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将连忙拱手应道。
“袁公子客气了,这都是我等分内之事。
来人呐,赶紧打开城门,护送袁公子一行入关!”
随着守将一声令下,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张子羽回头一招手,大喊一声。
“颜良,文丑随我入关!”
典韦、周仓等人立刻带着兄弟们策马而来。
张子羽骑在马上,心中暗自得意,想着。
“这忽悠还没开始,就直接成功了,看来这趟路要顺风顺水咯。”
然而,表面上他依旧保持着一副沉稳的模样,对着刘守将说道。
“刘将军如此仗义相助,他日我定当回报。
还请告知族兄刘猛,今日恩情他日遇上,必将与其不醉不归。”
刘守将心里一喜,随即哈哈一笑,说道。
“能结识袁公子,是我兄弟俩的福分,刘某祝公子此去洛阳一路顺风。”
张子羽连忙拱手回礼。
一行人顺利入关后,张子羽表面上神色平静,心里却警惕到了极点。
他深知,越是这种顺利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
毕竟,这虎牢关可是守护洛阳的重要关卡,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阴谋。
典韦和周仓紧紧跟在张子羽身边,眼神如鹰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他们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好在一路行进中,除了偶尔有士兵投来好奇的目光,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况。
张子羽一颗高悬的心,也稍稍放下了几分,但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待顺利穿过虎牢关,张子羽回头望了望那高耸的关隘,暗自松了口气,随即大手一挥,喊道。
“兄弟们,加把劲,咱们快马加鞭赶往洛阳!”
说罢,双腿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
众人纷纷响应,马蹄声如鼓点般密集响起,一路尘土飞扬。
他们沿着官道疾驰,阳光轻洒在身上,拉出一道道修长的影子。
张子羽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到洛阳后的计划。
这一路虽然侥幸通过虎牢关,但真正的挑战还在洛阳城等着他们。
随着距离洛阳越来越近,张子羽的神情愈发凝重。
洛阳乃大汉都城,汉朝历代君王在此经营已久,戒备必定更加森严。
但事已至此,他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典韦与周仓一左一右紧紧相随,他们望着张子羽坚定的背影,心中默默发誓,定要护主公周全。
三人宛如三把利刃,带着身后一众兄弟,向着洛阳城,风驰电掣般赶去。
那气势,仿佛要冲破这沉沉夜色,直捣龙潭虎穴。
张子羽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赶到洛阳城门外。
本以为会遭遇如临大敌般的森严戒备,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瞬间傻眼。
想象中是刀枪林立、守卫如虎的场面,压根儿就不存在。
只见,守城的将士们一个个懒懒散散。
有的靠在墙边打盹儿,有的聚在一起闲聊,眼神中毫无警惕之意。
这洛阳城,因有着八大关隘层层拱卫,仿佛成了世外桃源。
导致于洛阳城内的人,皆觉得不存在任何危险。
以至于城门大大敞开,城内外行人匆匆,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半点都瞧不见乱世的兵荒马乱。
张子羽瞧着这情景,心里不由地犯嘀咕。
“这啥情况?难道说这帮官老爷觉得自己是安全无比的吗?”
可他手上却不敢耽搁,赶忙催马上前,将乔瑁给的通关文书递给守城的门吏。
那门吏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文书,打了个哈欠,便大手一挥。
“行了,进去吧,记住街上不允许纵马!”
张子羽赶忙堆起笑容,随手塞了点碎银过去。
“晓得晓得,多谢大哥提醒,一点心意,给大哥们解解暑!”
就这么简单,张子羽一行人顺利被放行。
他们悬着的心,此刻终于“扑通”一声落了地。
进入城内后,张子羽牵着马,忍不住低声对典韦和周仓说。
“嘿,你们瞧瞧,这是不是太顺利了点?我咋觉得心里不踏实呢?”
