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家宴明心-《杀手崇祯》

  三月初三,春和景明。

  崇祯皇帝下旨,于坤宁宫设家宴,召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并特邀懿安皇后张嫣与会。

  旨意一下,后宫皆惊。

  皇帝登基以来,勤于政务,鲜少举办此类纯粹的家宴,更别提同时召集四位后宫女主人。

  周皇后心中忐忑,不知皇帝用意。

  袁贵妃、田贵妃更是精心打扮,揣测圣意。

  张嫣接到旨意,亦是微微蹙眉,但依旧平静接受。

  傍晚,坤宁宫内灯火通明,宴席已备,不尚奢华,却显精致。

  崇祯一身常服,坐于主位。

  四位女子依次而坐,周皇后居左首,张嫣居右首(以示对皇嫂的尊崇),袁、田二妃依次下首。

  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凝滞。

  崇祯目光扫过眼前四位姿容各异的女子,她们代表着他在这个时代最亲密的“家人”,也是他与这个庞大帝国后宫体系的连接点。

  他举起酒杯,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今日家宴,别无他事,只是朕近来忙于外朝,对你们多有疏忽,心中挂念,特设此宴,与你们说说话。”

  一句话,先定下了温情的基调。

  周皇后等人连忙举杯回应。

  饮罢一杯,崇祯放下酒杯,看向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眼神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柔和:

  “皇后端庄贤惠,袁妃温婉柔顺,田妃才情过人。你们三人,是朕的身边人。”

  “朕虽政务繁忙,但心中自有分寸。你们皆是朕之所爱,朕必会好好爱护,细心呵护,不使你们受委屈。”

  这话如同春风,瞬间抚平了三女心中多日的忐忑与不安。

  周皇后眼中泛起感动之色,袁贵妃柔柔一笑,田贵妃更是眼波流转,喜形于色。

  连一旁的张嫣,也微微动容,觉得这位年轻皇帝,似乎并非全然冷酷。

  然而,崇祯话锋随即一转,语气虽未变冷,却多了几分郑重:

  “然,朕为一国之君,肩挑江山社稷。如今国家积弊甚深,内忧外患,朕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三女,最后也若有若无地掠过张嫣。

  “正因如此,朕希望你们,好好看顾、约束自己的娘家。”

  “告知他们,谨守本分,安享太平。切莫依仗外戚身份,行违法乱纪、欺压良善之事!”

  “朕能厚待他们,也能……”崇祯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冷意,让在座四女心头皆是一凛。

  “国法如山,不容私情。若有人自恃身份,触犯律法,莫怪朕,不教而诛!”

  这话已是极其严厉的警告。

  周皇后脸色微白,她父亲周奎虽无大恶,但一些小毛病总是有的,连忙应道:“臣妾遵旨,必当严加约束家人。”

  袁、田二妃也赶紧表态。

  张嫣则垂眸不语,她娘家早已式微,倒无此虑,但皇帝此言,亦是敲山震虎。

  见威慑效果达到,崇祯语气又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鼓励:

  “当然,朕也并非不近人情。”

  “你们的娘家人中,若有真才实学者,无论文武,皆可荐于朝廷。或入军中效力,或任地方官吏,朕量才录用,绝不埋没。”

  “唯一的前提,便是遵纪守法,凭本事吃饭。”

  这番话,又给了她们希望和体面。

  既能保全娘家,又能为其争取前程,只要他们自己争气。

  “臣妾等,代家人谢陛下隆恩!”三女再次起身拜谢。

  崇祯示意她们坐下,目光变得更为平和,甚至带上了一丝探讨的意味:

  “另外,你们久居深宫,日子难免单调。”

  “有空之时,不妨多回娘家走走,加深亲情,享天伦之乐。 朕已吩咐下去,会安排妥当,确保你们安全无虞。”

  允许省亲!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恩典!

  周皇后等人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连张嫣眼中也闪过一丝波动,她虽无直系亲属在京,但能偶尔出宫走走,也是好的。

  “还有,”崇祯仿佛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若你们觉得宫中无聊,亦可寻些事情来做,经营些自己的事业。”

  “事业?”田贵妃好奇地眨眨眼。

  “不错。”崇祯微微一笑,“譬如,朕知晓一种名为 ‘香水’ 的物事制作之法。”

  他简单描述了香水的妙用——气味芬芳,留香持久,远胜香囊香饼。

  “朕可将此法授予你们。你们可组织宫人,尝试制作,所得利润,可自用,亦可补贴娘家,朕分文不取。”

  “一来可打发辰光,二来也可有些进项,不必事事仰赖宫内份例。”

  这个提议,彻底超出了四女的认知。

  后宫妃嫔,竟然可以像商人一样经营产业?

  但仔细一想,若真能做成,不仅有趣,更能手头宽裕,补贴家用,实在是两全其美!

  尤其是田贵妃,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周皇后和袁贵妃也觉得颇为新奇。

  张嫣虽未表态,但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思索。

  家宴的气氛,至此变得真正轻松起来。

  崇祯看着她们脸上焕发出的光彩,心中那份属于杀手的冰冷,似乎也被这人间烟火气融化了一丝。

  他并非无情。

  只是他的情,藏得太深,表达的方式,也过于现实和……带有掌控欲。

  他希望她们安好,希望她们的家族安稳,不希望后院起火,更不希望她们在漫长的等待中枯萎。

  所以,他给了爱护,也给了警告;给了约束,也给了出路;给了笼子,也试着……开了一扇窗。

  “好了,话就说到这儿。”崇祯举起最后一杯酒,“往后日子还长,朕希望这后宫,能成为朕安心处理国事的港湾,而非烦扰之源。”

  “愿你们,好自为之。”

  “臣妾(哀家)谨记陛下教诲!”四女齐声应道,这一次,声音中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敬服与感激。

  这一场家宴,没有风花雪月,没有柔情蜜意。

  有的,是一位帝王对后宫的坦诚布公,是一位丈夫(或晚辈)对家人的现实关怀与冷酷约束。

  但对于久处深宫、命运系于君王一心的她们而言,这种清晰、明确、甚至带着交易色彩的“爱护”,远比虚无缥缈的宠爱,更让她们感到……安心。

  宴席散后,崇祯独自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依旧是那个冷静、理智、一切以帝国为重的杀手皇帝。

  但或许,在内心深处,他也开始尝试着,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牵挂的……人。

  尽管这很难。

  但他愿意去试。

  为了这个他必须守护的帝国,也为了这些名义上属于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