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大市的喧嚣渐远,石猴——如今是身负阐截二教契约的奇特弟子,已被九天玄女云青岚带离尘世,升至一处他从未想象过的仙境。
此处名为“璇霄丹阙”,正是九天玄女于云中栈道之上的核心道场。寻常修士欲登云中栈道,需寻那特定接引峰,于九窍青玉台插上云签,等待天时地利,方能踏云而上。而石猴作为九天玄女亲口承认的嫡传首席,自是省了这些繁琐步骤,直接被一道清光接引,瞬息而至。
石猴瞪大一双眼睛,好奇地打量四周。只见整个道场宛如一件巨大无朋、巧夺天工的法器,静静悬浮于无垠云海之上,吞吐着浩瀚灵气。道场外围,八块巨大的白玉石平台按八卦方位巍然矗立,各具气象:
西北乾台,天高云淡,星辉仿佛触手可及,充盈着纯阳刚健之气;西南坤台,云层厚实如大地,给人以安稳承载之感;正南离台,云霞赤红如焰,热气微醺,似有流火暗藏;正北坎台,云气凝露聚寒,灵雨淅沥,透着刺骨清冷;正东震台,青紫云团翻滚,雷光隐现,轰鸣低沉,躁动不安;东南巽台,流云如纱飞旋,风气清灵,轨迹玄妙难言;东北艮台,云层叠嶂如山,青黛沉凝,有灵石虚影浮沉;正西兑台,云气润泽如镜,泛着金色柔光,似有甘霖暗蕴,悦纳万物。
八台拱卫的中心,乃是一幅缓缓旋转的巨型阴阳鱼图。这阴阳鱼并非刻画,而是由至阳灵泉与至玄寒玉共同构成,灵泉白金光华流转,温暖炽盛;寒玉墨色深沉,冰冷彻骨。两者如活物般交融流动,演绎着阴阳生化、对立统一的至高妙理。阳鱼眼乃一口灵泉泉眼,泉水温润,生机勃勃;阴鱼眼则是一块寒玉核心,冷冽清寂,镇魂定魄。
此刻,石猴正站在那阴鱼眼处的至玄寒玉之上,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自脚底直冲天灵盖,冻得他一个激灵,猴毛上都结起了一层淡淡霜晶,忍不住龇牙咧嘴:“嘶……云师父,这地方好生冻猴!”
九天玄女云青岚则立于阳鱼眼处的灵泉之畔,周身沐浴在白金色光辉中,更显圣洁肃穆。她听得石猴抱怨,神色清冷,淡淡道:“静心,凝神。寒玉之力,非为冻你躯体,乃为淬炼汝之心神,磨砺汝之意志。阐教修行,首重根基,心若不静,神若不凝,如何感悟天地至理,遵循无上大道?”
她袖袍轻轻一拂,一道温和的清气注入石猴体内,助他抵御那彻骨寒意,继续说道:“此地乃璇霄丹阙核心,依先天八卦而建,合阴阳变化之妙。你既入我门下,当自此开始,习我阐教正法,涤荡野性,归顺法理。今日第一课,便是‘静’字诀。”
石猴挠了挠头,试着依言稳住身形,但那寒玉的冰冷和四周浩瀚磅礴又秩序井然的道韵,让他这只天生地养、习惯蹦跳自由的猴儿颇感束缚,忍不住嘀咕:“静坐?贾师父那边好像没这规矩……”
话音未落,九天玄女目光如电扫来,吓得石猴一缩脖子,赶紧闭嘴。
“莫提她那套。”九天玄女语气微沉,“既签契约,便需守约。白日属阳,归我执掌,此刻你便需遵我阐教之法。静坐非是枯坐,需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引天地灵气入体,循周天运转,感五行生化,悟八卦衍变。我会引导你感知这璇霄丹阙中的‘秩序’之力。”
说着,她指尖掐诀,周身清气升腾,与整个八卦平台乃至中央的阴阳鱼产生共鸣。乾台的刚健、坤台的厚重、离台的热烈、坎台的清寒……八种不同却和谐共存的能量开始有序地向着中央汇聚,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灵光符箓,环绕石猴周身,缓缓渗入其体内。
石猴只觉一股中正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规矩力量涌入四肢百骸,引导着他体内那原本混沌奔涌的先天之炁,开始尝试着按照某种特定的路线缓慢运行。这种感觉颇为奇异,既感束缚,又觉安稳;既感天地广阔自身渺小,又觉自身似与这浩瀚秩序隐隐相合。
然而,就在他渐入佳境,眉头微蹙努力适应这“静”之诀时,一个慵懒带笑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打破了这片井然有序的宁静:
“哎哟喂,云师妹,这才第一天,你就给我这宝贝徒儿上紧箍咒啦?瞧把这活蹦乱跳的猴儿给憋屈的,脸都快皱成苦瓜了!”
