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机遇(一)-《乱世牛家三兄弟》

  牛全连忙把严山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心意我们都懂。你也算我的小师弟,到了严家,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往后一定要对她们好,好好给严师傅老两口养老送终。”

  严山擦了擦眼泪,用力点头:“二哥二嫂,你们放心!虎子哥那儿,我就不给您磕头了。”

  牛虎笑着摆手:“你给我磕什么头,我可受不起。”

  鲁氏一直攥着严山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本是来温锅,没成想多了个儿子,心里比什么都欢喜。严山想收拾点行李,鲁氏却拦着:“什么都别拿了!明天娘给你买全新的,穿新的住新的,才像样。”

  明月在一旁没再坚持,毕竟严山在这儿本就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就这样,严峰和鲁氏领着新认的干儿子,高高兴兴地往家走。牛虎想送他们,被严峰笑着拒绝了:“虎子,回去吧,我们走着就到了。”

  看着三人说说笑笑渐渐远去的背影,牛虎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和大哥,眼眶忍不住微微发红。回到家,电灯亮得满院光明,秀莲刚收拾完碗筷,见他回来便说:“你师父师娘一看就是心善的人,严山跟着他们,错不了。”

  明月站在一旁,脸上还带着几分失落。牛虎走过去,轻声安慰:“明月,我知道你在想亲人到底是什么模样。不过你现在长大了,得振作起来。”

  明月勉强挤出一丝笑,很快又认真起来:“放心,我现在可坚强了!毕竟我比严山还大好几岁呢。而且傅三爷对我特别好,说我进步快,还要给我涨工钱呢!”说着,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一旁的秀莲见状,笑着打趣:“明月,你放心!你交给嫂子存的钱,我都给你好好留着。等再过几年你岁数大了,嫂子就给你张罗娶媳妇!”

  明月的脸“腾”地一下红透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牛虎回到自己的西厢房,从箱子里取出师傅严峰传给他的家手书案卷——里面还夹着严家几代人办案的心得笔记。他坐在灯下看得格外认真,连窗外的夜色渐深都没察觉,直到眼皮发沉,才轻轻把书卷好放在桌上,去了趟厕所,回来便准备歇息。瞥了眼隔壁明月的屋子,灯早灭了,想来人已睡熟。他脱了衣服躺下,没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另一边,严山到了严家,鲁氏忙不迭从柜子里翻出新被子、新褥子——这本是她特意备着招待贵客的,如今有了儿子,自然要给孩子用。她拉着严山的手,喜滋滋地说:“儿啊,明天娘就带你去做几套新衣裳!今天太晚了,这屋里有马桶,夜里别往外跑,当心着凉。”话语里的喜爱藏都藏不住。

  严山本就聪明懂事,对严峰老两口格外敬重,一一应下。等老两口躺到床上,鲁氏还忍不住时不时笑出声,严峰虽也高兴,却比老伴多了几分矜持,只在一旁听着。

  鲁氏笑着捅了捅他:“老头子,明天我先领儿子做衣裳,再捎信让咱那两个姑娘回来,跟她们弟弟见见面,你看行不?”

  严峰轻“哼”一声,语气里带了些无奈:“大丫头和大姑爷倒还凑合,就是家里忙,未必抽得出空。至于二丫头……算了吧。她们住得这么近,也没见常来。再说那二姑爷,油嘴滑舌的,我可听说他在外头好像还养了外室,就是没抓着实据。当初让二丫头嫁给他,我真是瞎了眼!”

  鲁氏也来了气,顺着话头说:“可不是嘛!当初你让二丫头嫁进张家,不就是看在张金柱那老兄弟的面子?可你这老兄弟也太不地道了,自己儿子奸懒馋滑不说,还瞒着咱们!二丫头嫁过去就没过上好日子,偏她又随了你,是个闷葫芦,有委屈也不跟咱们说。”

  严峰听她越说越气,知道再争下去没个完,当即翻了个身,语气软了些:“快睡吧,别扯这些陈年旧事了。明天你带儿子去做新衣裳,我去国小找李校长,把他上学的事敲定。如今多了个儿子,上学、吃穿都得花钱,往后过日子是得仔细些。”

  鲁氏一听这话,气也消了大半,连忙应道:“没错,你说得对!得为儿子打算着。”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鲁氏刚起身,就看见严山已经在院子里忙活——手里握着扫帚,把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鲁氏又惊又喜,嘴上却带着点嗔怪:“儿子,你怎么起这么早?这打扫的活,娘来干就行,哪用得着你动手。”

  严山直起腰,笑着说:“娘,我从小就干活,早习惯了。再说您和爹年纪都大了,我当儿子的孝顺你们,不是应该的嘛。”

  这话把鲁氏说得心花怒放,连忙摆手:“好儿子!娘这就去厨房,给你煮几个鸡蛋当早饭!”说着就急匆匆往厨房走。

  严山又转身从炉子上提下水壶,往搪瓷盆里倒了温水,端着进了屋,正好撞见刚起身的严峰,连忙说:“爹,您醒了?快洗脸吧。”放下水盆后,他又拎起屋里的马桶,转身去了街面上的公厕倒。

  严峰望着他利落的背影,忍不住点了点头,低声念叨了句:“真是个好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吃完饭,严峰便去了警局。鲁氏拉着严山直奔裁缝铺,先给他买了一身现成的衣裳应急,又量身定做了两套。严山懂事地劝:“娘,别做这么多了,太费钱。”

  鲁氏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放心,你爹一个月能挣六十多块,够咱们娘仨花的!”之后又去文具店,给严山买了新书包、铅笔盒,边走边说:“你爹这会儿该去国小找李校长了,他跟李校长交情好,上学的事准能成。以后你好好学,将来出人头地,就是对得起爹娘了。”

  严山用力点头,眼里亮闪闪的:“多谢娘!您放心,我特别喜欢认字!”鲁氏又顺路买了肉和菜,才领着孩子高高兴兴回了家。

  另一边,严峰果然没直接去警局——他在局里是老资格,没人拘着他。半路转道去了国小,跟李校长说明想送干儿子上学的事。李校长惊讶道:“哟,这就收了干儿子?行,没问题!明天就让孩子来报到。”

  “那就多谢李校长了。”严峰笑着说,“孩子没上过学,要是跟不上课,还望您多担待。”

  “放心!”李校长拍胸脯,“我把他分到一年级二班,罗老师你认识吧?有耐心、经验足,准能教好他。”

  严峰连忙道谢:“以后您要是有事,但凡我能帮上忙,尽管开口!”李校长笑着应下,严峰把人送到校门口才离开。心里高兴,他竟一路哼着京剧,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晃晃悠悠往警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