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媳妇的第一顿早饭-《魂穿七零后,我把黑五类媳妇宠坏》

  苏棉被他问得脸颊绯红,嘴上还推辞着“谁要接你的麻烦”,手却接过了油布包,紧紧搂在怀里。

  林卫东看着她那副口是心非的可爱模样,心头一热,房间里的气氛,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

  苏棉的生物钟让她准时醒了过来。

  她一睁眼,看见身边熟睡的林卫东,侧脸轮廓分明。昨晚的事儿一下子全想起来,脸上立刻烧得发烫。

  她想起了村里的规矩,新媳妇过门第一天,要起个大早,给全家人做早饭,以示勤快。

  这不仅是本分,更是脸面。

  她轻手轻脚地掀开被子,屏着呼吸,一点一点往床下挪。

  可她刚一动,一只钢铁般强有力的胳膊就闪电般伸了过来,把她重新捞回了温暖的被窝里,后背结结实实地贴上了一个滚烫的胸膛。

  林卫东不知何时已经醒了,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声音里带着睡意,却不容商量。

  “上哪去?”

  【大清早的就折腾,这姑娘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吗?昨天累成那样,不多睡会儿骨头都要散架了。】

  苏棉被他圈在怀里,吓了一跳,心跳都漏了半拍,整个人都僵住了,小声地回答。

  “我……我去给大家做早饭。”

  “做什么做。”

  林卫东把她往怀里又紧了紧,像抱一个暖手宝。

  【做什么做?新社会都多少年了,还搞新媳妇起床伺候全家那一套封建糟粕?在我林卫东这儿,没这规矩!】

  他闭着眼,用下巴蹭了蹭她的头顶,霸道地宣布。

  “咱家没那规矩。天还早,再睡会儿。”

  “可是……娘她……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苏棉还想争辩,新媳妇第一天就睡懒觉,这要是传出去,婆婆该怎么想她。

  “我娘那边,有我。”

  “谁敢说闲话,让他自己家媳妇天不亮就起来当牛做马去。”

  林卫东闭着眼睛,不容置疑地说。

  “在我家,只有一条规矩,谁醒得早谁做饭。”

  “今天我醒得早,就该我做。”

  “你累了好几天了,给我老实躺着,养肉!”

  说完,他便松开苏棉,自己则麻利地穿衣起床。

  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节奏感。

  苏棉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听着林卫东走出房门,听着院子里传来他压低了声音的洗漱声,接着是厨房里响起的,劈柴、生火、淘米的声音,每一下都敲在她心上。

  这一切,都让她感觉那么不真实。

  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女人要三从四德,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丈夫。

  可她的丈夫,却在过门的第一天早上,把她按在床上睡懒觉,自己跑去做饭了。

  她把脸埋在被子里,被子上还残留着他身上那股淡淡的皂角和阳光的味道,混合着一种让她安心的男人气息。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洋洋的,又酸又胀。

  等她磨磨蹭蹭地起床,走到堂屋时,早饭已经摆在了桌上。

  熬得金黄粘稠的小米粥,白生生的馒头,还有一碟林卫东昨天从流水席上特意留出来的,切得整整齐齐的卤肉。

  陈淑莲和林解放已经坐在桌边了,林卫国和林小草也一脸兴奋地等着开饭,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盘肉。

  看到苏棉出来,陈淑莲不仅没有半点不悦,反而立刻朝她招了招手,脸上是真心实意的笑。

  “棉棉,快来,坐娘这儿。”

  她把苏棉拉到自己身边的位置上。

  “卫东说你这几天累坏了,让你多睡会儿。”

  “应该的,应该的,咱家不讲究那些虚的。”

  苏棉的脸更红了,小声地喊了声“娘”,心里暖流涌动。

  “嫂子好!”

  林小草脆生生地喊道,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她。

  “嫂子,哥做的饭可好吃了!”

  林卫国也跟着说。

  这一顿早饭,吃得其乐融融。

  林卫东更是当着全家人的面,夹了一筷子最肥的卤肉,放进了苏棉的碗里:

  “多吃点,太瘦了。”

  吃完饭,她抢着要收拾碗筷,想好好表现一下。

  陈淑莲却笑着拦住了她。

  “你歇着,让小草来。”

  她把林小草喊过来,

  “小草,以后家里的碗,你跟你嫂子轮流洗,不能总让你嫂子一个人干活,听见没?”

  这个小小的举动,再次让苏棉感到了这个家对她的尊重和接纳。

  她不是一个被娶进门来伺候人的保姆,而是被当成了真真正正的家人。

  私下里,苏棉还是忍不住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检查渔网的林卫东,“抱怨”他。

  “都怪你,今天早上不让我起来,娘肯定在心里觉得我是个懒媳妇了。”

  她微微撅着嘴,眼神里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反而亮晶晶的,像淬了星光。

  林卫东正在检查他那些赶海的工具,听到这话,手上的活没停,头也没抬地回了一句。

  “我娘要是真觉得你懒,就不会把她压箱底的宝贝给你了。”

  “什么宝贝?”

  苏棉一愣。

  话音刚落,陈淑莲就从屋里走了出来,把苏棉拉到一边,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干净手帕包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来,是一只成色很好的银手镯。

  手镯有些旧了,上面雕刻着简单的福寿花纹,看得出有些年头了,却被擦拭得锃亮。

  “棉棉,这是我当年嫁过来的时候,你奶奶给我的。”

  陈淑莲把手镯套在了苏棉纤细的手腕上,大小正合适。

  “卫东这孩子,打小就有主意,他看上的人,那就是好的。”

  “看他这么疼你,我这当娘的,就彻底放心了。”

  “现在,我把它给你。”

  “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林家的亲闺女。”

  “别想那么多,把这儿当自己家,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苏棉看着手腕上那只沉甸甸的银镯子,它带着婆婆的体温,也带着一种传承的重量。

  她再也说不出一句话,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这一次,她知道,她漂泊无依的人生,终于有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