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从容的应对-《神医下山和女总裁闪婚》

  叶尘对苏曼身体状况的精准判断,让包间内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初的审视和隐隐的优越感,被一丝好奇与不易察觉的尊重所取代。然而,这种建立在“有用”基础上的缓和,并不能完全消除圈层差异带来的隔阂与试探,尤其是对于心思更为敏锐、习惯用价值衡量一切的赵雯而言。

  茶香袅袅,精致的点心几乎未动。赵雯轻轻晃动着手中的茶杯,目光落在叶尘那身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靛青色棉麻衣服上,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叶先生这身衣服,料子看起来很特别,是现在流行的‘佛系’风格吗?”她语气轻松,仿佛只是随口聊聊时尚,但“佛系”二字在她口中,却隐隐带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调侃,暗示着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或者更直接点——与现代社会脱节。

  傅雨霏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顿,看向赵雯。她知道,这才是赵雯真正擅长的领域,用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包裹着锐利的锋芒。她下意识地看向叶尘,心中竟有些莫名的紧张,仿佛怕他被这软刀子刺伤。

  叶尘闻言,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袖,神情没有任何被冒犯的不悦,反而带着一种欣赏物品本身的专注。他抬起头,对上赵雯探究的目光,坦然答道:“算不上流行,只是寻常棉麻,透气吸汗,穿着舒适而已。” 他回答得极其朴素,完全跳出了赵雯设定的“风格”、“潮流”的框架,回归到衣物最本质的功能。

  赵雯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他会这样回答。她准备好的后续调侃,比如“看来叶先生很懂得养生避世”之类,一下子被堵了回去。她抿了抿唇,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转而将话题引向更现实的层面。

  “舒适确实重要。”赵雯点点头,话锋却随即一转,“不过在这个社会,有时候外在的包装还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们做生意,门面、行头,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实力和信誉。叶先生觉得呢?” 她这话看似在讨论普遍现象,实则暗指叶尘的“不拘小节”可能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实力不足”。

  这话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刺耳。苏曼轻轻碰了碰赵雯的手臂,示意她适可而止。陈丽珺也微微蹙眉,看向傅雨霏。傅雨霏脸色微沉,正要开口,却见叶尘轻轻摇了摇头。

  他脸上非但没有愠色,反而露出一抹极淡的、近乎包容的笑意,仿佛在看一个执着于外物的迷途之人。他声音平和,缓缓道:“赵小姐所言,有其道理。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古已有之。” 他先肯定了对方的部分观点,这让赵雯的脸色稍缓。

  但紧接着,他话锋微转,依旧是不急不缓的语调:“不过,医者看待人体,重在气血经络是否通畅,五脏六腑是否调和。衣衫华美固然赏心悦目,但若内里失调,再好的包装,也不过是徒增负累。至于信誉,” 他顿了顿,目光清正地看着赵雯,“我想,终究源于手到病除的医术,和问心无愧的品行,而非一件外袍。”

  他再次用自己最熟悉的医学道理,化解了对方关于世俗价值的诘问。他将“实力”和“信誉”重新定义回自己领域的“医术”与“品行”,逻辑自洽,无从反驳。而且,他言语间没有丝毫火气,也没有试图说服对方,只是平静地陈述自己的认知,那份笃定和淡然,反而衬得赵雯的步步紧逼有些落了下乘。

  赵雯彻底语塞。她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关于财富、地位、时尚的言论,在对方这套立足于“内在”与“本质”的价值观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俗气。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不接招,不辩解,只是微笑着,用他自己的道理,构建起一道无法攻破的壁垒。

  叶尘见她不语,便不再多言,自顾自地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叶,呷了一口,姿态闲适,仿佛刚才那场暗流涌动的言语交锋从未发生。

  傅雨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波澜起伏。她看到赵雯的明褒暗贬,像锋利的针,刺向叶尘,却如同刺入了一团柔软的棉花,无处着力,反而被那棉花温和地包裹、化解。叶尘那一笑了之的态度,并非懦弱或迟钝,而是一种源于内心强大和价值观稳固的、真正的从容。

  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所谓的圈层规则,因为他自有他的世界和准则。这种认知,让傅雨霏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她所处的世界,充满了计算、衡量、包装和博弈,而叶尘的存在,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活法。

  包间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最后还是陈丽珺笑着打起圆场,将话题引向了最近的一场艺术展览,气氛才重新活络起来。

  但傅雨霏知道,经过方才那一轮,她这群眼高于顶的姐妹,对叶尘的看法,已然不同。而她自己心中,那个关于“圣人”还是“影帝”的疑问,似乎也在这份无可挑剔的从容面前,渐渐模糊,另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正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