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境界的彻底巩固,带给秦天的不仅仅是力量掌控的精进,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沉静与从容。这份从容,在面对狼牙壁垒乃至整个前沿防线日益严峻的另一个问题时,显现出了关键作用。
随着与赵军对峙的持续,大大小小的摩擦、偷袭、斥候战从未停歇,伤亡,尤其是非致命性的创伤,开始逐渐累积。狼牙壁垒本身经历过数次血战,伤兵营早已人满为患。更棘手的是,由于赵军骑兵对补给线的持续骚扰和封锁,从后方运送来的医官和药材变得极其稀少且不稳定。许多受伤的士卒,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轻伤拖成重伤,重伤则只能在痛苦中等死。
哀嚎声、腐烂伤口散发出的异味,以及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开始如同瘟疫般在壁垒内蔓延,甚至比敌人的刀剑更消磨士气。
然而,与其它壁垒愁云惨淡的景象不同,狼牙壁垒的士卒们,在最初的焦虑过后,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他们的校尉——秦天。
秦天通晓医术,这在狼牙壁垒乃至部分相邻防区的秦军中,早已不是秘密。早在驻守更早的营垒时,他就曾用山间采来的草药,救治过不少被毒虫叮咬、或因训练受伤的士卒。后来几次战斗后,他也时常亲自为受伤的部下检查伤势,用他那独特而有效的手法正骨、清创,调配的草药汤剂和药膏效果奇佳,远比军中医官那套粗放的处理方式要强得多。只是以往战事间隙尚有空闲,药材也还勉强跟得上,他并未完全接手医疗事务。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
看着伤兵营里那些痛苦呻吟的同袍,秦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找到了忙得焦头烂额、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王医官。
“王医官,情况紧急,以往我那些土方草药,或可一用。”秦天开门见山,“需要什么草药,我立刻派人去采,伤患处理,我也可分担。”
王医官对秦天的医术早有耳闻,甚至私下里还请教过几个疑难伤症的处理方法。此刻见秦天主动站出来,他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道:“校尉肯出手,那是再好不过!只是如今伤患众多,药材匮乏……”
“无妨,尽力而为。”秦天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根据《药王神篇》所载和自己对周边山岭的了解,列出了一长串具有消炎、止血、生肌、退热等功效的草药名单,下令所有非战斗人员,由熟悉地形的老卒带领,分组外出采集,并详细告知了辨认方法和采摘注意事项。
紧接着,他亲自踏入气味污浊的伤兵营。
“校尉来了!”
“是秦校尉!他有办法!”
原本死气沉沉的伤兵营,因为秦天的到来,仿佛注入了一丝活力。许多伤兵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见过秦天的手段,信任他的能力。
秦天直接来到那名腹部溃烂、高烧不退的老卒面前。情况比前几天更糟,蛆虫蠕动,恶臭扑鼻。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秦天面色不变,挽起袖子,先用煮沸的盐水仔细清洗双手,然后接过王医官递来的(仅存的)小刀,运转罡气于指尖,使其带上一丝灼热,迅速而精准地剜去所有腐肉烂脓。老卒痛得浑身颤抖,却死死咬住木棍,眼神充满信任。
清创完毕,秦天取出刚刚捣好的草药泥。这药泥由七八种常见草药混合而成,其中一种带有辛辣气味的根茎,被他以微薄罡气催发过,散发出奇异的活性。他将药泥均匀敷在清洗干净的伤口上,又以干净的麻布妥善包扎。
说来也怪,那药泥敷上后,老卒原本紧锁的眉头竟缓缓舒展,口中发出了一声舒坦的叹息,那钻心的剧痛似乎被一股清凉之意压了下去。
这一幕,让周围所有看着的人都暗暗称奇。
接下来,秦天逐一处理重伤员。骨折者,他手法精准利落,配合一丝罡气疏导,复位固定,痛苦大减。刀剑创伤者,他清创缝合(用的是特制的兽筋),敷上特效草药,止血生肌效果显着。发热不退者,他根据症状,调配不同的内服汤剂,所用草药皆是寻常之物,经他之手配伍煎煮,却往往能药到病除。
他不仅救治狼牙壁垒的士卒,对于其他壁垒慕名送来、奄奄一息的伤兵,也一视同仁,竭尽全力。他常常忙碌到深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因消耗心神和罡气而略显苍白,但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
奇迹,在伤兵营中不断发生。
那个腹部重伤的老卒,三天后彻底退了烧,伤口处开始长出鲜红的新肉。
几名被判定可能终身残疾的骨折士卒,在秦天持续的治疗和疏导下,发现伤处恢复得又快又好。
许多原本需要截肢才能保命的重伤员,在秦天妙手之下,竟保住了肢体,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仁心校尉”的名声,以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如今却如同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前沿防线,甚至传到了后方!
