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李虺既明对策,遂拉戏志才往大帐:“志才,往大帐!我已有计,一月便可出发,十日可达青州沿海。先使十万粮草赎仲严,再令管承及其海贼死无葬身之地!”
“然一月之内,何以造此多大船?粮草筹集亦恐不及!” 戏志才疑曰。
“志才,我等之酒,二十余斤粮换一斤,且以山药酿造,此利甚丰。今次更要提酒之度数 —— 管承不知酒非独可饮也。彼敢要十万石粮草,已一脚踏入鬼门关!”
“主公,酒除饮外,更有何用?”
“至大帐,志才便知。”
二人言罢行至中军大帐,众等半日,见其归,纷纷围问。
李严待众人问毕,方开口:“主公、军师,商议半日,恐要分派任务矣?”
李虺指李严笑曰:“还是正方懂我!汝为郡丞,责任重大 —— 酿酒所需粮食、山药等原料,皆由汝筹集。需备足酿‘云中仙’之料,其值当抵二十万石粮草。”
李严惊曰:“主公,二十万石粮草?需酿多少酒耶?”
李虺笑问:“二十万石粮草之量,与值二十万石粮草之酒量,孰多?”
李严略思,恍然大悟:“主公,严明白了!”
李虺见李严事宜已妥,转对张顺:“张顺,予汝一月,能装成几多楼船?”
张顺满不在乎:“主公,俺早言矣,一月可整出百艘!”
戏志才惊问:“张顺,此言当真?一月能造百艘楼船?若然,此事大有希望!”
李虺摆手:“单造船无用,需装发动机与木轮桨,如水寨中那艘一般!”
张顺闻言,自信顿失:“啊?还要装发动机与木轮桨?”
“然!一月能造几艘?”
张顺翻眼思索半晌:“三十艘差不离?”
李虺加码:“不行,需四十艘!此艘算在内,再造三十九艘。另遣数工匠,指导水军将士选旧船之大者,以铁索连之 —— 八艘为一组,两列四艘。一月连出二十组,待动力楼船成,每组前连两艘楼船,以二船牵八船而行。虽速稍缓,然出长江口沿北岸北上,船身既大,当能抗小风浪。若遇台风,便算我等命薄。”
众闻其言,皆错愕 —— 此皆超乎认知,闻所未闻也。张顺盘算良久,不知如何应答。
李虺复转向周泰、蒋钦:“幼平、公义,汝二人遣人助张顺所派工匠选船、连船。多选大船,归时需运百姓;小船则售之可也。”
言及卖船,李虺思此事交李严更宜,然已派其筹酿酒原料。沉吟片刻,遂曰:“李严、阚泽,汝二人先缓手头事,卖船之事,亦交汝等打理。”
“德润,方才吾思虑有欠。此战船拟售与荆州水军,此时当遣正方前往为宜,故……”
“主公放心!筹集粮食与山药之事,便交与吾。此本南昌地面之事,原是分内之责。”
李虺见阚泽毫不推辞,主动承李严之任,知其早虑及此。
分派已毕,李虺转视张顺 —— 其先前正对答无措:“张顺,四十艘船需二百四十套发动机、九百六十个气缸,汝未毁模具耶?若然,此月恐无眠矣!”
张顺闻言,方知工作量之巨,此前竟未算清,急曰:“模具虽在,然此数恐难造毕!”
“可将手下分两班,昼夜轮作,每班再分诸组,各司其职 —— 组装、铸造、打磨,工序分立,终则装船。另于木轮桨外加大罩,防碰撞损毁,亦增固定之点,使其稳固。今日即返南昌,明日起速造船!”
张顺虽初时纷乱,闻李虺言及流水线之法,思路顿清,始盘算人员调度。
布置既毕,李虺忽灵光一闪,问阚泽:“德润,昌南一带,佳窑何在?”
阚泽虽不解其意,仍答:“主公,昌南佳窑甚众。莫非欲烧‘云中仙’酒坛?然昌南距南昌远,运输恐损,不若就近烧制合算。”
李虺摇头:“寻常陶器可也,此番欲烧特制之坛,昌南窑厂更可靠。”
“‘可靠’?主公此言何意?”
