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意走过去时,皮鞋踩在舞台地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演播厅里格外清晰。
台下的记者们瞬间安静下来,摄像机的镜头“唰”地都对准了他,连后排的消防员代表都坐直了身子,有人悄悄握紧了手里的水杯——那杯子上印着队里的卡通形象,Q版消防员举着水枪,肚子圆滚滚的,成了队里的吉祥物。
许意坐下时,琴凳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老队长在耳边提醒“坐稳了”。他抬手试了试音,指尖落在琴键上的瞬间,演播厅里只剩下钢琴的声音。
张碧晨 - 光的方向
作词:萨吉
作曲:金大洲
无处可逃
无枝可靠
逆行着微笑
不屈不挠
忘了年少
不曾畏寂寞成行
泪与憾成双
心已滚烫向着远方
过往风霜成刻刀
折裂了翅膀
还要飞翔
循着光照的方向把你遗忘
回忆折旧成我倔强的模样
我要凭这暗夜里的光
还它与一曲长歌相望
踏着生命之河不枉痴狂
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像有片羽毛轻轻落在心尖,紧接着,旋律渐强,像远处传来的火警铃声,由远及近,带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坐在第三排的新兵小李突然挺直了背——这旋律让他想起第一次出警,警铃声从模糊到清晰,心脏也跟着从平稳到狂跳,最后攥着水枪的手心全是汗。
“无处可逃,无枝可靠”——许意的声音响起时,台下右后方的老消防员周建国悄悄红了眼眶。
那是去年仓库大火的亲历者,当时他和队友被困在三楼,四周都是呛人的浓烟,热浪烤得皮肤发疼,呼吸面罩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对讲机里传来队长嘶哑的声音:“别慌,找承重墙躲着,我们马上到。”那时候的绝望,就像歌词里写的“无处可逃”,可队友的声音就是那根能抓住的“枝”,粗糙却有力。他下意识摸了摸胳膊上的疤痕,那是被掉落的木板烫伤的,现在看倒像朵倔强的花。
“逆行着微笑,不屈不挠”——副歌响起时,镜头扫过台下的年轻消防员。他们大多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青涩,下巴上的胡茬刚冒出点青色,可眼神里的坚定藏不住。
有个刚入队半年的小伙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徽章,他想起第一次出警时,面对熊熊烈火腿肚子都在抖,是班长推了他一把:“别怕,跟着我。”后来他才知道,班长那天刚发了高烧,体温计显示39度,却硬是瞒着所有人出了警,回来后才在宿舍倒头就睡。
“忘了年少,不曾畏寂寞成行”——钢琴的旋律突然放缓,像深夜的消防站里,只剩下值班室内的一盏灯。有记者想起前几天去采访时,看到的那个年轻消防员正在给家里打电话,对着听筒说“妈,我挺好的,今天没出警”,可挂了电话,他就对着墙上的全家福发呆,照片里的妹妹还穿着校服,扎着和他同款的马尾。谁不是从少年过来的?只是穿上这身制服,就不得不把“想家”藏进心里,换成训练场上的汗水和火场里的勇气。
“泪与憾成双,心已滚烫向着远方”——许意的声音里带了点沙哑,像被浓烟呛过的喉咙。台下的张明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消防员,去年在救援中被掉落的横梁砸中了腿,躺了三个月,醒来第一句话是“队里不缺人吧”。
那时候他去医院看儿子,看着孩子腿上缠着的纱布渗出血迹,眼泪差点掉下来,可儿子笑着说:“爸,你当年不也被烧伤过?这是勋章。”现在儿子腿上的疤痕已经变成浅粉色,像条蛰伏的龙,提醒着他曾为谁战斗过。
“过往风霜成刻刀,折裂了翅膀,还要飞翔”——旋律陡然拔高,像消防员架着云梯冲向火场的瞬间。有位女记者放下了手里的笔,她想起上周采访的那个女消防员,训练时从攀登架上摔下来,胳膊缝了七针,纱布拆了没多久就去训练场,说“不能因为摔过就怕了,不然怎么保护别人”。此刻,那姑娘就坐在后排,正偷偷用袖子擦眼泪,嘴角却扬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脖子上有一道伤痕,那是她上次救援时被碎玻璃划的,还没完全长好。
