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15

  ** 言辞铿锵有力。

  扶苏颔首道:先生此言在理,只是这与您说的技艺制霸有何关联?

  ** 展颜笑道:正要说到此处!

  你 ** 夜操劳,研制价廉物美的铁器供百姓耕作生活。

  我为朝廷命官,君乃大秦储君,受百姓供养,为其谋福分所应当。

  但你我辛苦打造的农具,岂能廉价售与外族?

  扶苏沉吟良久,郑重摇头:确实不妥。故而本宫才要禀明父皇,铲除卓、程二家。

  殿下。

  ** 暗自叹息。

  这位太子过于刚直,甚至有些迂阔,行事太过较真。

  如此岂能成事!

  除掉卓家、程家,尚有王家、李家、赵家,如何除得尽?

  不如由朝廷制定章程,将外销之权牢牢掌控。

  何物可售,何物禁售。售与何人,作价几何。

  这些皆可由朝廷统一管辖。

  陛下命殿下总理天下工商事务,此乃分内之责啊。

  ** 循循善诱道。

  扶苏恍然,仔细思量后击节赞叹:先生果然深谋远虑,正当如此!本宫这就去与父皇商议,尽快拟定章程。

  大秦的工艺品在海外广受追捧,价格不菲。

  胡商转手就能卖出十几倍的价钱。

  这分明是在占大秦百姓的便宜!

  **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小子倒是个明白人。

  跨国贸易的暴利令人眼红,可要亲自下场与各地豪强争夺市场......

  太跌份了!

  我兄弟可是太子扶苏!

  若是扶苏能掌管外贸特许权,我跟着分一杯羹岂非理所当然?

  殿下,卓程两家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手段狠辣,又富可敌国。

  不让他们干些损阴德的事,实在可惜。

  **再次进言。

  扶苏无奈道:先生究竟有何打算?

  这时侍卫通报卓天禄与程稷求见。

  扶苏眉头紧蹙。

  **使了个眼色,示意交由自己处理。

  二人战战兢兢入内。

  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卓程二人行了大礼。

  扶苏语气冷淡。

  先入为主的偏见让他看这两人处处不顺眼。

  卓天禄偷瞄到**与太子并肩而坐,关系亲密,不禁暗暗叫苦。

  寡妇清说得没错,**如今圣眷正隆,连李斯都被气得称病在家。

  我们与他作对,简直是螳臂当车。

  今日召见二位,是有要事相告。

  **开门见山:太子已知晓你们私贩铁器之事。

  卓程二人闻言立刻跪地求饶。

  殿下开恩啊!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

  两人磕头如捣蒜,额头很快淤青一片。

  扶苏正要训斥,却被**眼神制止。

  都起来吧。

  殿下仁慈,念在初犯不予严惩。

  不过......

  卓天禄刚松口气,听到转折又慌忙表态:卓家任凭殿下处置,只求留条活路。

  程稷也连连叩首:殿下但有差遣,莫敢不从。

  **满意地笑了。

  昨日说的五万壮丁,可办得到?

  能!绝对能!

  “必须的!”

  两人斩钉截铁地应道。

  ** 继续道:“太子殿下听闻奸商勾结外敌、哄抬物价,龙颜震怒。若非本官竭力斡旋,你们早已人头落地。”

  卓天禄与程稷心中冷笑,对他的鬼话半句不信。

  但面上仍毕恭毕敬地拱手:“多谢大人开恩。”

  “朝廷今后将严控铁器外流,绝不容许尔等肆意妄为。”

  “太子殿下执掌天下工商,新规不日颁布。”

  “谁能贩售、谁禁交易,各家配额几何,皆会明文限定。”

  话音未落,卓、程二人骤然抬眼。

  他们敏锐地嗅到——这背后藏着泼天富贵!

  若运作得当,蜀地豪族跻身大秦顶级门阀,指日可待。

  “痴心妄想!”

  ** 厉声打断:“殿下饶你们性命已是格外开恩,再敢觊觎,嫌九族命太长?”

  “岂敢!岂敢!”

  “小人绝无非分之想。”

  嘴上这般说着,二人却暗自咬牙。

  若错失这场贸易权争夺战,家族衰败不过早晚之事。

  怎能束手就擒?

  “不过嘛……” ** 忽然展颜一笑,“殿下倒有个两全之策。”

  “请陈少府指点?”卓天禄试探道。

  ** 抚掌道:“助你们改弦更张!”

  “改…什么张?”三人面面相觑。

  “蜀道虽险,却是通衢要冲。”

  “你们既有冶铁之利,何不转做‘人力流通’?”

  “外族求铁若渴,愿出十倍高价。”

  “你们放出风声:不要牲口药材,只要活人!”

  “谁掳来的人口多,谁换的铁器就多,势力自然壮大。”

  “对上蛮夷部落,还不是手到擒来?”

  “咸阳正缺劳力,只要你们运人来,富贵唾手可得。”

  ** 眯眼笑道:“这买卖,可还入得了二位的眼?”

  经过整夜推敲,他终得妙计。

  亲自下场有 ** 份,不如效仿后世“外包”之法。

  卓程二人闻言骇然,死死瞪着他。

  什么人力流通?分明是教他们当奴隶贩子!

  不,这比贩奴更毒——是纵兵劫掠!

  如此灭绝人性的毒计,真亏他想得出来!

  “怎么?”

  “不答应?”

  ** 冷然拍案:“看来是不知王法威严!”

  “遵命!”

