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战火(四)-《乱世牛家三兄弟》

  承德城内的热河省政府里,汤玉麟坐在太师椅上,脸色白得像张纸。桌上的电报堆了厚厚一叠,全是前线溃败的消息:北路开鲁丢了,中路凌源陷了,南路平泉也没守住,日军三路大军像三把尖刀,直插热河腹地。他手里攥着的烟卷烧到了指尖,烫得他猛地一哆嗦,才想起把烟扔在地上——自己的部下要么像骑兵17旅那样一枪不发就投降,要么像骑十旅那样撒腿就跑,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完了,全完了!”汤玉麟喘着粗气,突然拍着桌子喊:“把少爷和姨太太们叫来!赶紧收拾东西,撤!”

  命令一喊,府邸里顿时乱成一团。姨太太们抱着首饰盒,慌慌张张地往箱子里塞金银细软;儿子汤佐荣则指挥着家丁搬古董字画,连墙上挂着的名人墨宝都没放过。汤玉麟看着这乱糟糟的场面,心里又急又慌,却没忘了摆省主席的架子,对着进来汇报的秘书吼:“让省府的人都跟着撤!谁也不许留下!”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了承德城。富户们有的心存侥幸,觉得日军未必会马上进城;有的则慌了神,扛着行李箱、牵着骡马,挤在省政府门口,想跟着汤玉麟一起跑。街上的百姓看着这乱象,只能躲在家里唉声叹气,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砰砰”的枪声——日军先头部队已经离承德不远了!汤玉麟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上清点人数,拽着儿子就往门外跑,对着早已备好的车队喊:“快!往滦平撤!”

  5000多号人马,加上省府的工作人员,乱哄哄地跟着车队出发。马车、汽车挤在街道上,有的箱子从车上掉下来,金银珠宝撒了一地,也没人敢捡。汤玉麟坐在车里,隔着车窗往后看,承德城的影子越来越远,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跑,别被鬼子追上。

  担任后卫的骑六旅三连连长牛忠,望着汤玉麟部队溃散的方向,往雪地上狠狠啐了口唾沫,骂声裹着寒气炸开:“一群瘪犊子!连鬼子的影子都没见着,跑得比兔子还快!”

  牛中转过身,对着一排长马四沉声道:“去套两辆马车!刚才我瞅见军火库还有没运走的家伙,绝不能便宜小鬼子!”他扫了眼身边有些慌乱的士兵,声音更厉:“你们听听,这枪声离得远着呢,明显是虚张声势!都怕什么?身为军人,连鬼子的影都没见着就想跑,不怕人家戳咱们脊梁骨,不嫌丢人?”

  这话一落,旁边几个战士的脸上顿时露出愧色,纷纷低下了头。牛中心里清楚,自己性子直、不懂得圆滑,才会被派来断后掩护——可事到如今,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扛住。

  马四当即应了声“是”,领着全排战士套好两辆马车,直奔军火库。到了地方一看,果然剩着些零散的步枪和手榴弹,众人也不耽搁,手脚麻利地全搬上了车。

  紧接着,牛中又转向二排长韩林:“你带几个人去寻些干粮,就算要撤退,也不能空着肚子走。”韩林领命,也带着人匆匆去了。

  城门口只有十几个哨兵监视,暂时没动静。牛中便领着三排直奔汤玉麟的府邸,进门就喊:“都仔细搜搜!他们不要的东西,咱们正好用得上!”士兵们立马散开,四处查看。

  牛中的把兄弟张豹带着几个兵冲进屋,没多久就从一个藤箱里翻出两件上好的皮衣,还有一条火红色的狐狸皮围脖。张豹眼睛一亮,拎着箱子就往外走,嘴里骂道:“这群败家玩意儿,这么好的东西也扔!”说着就把藤箱牢牢拴在了自己战马的鞍子上。

  其他士兵也没闲着,有的四处找能用的物资,有的钻进厨房,把能带走的吃食都揣进了怀里。牛中的勤务兵小六子翻出一件厚大衣,当场就套在了身上,倒也暖和。

  牛中自己则去了办公室,寻到两只手电筒和几节电池,随手揣进兜里。等众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他才抬手喊了声:“撤!”领着兄弟们有序地撤出了府邸,刚到门口,就见韩林也带着人扛着几袋干粮赶了回来。

  城门口站岗的士兵也撤了回来,牛中仔细清点人数——自己带的这个连竟一个不少,全都到齐了。他掏出怀表看了眼,主力撤走已过去好几个时辰,这才沉声道:“兄弟们,咱们也撤!”

  马蹄声阵阵响起,后面还赶着装运军火和物资的马车,士兵们翻身上马,一路朝着滦平方向疾驰。可刚走出街口没多远,就见十几个地痞流氓正围着一家布庄抢劫,还跟掌柜、伙计扭打在一起,布料扔得满地都是。

  牛中顿时火冒三丈,抬手掏出驳壳枪,“啪啪啪”几枪下去,三个地痞当场倒地——两个没了声息,一个捂着伤口惨叫,剩下的见状魂都吓飞了,扔下布匹拔腿就跑。

  他把枪插回腰间,骂了句:“王八羔子,净趁火打劫!”布庄掌柜连忙跑出来拱手作揖:“多谢长官救命!多谢长官!”牛中叹了口气:“你赶紧把门板上了吧,鬼子眼看就到了,能跑就赶紧跑!”

  掌柜却苦笑着摇头:“长官,我这就是小本生意,跑哪儿去啊?我就不信鬼子能把人都弄死……”牛中没再多说,只是摇了摇头,一催战马,带着队伍继续撤退。路上偶尔碰到逃难的富户,他也没多搭理,只一门心思往滦平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