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锅炉轰鸣,活塞初动-《杀手崇祯》

  崇祯皇帝的命令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天工苑”的空气。

  先前那种凝固的紧张感,被一种更为炽热的、充满行动力的紧迫感所取代。

  在皇帝那灼灼目光的注视下,一切有条不紊却又迅疾如风地展开。

  首席司炉工,一位臂膀粗壮、面色被炉火映得通红的老工匠,深吸一口气,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用特制的大铁锹,将精选的、乌黑发亮的上等精煤,一铲又一铲,稳稳地送入那如同巨兽血盆大口的炉膛之中。

  每添一铲,那炉内的火焰便“轰”地窜高一分,颜色由暗红转为橙黄,最终化为近乎刺目的炽白。

  鼓风机被全力驱动,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嗡嗡”轰鸣,将大量的空气强行压入炉床,助长着火势,使得整个锅炉外壳都开始隐隐发烫,工坊内的温度急剧攀升,令人汗流浃背。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了锅炉上方那块至关重要的压力表。

  那根纤细的、承载着无数期望与风险的指针,在透明的琉璃表盘下,先是微微颤抖,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后,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又无比坚定的姿态,一格、一格地向上爬升。

  表盘上刻画的刻度,从代表安全的绿色区域,逐渐移向警示的黄色区域,最终,坚定不移地逼近那个用朱砂醒目标注的红色临界线!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工坊内鸦雀无声,只剩下炉火咆哮的“呼呼”声、鼓风机“嗡嗡”的嘶鸣,以及那几乎能震破耳膜的、来自每个人胸腔内的“咚咚”心跳声。

  汗水从额角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瞬间蒸发。

  徐光启手中的念珠被捏得死紧,宋应星的拳头握得指节发白,连见惯风浪的王承恩,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突然,一名紧盯着压力表的年轻工匠,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近乎破音的呐喊:

  “压力已达临界!”

  这一声,如同冲锋的号角!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宋应星,宋应星则猛地转向崇祯皇帝,眼中是请示,更是决绝的确认。

  崇祯的眼中没有丝毫犹豫,只有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决断。

  他重重地一点头,从牙缝里挤出一个短促而有力的字:

  “开!”

  站在主气门操纵杆旁的工匠,早已蓄势待发。

  闻令之下,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扳动了那根冰冷沉重的黄铜杠杆!

  “嗤——轰!!!”

  一声尖锐刺耳的蒸汽嘶鸣声,如同困锁千年的巨龙挣脱枷锁时发出的第一声咆哮,骤然炸响!

  炽热的白色蒸汽如同脱缰的野马,从锅炉中奔涌而出,沿着粗壮的管道,以无可阻挡之势,猛地冲入那冰冷的气缸之中!

  巨大的压力,瞬间作用在紧密配合的活塞上。

  那原本沉寂如山的活塞,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摩擦声,极其艰难地、一寸一寸地开始移动!

  活塞杆随之缓缓推出,带动着那造型复杂的曲轴开始极其生涩地转动,曲轴又联动着那重达千钧的飞轮……飞轮起初纹丝不动,仿佛在抗拒这突如其来的力量,整个机器发出一种不堪重负的、仿佛随时会散架的呻吟。

  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徐光启甚至闭上了眼睛,默默祈祷。

  崇祯的瞳孔也微微收缩,身体前倾,紧抿着嘴唇。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煎熬中,奇迹发生了!

  随着最初那阵艰涩的摩擦过去,机器各部件在润滑油脂的作用下逐渐磨合,惯性开始发挥作用。

  飞轮开始转动,起初缓慢,如同老牛拉车,但很快,它的转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沉重的“嘎吱”声逐渐被一种低沉、有力、富有节奏的“轰隆……轰隆……”声所取代。

  这声音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活塞在气缸内顺畅地往复运动,曲轴流畅地旋转,那巨大的飞轮化作一团模糊的黑影,带着撕裂空气的呼啸声疾速盘旋!

  一种磅礴的、纯粹的、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如同实质的冲击波,扑面而来,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就在这时,连接在飞轮轴上的一根宽厚的牛皮传动带猛地绷紧!

  传动带另一端连接的一个简易却坚固的石磨盘,随之发出了“嗡”的一声,紧接着便开始疯狂地旋转起来!

  磨盘转动的速度远超任何人力或畜力所能达到的极限,磨槽内预先放入的麦粒瞬间被碾成粉末,飞扬而起!

  “成了!陛下!成了啊!”

  宋应星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热泪瞬间涌出眼眶,他踉跄着几乎要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却无比洪亮。

  这位毕生追求格物致知的大学者,此刻如同一个看到了神迹的孩子。

  徐光启也终于放下了紧绷的心弦,抚掌大笑,笑声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欣慰和激动,连声道: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此物竟有如此伟力!”

  工坊内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工匠们相拥而泣,跳跃雀跃,所有的疲惫、焦虑和风险,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而崇祯皇帝朱由检,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失态欢呼。

  他依旧紧紧地盯着那台规律轰鸣、力量澎湃的机器,但脸上,却露出了自登基以来,或许是从出生以来,最为灿烂、最为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笑容,驱散了他眉宇间常年凝聚的阴郁和沉重,仿佛一缕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乌云。

  在他的眼中,那往复运动的活塞,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

  他仿佛看到了漆黑的矿坑深处,无穷的积水被巨大的泵机轻易抽干;看到了巨大的锻锤被此力驱动,以雷霆万钧之势锤打着通红的钢坯;更看到了浩瀚的江河之上,庞大的明轮战舰逆着风浪,以远超帆船的速度破浪前行,舰艉飘扬着骄傲的大明龙旗!

  这轰鸣声,在他听来,不是噪音,而是新时代最动听的序曲,是大明帝国迈向工业强国的第一声战鼓!

  这不仅仅是“神工壹型”的成功,这更是一个时代的诞生,在他眼前,在这除夕之夜,轰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