  “小的遵命!”

  卓天禄与程稷慌忙应声。

  形势比人强,不得不屈从。

  横竖他们未曾祸害秦地子民,至于那些蛮夷之辈,任其自生自灭便是。

  ** 早向扶苏提议,以战俘替代秦国民夫与囚徒。

  此计虽阴狠,扶苏却未否决。

  见太子默许,** 当即下令:“北军八百精锐驻守宜阳,即日随你等入蜀。三月内押送五万人口至咸阳,可有难处?”

  “绝无问题。”

  卓程二人低声应答。

  “殿下,臣请调兵符。”

  ** 躬身请示。

  扶苏略一颔首:“随孤来。”

  待二人退下,卓天禄与程稷相视苦笑。

  卓程两家向来手段高明,这些年顺风顺水。

  岂料世上竟有**这般人物!

  往后在其麾下效力,怕是难有舒坦日子。

  片刻后。

  ** 在阿谀奉承声中昂然跨出宜阳城门。

  “日后还望大人提携。”

  “程家愿为大人效死力。”

  卓程二人卑躬屈膝,状若仆役。

  “不必多礼。”

  “同为朝廷效力罢了。”

  忽地,** 猛然转头——

  远处传来惊叫与 * 动,异样的喧嚣似曾相识。

  恍如当日官兵突袭代郡铁匠铺的光景。

  ** 暗自诧异:

  此地乃咸阳帝都,何人胆敢作乱?

  ————

  正午方过。

  武成侯府正门洞开。

  王芷茵一袭男装,执哨棒阔步而出。

  眉峰如剑,杀气凛然。

  身后鱼贯涌出百余彪形大汉,各持棍棒,凶神恶煞。路人稍一注目,便遭怒目相向。

  整条街巷顿时乱作一团:摊贩奔逃,酒肆闭户,众人屏息噤声——

  王家那位混世魔王又出来揍人了!

  “都跟紧!”

  王芷茵回首望去,百五十名家将紧随其后。

  这些多是伤残退伍的老兵,被王翦父子收留。既护宅院,亦使其老有所依。

  (

  他们皆是沙场历练、悍勇无畏的猛士,更是王家的死忠亲卫。即便身带伤残,仍能以一敌三不落下风。

  王芷茵每每与城中纨绔约战,这群人从未败过,助她横行咸阳街头,无人敢惹。

  “王公子,今日有何打算?”街边酒楼上,一名游侠探头笑问。

  “除暴安良!”王芷茵昂首答道,声音铿锵有力。

  “这等好事怎能少了我?”那游侠纵身一跃,稳稳落地,引得满堂食客惊呼连连。

  “替天行道,本就是我辈本分。”他抱臂而立,神色凛然。虽未亮兵刃,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怀中藏有 ** ——大秦严禁私藏兵器,这些游侠大多如此装扮。

  “王公子,我也来助阵!”

  “加我一个!”

  周围酒肆中又冲出数人,或持棍棒,或握长鞭,群情激愤。

  “好,同去!”王芷茵重重点头。

  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过长街,直奔宜某处。路人商贩纷纷避让,窃窃私语着是谁惹上了这位煞星。

  “王公子,去哪儿?”

  “惩奸除恶!”

  “等等,我也来!”

  沿途不断有人加入,队伍迅速膨胀,不到一刻竟聚集了两三百人。无论何时,总不乏这般好事的闲汉。

  王芷茵素爱武艺,又好打抱不平,与城中游侠多有往来。这些人或为攀附王家,或为博取虚名,见她率众出征,立刻蜂拥而至。

  巡逻兵卒见状大惊,可看清领头之人后,又畏缩退开,不敢阻拦。

  王芷茵一骑当先,领着数百人穿街过巷,所向披靡,不由豪情万丈。

  “王公子,咱们这是去哪儿?”先前那游侠察觉异样,目标似乎是太子府?若冲撞了太子,岂非自寻死路?

  “怎么?怕了?”王芷茵冷笑,“若胆小就滚,本公子不要懦夫!”

  “好汉重义气,怕个什么!”

  游侠转念记起,太子是她姐夫。

  王芷茵再糊涂也不至于找姐夫动手吧?

  多半只是碰巧同路。

  “哼!”

  “待会儿看我眼色行事。”

  王芷茵烦躁地挥手,拎着棍子大步流星往前赶。

  ***与卓天禄、程稷正立在宜***门前。

  纷乱的脚步声渐近,三人脸上显出困惑。

  王芷茵眸中冷芒乍现,第一个从巷口转出。

  “***!”

  冤家路窄,四目相对火花迸溅。

  她没料到竟在宫外撞见此人,倒省了四处寻人的工夫——只要对方不临阵脱逃。

  “是汉子就别跑!”

  王芷茵棍尖遥指,语带挑衅。

  “嗬,排场不小。”

  乌泱泱的人群塞满长街,气势汹汹压来。

  太子府侍卫当即拔刀出鞘,紧张地要唤援兵。

  “滚远些!”

  “关门!”

  王芷茵厉声呵斥:“睁眼瞧瞧姑奶奶是谁!”

  侍卫们顿时僵在原地,进退两难。

  “威风得很呐。”

  ***神色淡然,嘴角噙着讥笑。

  “大人,这可怎么处?”

  “她究竟什么来头?”

  卓天禄与程稷声音发颤。

  “不过是个找死的小丫头。”

  “先前教训得轻了,倒叫二位见笑。”

  ***抱拳斜睨,语带轻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