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将铁原城残破的轮廓勾勒了出来,也照亮了校尉府前那片临时充作校场的空地。
秦天负手而立,身姿比以往更显挺拔。突破六品后,真气内敛,目光却愈发深邃,扫过场下黑压压的人群时,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那身布满旧痕的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好像无声地诉说着它的主人从何处而来。
场下,泾渭分明地站着两拨人。
左边,是他从尸山血海中带出来的三十七个老弟兄。人人带伤,站姿却如标枪般挺直,眼神锐利,带着经历过血火淬炼的悍勇和一丝对新晋校尉的绝对信任。他们人数虽少,凝聚的煞气却如同实质。
右边,则是那三四百名韩军降卒。经过几日休整和相对“温和”的看管,他们脸上的惶恐和麻木褪去不少,但依旧显得杂乱无章,眼神躲闪,带着对未来的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观望。如同一盘散沙。
秦天要做的,就是把这盘散沙,揉进自己的铁块里,打造成新的利刃。
他没有废话,目光如冷电般扫过降卒人群,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金石般的质感:
“仗,打完了。但你们的路,还没走完。”
人群出现一阵细微的骚动,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按秦律,你们是奴产子,是罪囚。最好的下场,就是发配边陲,与戍卒为伍,修城挖渠,至死方休。”秦天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锤,敲打在降卒的心头,让不少人的脸色发白。
“但,老子这里,有一条不一样的路。”
他顿了顿,给予压力充分发酵的时间。
“老子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种地的,打铁的,还是他娘的在韩军里混吃等死的兵油子!”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沙场的铁血味道,“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重新拿起兵器,用敌人的脑袋,换你们自己前程的机会!”
“老子要从你们当中,挑人!补充老子的队伍!”
这话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降卒中炸开!补充秦军?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摆脱罪囚的身份,重新成为士卒?甚至……获得军功?
惊疑、难以置信、以及一丝压抑不住的渴望,在无数双眼中闪烁。
“别高兴得太早!”秦天冷声打断他们的窃窃私语,“老子的兵,不是谁都能当的!”
他猛地一挥手:“石柱!”
“在!”石柱拄着拐杖,向前一步,虽然腿脚不便,但嗓门依旧洪亮。
“考核体能!绕着这片校场,跑!能跟上老子亲兵步伐,坚持到最后两百人者,留!”
“李顺!”
“末将在!”李顺独眼圆睁,脸上伤疤狰狞。
“考核技击!会用刀的,会用矛的,会使弓弩的,站出来!耍两下看看!滥竽充数者,滚!”
“猴三!”
“大人!”猴三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秦天身侧。
“盯着点,有偷奸耍滑、眼神不正、或是身上带着不该带东西的,给我揪出来!”
“喏!”三人齐声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校场上顿时热闹起来。
石柱带着十几个伤势较轻的老兵,率先开始绕场奔跑,速度不快,但节奏稳定,带着一股行军的铁律。降卒们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跟上。起初还显拥挤,但跑出不到两圈,差距便开始显现。有人气喘吁吁,有人步履蹒跚,不断有人掉队,瘫倒在地,被负责监督的士卒毫不客气地拖到一边。
李顺那边更是直接。他让人搬来一些训练用的木刀木枪,让自认有技艺的降卒上前演示。有人舞动起来虎虎生风,显然练过;也有人动作僵硬,破绽百出,直接被喝退。猴三则带着几个人,如同猎犬般在人群外围游弋,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小动作,偶尔会突然上前,从某个降卒怀里摸出藏匿的短刃或是可疑的物件,引来一阵呵斥和拖拽。
秦天静静地看着,面无表情。他没有指望这些降卒中能出多少高手,他要的是服从性,是体力,是一点基础的军事技能,以及……相对干净的背景。乱世用重典,治军需铁血,尤其是对待降卒。
考核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校场上,原本黑压压的人群稀疏了不少。最终,勉强达到要求的,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人。个个跑得满头大汗,或是舞弄兵刃后气息不稳,但眼神里,多少都带着点劫后余生和一丝被选中的庆幸。
秦天走到这一百八十余人面前,目光缓缓扫过。
“你们,暂时合格了。”他声音依旧冰冷,“但从现在起,忘掉你们是韩人!记住,你们是老子的兵!是大秦的卒!”