典韦瓮声瓮气地回答。
“管他呢,反正都已经进来了,咱小心着点就是。”
周仓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对,进去咱见机行事。”
随后,张子羽带着众人在一家偏僻的客栈(因叫厩置,嫌麻烦改为客栈)落脚。
将黄巾力士安顿好,叮嘱他们千万不要随意走动,一切等他的消息。
安排妥当后,张子羽便与典韦、周仓寻了一家看起来颇为热闹的酒肆,打算边吃点东西,边打探打探消息。
三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酒菜。
看着酒肆内来来往往衣着光鲜的食客,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再联想到一路行来所见的百姓困苦之状,张子羽忍不住轻叹一声,念叨起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乱世之中,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这洛阳城内却依旧歌舞升平,实在是让人痛心呐。”
话音刚落,邻桌一位年约十八岁左右的少年,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目光炯炯地看向张子羽。
这少年身姿挺拔,剑眉星目,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
他抓起桌上的长剑,起身走到张子羽桌前,一拱手,朗声道。
“听兄台之言,似乎对这世道有着深刻的见解。
在下徐福,不知能否与兄台共饮一杯,讨教一二?”
张子羽微微一愣,上下打量了徐福一番,见他神情诚恳,不像是怀有恶意,便笑着点头道。
“原来是徐公子,能与公子共饮,实乃张……袁某之荣幸,快请坐。”
徐福对张子羽的突然改口有那么一丝诧异,但并未深究。
随后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下,让店小二又添了一副碗筷,斟满酒杯。
徐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目光灼灼地说道。
“如今这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人人皆能看到。
只是像兄台这般能道出此等感慨之人,却不多见。
想必兄台心中,定有济世安民之策吧?”
张子羽心中一动,他本就对这徐福突然凑上来有些好奇。
此刻听他这么一问,更是觉得这少年不简单。
心中暗自警惕起来,脸上却依旧挂着笑容,说道。
“徐公子过奖了,袁某不过是触景生情,随口一说罢了,哪有什么济世安民之策。
倒是徐公子,年纪轻轻,却对这天下之事如此上心,想必也非池中之物啊。”
两人相视一笑,可这笑容背后,却各自暗藏心思。
似乎一场别样的交锋,在这小小的酒桌上悄然展开……
“袁公子客气了,这都是我等分内之事。
来人呐,赶紧打开城门,护送袁公子一行入关!”
随着守将一声令下,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张子羽回头一招手,大喊一声。
“颜良,文丑随我入关!”
典韦、周仓等人立刻带着兄弟们策马而来。
张子羽骑在马上,心中暗自得意,想着。
“这忽悠还没开始,就直接成功了,看来这趟路要顺风顺水咯。”
然而,表面上他依旧保持着一副沉稳的模样,对着刘守将说道。
“刘将军如此仗义相助,他日我定当回报。
还请告知族兄刘猛,今日恩情他日遇上,必将与其不醉不归。”
刘守将心里一喜,随即哈哈一笑,说道。
“能结识袁公子,是我兄弟俩的福分,刘某祝公子此去洛阳一路顺风。”
张子羽连忙拱手回礼。
一行人顺利入关后,张子羽表面上神色平静,心里却警惕到了极点。
他深知,越是这种顺利的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
毕竟,这虎牢关可是守护洛阳的重要关卡,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阴谋。
典韦和周仓紧紧跟在张子羽身边,眼神如鹰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他们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好在一路行进中,除了偶尔有士兵投来好奇的目光,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况。
张子羽一颗高悬的心,也稍稍放下了几分,但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待顺利穿过虎牢关,张子羽回头望了望那高耸的关隘,暗自松了口气,随即大手一挥,喊道。
“兄弟们,加把劲,咱们快马加鞭赶往洛阳!”