“啊……” 李虺入汉五载,仍存后世习惯,脱口而出处,忙释:“可靠者,甚好之意也。”
“哦。” 阚泽捻须沉吟,“昌南窑厂于南昌有商号经营,然泽不知哪家最优。”
“既如此,返南昌再议。此事办妥,山药与粮食用量可省甚多。”
众皆不解山药、粮食与窑厂何干,面面相觑。唯戏志才识李虺,问曰:“主公莫非欲于酒坛作手脚?”
“哈哈哈哈…… 知我者,志才也!” 李虺念及管承将中此计,放声大笑,“吾欲造双层酒坛:下层大半盛水,上层小半盛酒。若坛可成,以彭蠡泽水充酒送管承,换仲严归,岂不划算?”
众闻言皆赞此计之妙 —— 双层酒坛之想,实出人意料,坛重依旧,酒却仅半。殊不知,此乃李虺后世游景区购茶受骗所得灵感:无良商家以包装上层好茶示客,下则粗劣,今移用千八百年前,众人果难料及。
众觉此计虽阴损,然对管承之流,亦无伤大雅,念及送管承者多为水,皆笑不可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沙摩柯复出憨言:“师父,何需半坛酒?尽盛水可也!”
李虺对其语无奈:“臭小子!此乃换汝师伯!管承非愚者,水与酒岂能不辨?总得予些许真货,且汝师伯岂不值那点酒耶?”
沙摩柯挠头傻笑,帐中笑声更烈。
戏志才忽忆李虺言酒有他用,急问:“适才楼船之上,主公言酒另有他途,不知为何?”
李虺止笑,定神对周泰曰:“幼平,取火盆来。”
“火盆?主公,今非寒冬,军中未备火盆。”
“取火把来,总有吧?”
“有!”
未几,周泰取火把数支付李虺。李虺将火把头聚于地,点燃后,提一坛酒,对众神秘一笑:“诸位上眼!此乃见证奇迹之时!”
其剽窃后世刘谦魔术台词,缓缓将酒倒向燃着之火把。众皆以为酒似水,必能灭火,然酒液落火之瞬,景象颠覆认知 —— 原本小火苗骤窜两三尺高蓝焰,地上酒液亦燃火流动。
“诸位,此物点着掷入敌营,当是何景?”
戏志才神色凝重:“主公,‘云中仙’天下有售!若敌军知此法,恐……”
李虺颔首:“志才所言有理。然以酒点火,非浓度极高,即用量极巨。寻常将士能掷数十斤酒坛几何远?必不及弓箭也。”
戏志才思之有理,复低头沉吟。
帐中酒宴正酣,忽闻帐外嘈杂,隐约有喝骂声。李虺一愣,未及发问,戏志才骤起:“哎呀!只顾议换回仲严,竟将夏侯渊忘于帐外!”
“夏侯渊?” 李虺大惊,“志才,汝等未诛之?夏侯惇既为仲严所杀,留夏侯渊何用?一刀了断省事,竟还自青州带回?”
戏志才笑曰:“主公,夏侯惇确死于仲严之战,然挥刀斩之者,实乃曹仁,夏侯渊亲见。今曹仁失踪,曹操、曹洪势孤,虽隐姓埋名,去处唯此一处。留夏侯渊,异日或有用处。”
李虺摇头:“无论夏侯惇如何死,终死于我军之手。彼与夏侯渊乃兄弟,岂会不记仇?”
戏志才不以为然:“未必!夏侯惇与夏侯渊虽同姓,实乃本家,夏侯渊与曹操亲厚更甚。曹氏兄弟乃嫡堂,夏侯二人不过夏侯氏同辈。若能令夏侯渊与曹操决裂,夏侯惇之死,可尽推于曹仁也。”
李虺狐疑视之:“志才果有把握?”
