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红圈,连成了线。
林烽站在磐石谷作战室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太行山脉的轮廓。黑岩洞的红色标记旁,又添了三个新的红圈——野狼峪、鹰嘴岩、苍龙背。
三个月前,我们只有一个黑岩洞。他声音沉稳,现在,我们要让太行山里,处处都有我们的眼睛和獠牙。
王小川、赵铁锤、陈铁柱三位分队长列队站立。他们刚刚完成黑岩洞的建设,来不及休整,就接到了新的命令——同时启动三处新基地建设。
星火计划的第二阶段。老赵递过厚厚一叠情报资料,野狼峪适合建立大型物资中转站,鹰嘴岩地势险峻可作观察哨,苍龙背...那里有煤矿,能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林烽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记住,这不是简单的复制黑岩洞。每个基地都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停顿片刻,情报网络的节点,要与基地同步建设。
王小川带队先行,目标是野狼峪。
与黑岩洞的隐蔽不同,野狼峪需要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位于两条商道交汇处的山谷,表面上是日军运输物资的重要节点,实际上已被山鹰支队悄悄控制。
老乡们都说,这儿是鬼子的。向导老周叼着旱烟,每天都有日军运输队经过,护送粮食、弹药、药品。
王小川眼中精光一闪:那就让鬼子继续下去。我们要做的,是把他们的物资,悄悄变成我们的。
建设从伪装开始。他们在山谷入口搭建了假哨卡,用缴获的日军军装和破烂卡车布置成日军据点的样子。真正的基地,藏在山谷深处的一个天然溶洞群里。
这里比黑岩洞宽敞十倍!张老七兴奋地挥舞着手电筒,主洞能停二十辆卡车,侧洞可以做仓库和修理厂!
最妙的是地下交通线。他们打通了一条连接黑岩洞的密道,用轨道车运输物资,从地面看,只是一条普通的排水沟。
明天开始,接收第一批物资。王小川看着施工进度表,药品、炸药、通讯器材,还有...粮食。
当晚,第一队伪装的日军运输队驶入野狼峪。队员们穿着日军军装,开着缴获的卡车,车上装满从日军仓库来的物资。通过密道运抵黑岩洞时,老周激动得热泪盈眶:咱这是鬼子送粮
赵铁锤负责的是鹰嘴岩。
这个位于高山之巅的悬崖,三面都是千米深谷,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优势显而易见:易守难攻,视野开阔。劣势也同样致命:物资运输困难,补给线脆弱。
这儿适合做观察哨和预警站。赵铁锤勘察地形后得出结论,能监控方圆五十公里的日军动向。
建设从搭建观测塔开始。队员们用当地特产的花岗岩条石,在悬崖边垒起三层高的石塔。顶层安装了自制的望远镜和方位仪,能清晰观察到日军据点的动向。
望远镜倍数不够。赵铁锤皱眉,鬼子的碉堡细节看不清。
我有办法!通讯员小李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个包裹,这是从城里光学仪器店来的镜头,德国货!
经过三天三夜的调试,观测塔的视野扩展到八公里。赵铁锤亲自测试,能清晰看到日军哨兵换岗的动作。
更绝的是伪装。他们在悬崖上种植了大量野藤和灌木,从地面看,观测塔就像是山体的一部分。日军侦察机飞过数次,都未能发现这个。
报告!观测员突然喊,西南方向,日军车队!三辆卡车,载着...炮弹!
赵铁锤立即记录坐标,通过秘密电台发回磐石谷。半小时后,王小川的反击命令传来:通知南路分队,准备伏击!
这就是鹰嘴岩的价值——不单单是眼睛,更是大脑的延伸。
陈铁柱的任务最特殊——苍龙背煤矿。
这里蕴藏着优质的无烟煤,日军已开始开采,供应华北战场。支队决定:从鬼子眼皮底下,把煤矿变成我们的能源基地。
这比挖山洞还难。陈铁柱望着黑漆漆的矿井,鬼子有重兵看守,还有警犬。
他们采取蚂蚁搬家战术。每天深夜,派小股人员潜入矿区,用矿车偷运煤炭。最危险的一次,队员小王被日军巡逻队发现,情急之下跳进煤堆,浑身黢黑地逃了出来。
这样太慢了!陈铁柱在队会上拍桌子,得想办法控制一个矿井!
机会来了。矿区发生劳资纠纷,日本监工虐待中国矿工。陈铁柱抓住机会,派老周以调解人身份介入,暗中策反了几十个矿工。
愿意跟咱们干的,站左边!老周站在矿工中间,声音洪亮,愿意继续给鬼子卖命的,站右边!
上百名矿工齐刷刷站到左边。陈铁柱心中一喜,知道这事成了。
从明天开始,这个矿井归咱们管。他宣布,工资照发,但不准运出矿区。所有煤炭,都通过密道运到野狼峪。
当第一车煤炭通过新开辟的运输线抵达野狼峪时,王小川算了笔账:这个煤矿,能满足三个基地的全部能源需求!
星火已成燎原势
一个月后,三处新基地都已初具规模。
林烽站在地图前,看着三个新的红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黑岩洞是,野狼峪是,鹰嘴岩是,苍龙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在太行山脉中形成。
通知各单位,准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他对老赵说,让王小川、赵铁锤、陈铁柱都来磐石谷。我们要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
夜幕降临,四处的基地同时亮起灯火。野狼峪的卡车轰鸣,鹰嘴岩的电台嘀嗒,苍龙背的矿井轰隆,黑岩洞的发电机嗡嗡...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像是一首雄壮的交响乐,奏响了反侵略战争的新篇章。
王小川站在野狼峪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三处基地的灯火。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星火已经燎原,下一步,就是燎遍整个太行!