“狼牙壁垒的秦校尉,医术通神!”
“我那兄弟胸口被划开那么大一口子,秦校尉都给缝起来了,现在都能下地走了!”
“要不是秦校尉,我们屯得折损一半人手!”
感激之情,在无数士卒心中涌动。秦天“仁心校尉”的美誉,变得实至名归。这声望,并非来自高高在上的赏赐或威严,而是源于他亲手解除痛苦、挽回生命的点点滴滴。它比任何军功带来的敬畏都更加深入人心,更加牢固。
狼牙壁垒的军心,在这种氛围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士卒们觉得,能跟随这样一位主将,是莫大的幸运和福气。他不仅能带领他们夺取胜利,更能守护他们的生命。这份归属感和忠诚,远超寻常。
李顺、猴三等亲信,看着秦天虽显疲惫却更显威严与仁厚的背影,心中的敬佩无以复加。他们明白,校尉此举,收获的远不止虚名,而是一股扎根于所有普通士卒心中、坚实无比的磅礴力量。
这一日,秦天刚为一名外营送来的、伤势极重的斥候队率处理完几乎断掉的胳膊,仔细固定好。那名以悍勇着称的队率,硬汉落泪,挣扎着要行礼。
秦天扶住他,平静道:“都是袍泽弟兄,不必如此,好生休养便是。”
他走出伤兵营,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染着草药汁液和些许血污的玄色军服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身后,是渐渐平息的痛苦呻吟,和无数道混合着感激、敬仰与誓死效忠的目光。
运用医术救人,对秦天而言,早已是融入日常的习惯。但在这特殊的艰难时期,这份能力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它不仅稳住了军心,挽救了大量战斗骨干,更为他赢得了远超想象的威望与人望。
这“仁心校尉”之名,如同一道最坚实的光环,也像一块最可靠的基石,让他在危机四伏的边关和错综复杂的势力漩涡中,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立足之本,以及更多应对未来的资本。
医术,在此刻,已成为他手中不逊于环首刀与智谋的另一件重器,一件能凝聚人心、化绝望为希望的真正利器。
随着与赵军对峙的持续,大大小小的摩擦、偷袭、斥候战从未停歇,伤亡,尤其是非致命性的创伤,开始逐渐累积。狼牙壁垒本身经历过数次血战,伤兵营早已人满为患。更棘手的是,由于赵军骑兵对补给线的持续骚扰和封锁,从后方运送来的医官和药材变得极其稀少且不稳定。许多受伤的士卒,往往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轻伤拖成重伤,重伤则只能在痛苦中等死。
哀嚎声、腐烂伤口散发出的异味,以及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开始如同瘟疫般在壁垒内蔓延,甚至比敌人的刀剑更消磨士气。
然而,与其它壁垒愁云惨淡的景象不同,狼牙壁垒的士卒们,在最初的焦虑过后,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他们的校尉——秦天。
秦天通晓医术,这在狼牙壁垒乃至部分相邻防区的秦军中,早已不是秘密。早在驻守更早的营垒时,他就曾用山间采来的草药,救治过不少被毒虫叮咬、或因训练受伤的士卒。后来几次战斗后,他也时常亲自为受伤的部下检查伤势,用他那独特而有效的手法正骨、清创,调配的草药汤剂和药膏效果奇佳,远比军中医官那套粗放的处理方式要强得多。只是以往战事间隙尚有空闲,药材也还勉强跟得上,他并未完全接手医疗事务。
但如今,情况不同了。
看着伤兵营里那些痛苦呻吟的同袍,秦天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找到了忙得焦头烂额、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王医官。
“王医官,情况紧急,以往我那些土方草药,或可一用。”秦天开门见山,“需要什么草药,我立刻派人去采,伤患处理,我也可分担。”
王医官对秦天的医术早有耳闻,甚至私下里还请教过几个疑难伤症的处理方法。此刻见秦天主动站出来,他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道:“校尉肯出手,那是再好不过!只是如今伤患众多,药材匮乏……”
“无妨,尽力而为。”秦天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根据《药王神篇》所载和自己对周边山岭的了解,列出了一长串具有消炎、止血、生肌、退热等功效的草药名单,下令所有非战斗人员,由熟悉地形的老卒带领,分组外出采集,并详细告知了辨认方法和采摘注意事项。
紧接着,他亲自踏入气味污浊的伤兵营。
“校尉来了!”