戏志才高深一笑:“主公,即便无用,再杀不迟。主公岂会惜粮食养一闲人?”
李虺皱眉苦笑:“志才,吾岂是小气之人?若能得夏侯渊为用,别说粮食,终身锦衣玉食亦无妨!速去安置之,帐外喧闹,恐其未食饥饿矣。”
“唉,适才只顾议仲严,竟忘此人。忠先去安排,待时机成熟,再令其见主公。”
李虺点头,戏志才转身出帐。
沛国谯县,咸亨商行谯县分号。一年轻男子衣简,背小包袱,缓步入内,不经意扫视店中环境、宾客与伙计。
一伙计上前作揖:“客官需何物?吩咐在下便可。”
年轻男子回礼问:“贵号有‘去清复明’膏药否?”
伙计上下打量之,答:“有,然价昂 —— 三千三百三十三钱一副。”
男子点头:“五千五百五十五钱,可卖否?”
伙计曰:“客官,此价过昂矣。”
男子曰:“不贵!若真能去清毒、复光明,当牛做马亦值。”
伙计不再多言,引男子入后院,出后门至街对角院落,以三长两短、三短一长之法叩门。
门开,伙计引男子入内,穿堂过院至一小院堂屋,令其稍候,自入内通报。未几,伙计出,引男子入堂屋。
屋中独坐一中年男子,持竹简低头,未抬首问:“汝何人部署?来此何为?”
“在下牛刚,原确山七零一团何曼将军麾下。两年前遣往谯县监视曹家、打探消息。”
中年男子骤抬首,紧盯牛刚:“汝便是因故未撤出之牛刚?化名为何?”
“牛二娃。”
中年男子闻言,急起身绕案,深施一礼 —— 起身时腿脚明显不便:“哎呀!两年无汝音讯,今日何故来此?”
牛刚忙扶之:“未请教尊姓大名,岂敢受此礼!”
中年男子拉牛刚坐,倒茶曰:“在下咸亨商行谯县掌事王伟,曾在军中,乃石猿山周仓将军麾下。昔袭士家屋堡劫粮,摔断腿致伤,不能征战。因曾读书,故遣此统管谯县周遭消息搜集传递。牛贤弟此两年境况如何?”
牛刚察王伟表面热络,实则提防,正试探己脱离队伍之况。
牛刚亦不隐瞒,略述数载经历,且报一讯:曹仁已弃曹操,自立门户为发丘中郎将,率摸金校尉以盗墓为业。此番,牛刚以寻买家为名至谯县,方得与咸亨商行相联。
“今曹仁掌控曹操之摸金校尉,往日送曹德之明器遂断。此乃绝曹操财路也,其日后生计必愈艰。曹仁麾下仅数十人,墓中所获明器皆自售。我等可趁势以低价收之,再图高价转卖 —— 既得拉拢曹仁,促其多盗明器,我等亦赚差价,岂非一举两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伟笑曰:“此事需报大掌柜,待主公定夺,你我不可擅专。闻曹仁颇重你,莫非你欲暗中向之?”
牛刚闻言骤起,怒曰:“汝何出此言!我牛刚自随何曼将军投主公,便无二心!曹仁待我虽厚,我亦知恩图报,然主公之事,未尝吐露半字。今日来此,一为与汝等联络,二为设法劝曹仁归主公,汝竟疑我叛主!今我既在汝掌控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王伟见其动怒,忙和颜安抚:“牛刚贤弟,莫怒。汝失联两年余,今乍现身,难免令人多虑。再者,我等听命于上,曹仁之事无主公授意,岂敢轻断?且曹仁是否真与曹操决裂,尚未可知 —— 若乃二人设奸计,欲探背后主使,我等反遭利用矣!贤弟,此事不得不察!”
牛刚闻言一震:“王兄是说,曹操、曹仁早疑我,以此试探于我?”
王伟捻须踱步,沉吟半晌:“此事虽无定论,然不可不防。可先收汝带来之明器,汝且归,留意曹仁举动,察周遭有无监视之迹。待下次再有明器出手,你我再详谈。汝近况,我当报于上,听主公安排,如何?”
