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被露水打湿的枕套冰醒的——那凉意像蛇尾滑过脸颊,又黏又冷。
后颈粘着汗,发梢结着几缕湿硬的碎发,像团乱麻缠着神经,一动就刺痒难耐。
窗台上的茉莉开得正盛,甜得发苦的香气弥漫进来,混着灶间飘来的小米粥味——许明远今早特意早起熬的,说“晚照姑娘胃不好,得喝热乎的”。
那粥香是温的,可闻久了却像裹了层油纸,闷得人胸口发紧。
他端着蓝花瓷碗推门时,我正对着镜子系领口第二颗纽扣。
镜中他的影子晃了晃,我看见他腕子上那片银杏叶斑,在晨光里泛着淡青,像块没捂热的玉——指尖无意识蹭过镜面,竟也觉得凉。
“昨晚没睡好?”他把碗搁在桌角,指尖在碗沿敲了两下,“黑眼圈都快到下巴了。”声音干涩,像砂纸擦过木头。
我低头搅粥,勺子刮过碗底的声音刺得耳膜生疼,仿佛指甲划过玻璃。
他的目光在我后颈多停了两秒——和上周三在社区活动室,王奶奶外孙女说“灰雀被关进笼子”时,那个男人盯着她发顶的眼神一模一样。
那时空气里还有粉笔灰的味道,现在却只剩沉默的压迫感。
“姥姥让我帮着晾衣服。”我端起碗喝了口,滚烫的粥烫得舌尖发麻,喉头一缩差点呛出泪,“邻居家的竹篙借我用用?”
他转身去拿竹篙时,我瞥见他裤兜鼓起的形状——和昨夜在窗外游走的探测器,尺寸分毫不差。
布料绷紧的弧度,像藏着一颗随时会响的定时器。
邻居家的晾衣绳在院角,我踮脚挂床单时,故意让袖口滑下去。
小满从矮墙根钻出来时,我正盯着她腕上的红绳:绳结打得歪歪扭扭,和我藏在课本第17页的盐瓶碎片刻痕,弧度完全吻合——指腹摩挲那道旧痕,像摸到一道未愈的伤疤。
“姐姐。”她拽我衣角,声音像被揉皱的纸,“他昨天又往我枕头底下塞糖了。”
我蹲下来,盐瓶碎片从指缝滑出。
阳光穿过碎片,在她红裙子上投下菱形光斑:那光晃动时,竟带着一丝金属的冷冽气味,“你看这个,和你红绳上的结是不是一样?”
她的瞳孔突然缩成针尖。
我看见她喉结动了动,像只被掐住脖子的小鸟:“妈妈说那是平安结,说...说叔叔是好人。”
“但好人不会半夜拿着探测器在院子里转,对不对?”我抓住她冰凉的手——那凉意直透掌心,像握住了冬天的第一片雪,“小满,灰雀不是要被吃掉,是要飞出去。你能记住三天前指给我看的路吗?”
她的指甲掐进我掌心:“歪脖子树...通李婶后屋。”
“对,就是那棵树。”我摸出兜里的水果糖,是今早特意从姥姥糖罐里顺的,“我们今天就飞,等傍晚做饭时,他在厨房烧火,听不见动静。”
她盯着糖纸发愣,睫毛上还挂着今早的露水——那水珠在光下颤巍巍的,像随时要坠入深渊,“我怕黑。”
“那我们走白天认过的路。”我把糖塞进她手心,“你跟着我,我跟着太阳。”
傍晚的灶房像口蒸笼,热气裹着土豆丝的焦香扑面而来。
许明远在灶台前搅着土豆丝,锅铲碰着铁锅叮当作响,一声声敲在我心口。
我端着洗好的菜盆往回走,手腕在门框上一磕——这是提前和小满约好的信号。
“哎呦!”我踉跄着,菜盆“哐当”砸在地上,黄瓜番茄滚了一地,汁水溅到脚踝,黏腻得像血。
许明远转身时,我瞥见他眉尾跳了跳,很快又堆起笑:“怎么这么毛手毛脚?”
