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广宗已露危机 张宝援军到来-《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就在双方战斗正酣之时,又一份圣旨被送到了督战的皇甫嵩手中。

  皇甫嵩眉头紧皱,心下暗忖这又是怎样的旨意,难不成陛下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缓缓展开圣旨,目光刚一触及上面的字迹,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只见圣旨上言辞严厉,再次重申让他即刻撤军前往洛阳集结。

  语气不容置疑,甚至还警告若有违抗,军法处置。

  皇甫嵩看着同样内容的圣旨,久久无语。

  他紧握着圣旨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

  明明破城在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可陛下却在这关键时刻连下两道旨意,强行要求撤军。

  这不仅意味着,之前将士们浴血奋战所付出的巨大牺牲都将付诸东流。

  更如副将所言,黄巾贼寇一旦死灰复燃,必将给大汉江山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

  “将军,这……”

  一旁的副将看着皇甫嵩的神色,心中已然猜到几分,忍不住开口,却又不知该如何劝慰。

  曹操亦是一脸凝重地走上前,看着皇甫嵩手中的圣旨,沉声道。

  “将军,如今该如何是好?这圣旨再三催促,违抗不得啊。”

  皇甫嵩长叹一声,眼神中满是不甘之色。

  “孟德,我又岂会不知。只是……实在是心有不甘呐!

  我军上下一心,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却……唉!”

  曹操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

  “将军,或许陛下有其更深层次的考量,只是我等身在军中,难以揣测圣意。

  如今既然圣旨已下,为了将军您和全军将士着想,还是遵旨行事吧。”

  皇甫嵩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情绪。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眼中的不甘渐渐被坚定所取代,沉声道。

  “传令下去,继续进攻,今日务必拿下广宗!”

  曹操欲开口再劝,却被皇甫嵩摆手打断。

  “孟德,再攻一阵,我意已决!”

  皇甫嵩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广宗城墙,仿佛要将那城墙看穿。

  “这广宗城,乃是黄巾贼的重要据点,张梁更是贼寇中的关键人物。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破城之势如箭在弦上,此时撤军,实在是功亏一篑。

  陛下远在洛阳,恐怕并不知晓我军如今的大好形势。

  若是因此错过这绝佳战机,日后追悔莫及。

  再攻一阵,说不定就能一举拿下,届时带着张梁的首级回洛阳复命,陛下自会理解我等的苦衷。”

  曹操心中虽依旧担忧违抗圣旨的后果,但见皇甫嵩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抱拳领命。

  “既如此,末将领命!愿与将军一同奋战,尽早破城。”

  于是,汉军再次吹响进攻的号角。

  这一次,将士们似乎憋着一股劲儿,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

  攻城的云梯如同一根根巨大的獠牙般,再次抵上广宗城墙。

  士兵们攀爬的速度更快,即便是面对黄巾军疯狂的反击,也毫不退缩。

  有的士兵被石块砸中,从云梯上跌落,却在下一刻就有同伴补上位置,继续向上攀爬。

  城下的弩车也调整了角度,朝着城墙上黄巾军密集的地方发射弩箭。

  巨大的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穿透人群,一时间,城墙上惨叫连连,黄巾军的防御阵脚大乱。

  而在东门的城门处,汉军推出了攻城锤。

  数十名壮汉齐声呐喊,推动着沉重的攻城锤,一次次撞击着城门。

  每一次撞击,都让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城门上的木板开始出现裂缝,摇摇欲坠。

  城楼上的张梁看到汉军去而复返,且攻势如此凶猛,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深知,若是这一波攻势扛不住,广宗城就危险了。

  “弟兄们,守住!这是我们的城池,绝不能让汉军踏进来!”

  张梁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呼喊着,试图稳住黄巾军的军心。

  皇甫嵩在后方看着汉军的进攻,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最后一搏能够成功。

  他深知这是一场豪赌,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破城。

  等朝廷追究下来,他和全军将士都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但此刻,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寄希望于将士们的勇猛和上天的眷顾。

  “杀杀杀——”

  就在这时,北面的山坡之上一面黄色的张字大旗迎风招展。

  只见尘土飞扬,张宝亲率大军如猛虎下山般杀到。

  黄巾军个个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张宝一马当先,手中的长枪寒光闪烁,指向皇甫嵩的汉军,大声吼道。

  “汉狗们,受死吧!”

  黄巾军如潮水般向汉军涌来,瞬间就与汉军短兵相接。

  皇甫嵩心中暗叫不好,原本就因违抗圣旨而背负巨大压力。

  此时又腹背受敌,形势对汉军极为不利。

  只见黄巾军攻势凌厉,与广宗城内的黄巾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汉军将士们虽英勇抵抗,但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曹操见状,纵马来到皇甫嵩身边,急切地说道。

  “将军,情况危急!张宝援军已到,我军腹背受敌。

  再这样下去,恐有全军覆没之险,还是暂且退兵吧!”

  皇甫嵩咬着牙,眼中满是不甘,看着近在咫尺却又难以攻下的广宗城,拳头握得紧紧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深知曹操所言极是,此时若不果断撤退,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放弃这即将到手的胜利,实在是心有不甘。

  “撤!”

  皇甫嵩最终还是咬牙下达了退兵的命令,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懊恼与无奈。

  汉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但黄巾军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在后面紧追不舍。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汉军边战边退,虽然阵型没有大乱,但还是有不少将士在撤退过程中被黄巾军斩杀。

  皇甫嵩带领着大军且战且退,心中满是愤怒和自责。

  他回头望去,广宗城依旧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无情地嘲笑他的失败。

  这一次退兵,不仅错失了剿灭黄巾主力的绝佳机会,还让他陷入了违抗圣旨又兵败的两难境地。

  接下来,他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呢?皇甫嵩的心中,一片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