“甚善。” 牛刚颔首,解下背上小包袱,启之,内仅数件玉器、十余颗宝石。
王伟指之问:“仅此些许?”
牛刚苦笑:“此番出意外,原见诸多好物,然出墓仓促,未及多带。黄金已换钱用,明器分作数份,出来寻买主者非我一人。”
王伟点头笑曰:“看来此业亦不易为。”
“正是。王兄可多出些钱收此明器,曹仁日后有好物,必令我来售,你我亦能多传消息。”
王伟摇头:“不可。价若过高,恐遭人疑,甚至引狭隘者嫉妒。非但不能高,反需略低,方不易露迹。”
牛刚颔首:“哎呀,多亏王兄提点,还是王兄虑周。便依王兄之言!”
王伟示意其坐:“牛贤弟稍待,我携明器寻人估价,换算成黄金,便汝携带。” 言罢提包袱出门。
未久,王伟返,提小包袱入堂屋,启之 —— 内有八枚马蹄金,灿然夺目。
“牛贤弟,汝带来之明器虽少,皆是稀世珍宝,数件更乃皇家御用。其值虽巨,然御用之物难转手,商家亦要牟利,故仅能折半。此八斤黄金,算汝初售价低,回去最多有人嫌汝不善经营,或疑汝私吞,断不疑汝与商行有关。”
牛刚点头认可:“既如此,在下告辞 —— 出来久恐引人疑。若曹仁有难售之明器,必再令我来,届时有消息,当告知于你。”
王伟曰:“归后切记谨小慎微,低调行事。亦需探曹仁口风,若乃其与曹操设局,速来报我,使主公早作定夺,除曹操此患。”
“放心!有王兄提点,归后必摸清曹仁真意。”
王伟颔首,连击双掌。先前引牛刚之伙计闪身入内,示意牛刚随其去。牛刚向王伟拱手告辞,随伙计出院,循原路返咸亨商行,出正门扬长而去。
正是:
铁索连舟谋北海,双层藏水戏贼酋。
谯楼暗线传消息,且看风云起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然一月之内,何以造此多大船?粮草筹集亦恐不及!” 戏志才疑曰。
“志才,我等之酒,二十余斤粮换一斤,且以山药酿造,此利甚丰。今次更要提酒之度数 —— 管承不知酒非独可饮也。彼敢要十万石粮草,已一脚踏入鬼门关!”
“主公,酒除饮外,更有何用?”
“至大帐,志才便知。”
二人言罢行至中军大帐,众等半日,见其归,纷纷围问。
李严待众人问毕,方开口:“主公、军师,商议半日,恐要分派任务矣?”
李虺指李严笑曰:“还是正方懂我!汝为郡丞,责任重大 —— 酿酒所需粮食、山药等原料,皆由汝筹集。需备足酿‘云中仙’之料,其值当抵二十万石粮草。”
李严惊曰:“主公,二十万石粮草?需酿多少酒耶?”
李虺笑问:“二十万石粮草之量,与值二十万石粮草之酒量,孰多?”
李严略思,恍然大悟:“主公,严明白了!”
李虺见李严事宜已妥,转对张顺:“张顺,予汝一月,能装成几多楼船?”
张顺满不在乎:“主公,俺早言矣,一月可整出百艘!”
戏志才惊问:“张顺,此言当真?一月能造百艘楼船?若然,此事大有希望!”
李虺摆手:“单造船无用,需装发动机与木轮桨,如水寨中那艘一般!”
张顺闻言,自信顿失:“啊?还要装发动机与木轮桨?”
“然!一月能造几艘?”
张顺翻眼思索半晌:“三十艘差不离?”