他弯腰捡黄瓜时,我迅速扫过他的鞋——沾着新鲜的泥,和玉米地垄沟里的湿土一个颜色,还带着青草根的气息。
“我来擦。”我蹲下去,指尖碰到他手背的瞬间,他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那触感让我想起昨夜探测器外壳的冰冷。
我趁机拽住小满的手腕,她手心全是汗,像块冰贴在我皮肤上,寒意顺着血脉往上爬。
玉米地的风裹着青秸秆味扑过来时,我数着步数。
每走十步就回头——昨夜探测器的“滴”声间隔三秒,若有人跟太近,节奏会乱。
小满的红裙子在青黄秸秆间晃,像团跳动的火,烧得我眼睛发酸。
“姐姐,停。”她突然拽我裤脚,声音抖得厉害,“我听见...咔嚓声。”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玉米叶摩擦声里,果然混着极轻的“咔嚓”——不是手机,是老式胶片机卷片的响,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机械质感。
我猛地捂住她的嘴,自己也屏住呼吸——唇齿间全是铁锈味,像咬破了舌尖。
那声音从东北方向传来,和昨夜探测器“滴”声的位置重叠。
“他在拍我们。”我贴着她耳朵说,“别怕,我们走快点。”
歪脖子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时,李婶后屋的灰墙已经看得见了。
我松了口气,正要拽小满翻墙,却瞥见门缝里漏出的光——门虚掩着,地上的脚印还泛着湿意,踩上去能闻到泥土深处的腥气。
左脚略拖地的鞋印。
和昨夜在我窗前游走的,一模一样。
我心里快速盘算着:进屋肯定有危险,可是后面又有相机,不能就这么被困住……我记得东边垄沟有个缺口,能绕到打谷场。
我死死攥住小满的手,她指甲几乎要扎进我肉里。
屋里安静得反常,连昨天还立在窗台上的碘伏瓶,此刻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一点残留的药水味,在鼻腔里隐隐作痛。
“姐姐?”小满小声喊我,声音发颤。
“不进去。”我把她往身后藏,“我们原路回去。”
她的眼泪砸在我手背上:“可是...可是后面有相机。”
“那我们绕着走。”我盯着玉米地深处,那里有片秸秆被压出条细缝,“我记得...东边垄沟有个缺口,能绕到打谷场。”
小满的抽噎声被风卷走时,我听见胶片机又“咔嚓”了一声。
这次,我数清了——间隔七秒,比昨夜慢了四秒,像心跳漏拍后的补偿。
玉米叶在脚边沙沙响,我牵着小满往东边挪。
月光从云层里漏出来时,我瞥见缺口处的秸秆上,有道新鲜的折痕——像是被人用手掰过,断口处还渗着汁液,黏在指尖像血。
后半夜的蝉鸣突然炸响时,我摸了摸裤兜里的U盘,它还裹在干净的布巾里。
指甲缝里的清单硌着肉,像根刺,每一次心跳都让它更深地扎进皮肉。
小满的呼吸喷在我后颈,暖乎乎的,像只真正的小鸟。
而玉米地深处,胶片机的“咔嚓”声还在响。
这次,我听出了不同——有两下间隔特别短,像在倒计时,带着一种近乎狂喜的急促。
我低头看小满,她正盯着自己的红裙子发呆。
风掀起裙角,露出她脚踝上一圈淡红的印子——和王奶奶外孙女手腕上的银杏叶斑,形状分毫不差,连边缘的锯齿感都一模一样。
“姐姐,”她突然拽我衣角,“灰雀真的能飞吗?”