只见斗姆元君贾妩钗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艮台(山)之上,斜倚在那凝如山峦的云气中,饶有兴致地看着中心的教学现场。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紫莹莹的异果,正卡哧卡哧地啃着。
九天玄女眉头一皱,清冷道:“贾妩钗,此时乃我授课之时,契约所定,你欲违约不成?”
“哪能啊!”斗姆元君嘻嘻一笑,将果核随手一丢,那果核落入云海,竟瞬间生根发芽,长出一株小小的灵植,随即又被道场秩序之力化去,“我就是来看看我这徒儿适应得怎么样。顺便嘛……提前预授一课。”
她对着石猴眨了眨眼:“猴儿,听着!你云师父教你‘静’,是大道之基,没错。但天地之大,光‘静’可不行。须知‘静’为体,‘动’为用!就像那艮卦,象征山,为止,为静——但山崩之时,亦是石破天惊,势不可挡!这其中的‘动’机,藏于极‘静’之下,关键时刻,需懂得如何引爆这份‘静’,化为雷霆一击!此乃‘于至静中觅动源’的妙理,算你贾师父我送你的开蒙小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看似捣乱,却隐隐与九天玄女所授的“静”之诀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补和对照,甚至点出了艮卦静极生动的另一面玄奥。
石猴听得眼珠直转,只觉得贾师父的话似乎也大有道理,比干坐着有趣多了。
九天玄女面色一寒:“歪理邪说!根基未稳,便妄谈动静之变,只会走火入魔!贾妩钗,休要扰他修行!”
斗姆元君却毫不在意,反而对石猴笑道:“瞧见没?你云师父就怕你学得太活络!好好练你的‘静’功吧,记得琢磨琢磨老娘的话!晚上我再来看你,教你点实实在在的‘动’的本事!”
说完,她身影一晃,便如烟云般消散在艮台的山形云气之中,只留下一串戏谑的笑声回荡。
九天玄女冷哼一声,压下心头火气,重新凝神,对有些分心的石猴道:“守心归一,勿受外魔扰。感悟秩序,体会静笃之妙。”
石猴赶紧收敛心神,重新尝试进入状态,只是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嘀咕:“这两位师父……好像以后的日子会格外‘热闹’啊!”他一边努力感受着周身流转的秩序灵光,一边又不自觉地琢磨起斗姆元君那句“于至静中觅动源”,眼睛之中,闪烁着困惑与好奇交织的光芒。
璇霄丹阙之上,灵光依旧井然有序地流转,阴阳鱼缓缓旋转,阐释着天地至理。而石猴的阐教第一课,就在这般的“静”与暗藏的“动”的微妙交织中,正式开始了。
此处名为“璇霄丹阙”,正是九天玄女于云中栈道之上的核心道场。寻常修士欲登云中栈道,需寻那特定接引峰,于九窍青玉台插上云签,等待天时地利,方能踏云而上。而石猴作为九天玄女亲口承认的嫡传首席,自是省了这些繁琐步骤,直接被一道清光接引,瞬息而至。
石猴瞪大一双眼睛,好奇地打量四周。只见整个道场宛如一件巨大无朋、巧夺天工的法器,静静悬浮于无垠云海之上,吞吐着浩瀚灵气。道场外围,八块巨大的白玉石平台按八卦方位巍然矗立,各具气象:
西北乾台,天高云淡,星辉仿佛触手可及,充盈着纯阳刚健之气;西南坤台,云层厚实如大地,给人以安稳承载之感;正南离台,云霞赤红如焰,热气微醺,似有流火暗藏;正北坎台,云气凝露聚寒,灵雨淅沥,透着刺骨清冷;正东震台,青紫云团翻滚,雷光隐现,轰鸣低沉,躁动不安;东南巽台,流云如纱飞旋,风气清灵,轨迹玄妙难言;东北艮台,云层叠嶂如山,青黛沉凝,有灵石虚影浮沉;正西兑台,云气润泽如镜,泛着金色柔光,似有甘霖暗蕴,悦纳万物。
八台拱卫的中心,乃是一幅缓缓旋转的巨型阴阳鱼图。这阴阳鱼并非刻画,而是由至阳灵泉与至玄寒玉共同构成,灵泉白金光华流转,温暖炽盛;寒玉墨色深沉,冰冷彻骨。两者如活物般交融流动,演绎着阴阳生化、对立统一的至高妙理。阳鱼眼乃一口灵泉泉眼,泉水温润,生机勃勃;阴鱼眼则是一块寒玉核心,冷冽清寂,镇魂定魄。
此刻,石猴正站在那阴鱼眼处的至玄寒玉之上,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自脚底直冲天灵盖,冻得他一个激灵,猴毛上都结起了一层淡淡霜晶,忍不住龇牙咧嘴:“嘶……云师父,这地方好生冻猴!”
九天玄女云青岚则立于阳鱼眼处的灵泉之畔,周身沐浴在白金色光辉中,更显圣洁肃穆。她听得石猴抱怨,神色清冷,淡淡道:“静心,凝神。寒玉之力,非为冻你躯体,乃为淬炼汝之心神,磨砺汝之意志。阐教修行,首重根基,心若不静,神若不凝,如何感悟天地至理,遵循无上大道?”