“你们的命,是老子和这些弟兄从阎王手里抢回来的!想要活得像个样子,想要田地宅院,想要封爵受赏,就得给老子拿出玩命的劲头来!”
他指向身后那三十七名老卒:“他们,就是你们的榜样!也是你们的长官!老子会把他们打散,安插到你们当中,做你们的什长、伍长!老子不管你们服不服,在这里,只有一个规矩——令行禁止!违令者,斩!临阵退缩者,斩!祸乱军心者,斩!”
三个“斩”字,如同三把冰刀,悬在了每一个新降卒的头顶,让他们刚刚升起的一点热气瞬间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和凛然。
“现在,重新编伍!”秦天对李顺下令。
李顺早已准备好名册,开始大声唱名,将这一百八十余人,连同那三十七名老兵,混合打散,重新编成五个屯(每屯约五十人),设屯长(由老卒担任),其下什长、伍长,也尽量由老卒或有表现突出的新降卒担任。确保每一个最小的作战单位,都有可靠的老兵作为骨干。
编组完成,校场上出现了五支略显杂乱,但骨架已然搭起的新队伍。老卒们自然而然地站在了队首或关键位置,眼神睥睨,新降卒们则有些拘谨,但至少在表面上,有了队伍的雏形。
秦天看着这支勉强成型、总数约二百二十人的队伍,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将这些心思各异的降卒真正熔炼成如臂指使的麾下,还需要血与火的考验,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日编练队列,熟悉军令!”秦天下令,“伙食按战兵标准发放!”
“谢校尉!”队伍中,响起一阵参差不齐,却带着几分激动地回应。战兵标准,意味着能吃饱,甚至偶尔见点荤腥!这对于刚刚脱离死亡阴影的降卒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秦天不再多言,转身离去。将具体的操练事宜交给了石柱、李顺等人。
他知道,扩充部队只是开始。如何带好这支鱼龙混杂的队伍,如何在即将到来的新郑之战中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他秦天的嫡系力量,才是真正的挑战。
他回头,看了一眼校场上开始笨拙整队的士兵们,眼神幽深。
利刃初成,还需打磨。而打磨的最好方式,就是战斗。
秦天负手而立,身姿比以往更显挺拔。突破六品后,真气内敛,目光却愈发深邃,扫过场下黑压压的人群时,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那身布满旧痕的甲胄在晨光下泛着冷硬的光,好像无声地诉说着它的主人从何处而来。
场下,泾渭分明地站着两拨人。
左边,是他从尸山血海中带出来的三十七个老弟兄。人人带伤,站姿却如标枪般挺直,眼神锐利,带着经历过血火淬炼的悍勇和一丝对新晋校尉的绝对信任。他们人数虽少,凝聚的煞气却如同实质。
右边,则是那三四百名韩军降卒。经过几日休整和相对“温和”的看管,他们脸上的惶恐和麻木褪去不少,但依旧显得杂乱无章,眼神躲闪,带着对未来的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观望。如同一盘散沙。
秦天要做的,就是把这盘散沙,揉进自己的铁块里,打造成新的利刃。
他没有废话,目光如冷电般扫过降卒人群,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金石般的质感:
“仗,打完了。但你们的路,还没走完。”
人群出现一阵细微的骚动,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按秦律,你们是奴产子,是罪囚。最好的下场,就是发配边陲,与戍卒为伍,修城挖渠,至死方休。”秦天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锤,敲打在降卒的心头,让不少人的脸色发白。
“但,老子这里,有一条不一样的路。”
他顿了顿,给予压力充分发酵的时间。
“老子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种地的,打铁的,还是他娘的在韩军里混吃等死的兵油子!”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沙场的铁血味道,“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重新拿起兵器,用敌人的脑袋,换你们自己前程的机会!”
“老子要从你们当中,挑人!补充老子的队伍!”
这话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在降卒中炸开!补充秦军?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摆脱罪囚的身份,重新成为士卒?甚至……获得军功?
惊疑、难以置信、以及一丝压抑不住的渴望,在无数双眼中闪烁。
“别高兴得太早!”秦天冷声打断他们的窃窃私语,“老子的兵,不是谁都能当的!”
他猛地一挥手:“石柱!”