李虺加码:“不行,需四十艘!此艘算在内,再造三十九艘。另遣数工匠,指导水军将士选旧船之大者,以铁索连之 —— 八艘为一组,两列四艘。一月连出二十组,待动力楼船成,每组前连两艘楼船,以二船牵八船而行。虽速稍缓,然出长江口沿北岸北上,船身既大,当能抗小风浪。若遇台风,便算我等命薄。”
众闻其言,皆错愕 —— 此皆超乎认知,闻所未闻也。张顺盘算良久,不知如何应答。
李虺复转向周泰、蒋钦:“幼平、公义,汝二人遣人助张顺所派工匠选船、连船。多选大船,归时需运百姓;小船则售之可也。”
言及卖船,李虺思此事交李严更宜,然已派其筹酿酒原料。沉吟片刻,遂曰:“李严、阚泽,汝二人先缓手头事,卖船之事,亦交汝等打理。”
“德润,方才吾思虑有欠。此战船拟售与荆州水军,此时当遣正方前往为宜,故……”
“主公放心!筹集粮食与山药之事,便交与吾。此本南昌地面之事,原是分内之责。”
李虺见阚泽毫不推辞,主动承李严之任,知其早虑及此。
分派已毕,李虺转视张顺 —— 其先前正对答无措:“张顺,四十艘船需二百四十套发动机、九百六十个气缸,汝未毁模具耶?若然,此月恐无眠矣!”
张顺闻言,方知工作量之巨,此前竟未算清,急曰:“模具虽在,然此数恐难造毕!”
“可将手下分两班,昼夜轮作,每班再分诸组,各司其职 —— 组装、铸造、打磨,工序分立,终则装船。另于木轮桨外加大罩,防碰撞损毁,亦增固定之点,使其稳固。今日即返南昌,明日起速造船!”
张顺虽初时纷乱,闻李虺言及流水线之法,思路顿清,始盘算人员调度。
布置既毕,李虺忽灵光一闪,问阚泽:“德润,昌南一带,佳窑何在?”
阚泽虽不解其意,仍答:“主公,昌南佳窑甚众。莫非欲烧‘云中仙’酒坛?然昌南距南昌远,运输恐损,不若就近烧制合算。”
李虺摇头:“寻常陶器可也,此番欲烧特制之坛,昌南窑厂更可靠。”
“‘可靠’?主公此言何意?”
“啊……” 李虺入汉五载,仍存后世习惯,脱口而出处,忙释:“可靠者,甚好之意也。”
“哦。” 阚泽捻须沉吟,“昌南窑厂于南昌有商号经营,然泽不知哪家最优。”
“既如此,返南昌再议。此事办妥,山药与粮食用量可省甚多。”
众皆不解山药、粮食与窑厂何干,面面相觑。唯戏志才识李虺,问曰:“主公莫非欲于酒坛作手脚?”
“哈哈哈哈…… 知我者,志才也!” 李虺念及管承将中此计,放声大笑,“吾欲造双层酒坛:下层大半盛水,上层小半盛酒。若坛可成,以彭蠡泽水充酒送管承,换仲严归,岂不划算?”
众闻言皆赞此计之妙 —— 双层酒坛之想,实出人意料,坛重依旧,酒却仅半。殊不知,此乃李虺后世游景区购茶受骗所得灵感:无良商家以包装上层好茶示客,下则粗劣,今移用千八百年前,众人果难料及。
众觉此计虽阴损,然对管承之流,亦无伤大雅,念及送管承者多为水,皆笑不可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沙摩柯复出憨言:“师父,何需半坛酒?尽盛水可也!”
李虺对其语无奈:“臭小子!此乃换汝师伯!管承非愚者,水与酒岂能不辨?总得予些许真货,且汝师伯岂不值那点酒耶?”
沙摩柯挠头傻笑,帐中笑声更烈。
戏志才忽忆李虺言酒有他用,急问:“适才楼船之上,主公言酒另有他途,不知为何?”
李虺止笑,定神对周泰曰:“幼平,取火盆来。”
“火盆?主公,今非寒冬,军中未备火盆。”
“取火把来,总有吧?”
“有!”
未几,周泰取火把数支付李虺。李虺将火把头聚于地,点燃后,提一坛酒,对众神秘一笑:“诸位上眼!此乃见证奇迹之时!”
