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沉吟片刻,谨慎答道:“如果仅凭症状描述,难以断定。但若真是罕见混合奇毒,天下能解者寥寥。我需要亲见陛下,诊脉查验,方能确定。而且……需要时间。”
安若欢点头,对送信的信使道:“回复王爷,白芷可往。然江南局势诡谲,需绝对可靠之人护卫,且行动必须隐秘。让王爷选派最精锐可靠之心腹,护送白芷南下,一切听从白芷安排。至于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告诉王爷,京城与北境,乃根本之地,万不可乱。请他务必稳住朝局与边关。江南之事……尽人事,听天命。”
他没有选择亲自前往,他的身体经不起长途跋涉。
金陵行辕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李余然昏迷不醒,随行太医焦头烂额,影卫们如同无头苍蝇,虽然加强了守卫,却难掩内部的惶惑。被软禁的漕帮长老和林家之人,表面惶恐,暗中却不知在酝酿什么。
那支由陆其琛派出、潜入漕帮的小队,在遭遇不明高手、一人重伤后,凭借丰富的经验侥幸脱身,此刻正隐匿在金陵城外一处荒废的河神庙里。他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不知行辕剧变,但仍牢记使命,试图查清那批“特殊货物”和凶手的线索。
而真正的凶手,或许就隐藏在金陵城的某个角落,冷眼旁观着这场因他而起的混乱,等待着下一个出手的时机。
就在这混乱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由渊国传来。萧景宏在西域的暗桩,冒着极大风险传回消息:据一个刚从西域返回的商队首领透露,曾在极西之地的一个小国,见过一个气质不凡、手臂有异兽纹身的老者,其身边跟随的护卫,武功路数与之前在鬼哭峡和镇远关遭遇的“沙蛇”高手极为相似!而那个小国,恰好与前太傅林文正当年一位被流放的门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息几经辗转,送到陆其琛手中时,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指向了“沙蛇”最高首领“龙王”的藏身之地!那个在极西之地的老者,即便不是“龙王”,也必然是组织内极其核心的人物!
然而,陛下在江南生死未卜,他根本无法分心他顾。他只能将这宝贵的情报,再次密报监国皇子和枢密院,并抄送给安若欢。
安若欢接到关于“龙王”可能在西域更西之地的情报,再结合江南林氏与西域的隐秘关联,脑中那幅巨大的拼图,似乎又清晰了一分。
“林文正……其门生流放极西……‘龙王’现身彼处……”他喃喃自语,“若‘龙王’真是林氏一脉,或其紧密关联者,其数十载经营,根基或在海外,江南、西域,皆为其触角。此番陛下南下,直捣其江南根基,故其不惜铤而走险,行此弑君之事!”
他让白芷在出发前,留下几句话带给陆其琛和安湄:“江南之毒,恐非仅针对陛下,亦为调虎离山,乱我心神。其真正图谋,或在……京城!务必提醒监国皇子,加强宫禁与京畿防卫,尤其警惕……几位年幼皇子之安危!”
白芷一行人的南下之路,并非坦途。为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截杀,他们舍弃官道,昼伏夜出,专拣人迹罕至的小路、水道迂回前行。封凛经验老到,将队伍化整为零,前后呼应,如同一支沉默的鬼魅,悄无声息地穿越州县,直扑金陵。
沿途,他们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通过北境军设在各地隐秘的联络点,他们零星得知了一些外界消息:皇帝病情依旧危重,靠随行太医和金针吊命,但昏迷不醒;钦差行辕守卫愈发森严,气氛紧绷;金陵城内暗地里兵马调动频繁,似是监国皇子已派部分禁军南下,但主力仍在途中;江南官场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关于皇帝可能驾崩、诸皇子或将争位的流言已悄然滋生。
白芷心中忧虑更甚,却也只能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京城,三皇子李泓在接到陆其琛急报和安湄隐晦的提醒后,虽年轻,却也不乏警觉。他立刻加强了皇宫守卫,尤其是几位年幼弟妹的居所,并以演练为名,调动了部分京畿兵马,控制了京城几处要害。然而,他所能做的也仅限于此。皇帝生死未卜,他不敢有太大动作,以免被扣上“趁机揽权”的帽子,只能焦灼地等待着江南的消息,以及……防备着其他可能存在的兄弟。
山谷中,安若欢的日子似乎依旧平静。他每日读书、散步、听白芷留下的学徒汇报药圃情况,仿佛外界纷扰与他无关。然而,他案头那份粗糙的疆域图上,代表金陵和京城的位置,已被朱笔圈了又圈。
他仔细分析了所有汇集而来的信息:陛下中毒,江南林氏嫌疑最大,但其动机为何?若为前朝旧怨,为何潜伏数十年,选在此时发难?仅仅因为陛下查到了他们?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个远在极西之地的“龙王”,在此刻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时机……”安若欢喃喃自语,“他们选择在陛下离京、深入江南之时动手,绝非偶然。此举若能成功,则中枢顿失,皇子年幼,朝局必乱。届时,无论‘龙王’身在何处,都可趁乱取利……或许,他们等的,就是这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机会。”
他让学徒传信给陆其琛,只写了四个字:“乱中取利。”
历经艰辛,白芷一行人终于抵达金陵外围。他们没有贸然进城,而是先与潜伏在城外的、陆其琛派出的那支重伤小队取得了联系。从小队口中,白芷得知了行辕内影卫中毒身亡、以及皇帝中毒前后的更多细节,包括那封提及“前朝秘宝”的匿名密信。
