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闻仲泣血!朕的刀,不斩同胞!-《天子传奇之我为纣王屠戮封神》

  人皇殿内,死寂一片。

  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急报,如同四柄无情的铁锤,将满朝文武刚刚燃起的万丈豪情,砸得粉碎。

  绝望,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东、南、西、北,四方皆反。

  百万大军,兵临城下。

  这不再是博弈,这是绝境。

  “大王,三思啊!”

  “此时出征,无异于自取灭亡!请大王固守朝歌,等待时机!”

  “东鲁势大,不可力敌啊!”

  以那名老将为首的忠臣们,跪伏于地,声泪俱下,苦苦劝谏。

  他们无法理解。

  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他们这位神威如狱的君王,会做出如此疯狂、如此不智的决定。

  然而,九龙台阶之上。

  帝辛负手而立,那张俊美如神魔的脸上,不见半分惊惶,只有一抹令人心悸的,冰冷的玩味。

  他看着下方那幅巨大的九州万方图,看着那片代表着东鲁的广袤疆域,眼神深邃,仿佛在欣赏一幅即将完成的画作。

  “贤名?”

  他嘴角的弧度愈发森然。

  “不易攻伐?”

  就在大殿内的气氛压抑到极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刚愎自用的君王将要一意孤行,将大商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时——

  “昂——!!!”

  一声高亢、威严,充满了无尽铁血煞气的龙吟,毫无征兆地从九天之外传来!

  那龙吟之声,并非皇道魔龙的咆哮,却同样蕴含着震慑神魂的伟力!

  声音未落,一股磅礴浩瀚的气息,如泰山压顶,瞬间笼罩了整座朝歌城!

  大殿之内,所有跪地劝谏的,瘫软绝望的,惊疑不定的文武百官,都在这一瞬间,感到自己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

  他们骇然抬头,望向殿外。

  只见那昏黄的天幕之下,一头通体漆黑如墨,龙首狮身,遍体鳞伤却煞气冲霄的异兽,正踏着滚滚乌云,风驰电掣而来!

  异兽之上,一道身影巍然而立。

  其人身披金甲,甲胄之上血迹斑斑,多有破损,显然是经历了一场场惨烈的大战,风尘仆仆。

  他手持一双闪烁着雷光的雌雄双鞭,额上神眼紧闭,满头白发在罡风中狂舞,那张不怒自威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杀意。

  “是……是太师!”

  “闻太师回来了!!”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声,那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般的狂喜与颤抖。

  闻仲!

  大商的擎天玉柱!

  截教金灵圣母座下亲传弟子!

  他回来了!

  在这大商最危急,最绝望的时刻,他,从亿万里之外的北海边疆,赶回来了!

  轰!

  墨麒麟重重地落在了人皇殿前的广场上,砸得坚硬的白玉地砖瞬间龟裂,烟尘四起。

  闻仲甚至来不及安抚坐骑,身影一晃,便化作一道流光,冲入大殿之内。

  他一眼,便看到了那立于九龙台阶之上的帝辛。

  刹那间,这位身经百战,斩妖除魔无数的截教高徒,大商太师,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感受到了。

  他感受到了那股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气息。

  那是人皇龙气。

  却不再是过去那种雍容华贵,中正平和。

  而是……霸道!威严!充满了侵略性与毁灭感的无上皇威!

  更让他心神剧震的是,在那纯粹的金色皇威之中,还夹杂着一股让他都感到心悸的……漆黑魔意!

  皇与魔!

  两种截然相反,却又完美融合的气息,在那具年轻的躯体中流转,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至高无上的恐怖气场!

  这……这还是他离开时那个沉湎酒色,意志消沉的人皇吗?

  这分明是一尊从太古神话中走出的,执掌生杀,睥睨三界的……皇魔!

  闻仲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但他来不及细思。

  他看到了满朝文武的绝望,听到了殿外那一声声尚未停歇的急报。

  国之将倾!

  “噗通!”

  这位威震洪荒,连仙神都要退避三舍的老太师,没有半分犹豫,在那股皇魔气场之下,单膝跪地,手中的雌雄双鞭重重拄在地上。

  “老臣闻仲,平定北海叛乱,救驾来迟!”

  “请大王……降罪!”

  声音铿锵,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充满了无尽的自责与决绝。

  看着下方那满头白发,甲胄染血的身影,帝辛脸上的冰冷玩味,终于缓缓收敛。

  他走下台阶。

  一步,一步。

  在满朝文武敬畏的注视下,亲手将这位风尘仆仆,为国征战的老太师,扶了起来。

  “太师何罪之有?”

  帝辛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温和。

  “北海平,太师归,正当其时。”

  他看着闻仲那双写满焦急与困惑的眼眸,没有多言。

  只是缓缓抬起一根手指,点在了闻仲的眉心。

  没有言语。

  他将这段时间以来,朝歌发生的一切——

  肃清朝堂,搜魂姬发,圣人算计,封神真相,人道立台,四方皆反……

  所有的一切,所有他洞悉的天机,所有他定下的计划,都化作一道信息洪流,毫无保留地,尽数涌入了闻仲的识海!

  闻仲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在短短数息之内,变了又变。

  从震惊,到骇然,再到难以置信的愤怒!

