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新!的危机-《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辰逸依旧在屋内专心准备殿试,对外面的风云变幻一无所知。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辰逸放下手中书卷,疑惑地起身开门。只见殷佳璐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口,未等辰逸开口,便急切地说道:“辰逸,大事不好了,京城中到处都在传你的谣言!”辰逸心中一紧,忙将殷佳璐请进屋内,关上房门,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殷佳璐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说道:“我今日出门,听到茶楼酒肆里都在议论,说你文章是找人代笔的,还编造你品行不端,与女子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些谣言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都信了几分。”辰逸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搞鬼,想要在殿试前打压我。”辰逸咬着牙说道,“只是不知是哪些人如此不择手段。”殷佳璐皱着眉头,分析道:“我猜,楚凌轩和王翰林的嫌疑最大。楚凌轩一直想维护世家特权,打压寒门,而王翰林此前就因你文章之事怀恨在心。”辰逸微微点头,认同殷佳璐的推测。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出谣言源头,澄清这些不实言论。”辰逸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同时,也要准备应对朝廷的调查,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殷佳璐看着辰逸,眼中满是担忧:“可时间紧迫,殿试在即,我们该如何是好?”辰逸沉思片刻,说道:“我先去找苏老夫子,他在学界德高望重,或许能帮我们发声。你去联络柳诗韵等朋友,让他们帮忙在文人圈子里辟谣。”殷佳璐点头,两人迅速行动起来。

  辰逸匆匆赶到清风书院,找到了苏老夫子。苏老夫子听完辰逸的讲述,气得吹胡子瞪眼:“这些人简直是无稽之谈!辰逸,你的才华老夫是亲眼所见,文章也是你日夜苦读、用心钻研的成果,怎能容他们这般污蔑。”苏老夫子当即表示,会联合书院的几位先生,为辰逸发声,证明他的清白。

  从清风书院出来后,辰逸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崇文馆。他希望能得到陈夫子的支持,借助崇文馆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听到真相。此时的崇文馆内,文人雅士们正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辰逸的谣言。辰逸一进门,众人的目光便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辰逸深吸一口气,对着众人抱拳道:“各位,想必大家都听闻了关于在下的谣言。今日我来,就是想告诉大家,那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编造的谎言。我辰逸一心向学,只为能在科举中施展抱负,为国家效力,从未有过任何不端行为。”众人面面相觑,有的面露怀疑之色,有的则露出同情的目光。

  陈夫子从内堂走了出来,看着辰逸,缓缓说道:“辰逸,我一直欣赏你的才华和志向。只是这谣言传得如此之广,若无确凿证据,恐怕难以平息。”辰逸诚恳地说道:“陈夫子,我定会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望您能在此时助我一臂之力,让更多人了解真相。”陈夫子思索片刻,点头道:“好,我会在崇文馆内为你发声,也会让馆内的文人帮你传播真相。”

  另一边,殷佳璐也在积极联络朋友。她先是找到了柳诗韵,柳诗韵听闻此事后,义愤填膺地说道:“这些人太过分了,怎能如此抹黑辰逸。佳璐,你放心,我会立刻在江南文人会中说明此事,让大家不要轻信谣言。”随后,殷佳璐又联系了灵羽、孙秀才等人,他们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辰逸。

  然而,楚凌轩和王翰林那边也没有闲着。楚凌轩得知辰逸开始四处寻求帮助后,冷笑一声:“辰逸,你以为这样就能化解危机?我倒要看看,你能翻出什么风浪。”他吩咐手下,加大谣言的传播力度,同时让王翰林在朝堂上继续施压。

  王翰林在朝堂上再次奏请皇帝,要求加快对辰逸的调查进度。他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辰逸之事关乎科举公正,如今谣言四起,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恐会引起民愤,影响朝廷威严。”皇帝听后,脸色阴沉,责令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务必尽快彻查。

  随着谣言的不断扩散,辰逸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原本支持他的人,也开始动摇。但辰逸并没有放弃,他深知,此时退缩,就正中了敌人的下怀。他一边努力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一边准备应对朝廷的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秉持公正,认真审查每一个线索。他们发现,这些谣言毫无根据,纯粹是有人恶意编造。然而,朝堂上的一些官员,受楚凌轩和王翰林的影响,依旧对辰逸穷追不舍。

  就在辰逸焦头烂额之际,铁虎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铁虎是江湖好汉,他在江湖中结识了不少朋友。经过一番打听,得知是楚凌轩买通了一些市井文人,让他们散布谣言。辰逸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燃起了怒火,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辰逸决定,带着这个证据,去面见皇帝,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天下寒门士子的尊严,他必须勇敢面对。

  当辰逸准备进宫面圣时,却被侍卫拦了下来。侍卫告知他,皇帝正在处理重要事务,暂不见客。辰逸无奈,只能在宫外焦急等待。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忧虑,不知道皇帝何时才能接见他,也不知道在这等待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故。

  而在皇宫内,皇帝正与几位大臣商议国家大事。商议完毕后,皇帝想起了辰逸之事,询问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调查进展。礼部尚书如实奏道:“陛下,经过臣等调查,发现那些关于辰逸的谣言并无事实依据,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陷害。”皇帝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王翰林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虽然目前尚未找到确凿证据,但辰逸的嫌疑并未完全排除。且如今谣言已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若不加以处理,恐会影响朝廷声誉。”皇帝皱了皱眉头,觉得王翰林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宫外的辰逸,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的召见。他望着皇宫的大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能尽快见到皇帝,澄清自己的冤屈。而此时,京城中的谣言依旧在传播,百姓们对辰逸的态度也愈发复杂。辰逸能否顺利见到皇帝,成功化解这场危机?他又将如何应对楚凌轩和王翰林的进一步打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