“混合奇毒……影卫中毒……匿名密信……”白芷眉头紧锁。她敏锐地察觉到,下毒者手段高超,且对行辕内部颇为熟悉。那封密信,更像是一个诱饵,意在引导调查方向。
安若欢点头,对送信的信使道:“回复王爷,白芷可往。然江南局势诡谲,需绝对可靠之人护卫,且行动必须隐秘。让王爷选派最精锐可靠之心腹,护送白芷南下,一切听从白芷安排。至于我……”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告诉王爷,京城与北境,乃根本之地,万不可乱。请他务必稳住朝局与边关。江南之事……尽人事,听天命。”
他没有选择亲自前往,他的身体经不起长途跋涉。
金陵行辕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李余然昏迷不醒,随行太医焦头烂额,影卫们如同无头苍蝇,虽然加强了守卫,却难掩内部的惶惑。被软禁的漕帮长老和林家之人,表面惶恐,暗中却不知在酝酿什么。
那支由陆其琛派出、潜入漕帮的小队,在遭遇不明高手、一人重伤后,凭借丰富的经验侥幸脱身,此刻正隐匿在金陵城外一处荒废的河神庙里。他们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不知行辕剧变,但仍牢记使命,试图查清那批“特殊货物”和凶手的线索。
而真正的凶手,或许就隐藏在金陵城的某个角落,冷眼旁观着这场因他而起的混乱,等待着下一个出手的时机。
就在这混乱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线索,由渊国传来。萧景宏在西域的暗桩,冒着极大风险传回消息:据一个刚从西域返回的商队首领透露,曾在极西之地的一个小国,见过一个气质不凡、手臂有异兽纹身的老者,其身边跟随的护卫,武功路数与之前在鬼哭峡和镇远关遭遇的“沙蛇”高手极为相似!而那个小国,恰好与前太傅林文正当年一位被流放的门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消息几经辗转,送到陆其琛手中时,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指向了“沙蛇”最高首领“龙王”的藏身之地!那个在极西之地的老者,即便不是“龙王”,也必然是组织内极其核心的人物!
然而,陛下在江南生死未卜,他根本无法分心他顾。他只能将这宝贵的情报,再次密报监国皇子和枢密院,并抄送给安若欢。
安若欢接到关于“龙王”可能在西域更西之地的情报,再结合江南林氏与西域的隐秘关联,脑中那幅巨大的拼图,似乎又清晰了一分。
“林文正……其门生流放极西……‘龙王’现身彼处……”他喃喃自语,“若‘龙王’真是林氏一脉,或其紧密关联者,其数十载经营,根基或在海外,江南、西域,皆为其触角。此番陛下南下,直捣其江南根基,故其不惜铤而走险,行此弑君之事!”
他让白芷在出发前,留下几句话带给陆其琛和安湄:“江南之毒,恐非仅针对陛下,亦为调虎离山,乱我心神。其真正图谋,或在……京城!务必提醒监国皇子,加强宫禁与京畿防卫,尤其警惕……几位年幼皇子之安危!”
白芷一行人的南下之路,并非坦途。为避开可能存在的眼线截杀,他们舍弃官道,昼伏夜出,专拣人迹罕至的小路、水道迂回前行。封凛经验老到,将队伍化整为零,前后呼应,如同一支沉默的鬼魅,悄无声息地穿越州县,直扑金陵。
沿途,他们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通过北境军设在各地隐秘的联络点,他们零星得知了一些外界消息:皇帝病情依旧危重,靠随行太医和金针吊命,但昏迷不醒;钦差行辕守卫愈发森严,气氛紧绷;金陵城内暗地里兵马调动频繁,似是监国皇子已派部分禁军南下,但主力仍在途中;江南官场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关于皇帝可能驾崩、诸皇子或将争位的流言已悄然滋生。
白芷心中忧虑更甚,却也只能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京城,三皇子李泓在接到陆其琛急报和安湄隐晦的提醒后,虽年轻,却也不乏警觉。他立刻加强了皇宫守卫,尤其是几位年幼弟妹的居所,并以演练为名,调动了部分京畿兵马,控制了京城几处要害。然而,他所能做的也仅限于此。皇帝生死未卜,他不敢有太大动作,以免被扣上“趁机揽权”的帽子,只能焦灼地等待着江南的消息,以及……防备着其他可能存在的兄弟。
山谷中,安若欢的日子似乎依旧平静。他每日读书、散步、听白芷留下的学徒汇报药圃情况,仿佛外界纷扰与他无关。然而,他案头那份粗糙的疆域图上,代表金陵和京城的位置,已被朱笔圈了又圈。
他仔细分析了所有汇集而来的信息:陛下中毒,江南林氏嫌疑最大,但其动机为何?若为前朝旧怨,为何潜伏数十年,选在此时发难?仅仅因为陛下查到了他们?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个远在极西之地的“龙王”,在此刻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时机……”安若欢喃喃自语,“他们选择在陛下离京、深入江南之时动手,绝非偶然。此举若能成功,则中枢顿失,皇子年幼,朝局必乱。届时,无论‘龙王’身在何处,都可趁乱取利……或许,他们等的,就是这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机会。”
他让学徒传信给陆其琛,只写了四个字:“乱中取利。”
历经艰辛,白芷一行人终于抵达金陵外围。他们没有贸然进城,而是先与潜伏在城外的、陆其琛派出的那支重伤小队取得了联系。从小队口中,白芷得知了行辕内影卫中毒身亡、以及皇帝中毒前后的更多细节,包括那封提及“前朝秘宝”的匿名密信。
“混合奇毒……影卫中毒……匿名密信……”白芷眉头紧锁。她敏锐地察觉到,下毒者手段高超,且对行辕内部颇为熟悉。那封密信,更像是一个诱饵,意在引导调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