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琛儿向来眼高于顶-《启蒙丫鬟》

  正思忖间,忽听老夫人又道。

  “听说,前几日琛儿又闹脾气了?为了件衣裳?”

  薛林氏笑了笑,带着几分无奈。

  “母亲也听说了?可不是,那孩子也不知怎么了,非盯着碧桃给他做新衣,碧桃这几日忙着学规矩,一时没顾上,他就急了。昨日还跑到我跟前抱怨呢。”

  “胡闹。”

  老夫人皱了皱眉。

  “堂堂少爷,跟个丫头计较这个。针线房是摆设吗?”

  “儿媳也是这么说他。”

  薛林氏道。

  “许是那日碧桃给玦儿量尺寸,被他瞧见了,小孩子心性,觉得新奇,也非要凑这个热闹。已经说好了,等寿宴过后,让碧桃安心给他做便是。”

  老夫人闻言,眉心的褶皱并未舒展,她将手中的乌木佛珠不轻不重地往小几上一搁,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目光如探照灯般,再次聚焦在垂首侍立的碧桃身上,带着审视与毫不掩饰的怀疑。

  “哦?琛儿向来眼高于顶,何时对个丫鬟的针线这般上心了?”

  老夫人声音沉稳。

  “你这丫头,抬起头来回话。究竟是如何‘招惹’了二少爷,让他放着针线房不用,偏偏盯上了你?莫不是仗着有几分颜色,学了些什么不安分的手段,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这话语如钢针般刺来,碧桃只觉得头皮一紧,背上瞬间沁出冷汗。

  她依言抬起头,眼神保持着清明与恭顺,不敢有丝毫闪烁。

  她再次深深福礼,清晰答道。

  “回老夫人话,奴婢不敢,万万不敢有此非分之想!奴婢入府多年,蒙夫人恩典,雪玲姑姑教导,深知本分二字。那日奴婢奉命为三少爷量体裁衣,恰逢二少爷在场。二少爷…二少爷或许是一时觉得新奇,才随口吩咐了奴婢一句。奴婢深知身份低微,从不敢有半分逾越,更不敢怠慢本职,这些时日一直谨遵夫人和张嬷嬷教诲,用心学规矩,绝无半分旁骛。请老夫人明鉴!”

  薛林氏见婆母语气严厉,也连忙笑着帮腔,语气带着对儿子的回护。

  “母亲息怒,您还不了解琛儿那孩子吗?他那就是个没长大的皮猴儿,心思再单纯不过,整日里只惦记着他的枪棒骑射,何曾开过这等窍?不过是瞧见弟弟有新衣,他便也眼热,跟着凑个热闹罢了,哪有什么深层缘由?若是他真有什么不妥当的心思,儿媳第一个便不饶他,更不会还让碧桃近前伺候了。”

  老夫人冷哼一声,目光在碧桃那张虽紧张却难掩清丽的脸庞上逡巡片刻,又扫过一旁始终沉默如冰的三夫人,话锋陡然一转,语气愈发森寒,指桑骂槐之意昭然若揭。

  “哼,量你也没那个胆子!这府里的规矩,不是摆设!丫鬟就要有丫鬟的本分,认清自己的身份,别整天想着攀高枝儿,学那起子轻狂样,搅得家宅不宁!我们薛家的爷们儿,前程远大,将来是要建功立业的,岂是些阿猫阿狗都能肖想的?”

  她说着,锐利的目光如刀子般刮过三夫人那张清冷的脸。

  “别以为有几分姿色,会些狐媚手段,就能把男人的魂儿勾了去,迷得人五迷三道,连嫡庶尊卑、祖宗家法都忘了!弄得好好儿的爷们儿,眼里只有妻妾,没了家族,没了出息!连个子嗣传承都…哼!”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没提三夫人,可字字句句都像鞭子一样抽在她身上。

  佛堂内的空气瞬间凝滞,二夫人不安地挪动了一下身子,低下头去。

  薛林氏也微微蹙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有接话。

  三夫人依旧垂着眼眸,放在膝上的手却死死攥紧了帕子,指节用力到泛白。

  她挺直的背脊僵硬得如一块石头,嘴角紧紧抿着,那弧度透出隐忍到极致的屈辱。

  老夫人却似犹未尽兴,目光又落在那三个鹌鹑般缩在绣墩上的孙女身上,尤其是那个最小的,眼神里的嫌弃几乎不加掩饰。

  “还有你们!”

  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训诫的意味。

  “一个个的,都给我把规矩学好了!姑娘家家的,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将来如何出去见人?别学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家子气,整日里畏畏缩缩,或是心思浮动!我们薛家的女儿,就算……也要有嫡女的气度和风范!别让人看了笑话去!”