其剽窃后世刘谦魔术台词,缓缓将酒倒向燃着之火把。众皆以为酒似水,必能灭火,然酒液落火之瞬,景象颠覆认知 —— 原本小火苗骤窜两三尺高蓝焰,地上酒液亦燃火流动。
“诸位,此物点着掷入敌营,当是何景?”
戏志才神色凝重:“主公,‘云中仙’天下有售!若敌军知此法,恐……”
李虺颔首:“志才所言有理。然以酒点火,非浓度极高,即用量极巨。寻常将士能掷数十斤酒坛几何远?必不及弓箭也。”
戏志才思之有理,复低头沉吟。
帐中酒宴正酣,忽闻帐外嘈杂,隐约有喝骂声。李虺一愣,未及发问,戏志才骤起:“哎呀!只顾议换回仲严,竟将夏侯渊忘于帐外!”
“夏侯渊?” 李虺大惊,“志才,汝等未诛之?夏侯惇既为仲严所杀,留夏侯渊何用?一刀了断省事,竟还自青州带回?”
戏志才笑曰:“主公,夏侯惇确死于仲严之战,然挥刀斩之者,实乃曹仁,夏侯渊亲见。今曹仁失踪,曹操、曹洪势孤,虽隐姓埋名,去处唯此一处。留夏侯渊,异日或有用处。”
李虺摇头:“无论夏侯惇如何死,终死于我军之手。彼与夏侯渊乃兄弟,岂会不记仇?”
戏志才不以为然:“未必!夏侯惇与夏侯渊虽同姓,实乃本家,夏侯渊与曹操亲厚更甚。曹氏兄弟乃嫡堂,夏侯二人不过夏侯氏同辈。若能令夏侯渊与曹操决裂,夏侯惇之死,可尽推于曹仁也。”
李虺狐疑视之:“志才果有把握?”
戏志才高深一笑:“主公,即便无用,再杀不迟。主公岂会惜粮食养一闲人?”
李虺皱眉苦笑:“志才,吾岂是小气之人?若能得夏侯渊为用,别说粮食,终身锦衣玉食亦无妨!速去安置之,帐外喧闹,恐其未食饥饿矣。”
“唉,适才只顾议仲严,竟忘此人。忠先去安排,待时机成熟,再令其见主公。”
李虺点头,戏志才转身出帐。
沛国谯县,咸亨商行谯县分号。一年轻男子衣简,背小包袱,缓步入内,不经意扫视店中环境、宾客与伙计。
一伙计上前作揖:“客官需何物?吩咐在下便可。”
年轻男子回礼问:“贵号有‘去清复明’膏药否?”
伙计上下打量之,答:“有,然价昂 —— 三千三百三十三钱一副。”
男子点头:“五千五百五十五钱,可卖否?”
伙计曰:“客官,此价过昂矣。”
男子曰:“不贵!若真能去清毒、复光明,当牛做马亦值。”
伙计不再多言,引男子入后院,出后门至街对角院落,以三长两短、三短一长之法叩门。
门开,伙计引男子入内,穿堂过院至一小院堂屋,令其稍候,自入内通报。未几,伙计出,引男子入堂屋。
屋中独坐一中年男子,持竹简低头,未抬首问:“汝何人部署?来此何为?”
“在下牛刚,原确山七零一团何曼将军麾下。两年前遣往谯县监视曹家、打探消息。”
中年男子骤抬首,紧盯牛刚:“汝便是因故未撤出之牛刚?化名为何?”
“牛二娃。”
中年男子闻言,急起身绕案,深施一礼 —— 起身时腿脚明显不便:“哎呀!两年无汝音讯,今日何故来此?”
牛刚忙扶之:“未请教尊姓大名,岂敢受此礼!”
中年男子拉牛刚坐,倒茶曰:“在下咸亨商行谯县掌事王伟,曾在军中,乃石猿山周仓将军麾下。昔袭士家屋堡劫粮,摔断腿致伤,不能征战。因曾读书,故遣此统管谯县周遭消息搜集传递。牛贤弟此两年境况如何?”
