外陨星核心”,蕴含无穷星力,建议陛下随身佩戴,可保“仙术修为大增,延年益寿”(后来经鉴定,就是一块比较圆的磁铁矿)。
以李斯等为代表的实干派官员,对此等风气深恶痛绝。李斯在一次朝会上,终于忍不住出列谏言:
“陛下!蒙恬将军于骊山整军经武,呕心沥血,方使我大秦初具星空作战之雏形。然如今朝野上下,奢谈星空者众,脚踏实地者寡!竞相以奇技淫巧之物邀宠,于国于民,有何实益?长此以往,臣恐星空霸业未成,浮夸之风先起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不少官员低下了头。
然而,赵高岂会坐视?他慢悠悠地出列,躬身道:“廷尉大人此言差矣。公子亥乃至百官,所呈之物,虽看似小巧,却代表了举国上下对陛下星空国策的拥戴与热忱!此乃民心所向,士气所在!岂可简单以‘奇技淫巧’论之?况且,蒙恬将军所需资源,陛下何曾短缺?两者并行不悖,方能彰显我大秦文武并举,虚实相生之道啊!”
一番诡辩,硬是把做玩具上升到了“民心士气”的高度。
龙椅上的嬴政,目光扫过下方争论的臣子,依旧沉默。他既没有斥责李斯,也没有肯定赵高。这种高深莫测的态度,让朝堂的局势更加微妙。实干派感到无力,手办党则更加猖獗。
这股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星空作战司”内部。一些心思活络的中下层军官开始琢磨,是不是我们也得搞点“形象工程”?毕竟,领导(陛下)看起来好这口啊!
压力给到了基层。就连“炸膛小组”也被要求,在保证不把基地炸上天的前提下,尽量研发一些“视觉效果震撼”、“寓意深刻”的“演示性仙术项目”。
小组长愁得好几天没睡好,看着一群要么把自己点着、要么召唤来乌云、要么让武器时隐时现的组员,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头儿,俺有个想法!”二狗举起了他那只被炸得黑乎乎的手。
“你又想搞什么幺蛾子?”小组长没好气。
“他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