说罢,双腿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
众人纷纷响应,马蹄声如鼓点般密集响起,一路尘土飞扬。
他们沿着官道疾驰,阳光轻洒在身上,拉出一道道修长的影子。
张子羽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在心中盘算着到洛阳后的计划。
这一路虽然侥幸通过虎牢关,但真正的挑战还在洛阳城等着他们。
随着距离洛阳越来越近,张子羽的神情愈发凝重。
洛阳乃大汉都城,汉朝历代君王在此经营已久,戒备必定更加森严。
但事已至此,他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典韦与周仓一左一右紧紧相随,他们望着张子羽坚定的背影,心中默默发誓,定要护主公周全。
三人宛如三把利刃,带着身后一众兄弟,向着洛阳城,风驰电掣般赶去。
那气势,仿佛要冲破这沉沉夜色,直捣龙潭虎穴。
张子羽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赶到洛阳城门外。
本以为会遭遇如临大敌般的森严戒备,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瞬间傻眼。
想象中是刀枪林立、守卫如虎的场面,压根儿就不存在。
只见,守城的将士们一个个懒懒散散。
有的靠在墙边打盹儿,有的聚在一起闲聊,眼神中毫无警惕之意。
这洛阳城,因有着八大关隘层层拱卫,仿佛成了世外桃源。
导致于洛阳城内的人,皆觉得不存在任何危险。
以至于城门大大敞开,城内外行人匆匆,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半点都瞧不见乱世的兵荒马乱。
张子羽瞧着这情景,心里不由地犯嘀咕。
“这啥情况?难道说这帮官老爷觉得自己是安全无比的吗?”
可他手上却不敢耽搁,赶忙催马上前,将乔瑁给的通关文书递给守城的门吏。
那门吏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文书,打了个哈欠,便大手一挥。
“行了,进去吧,记住街上不允许纵马!”
张子羽赶忙堆起笑容,随手塞了点碎银过去。
“晓得晓得,多谢大哥提醒,一点心意,给大哥们解解暑!”
就这么简单,张子羽一行人顺利被放行。
他们悬着的心,此刻终于“扑通”一声落了地。
进入城内后,张子羽牵着马,忍不住低声对典韦和周仓说。
“嘿,你们瞧瞧,这是不是太顺利了点?我咋觉得心里不踏实呢?”
典韦瓮声瓮气地回答。
“管他呢,反正都已经进来了,咱小心着点就是。”
周仓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对,进去咱见机行事。”
随后,张子羽带着众人在一家偏僻的客栈(因叫厩置,嫌麻烦改为客栈)落脚。
将黄巾力士安顿好,叮嘱他们千万不要随意走动,一切等他的消息。
安排妥当后,张子羽便与典韦、周仓寻了一家看起来颇为热闹的酒肆,打算边吃点东西,边打探打探消息。
三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酒菜。
看着酒肆内来来往往衣着光鲜的食客,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再联想到一路行来所见的百姓困苦之状,张子羽忍不住轻叹一声,念叨起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乱世之中,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这洛阳城内却依旧歌舞升平,实在是让人痛心呐。”
话音刚落,邻桌一位年约十八岁左右的少年,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目光炯炯地看向张子羽。
这少年身姿挺拔,剑眉星目,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
他抓起桌上的长剑,起身走到张子羽桌前,一拱手,朗声道。
“听兄台之言,似乎对这世道有着深刻的见解。
在下徐福,不知能否与兄台共饮一杯,讨教一二?”
张子羽微微一愣,上下打量了徐福一番,见他神情诚恳,不像是怀有恶意,便笑着点头道。
“原来是徐公子,能与公子共饮,实乃张……袁某之荣幸,快请坐。”
徐福对张子羽的突然改口有那么一丝诧异,但并未深究。
随后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坐下,让店小二又添了一副碗筷,斟满酒杯。
徐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而后目光灼灼地说道。
“如今这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人人皆能看到。
只是像兄台这般能道出此等感慨之人,却不多见。
想必兄台心中,定有济世安民之策吧?”
张子羽心中一动,他本就对这徐福突然凑上来有些好奇。
此刻听他这么一问,更是觉得这少年不简单。
心中暗自警惕起来,脸上却依旧挂着笑容,说道。
“徐公子过奖了,袁某不过是触景生情,随口一说罢了,哪有什么济世安民之策。
倒是徐公子,年纪轻轻,却对这天下之事如此上心,想必也非池中之物啊。”
两人相视一笑,可这笑容背后,却各自暗藏心思。
似乎一场别样的交锋,在这小小的酒桌上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