牛刚察王伟表面热络,实则提防,正试探己脱离队伍之况。
牛刚亦不隐瞒,略述数载经历,且报一讯:曹仁已弃曹操,自立门户为发丘中郎将,率摸金校尉以盗墓为业。此番,牛刚以寻买家为名至谯县,方得与咸亨商行相联。
“今曹仁掌控曹操之摸金校尉,往日送曹德之明器遂断。此乃绝曹操财路也,其日后生计必愈艰。曹仁麾下仅数十人,墓中所获明器皆自售。我等可趁势以低价收之,再图高价转卖 —— 既得拉拢曹仁,促其多盗明器,我等亦赚差价,岂非一举两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伟笑曰:“此事需报大掌柜,待主公定夺,你我不可擅专。闻曹仁颇重你,莫非你欲暗中向之?”
牛刚闻言骤起,怒曰:“汝何出此言!我牛刚自随何曼将军投主公,便无二心!曹仁待我虽厚,我亦知恩图报,然主公之事,未尝吐露半字。今日来此,一为与汝等联络,二为设法劝曹仁归主公,汝竟疑我叛主!今我既在汝掌控中,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王伟见其动怒,忙和颜安抚:“牛刚贤弟,莫怒。汝失联两年余,今乍现身,难免令人多虑。再者,我等听命于上,曹仁之事无主公授意,岂敢轻断?且曹仁是否真与曹操决裂,尚未可知 —— 若乃二人设奸计,欲探背后主使,我等反遭利用矣!贤弟,此事不得不察!”
牛刚闻言一震:“王兄是说,曹操、曹仁早疑我,以此试探于我?”
王伟捻须踱步,沉吟半晌:“此事虽无定论,然不可不防。可先收汝带来之明器,汝且归,留意曹仁举动,察周遭有无监视之迹。待下次再有明器出手,你我再详谈。汝近况,我当报于上,听主公安排,如何?”
“甚善。” 牛刚颔首,解下背上小包袱,启之,内仅数件玉器、十余颗宝石。
王伟指之问:“仅此些许?”
牛刚苦笑:“此番出意外,原见诸多好物,然出墓仓促,未及多带。黄金已换钱用,明器分作数份,出来寻买主者非我一人。”
王伟点头笑曰:“看来此业亦不易为。”
“正是。王兄可多出些钱收此明器,曹仁日后有好物,必令我来售,你我亦能多传消息。”
王伟摇头:“不可。价若过高,恐遭人疑,甚至引狭隘者嫉妒。非但不能高,反需略低,方不易露迹。”
牛刚颔首:“哎呀,多亏王兄提点,还是王兄虑周。便依王兄之言!”
王伟示意其坐:“牛贤弟稍待,我携明器寻人估价,换算成黄金,便汝携带。” 言罢提包袱出门。
未久,王伟返,提小包袱入堂屋,启之 —— 内有八枚马蹄金,灿然夺目。
“牛贤弟,汝带来之明器虽少,皆是稀世珍宝,数件更乃皇家御用。其值虽巨,然御用之物难转手,商家亦要牟利,故仅能折半。此八斤黄金,算汝初售价低,回去最多有人嫌汝不善经营,或疑汝私吞,断不疑汝与商行有关。”
牛刚点头认可:“既如此,在下告辞 —— 出来久恐引人疑。若曹仁有难售之明器,必再令我来,届时有消息,当告知于你。”
王伟曰:“归后切记谨小慎微,低调行事。亦需探曹仁口风,若乃其与曹操设局,速来报我,使主公早作定夺,除曹操此患。”
“放心!有王兄提点,归后必摸清曹仁真意。”
王伟颔首,连击双掌。先前引牛刚之伙计闪身入内,示意牛刚随其去。牛刚向王伟拱手告辞,随伙计出院,循原路返咸亨商行,出正门扬长而去。
正是:
铁索连舟谋北海,双层藏水戏贼酋。
谯楼暗线传消息,且看风云起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