我摸了摸她头顶翘起的呆毛:“能。但我们得先...换条路飞。”
玉米地尽头的打谷场传来狗叫时,我看见东边垄沟的缺口处,有团黑影动了动。
月光照在它手腕上,泛着淡青——是那片银杏叶斑。
我攥紧小满的手,指甲深深掐进“昭”字刻痕里。疼得清醒。
“往南边跑。”我轻声说,“记住,别回头。”
小满的红裙子在夜色里晃成一团火,我跟着那团火,往玉米地更深处扎去。
身后传来胶片机急促的“咔嚓”声,像有人在敲丧钟。
而我知道,我们刚刚走过的那条路,此刻已经变成了陷阱。
后颈粘着汗,发梢结着几缕湿硬的碎发,像团乱麻缠着神经,一动就刺痒难耐。
窗台上的茉莉开得正盛,甜得发苦的香气弥漫进来,混着灶间飘来的小米粥味——许明远今早特意早起熬的,说“晚照姑娘胃不好,得喝热乎的”。
那粥香是温的,可闻久了却像裹了层油纸,闷得人胸口发紧。
他端着蓝花瓷碗推门时,我正对着镜子系领口第二颗纽扣。
镜中他的影子晃了晃,我看见他腕子上那片银杏叶斑,在晨光里泛着淡青,像块没捂热的玉——指尖无意识蹭过镜面,竟也觉得凉。
“昨晚没睡好?”他把碗搁在桌角,指尖在碗沿敲了两下,“黑眼圈都快到下巴了。”声音干涩,像砂纸擦过木头。
我低头搅粥,勺子刮过碗底的声音刺得耳膜生疼,仿佛指甲划过玻璃。
他的目光在我后颈多停了两秒——和上周三在社区活动室,王奶奶外孙女说“灰雀被关进笼子”时,那个男人盯着她发顶的眼神一模一样。
那时空气里还有粉笔灰的味道,现在却只剩沉默的压迫感。
“姥姥让我帮着晾衣服。”我端起碗喝了口,滚烫的粥烫得舌尖发麻,喉头一缩差点呛出泪,“邻居家的竹篙借我用用?”
他转身去拿竹篙时,我瞥见他裤兜鼓起的形状——和昨夜在窗外游走的探测器,尺寸分毫不差。
布料绷紧的弧度,像藏着一颗随时会响的定时器。
邻居家的晾衣绳在院角,我踮脚挂床单时,故意让袖口滑下去。
小满从矮墙根钻出来时,我正盯着她腕上的红绳:绳结打得歪歪扭扭,和我藏在课本第17页的盐瓶碎片刻痕,弧度完全吻合——指腹摩挲那道旧痕,像摸到一道未愈的伤疤。
“姐姐。”她拽我衣角,声音像被揉皱的纸,“他昨天又往我枕头底下塞糖了。”
我蹲下来,盐瓶碎片从指缝滑出。
阳光穿过碎片,在她红裙子上投下菱形光斑:那光晃动时,竟带着一丝金属的冷冽气味,“你看这个,和你红绳上的结是不是一样?”
她的瞳孔突然缩成针尖。
我看见她喉结动了动,像只被掐住脖子的小鸟:“妈妈说那是平安结,说...说叔叔是好人。”
“但好人不会半夜拿着探测器在院子里转,对不对?”我抓住她冰凉的手——那凉意直透掌心,像握住了冬天的第一片雪,“小满,灰雀不是要被吃掉,是要飞出去。你能记住三天前指给我看的路吗?”
她的指甲掐进我掌心:“歪脖子树...通李婶后屋。”
“对,就是那棵树。”我摸出兜里的水果糖,是今早特意从姥姥糖罐里顺的,“我们今天就飞,等傍晚做饭时,他在厨房烧火,听不见动静。”
她盯着糖纸发愣,睫毛上还挂着今早的露水——那水珠在光下颤巍巍的,像随时要坠入深渊,“我怕黑。”
“那我们走白天认过的路。”我把糖塞进她手心,“你跟着我,我跟着太阳。”
傍晚的灶房像口蒸笼,热气裹着土豆丝的焦香扑面而来。
许明远在灶台前搅着土豆丝,锅铲碰着铁锅叮当作响,一声声敲在我心口。
我端着洗好的菜盆往回走,手腕在门框上一磕——这是提前和小满约好的信号。
“哎呦!”我踉跄着,菜盆“哐当”砸在地上,黄瓜番茄滚了一地,汁水溅到脚踝,黏腻得像血。
许明远转身时,我瞥见他眉尾跳了跳,很快又堆起笑:“怎么这么毛手毛脚?”