“循着光照的方向把你遗忘”——这里的“遗忘”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把恐惧和伤痛暂时抛开。许意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像在火场上穿梭的身影。
台下的消防员们都懂这种感觉:每次出警前,谁都可能想到最坏的结果,可只要警铃一响,所有杂念都会被抛开,眼里只剩下那束需要被守护的光。就像老队长说的:“怕?谁不怕?但咱穿着这身衣服,就得让别人不怕。”
“回忆折旧成我倔强的模样”——钢琴的旋律里突然加入了一丝温柔,像救援结束后,被救群众递来的那杯热水。有位年轻消防员想起自己第一次成功救出被困老人时,老人攥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啊孩子”,那时候他脸上的烟灰还没擦干净,手心被水枪震得发麻,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现在每次训练累了,只要想起那句话,就觉得浑身都有力气,连带着磨破的作训服都不那么疼了。
“我要凭这暗夜里的光,还它与一曲长歌相望”——副歌再次响起时,演播厅里有人开始跟着轻轻哼唱。后排的消防员代表们不自觉地坐得更直了,肩膀挺得笔直,像随时准备冲锋的战士。
他们的制服袖口都磨出了毛边,裤腿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泥点——那是昨天训练时爬障碍留下的,可在这一刻,这些痕迹都成了最光荣的勋章,比任何绶带都耀眼。
“踏着生命之河不枉痴狂”——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许意的指尖悬在琴键上,久久没有移开。琴键的余震透过指尖传到胳膊上,像火场里最后一次点名时的回声。台下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任何时候都要热烈。
台下的记者们瞬间安静下来,摄像机的镜头“唰”地都对准了他,连后排的消防员代表都坐直了身子,有人悄悄握紧了手里的水杯——那杯子上印着队里的卡通形象,Q版消防员举着水枪,肚子圆滚滚的,成了队里的吉祥物。
许意坐下时,琴凳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老队长在耳边提醒“坐稳了”。他抬手试了试音,指尖落在琴键上的瞬间,演播厅里只剩下钢琴的声音。
张碧晨 - 光的方向
作词:萨吉
作曲:金大洲
无处可逃
无枝可靠
逆行着微笑
不屈不挠
忘了年少
不曾畏寂寞成行
泪与憾成双
心已滚烫向着远方
过往风霜成刻刀
折裂了翅膀
还要飞翔
循着光照的方向把你遗忘
回忆折旧成我倔强的模样
我要凭这暗夜里的光
还它与一曲长歌相望
踏着生命之河不枉痴狂
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像有片羽毛轻轻落在心尖,紧接着,旋律渐强,像远处传来的火警铃声,由远及近,带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坐在第三排的新兵小李突然挺直了背——这旋律让他想起第一次出警,警铃声从模糊到清晰,心脏也跟着从平稳到狂跳,最后攥着水枪的手心全是汗。
“无处可逃,无枝可靠”——许意的声音响起时,台下右后方的老消防员周建国悄悄红了眼眶。
那是去年仓库大火的亲历者,当时他和队友被困在三楼,四周都是呛人的浓烟,热浪烤得皮肤发疼,呼吸面罩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对讲机里传来队长嘶哑的声音:“别慌,找承重墙躲着,我们马上到。”那时候的绝望,就像歌词里写的“无处可逃”,可队友的声音就是那根能抓住的“枝”,粗糙却有力。他下意识摸了摸胳膊上的疤痕,那是被掉落的木板烫伤的,现在看倒像朵倔强的花。