“是秦校尉!他有办法!”
原本死气沉沉的伤兵营,因为秦天的到来,仿佛注入了一丝活力。许多伤兵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见过秦天的手段,信任他的能力。
秦天直接来到那名腹部溃烂、高烧不退的老卒面前。情况比前几天更糟,蛆虫蠕动,恶臭扑鼻。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秦天面色不变,挽起袖子,先用煮沸的盐水仔细清洗双手,然后接过王医官递来的(仅存的)小刀,运转罡气于指尖,使其带上一丝灼热,迅速而精准地剜去所有腐肉烂脓。老卒痛得浑身颤抖,却死死咬住木棍,眼神充满信任。
清创完毕,秦天取出刚刚捣好的草药泥。这药泥由七八种常见草药混合而成,其中一种带有辛辣气味的根茎,被他以微薄罡气催发过,散发出奇异的活性。他将药泥均匀敷在清洗干净的伤口上,又以干净的麻布妥善包扎。
说来也怪,那药泥敷上后,老卒原本紧锁的眉头竟缓缓舒展,口中发出了一声舒坦的叹息,那钻心的剧痛似乎被一股清凉之意压了下去。
这一幕,让周围所有看着的人都暗暗称奇。
接下来,秦天逐一处理重伤员。骨折者,他手法精准利落,配合一丝罡气疏导,复位固定,痛苦大减。刀剑创伤者,他清创缝合(用的是特制的兽筋),敷上特效草药,止血生肌效果显着。发热不退者,他根据症状,调配不同的内服汤剂,所用草药皆是寻常之物,经他之手配伍煎煮,却往往能药到病除。
他不仅救治狼牙壁垒的士卒,对于其他壁垒慕名送来、奄奄一息的伤兵,也一视同仁,竭尽全力。他常常忙碌到深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因消耗心神和罡气而略显苍白,但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
奇迹,在伤兵营中不断发生。
那个腹部重伤的老卒,三天后彻底退了烧,伤口处开始长出鲜红的新肉。
几名被判定可能终身残疾的骨折士卒,在秦天持续的治疗和疏导下,发现伤处恢复得又快又好。
许多原本需要截肢才能保命的重伤员,在秦天妙手之下,竟保住了肢体,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仁心校尉”的名声,以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如今却如同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前沿防线,甚至传到了后方!
“狼牙壁垒的秦校尉,医术通神!”
“我那兄弟胸口被划开那么大一口子,秦校尉都给缝起来了,现在都能下地走了!”
“要不是秦校尉,我们屯得折损一半人手!”
感激之情,在无数士卒心中涌动。秦天“仁心校尉”的美誉,变得实至名归。这声望,并非来自高高在上的赏赐或威严,而是源于他亲手解除痛苦、挽回生命的点点滴滴。它比任何军功带来的敬畏都更加深入人心,更加牢固。
狼牙壁垒的军心,在这种氛围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士卒们觉得,能跟随这样一位主将,是莫大的幸运和福气。他不仅能带领他们夺取胜利,更能守护他们的生命。这份归属感和忠诚,远超寻常。
李顺、猴三等亲信,看着秦天虽显疲惫却更显威严与仁厚的背影,心中的敬佩无以复加。他们明白,校尉此举,收获的远不止虚名,而是一股扎根于所有普通士卒心中、坚实无比的磅礴力量。
这一日,秦天刚为一名外营送来的、伤势极重的斥候队率处理完几乎断掉的胳膊,仔细固定好。那名以悍勇着称的队率,硬汉落泪,挣扎着要行礼。
秦天扶住他,平静道:“都是袍泽弟兄,不必如此,好生休养便是。”
他走出伤兵营,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染着草药汁液和些许血污的玄色军服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身后,是渐渐平息的痛苦呻吟,和无数道混合着感激、敬仰与誓死效忠的目光。
运用医术救人,对秦天而言,早已是融入日常的习惯。但在这特殊的艰难时期,这份能力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它不仅稳住了军心,挽救了大量战斗骨干,更为他赢得了远超想象的威望与人望。
这“仁心校尉”之名,如同一道最坚实的光环,也像一块最可靠的基石,让他在危机四伏的边关和错综复杂的势力漩涡中,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立足之本,以及更多应对未来的资本。
医术,在此刻,已成为他手中不逊于环首刀与智谋的另一件重器,一件能凝聚人心、化绝望为希望的真正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