她袖袍轻轻一拂,一道温和的清气注入石猴体内,助他抵御那彻骨寒意,继续说道:“此地乃璇霄丹阙核心,依先天八卦而建,合阴阳变化之妙。你既入我门下,当自此开始,习我阐教正法,涤荡野性,归顺法理。今日第一课,便是‘静’字诀。”
石猴挠了挠头,试着依言稳住身形,但那寒玉的冰冷和四周浩瀚磅礴又秩序井然的道韵,让他这只天生地养、习惯蹦跳自由的猴儿颇感束缚,忍不住嘀咕:“静坐?贾师父那边好像没这规矩……”
话音未落,九天玄女目光如电扫来,吓得石猴一缩脖子,赶紧闭嘴。
“莫提她那套。”九天玄女语气微沉,“既签契约,便需守约。白日属阳,归我执掌,此刻你便需遵我阐教之法。静坐非是枯坐,需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引天地灵气入体,循周天运转,感五行生化,悟八卦衍变。我会引导你感知这璇霄丹阙中的‘秩序’之力。”
说着,她指尖掐诀,周身清气升腾,与整个八卦平台乃至中央的阴阳鱼产生共鸣。乾台的刚健、坤台的厚重、离台的热烈、坎台的清寒……八种不同却和谐共存的能量开始有序地向着中央汇聚,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灵光符箓,环绕石猴周身,缓缓渗入其体内。
石猴只觉一股中正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规矩力量涌入四肢百骸,引导着他体内那原本混沌奔涌的先天之炁,开始尝试着按照某种特定的路线缓慢运行。这种感觉颇为奇异,既感束缚,又觉安稳;既感天地广阔自身渺小,又觉自身似与这浩瀚秩序隐隐相合。
然而,就在他渐入佳境,眉头微蹙努力适应这“静”之诀时,一个慵懒带笑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打破了这片井然有序的宁静:
“哎哟喂,云师妹,这才第一天,你就给我这宝贝徒儿上紧箍咒啦?瞧把这活蹦乱跳的猴儿给憋屈的,脸都快皱成苦瓜了!”
只见斗姆元君贾妩钗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艮台(山)之上,斜倚在那凝如山峦的云气中,饶有兴致地看着中心的教学现场。她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紫莹莹的异果,正卡哧卡哧地啃着。
九天玄女眉头一皱,清冷道:“贾妩钗,此时乃我授课之时,契约所定,你欲违约不成?”
“哪能啊!”斗姆元君嘻嘻一笑,将果核随手一丢,那果核落入云海,竟瞬间生根发芽,长出一株小小的灵植,随即又被道场秩序之力化去,“我就是来看看我这徒儿适应得怎么样。顺便嘛……提前预授一课。”
她对着石猴眨了眨眼:“猴儿,听着!你云师父教你‘静’,是大道之基,没错。但天地之大,光‘静’可不行。须知‘静’为体,‘动’为用!就像那艮卦,象征山,为止,为静——但山崩之时,亦是石破天惊,势不可挡!这其中的‘动’机,藏于极‘静’之下,关键时刻,需懂得如何引爆这份‘静’,化为雷霆一击!此乃‘于至静中觅动源’的妙理,算你贾师父我送你的开蒙小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看似捣乱,却隐隐与九天玄女所授的“静”之诀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补和对照,甚至点出了艮卦静极生动的另一面玄奥。
石猴听得眼珠直转,只觉得贾师父的话似乎也大有道理,比干坐着有趣多了。
九天玄女面色一寒:“歪理邪说!根基未稳,便妄谈动静之变,只会走火入魔!贾妩钗,休要扰他修行!”
斗姆元君却毫不在意,反而对石猴笑道:“瞧见没?你云师父就怕你学得太活络!好好练你的‘静’功吧,记得琢磨琢磨老娘的话!晚上我再来看你,教你点实实在在的‘动’的本事!”
说完,她身影一晃,便如烟云般消散在艮台的山形云气之中,只留下一串戏谑的笑声回荡。
九天玄女冷哼一声,压下心头火气,重新凝神,对有些分心的石猴道:“守心归一,勿受外魔扰。感悟秩序,体会静笃之妙。”
石猴赶紧收敛心神,重新尝试进入状态,只是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嘀咕:“这两位师父……好像以后的日子会格外‘热闹’啊!”他一边努力感受着周身流转的秩序灵光,一边又不自觉地琢磨起斗姆元君那句“于至静中觅动源”,眼睛之中,闪烁着困惑与好奇交织的光芒。
璇霄丹阙之上,灵光依旧井然有序地流转,阴阳鱼缓缓旋转,阐释着天地至理。而石猴的阐教第一课,就在这般的“静”与暗藏的“动”的微妙交织中,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