  那最小的女孩被吓得浑身一抖,眼圈瞬间就红了,却死死咬着嘴唇不敢哭出声。

  两个姐姐更是将头埋得极低,肩膀微微颤抖。

  碧桃的心也随着老夫人的话语忽上忽下,她知道这把火虽然暂时从自己头上移开,但老夫人借题发挥,远比她想象的要凌厉。

  她只能将头垂得更低,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老夫人哼了一声,也没再深究了,淡淡道。

  “孩子们年纪小,争强好胜些也难免。只是这心思,还得用在正道上。尤其是姑娘家,规矩、女红,一样都马虎不得,将来出了门子,才不至于被人小瞧了去。”

  这话意有所指,三夫人的脸色白了些,握着茶杯的手指收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她生的都是女儿,老夫人这话,无异于在她心上扎针。

  二夫人忙打圆场道。

  “母亲说的是。咱们家的姑娘,个个都是好的。”

  说着,她看向那三位小姐,尤其是那个最小的,柔声道。

  “慧姐儿,昨日教你的那个针法,可学会了?”

  那最小的女孩,名唤薛允慧,被突然问到,吓了一跳,怯生生地抬起头,小声道:“回、回二伯母,还、还不太熟……”

  三夫人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带了维护。

  “慧儿还小,手上没力气,慢慢学便是。”

  老夫人却不接这话,只对薛林氏道。

  “你是长嫂,孩子们的事,也多费心。尤其是姑娘们的教养,不能松懈。”

  “是,母亲。”

  薛林氏恭顺应下。

  接下来,老夫人又问了些府中收支、田庄收成等事,主要是薛林氏和二夫人在回话。

  三夫人掌管的事务不多,大多时候只是沉默地听着。

  碧桃一直垂首侍立在薛林氏身后。

  她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那三位小姐。

  最大的那位,名唤薛允娴,约莫十五岁,眉眼间已有几分三夫人的清冷模样,坐得笔直,神情却有些过于早熟的沉寂。

  次女薛允雅,十二三岁年纪,容貌更似其父,较为明丽,此刻正微微嘟着嘴,似乎有些不耐烦。

  最小的薛允慧,刚满十岁,则是一脸懵懂,大眼睛里满是惶惑不安。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也难怪她们性情各异。

  碧桃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想起自己的出身,又觉得能在这府中有一席安稳之地,已属不易。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老夫人脸上露出了倦色。

  她摆了摆手。

  “行了,我也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三位夫人连忙起身,行礼告退。

  出了佛堂,走到院中,阳光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二夫人轻轻舒了口气,对薛林氏低声道。

  “大嫂,方才可是吓着我了。”

  薛林氏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

  “母亲也是关心则乱。”

  她说着,目光转向一旁沉默的三夫人。

  “三弟妹,一起走吧?”

  三夫人摇了摇头,语气疏离。

  “不了,大嫂,二嫂,你们先请吧,我还有些话要同母亲房里的嬷嬷说。”

  说着,她微微颔首,便带着自己的丫鬟,转身又往正房方向去了。

  二夫人看着她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薛林氏神色不变,对碧桃道。

  “我们也回去吧。”

  回去的路上,薛林氏没有说话,似乎在想着什么。

  碧桃也不敢打扰,默默跟在后面。

  直到回到锦瑟院,进了正房,薛林氏在榻上坐下,接过碧桃奉上的茶,才缓缓开口道。

  “今日在老夫人那儿,你也都看见了。”

  碧桃垂手而立,谨慎地答道。

  “奴婢愚钝,只谨守本分,不敢妄加揣测。”

  薛林氏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

  “懂得谨守本分是好事。多看,多听,少说,总是没错的。”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

  “老夫人年纪大了,心思难免重些。三弟妹……她也不容易。”

  碧桃心中一动,夫人这话。

  她低声道。

  “夫人仁厚。”

  “仁厚?”

  薛林氏轻轻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苦笑。

  “有时候,仁厚未必是好事。罢了,不说这些了。”

  她放下茶盏,看向碧桃。

  “后日便是谢府寿宴,你心里可都有数了?”

  “回夫人,张嬷嬷教导的,奴婢都记下了。定当谨言慎行,绝不给夫人和府上丢脸。”

  碧桃连忙保证。

  “嗯。”

  薛林氏点了点头。

  “届时跟紧我便是。谢家是上京来的,规矩重,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是。”

  “去吧。”

  薛林氏挥了挥手。

  “今日也累了,回去歇歇。晚间歇值让碧莲来便是。”

  “谢夫人。”碧桃行礼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