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破碎的回忆-《替嫁新娘:冷遇千金的逆袭》

  午后的书房,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阳光透过厚重的天鹅绒窗帘缝隙,切割出几道朦胧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光带中无声飞舞,如同跳跃的金色精灵。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皮革和木质家具混合的特殊气味,沉静而古老。

  这间书房,据说是傅天融昏迷前最常待的地方。自张丽涵入住傅家以来,她很少涉足此处。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被视为傅天融的私人禁地,佣人打扫都需格外小心;另一方面,这里总萦绕着一股无形的、属于过往的沉重气息,让她下意识地想要避开。

  但今天,负责日常清扫的吴妈不小心扭伤了腰,临时请假。管家见张丽涵刚完成傅天融的护理,有些空闲,便委婉地询问她是否能帮忙简单整理一下书房,主要是拂拭一下书架和桌面明显的浮尘,因为第二天傅佳龙可能需要在这里见一位重要的客人。

  张丽涵没有拒绝。她内心深处,其实也对这间书房存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好奇。尤其是在老园丁和那本旧笔记本之后,任何可能与傅天融过往有关的线索,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

  她端着一盆清水,拿着柔软的棉布,轻轻推开了书房厚重的实木门。房间比她想象的更为宽敞,直抵天花板的深色木质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数以千计的书籍,涵盖经济、历史、哲学、外文原着,门类繁杂,却井然有序。巨大的红木书桌上,除了必要的文具和一台处于休眠状态的电脑,空无一物,干净得近乎冷硬。整个空间,都透着一股严谨、高效、不容打扰的气息,与它曾经主人的公众形象高度吻合。

  她开始小心翼翼地工作。先从靠窗的一排书架开始,用拧得半干的棉布,轻轻拂过书脊上的薄尘。书都很新,有些甚至塑封未拆,像是为了填充门面而购置。她一边擦拭,一边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傅天融坐在这张书桌后,处理着庞杂公务时的模样。应该是眉头微蹙,眼神锐利,运筹帷幄吧?就像商业杂志上捕捉到的那种瞬间。

  当她移动到书桌侧面一个较为隐蔽的多宝格时,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这个格架上摆放的并非书籍,而是一些零散的个人物品:一个造型简洁的金属地球仪,一枚看似普通的鹅卵石,几支品质上乘的钢笔,还有……一个被推到最里面、蒙着一层细灰的银质相框。

  相框是背对着外面的,看不到里面的照片。

  鬼使神差地,张丽涵伸出手,想要将相框拿出来擦拭干净。或许是因为好奇,或许是因为觉得这被刻意藏匿的相框里,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她的指尖刚刚触碰到冰凉的银质边框,脚下不知怎的,被厚重地毯一个不易察觉的褶皱绊了一下,身体瞬间失去平衡!

  “啊!”她低呼一声,手忙脚乱地想抓住什么稳住身体,却正好推到了那个相框。

  “哐当——!”

  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刺耳。相框从多宝格上滑落,重重地摔在坚硬的地板上,玻璃罩面瞬间四分五裂,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张丽涵的心猛地一沉,脸色瞬间煞白。她闯祸了!

  她慌忙蹲下身,也顾不得是否会划伤手,急切地拨开那些锋利的玻璃碎片,想去查看相框本身是否损坏,以及里面的照片有没有被毁坏。

  当她颤抖着手,将那个银质相框从玻璃残骸中拾起时,目光触及到框内那张因为岁月微微泛黄的照片时,她的动作,她的呼吸,甚至她的思维,都在刹那间凝固了。

  照片上,是三个人。背景似乎是在某个阳光灿烂的花园,绿草如茵,远处有模糊的秋千架。中间是一个看起来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衬衫,外面套着藏蓝色的毛背心,头发柔软,眉眼清晰。他笑得无比灿烂,嘴角高高扬起,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眼睛弯成了好看的月牙,里面盛满了毫无阴霾的、属于少年的纯粹快乐和阳光。那笑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郁。

  他的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个成年人。左边是一位极其美丽的年轻女子,气质温婉,穿着素雅的连衣裙,她微微侧头,含笑看着中间的少年,眼神里充满了温柔的爱意。右边则是一位身材挺拔、面容英俊的男子,他的手随意地搭在少年的肩上,虽然笑容不如少年那般恣意,但眉宇间也是舒展的、温和的。

  这是一张标准的全家福。照片上的少年,张丽涵几乎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傅天融!是褪去了所有商场沉浮的冷硬外壳,剥离了家族重压的沉稳面具,最本真、最鲜活的少年傅天融!

  而那一对男女,无疑就是傅天融早已因意外逝世的父母。

  张丽涵怔怔地蹲在原地,手指紧紧捏着相框冰冷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的目光,如同被钉在了那张照片上,尤其是傅天融那张阳光般耀眼的笑脸上。

  这……这就是他曾经的样子?

  与她想象中的冷漠商人,与她从旁人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的沉稳持重的傅家继承人,与她每日面对的那个毫无生气、沉睡不醒的丈夫……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那笑容里的光芒,几乎要灼伤她的眼睛。如此明亮,如此温暖,如此……陌生。

  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笔记本上那句“我愿以光速逃离”,浮现出老园丁口中那个爱在角落晒太阳的沉默少年。原来,在更早的时光里,他也曾拥有过这样毫无保留的快乐,也曾被父母的爱意温柔包围。那时的他,想必还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双亲离世的巨痛,是家族重担的压顶,是最终这不明不白的沉睡。

  是什么,让一个拥有如此灿烂笑容的少年,最终变成了后来人们口中的样子?又是什么,夺走了他的一切,将他禁锢在这无边的黑暗之中?

  “啪嗒”一声,一滴温热的液体落在了相框的玻璃残片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张丽涵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何时竟已泪流满面。是为这破碎的相框,是为这定格的美好,还是为这照片内外,那判若两人的、残酷的命运对比?

  她说不清。只觉得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堵住,酸涩难言。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拂去照片表面沾染的细微玻璃碴,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一个易碎的梦。少年傅天融的笑容,在她模糊的泪眼中,依旧清晰而耀眼。

  她将没有玻璃覆盖的相框轻轻放在书桌上,然后默默起身,找来扫帚和畚箕,开始清理地上的碎片。每一片碎玻璃被扫起时发出的轻微声响,都像是在提醒她,有些东西,一旦破碎,就再也无法复原。

  就像照片里那个完整的、充满欢笑的家庭。

  就像少年脸上,那曾经毫无阴霾的阳光。

  打扫干净后,她站在书桌前,最后看了一眼那张照片。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正好落在少年傅天融的笑脸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她深吸一口气,抹去脸上的泪痕,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她找来一块全新的、极其柔软的麂皮绒布,将那个失去了玻璃保护的相框,仔细地、认真地擦拭干净,然后,将它端端正正地摆放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

  不再隐藏,不再蒙尘。

  做完这一切,她端着水盆和工具,轻轻退出了书房,小心地关上了门。

  走廊里光线昏暗,她的心却因为那张破碎又重现的照片,而充满了某种沉重而又清晰的情绪。她更加确定,沉睡在病床上的那个人,他的过往,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也更为……令人心碎。

  而窥见了这“破碎的回忆”一角的她,似乎也与那个陌生的、阳光般的少年,建立起了一种无声的、跨越时空的联结。守护他的责任,在这一刻,仿佛又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