“在!”石柱拄着拐杖,向前一步,虽然腿脚不便,但嗓门依旧洪亮。
“考核体能!绕着这片校场,跑!能跟上老子亲兵步伐,坚持到最后两百人者,留!”
“李顺!”
“末将在!”李顺独眼圆睁,脸上伤疤狰狞。
“考核技击!会用刀的,会用矛的,会使弓弩的,站出来!耍两下看看!滥竽充数者,滚!”
“猴三!”
“大人!”猴三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秦天身侧。
“盯着点,有偷奸耍滑、眼神不正、或是身上带着不该带东西的,给我揪出来!”
“喏!”三人齐声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校场上顿时热闹起来。
石柱带着十几个伤势较轻的老兵,率先开始绕场奔跑,速度不快,但节奏稳定,带着一股行军的铁律。降卒们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跟上。起初还显拥挤,但跑出不到两圈,差距便开始显现。有人气喘吁吁,有人步履蹒跚,不断有人掉队,瘫倒在地,被负责监督的士卒毫不客气地拖到一边。
李顺那边更是直接。他让人搬来一些训练用的木刀木枪,让自认有技艺的降卒上前演示。有人舞动起来虎虎生风,显然练过;也有人动作僵硬,破绽百出,直接被喝退。猴三则带着几个人,如同猎犬般在人群外围游弋,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小动作,偶尔会突然上前,从某个降卒怀里摸出藏匿的短刃或是可疑的物件,引来一阵呵斥和拖拽。
秦天静静地看着,面无表情。他没有指望这些降卒中能出多少高手,他要的是服从性,是体力,是一点基础的军事技能,以及……相对干净的背景。乱世用重典,治军需铁血,尤其是对待降卒。
考核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校场上,原本黑压压的人群稀疏了不少。最终,勉强达到要求的,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人。个个跑得满头大汗,或是舞弄兵刃后气息不稳,但眼神里,多少都带着点劫后余生和一丝被选中的庆幸。
秦天走到这一百八十余人面前,目光缓缓扫过。
“你们,暂时合格了。”他声音依旧冰冷,“但从现在起,忘掉你们是韩人!记住,你们是老子的兵!是大秦的卒!”
“你们的命,是老子和这些弟兄从阎王手里抢回来的!想要活得像个样子,想要田地宅院,想要封爵受赏,就得给老子拿出玩命的劲头来!”
他指向身后那三十七名老卒:“他们,就是你们的榜样!也是你们的长官!老子会把他们打散,安插到你们当中,做你们的什长、伍长!老子不管你们服不服,在这里,只有一个规矩——令行禁止!违令者,斩!临阵退缩者,斩!祸乱军心者,斩!”
三个“斩”字,如同三把冰刀,悬在了每一个新降卒的头顶,让他们刚刚升起的一点热气瞬间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畏和凛然。
“现在,重新编伍!”秦天对李顺下令。
李顺早已准备好名册,开始大声唱名,将这一百八十余人,连同那三十七名老兵,混合打散,重新编成五个屯(每屯约五十人),设屯长(由老卒担任),其下什长、伍长,也尽量由老卒或有表现突出的新降卒担任。确保每一个最小的作战单位,都有可靠的老兵作为骨干。
编组完成,校场上出现了五支略显杂乱,但骨架已然搭起的新队伍。老卒们自然而然地站在了队首或关键位置,眼神睥睨,新降卒们则有些拘谨,但至少在表面上,有了队伍的雏形。
秦天看着这支勉强成型、总数约二百二十人的队伍,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要将这些心思各异的降卒真正熔炼成如臂指使的麾下,还需要血与火的考验,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日编练队列,熟悉军令!”秦天下令,“伙食按战兵标准发放!”
“谢校尉!”队伍中,响起一阵参差不齐,却带着几分激动地回应。战兵标准,意味着能吃饱,甚至偶尔见点荤腥!这对于刚刚脱离死亡阴影的降卒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秦天不再多言,转身离去。将具体的操练事宜交给了石柱、李顺等人。
他知道,扩充部队只是开始。如何带好这支鱼龙混杂的队伍,如何在即将到来的新郑之战中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他秦天的嫡系力量,才是真正的挑战。
他回头,看了一眼校场上开始笨拙整队的士兵们,眼神幽深。
利刃初成,还需打磨。而打磨的最好方式,就是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