  “封神榜……死亡名单……”

  “截教……八成门人……皆在榜上?!”

  轰!

  一股恐怖的气息从他体内爆发,雌雄双鞭之上雷光大作,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扭曲!

  他是截教弟子!

  通天教主,待他恩重如山!

  而现在,他的人皇告诉他,他所敬重的师伯,元始天尊,竟布下如此恶毒的万古杀局,要将他整个截教,连根拔起,要么打成飞灰,要么变成天庭的走狗!

  怒火!

  无法遏制的怒火,几乎要焚尽他的理智!

  但他强行压制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后续的信息。

  “人道封神台……”

  “凡为我大商血战而死之将士,凡为我人族存续而亡之英灵……皆可由朕亲自敕封,成就……人道神只!”

  闻仲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那不是愤怒。

  是激动!

  是一种找到了毕生信仰的……无上激动!

  他一生,为大商南征北战,守护人族疆域。

  他所为的,究竟是什么?

  是那虚无缥缈的圣人道统?还是那高高在上的仙神颜面?

  不!

  他守护的,是这片土地,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人族同胞!

  天道欲以人族为祭品!

  仙神欲以人族为刍狗!

  而他的人皇,他所效忠的君王,却在此时,挺身而出,要为人族,杀出一条血路!要为人族,立下自己的神!

  这是何等的魄力!

  这是何等的雄心!

  这一刻,什么截教弟子的身份,什么圣人道统的桎梏,尽数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首先,是一个人!

  然后,才是截教门徒,才是大商太师!

  当闻仲缓缓睁开双眼时,那双浑浊的老眼中,已是泪光闪烁。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君王,看着他身上那交织的金黑光芒,再无半分疑虑,只剩下无尽的崇敬与狂热。

  “噗通!”

  这位刚刚被扶起的老太师,再一次,双膝跪地,对着帝辛,行了五体投地之大礼!

  “大王……”

  闻仲的声音,带着哭腔,泣不成声。

  “大王有此雄心,欲为人族,开万世之太平!”

  “老臣……老臣此生,虽死无憾!”

  “从今往后,老臣愿为大王马前卒,为我人族先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万死,不辞!!!”

  这一跪,跪的不是君臣之礼。

  而是道!

  是人道!

  是为一个找到了毕生归宿的追随者,向着他的领路人,献上的最高敬意!

  “好!”

  帝辛仰天长啸,扶起闻仲。

  “有太师此言,朕,无忧矣!”

  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大殿之内,所有惶恐不安的文武百官,看着这震撼性的一幕,心中的所有绝望与疑虑,尽数烟消云散!

  连闻太师都对大王如此信服!

  连这位截教高徒,都愿为“人道封神”万死不辞!

  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吾皇万岁!太师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再一次响彻人皇殿。

  ……

  是夜。

  人皇殿内,灯火通明。

  巨大的九州万方图下,只剩下帝辛与闻仲二人。

  “大王,恕老臣直言。”

  闻仲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您选择先攻东鲁,此乃兵行险着。姜桓楚根基深厚,麾下能人异士众多,强攻都城,恐非上策。”

  帝辛笑了。

  他伸出手指,没有点在东鲁的都城之上。

  而是顺着疆域,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东鲁境内,一片被标记为“蛮荒”的,毫不起眼的区域。

  “太师,谁说,朕要攻打他的都城了?”

  闻仲一愣,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地图上,那片区域,只标注着三个古朴的篆字。

  “九夷部?”

  闻仲眉头皱得更深了。

  “九夷部落,乃上古人族分支,民风彪悍,骁勇善战。但他们自成一体,不服王化,一直被东鲁压迫奴役,视为蛮夷。大王的意思是……”

  一个惊世骇俗的念头,在闻仲脑海中浮现。

  “不错。”

  帝辛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姜桓楚不是号称贤名满天下吗?朕,就要让天下人看看,他这贤名的背后,是如何压榨奴役自己的同胞!”

  “明面上,我大军压境,做出强攻东鲁都城的姿态,吸引他全部的注意力和兵力。”

  “而朕的真正目标,是以雷霆之势,直插九夷部落!”

  “朕要告诉他们,他们不是蛮夷!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族!都是朕的子民!”

  “朕的刀,不斩同胞!”

  “朕要解放他们,武装他们,让他们成为插入姜桓楚心脏的,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闻仲听着这番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好狠!

  好一个釜底抽薪,暗度陈仓!

  这已经不是战争,这是诛心!

  一旦功成,东鲁内部大乱,姜桓楚的“贤名”将彻底沦为笑柄,不攻自破!

  “大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

  闻仲由衷地赞叹道。

  但他随即又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皱眉道:“只是,大王……这九夷部落,极为排外,对朝歌并无信任。且传闻他们血脉之中,蕴含着一丝上古巫族的狂暴血脉,寻常方法,恐怕难以收服。”

  闻仲的担忧,不无道理。

  想让一群被压迫了数百年,早已对外界充满敌意的部落,在短时间内归心,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帝辛只是笑了。

  那笑容,自信,而又神秘。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殿外深沉的夜色,声音平淡,却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容置疑的魔力。

  “太师放心。”

  “朕,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