他弯腰捡黄瓜时,我迅速扫过他的鞋——沾着新鲜的泥,和玉米地垄沟里的湿土一个颜色,还带着青草根的气息。
“我来擦。”我蹲下去,指尖碰到他手背的瞬间,他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那触感让我想起昨夜探测器外壳的冰冷。
我趁机拽住小满的手腕,她手心全是汗,像块冰贴在我皮肤上,寒意顺着血脉往上爬。
玉米地的风裹着青秸秆味扑过来时,我数着步数。
每走十步就回头——昨夜探测器的“滴”声间隔三秒,若有人跟太近,节奏会乱。
小满的红裙子在青黄秸秆间晃,像团跳动的火,烧得我眼睛发酸。
“姐姐,停。”她突然拽我裤脚,声音抖得厉害,“我听见...咔嚓声。”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玉米叶摩擦声里,果然混着极轻的“咔嚓”——不是手机,是老式胶片机卷片的响,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机械质感。
我猛地捂住她的嘴,自己也屏住呼吸——唇齿间全是铁锈味,像咬破了舌尖。
那声音从东北方向传来,和昨夜探测器“滴”声的位置重叠。
“他在拍我们。”我贴着她耳朵说,“别怕,我们走快点。”
歪脖子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时,李婶后屋的灰墙已经看得见了。
我松了口气,正要拽小满翻墙,却瞥见门缝里漏出的光——门虚掩着,地上的脚印还泛着湿意,踩上去能闻到泥土深处的腥气。
左脚略拖地的鞋印。
和昨夜在我窗前游走的,一模一样。
我心里快速盘算着:进屋肯定有危险,可是后面又有相机,不能就这么被困住……我记得东边垄沟有个缺口,能绕到打谷场。
我死死攥住小满的手,她指甲几乎要扎进我肉里。
屋里安静得反常,连昨天还立在窗台上的碘伏瓶,此刻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一点残留的药水味,在鼻腔里隐隐作痛。
“姐姐?”小满小声喊我,声音发颤。
“不进去。”我把她往身后藏,“我们原路回去。”
她的眼泪砸在我手背上:“可是...可是后面有相机。”
“那我们绕着走。”我盯着玉米地深处,那里有片秸秆被压出条细缝,“我记得...东边垄沟有个缺口,能绕到打谷场。”
小满的抽噎声被风卷走时,我听见胶片机又“咔嚓”了一声。
这次,我数清了——间隔七秒,比昨夜慢了四秒,像心跳漏拍后的补偿。
玉米叶在脚边沙沙响,我牵着小满往东边挪。
月光从云层里漏出来时,我瞥见缺口处的秸秆上,有道新鲜的折痕——像是被人用手掰过,断口处还渗着汁液,黏在指尖像血。
后半夜的蝉鸣突然炸响时,我摸了摸裤兜里的U盘,它还裹在干净的布巾里。
指甲缝里的清单硌着肉,像根刺,每一次心跳都让它更深地扎进皮肉。
小满的呼吸喷在我后颈,暖乎乎的,像只真正的小鸟。
而玉米地深处,胶片机的“咔嚓”声还在响。
这次,我听出了不同——有两下间隔特别短,像在倒计时,带着一种近乎狂喜的急促。
我低头看小满,她正盯着自己的红裙子发呆。
风掀起裙角,露出她脚踝上一圈淡红的印子——和王奶奶外孙女手腕上的银杏叶斑,形状分毫不差,连边缘的锯齿感都一模一样。
“姐姐,”她突然拽我衣角,“灰雀真的能飞吗?”
我摸了摸她头顶翘起的呆毛:“能。但我们得先...换条路飞。”
玉米地尽头的打谷场传来狗叫时,我看见东边垄沟的缺口处,有团黑影动了动。
月光照在它手腕上,泛着淡青——是那片银杏叶斑。
我攥紧小满的手,指甲深深掐进“昭”字刻痕里。疼得清醒。
“往南边跑。”我轻声说,“记住,别回头。”
小满的红裙子在夜色里晃成一团火,我跟着那团火,往玉米地更深处扎去。
身后传来胶片机急促的“咔嚓”声,像有人在敲丧钟。
而我知道,我们刚刚走过的那条路,此刻已经变成了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