林烽站在磐石谷作战室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划过太行山脉的轮廓。黑岩洞的红色标记旁,又添了三个新的红圈——野狼峪、鹰嘴岩、苍龙背。
三个月前,我们只有一个黑岩洞。他声音沉稳,现在,我们要让太行山里,处处都有我们的眼睛和獠牙。
王小川、赵铁锤、陈铁柱三位分队长列队站立。他们刚刚完成黑岩洞的建设,来不及休整,就接到了新的命令——同时启动三处新基地建设。
星火计划的第二阶段。老赵递过厚厚一叠情报资料,野狼峪适合建立大型物资中转站,鹰嘴岩地势险峻可作观察哨,苍龙背...那里有煤矿,能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
林烽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记住,这不是简单的复制黑岩洞。每个基地都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更重要的是...他停顿片刻,情报网络的节点,要与基地同步建设。
王小川带队先行,目标是野狼峪。
与黑岩洞的隐蔽不同,野狼峪需要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位于两条商道交汇处的山谷,表面上是日军运输物资的重要节点,实际上已被山鹰支队悄悄控制。
老乡们都说,这儿是鬼子的。向导老周叼着旱烟,每天都有日军运输队经过,护送粮食、弹药、药品。
王小川眼中精光一闪:那就让鬼子继续下去。我们要做的,是把他们的物资,悄悄变成我们的。
建设从伪装开始。他们在山谷入口搭建了假哨卡,用缴获的日军军装和破烂卡车布置成日军据点的样子。真正的基地,藏在山谷深处的一个天然溶洞群里。
这里比黑岩洞宽敞十倍!张老七兴奋地挥舞着手电筒,主洞能停二十辆卡车,侧洞可以做仓库和修理厂!
最妙的是地下交通线。他们打通了一条连接黑岩洞的密道,用轨道车运输物资,从地面看,只是一条普通的排水沟。
明天开始,接收第一批物资。王小川看着施工进度表,药品、炸药、通讯器材,还有...粮食。
当晚,第一队伪装的日军运输队驶入野狼峪。队员们穿着日军军装,开着缴获的卡车,车上装满从日军仓库来的物资。通过密道运抵黑岩洞时,老周激动得热泪盈眶:咱这是鬼子送粮
赵铁锤负责的是鹰嘴岩。
这个位于高山之巅的悬崖,三面都是千米深谷,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优势显而易见:易守难攻,视野开阔。劣势也同样致命:物资运输困难,补给线脆弱。
这儿适合做观察哨和预警站。赵铁锤勘察地形后得出结论,能监控方圆五十公里的日军动向。
建设从搭建观测塔开始。队员们用当地特产的花岗岩条石,在悬崖边垒起三层高的石塔。顶层安装了自制的望远镜和方位仪,能清晰观察到日军据点的动向。
望远镜倍数不够。赵铁锤皱眉,鬼子的碉堡细节看不清。
我有办法!通讯员小李神秘兮兮地掏出一个包裹,这是从城里光学仪器店来的镜头,德国货!
经过三天三夜的调试,观测塔的视野扩展到八公里。赵铁锤亲自测试,能清晰看到日军哨兵换岗的动作。
更绝的是伪装。他们在悬崖上种植了大量野藤和灌木,从地面看,观测塔就像是山体的一部分。日军侦察机飞过数次,都未能发现这个。
报告!观测员突然喊,西南方向,日军车队!三辆卡车,载着...炮弹!
赵铁锤立即记录坐标,通过秘密电台发回磐石谷。半小时后,王小川的反击命令传来:通知南路分队,准备伏击!
这就是鹰嘴岩的价值——不单单是眼睛,更是大脑的延伸。
陈铁柱的任务最特殊——苍龙背煤矿。
这里蕴藏着优质的无烟煤,日军已开始开采,供应华北战场。支队决定:从鬼子眼皮底下,把煤矿变成我们的能源基地。
这比挖山洞还难。陈铁柱望着黑漆漆的矿井,鬼子有重兵看守,还有警犬。
他们采取蚂蚁搬家战术。每天深夜,派小股人员潜入矿区,用矿车偷运煤炭。最危险的一次,队员小王被日军巡逻队发现,情急之下跳进煤堆,浑身黢黑地逃了出来。
这样太慢了!陈铁柱在队会上拍桌子,得想办法控制一个矿井!
机会来了。矿区发生劳资纠纷,日本监工虐待中国矿工。陈铁柱抓住机会,派老周以调解人身份介入,暗中策反了几十个矿工。
愿意跟咱们干的,站左边!老周站在矿工中间,声音洪亮,愿意继续给鬼子卖命的,站右边!
上百名矿工齐刷刷站到左边。陈铁柱心中一喜,知道这事成了。
从明天开始,这个矿井归咱们管。他宣布,工资照发,但不准运出矿区。所有煤炭,都通过密道运到野狼峪。
当第一车煤炭通过新开辟的运输线抵达野狼峪时,王小川算了笔账:这个煤矿,能满足三个基地的全部能源需求!
星火已成燎原势
一个月后,三处新基地都已初具规模。
林烽站在地图前,看着三个新的红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黑岩洞是,野狼峪是,鹰嘴岩是,苍龙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在太行山脉中形成。
通知各单位,准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他对老赵说,让王小川、赵铁锤、陈铁柱都来磐石谷。我们要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
夜幕降临,四处的基地同时亮起灯火。野狼峪的卡车轰鸣,鹰嘴岩的电台嘀嗒,苍龙背的矿井轰隆,黑岩洞的发电机嗡嗡...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像是一首雄壮的交响乐,奏响了反侵略战争的新篇章。
王小川站在野狼峪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三处基地的灯火。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星火已经燎原,下一步,就是燎遍整个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