“逆行着微笑,不屈不挠”——副歌响起时,镜头扫过台下的年轻消防员。他们大多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青涩,下巴上的胡茬刚冒出点青色,可眼神里的坚定藏不住。
有个刚入队半年的小伙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徽章,他想起第一次出警时,面对熊熊烈火腿肚子都在抖,是班长推了他一把:“别怕,跟着我。”后来他才知道,班长那天刚发了高烧,体温计显示39度,却硬是瞒着所有人出了警,回来后才在宿舍倒头就睡。
“忘了年少,不曾畏寂寞成行”——钢琴的旋律突然放缓,像深夜的消防站里,只剩下值班室内的一盏灯。有记者想起前几天去采访时,看到的那个年轻消防员正在给家里打电话,对着听筒说“妈,我挺好的,今天没出警”,可挂了电话,他就对着墙上的全家福发呆,照片里的妹妹还穿着校服,扎着和他同款的马尾。谁不是从少年过来的?只是穿上这身制服,就不得不把“想家”藏进心里,换成训练场上的汗水和火场里的勇气。
“泪与憾成双,心已滚烫向着远方”——许意的声音里带了点沙哑,像被浓烟呛过的喉咙。台下的张明想起自己的儿子,也是消防员,去年在救援中被掉落的横梁砸中了腿,躺了三个月,醒来第一句话是“队里不缺人吧”。
那时候他去医院看儿子,看着孩子腿上缠着的纱布渗出血迹,眼泪差点掉下来,可儿子笑着说:“爸,你当年不也被烧伤过?这是勋章。”现在儿子腿上的疤痕已经变成浅粉色,像条蛰伏的龙,提醒着他曾为谁战斗过。
“过往风霜成刻刀,折裂了翅膀,还要飞翔”——旋律陡然拔高,像消防员架着云梯冲向火场的瞬间。有位女记者放下了手里的笔,她想起上周采访的那个女消防员,训练时从攀登架上摔下来,胳膊缝了七针,纱布拆了没多久就去训练场,说“不能因为摔过就怕了,不然怎么保护别人”。此刻,那姑娘就坐在后排,正偷偷用袖子擦眼泪,嘴角却扬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脖子上有一道伤痕,那是她上次救援时被碎玻璃划的,还没完全长好。
“循着光照的方向把你遗忘”——这里的“遗忘”不是真的忘记,而是把恐惧和伤痛暂时抛开。许意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像在火场上穿梭的身影。
台下的消防员们都懂这种感觉:每次出警前,谁都可能想到最坏的结果,可只要警铃一响,所有杂念都会被抛开,眼里只剩下那束需要被守护的光。就像老队长说的:“怕?谁不怕?但咱穿着这身衣服,就得让别人不怕。”
“回忆折旧成我倔强的模样”——钢琴的旋律里突然加入了一丝温柔,像救援结束后,被救群众递来的那杯热水。有位年轻消防员想起自己第一次成功救出被困老人时,老人攥着他的手说“谢谢你啊孩子”,那时候他脸上的烟灰还没擦干净,手心被水枪震得发麻,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现在每次训练累了,只要想起那句话,就觉得浑身都有力气,连带着磨破的作训服都不那么疼了。
“我要凭这暗夜里的光,还它与一曲长歌相望”——副歌再次响起时,演播厅里有人开始跟着轻轻哼唱。后排的消防员代表们不自觉地坐得更直了,肩膀挺得笔直,像随时准备冲锋的战士。
他们的制服袖口都磨出了毛边,裤腿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泥点——那是昨天训练时爬障碍留下的,可在这一刻,这些痕迹都成了最光荣的勋章,比任何绶带都耀眼。
“踏着生命之河不枉痴狂”——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许意的指尖悬在琴键上,久久没有移开。琴键的余震透过指尖传到胳膊上,像火场里最后一次点名时的回声。台下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任何时候都要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