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观中局-《亡国公主:拿捏五个疯批权臣》

  晨光透过窗纸,在书房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顾流芳的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桌上的茶已经凉透,却无人有心思去换。

  你说你知道张文远的下落?萧绝猛地站起身,铠甲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他在何处?

  我走到书案前,缓缓展开一张绘制精细的京城地图:诸位可还记得冯德那个在永昌银号当账房的干儿子?

  闻人宴若有所思地轻抚茶盏边缘:就是那个中毒身亡的?

  正是。我的指尖在地图上轻轻移动,我仔细查阅过他的账目,发现他每月十五都会往城西的白云观捐一笔香火钱,数额不大,但整整持续了十年。

  顾流芳轻摇折扇:这有何稀奇?京城中往寺庙道观捐香火的官员不在少数。

  若只是寻常香火钱,我自然不会在意。我抬起头,环视众人,但每次捐钱的票据上,都盖着一个特殊的印记——一枚缺了角的铜钱。

  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缺角的铜钱印记,我们都在冯德的密信上见过,这个细节让所有人都警觉起来。

  白云观...闻人宴沉吟道,张太师致仕后,确实常去那里听经说法。

  一直静立角落的墨子谦忽然开口:三个月前,白云观后院进行翻修,工部记录上写的是修补破损墙面,但用料清单上却出现了青石板和紫檀木。

  青石板和紫檀木?顾流芳敏锐地挑眉,这可不是普通修补该用的材料。

  更值得留意的是,墨子谦继续道,翻修期间,观里特意请了太医署的人去给老道长诊脉,说是年事已高需要调理。

  萧绝浓眉紧锁:这有何不妥?

  问题在于,我接过话头,前去诊脉的正是苏景明的亲传弟子。

  闻人宴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苏景明...贤妃的叔父。

  不错。我的手指精准地落在地图上白云观的位置,每月十五的固定捐款、缺角的铜钱印记、超规格的翻修用材,还有苏景明弟子的出现...这些巧合未免太多了。

  顾流芳用扇骨轻敲掌心:你的意思是,张文远很可能就藏在白云观中?

  不是可能,是肯定。我的语气斩钉截铁,而且,明日就是十五。

  萧绝立即起身:我这就调兵...

  不可。我和闻人宴异口同声地制止。

  闻人宴缓缓摇头:白云观是百年古观,在信众中威望极高。没有确凿证据就带兵搜查,恐怕会激起民愤。

  更何况,我补充道,我们尚不清楚观内究竟有多少他们的人。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顾流芳颔首:沐姑娘思虑周全。既然他们在暗处经营多年,必定早有准备。

  那该如何是好?萧绝焦躁地在房中踱步,难道要坐视不理?

  自然不是。我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既然不能明查,那便暗访。

  你的意思是...顾流芳若有所悟。

  明日十五,白云观必定香客云集。我微微勾起唇角,我们何不也去上一炷香?

  闻人宴眉头微蹙:但我们几人都太过惹眼,只怕一进观门就会被认出来。

  所以由我去最合适。我环视众人,各位就在观外策应。

  萧绝还要反对,我抬手制止:这是最稳妥的安排。我一个女子,混在香客中不会引人注目。况且...

  我略作停顿:我总觉得,贤妃在花盆中藏匿的东西,或许就是留给我的重要线索。

  顾流芳忽然道:我与你同去。

  见我面露讶异,他淡然一笑:白云观的知客道长与我有旧,我以捐香火为由前去拜访,再自然不过。

  闻人宴沉吟片刻:如此也好。有流芳相伴,万一有事也能互相照应。

  计议已定,众人各自准备。我回到房中,取出贤妃塞在花盆中的那个丝帕包裹。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一枚小巧的青铜钥匙,钥匙柄上清晰地刻着一个字。

  墨...我喃喃自语。这会是开启何物的钥匙?又与张文远有着怎样的关联?

  晨光渐明,我换上一身寻常女子的装束,将钥匙仔细收好。今日的白云观之行,或许就能解开所有的谜团。

  但不知为何,心中总萦绕着一丝不安。这一切似乎进行得太过顺利,就好像...有人刻意在引导我们前往白云观。

  姑娘,该动身了。云袖在门外轻声提醒。

  我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出。晨光刺目,今日注定不会太平。

  马车缓缓驶向城西,我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想起楚玄被软禁前说过的话:我总觉得,我们正在一步步走进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或许,从我们决定前往白云观的那一刻起,这盘棋才真正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而张文远,这位本该已经的太师,此刻是否正在观中,静候着我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