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跪下来交够保护费?去你奶奶的!-《镇国学神:从数学开始无敌》

  西飞,一号总装机库。

  “天眼计划”的专用吊舱,被西飞工程师们私下戏称为“许氏构想”的怪物,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制造。

  它通体银白,线条流畅,像是从科幻电影里直接扒下来的道具。

  静静地躺在巨大的装配架上,等待着内部精密传感器的最后安装。

  项目负责人赵鹏,最近走路都带风。

  他手里捏着厚厚一沓测试报告,见人就想把数据甩对方脸上。

  “强度,完美!重量,比设计值还轻了3.4%!

  气动……气动更是绝了!

  挂上它,咱们的老轰六在亚音速巡航状态下,阻力系数竟然还优化了一点点!

  你敢信?!”

  赵鹏抓着一个年轻工程师的领子,激动地狂喷唾沫星子,后者一脸“我信我信你先松手”的表情。

  整个西飞都沉浸在打了鸡血的亢奋中。

  原计划半年的“开膛破肚”大手术,被许燃硬生生压缩成了一个月的“外挂升级包”。

  然而,就在热火朝天的氛围中,一辆挂着京城特殊牌照的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厂区。

  航空安全局技术总负责人,王高岑,来了。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找到了正在数据中心里,对着吊舱传感器传回的模拟信号进行最终算法校准的许燃。

  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只有三个人。

  许燃,王高岑,还有被紧急叫过来的航空工业总工程师,刘建国。

  王高岑的眼窝深陷,眼球上布满了血丝,整个人透着一股疲惫与焦灼。

  他给许燃和刘建国一人推过去一杯浓得发黑的速溶咖啡。

  “许燃同志,刘总,吊舱的进度,我很欣慰。”

  王高岑开口,声音沙哑,“但是,一个更头疼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了。”

  刘建国端起咖啡,皱眉道:“老王,还有什么问题?

  ‘天眼’计划一成功,我们就能拿到第一手的抗干扰数据,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自己说了算。”

  “自己说了算?”

  王高岑苦笑一声,笑容比哭还难看。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封面是深蓝色的全英文手册,拍在桌上。

  “FAA-AC20-136。”

  “美国联邦航空局,关于民用航空器应对高强度辐射场(HIRF)的适航认证标准。”

  “这里面,”他用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手册,“规定了所有想在美国、在欧洲、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机场降落的飞机,必须通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我们的大飞机,我们的C909,想飞出去,想卖出去,就必须拿到这本‘圣经’的认证!”

  王高岑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许燃。

  “‘天眼’计划,就算我们测出了花来,就算我们把整架轰六凌空打爆了……他们也不会承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压抑的愤怒。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测试场地、我们的测试流程、我们的数据标准,不符合他们的规定!

  他们会说我们的数据是伪造的,说我们的测试环境不科学!”

  “一个完美的闭环!他们用技术壁垒,锁死了我们获得认证的能力。

  再用认证壁垒,否决我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一切成果!”

  “不是技术问题!”

  王高岑一拳砸在桌子上,咖啡杯震得跳了起来,“这是流氓!是规则上的无赖!

  他们就是要让我们的飞机,永远只能在自己家里飞!

  永远也别想踏出航空市场一步!”

  会议室里,刘建国的脸色,一寸寸地沉了下去。

  他搞了一辈子飞机,太清楚王高岑这番话的分量了。

  是的,这才是最恶心、最无解的阳谋。

  打不过你,我就不跟你玩了,我自己成立一个俱乐部,自己定一套规则,把门关起来。

  你想进来?可以啊,先自废武功,跪下来,交够了保护费,我看心情再让你进。

  由规则和标准砌成的无形高墙,比任何技术壁垒都更让人绝望。

  刘建国端着滚烫的咖啡,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看向许燃,想从这个年轻人脸上看到一些东西。

  愤怒?

  不甘?

  还是和他一样的无力?

  然而,他什么都没看到。

  许燃静静地听完王高岑那番饱含血泪的控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然后,在两人或焦灼或沉重的目光注视下。

  他笑了。

  不是嘲笑,也不是苦笑。

  而像是听到了一个很好笑的悖论时的愉悦。

  “王局,”许燃推了推眼镜,平静地开口,“谁说,一定要他们承认?”

  王高岑和刘建国,同时愣住。

  什么意思?

  不让他们承认,我们搞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许燃站起身,不紧不慢地走到了会议室墙边。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密密麻麻的航线,像一张覆盖全球的蛛网,将每一个大陆连接在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着地图,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纸张,看到了未来几十年的风云变幻。

  “标准,是用来遵守的。”

  他缓缓开口,声音瞬间镇住了两人心中翻江倒海的焦躁。

  “但它,更是用来创造的。”

  他转过身,看着已经彻底呆住的王高岑和刘建国,抛出了一个让两人大脑都瞬间宕机的,比“天眼”计划本身还要宏大疯狂百倍的设想!

  “你们把‘天眼’计划,想得太小了。”

  “它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单纯为了查明B-771的坠机真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测试我们飞机的抗干扰能力。”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从华夏的版图中心,划出了一道刺破苍穹的直线,直指欧亚大陆的腹地。

  “它的真正目的,是要在这道由西方人建立了几十年的‘适航壁垒’上,狠狠地,开一个口子!”

  “王局,你刚才说,他们的场地、他们的流程,是标准,对吗?”

  “可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个密封的、比足球场还大的铁盒子里,用信号发生器模拟电磁环境,这种方法,本身科学吗?”

  许燃的问题,直刺“适航圣经”的心脏!

  不等王高岑回答,他便自问自答。

  “不科学!那是一种理想化的、被阉割过的实验室环境!

  它永远也模拟不出真实大气层中,电磁波经过云层、水汽折射、反射后产生的复杂衰减和畸变!”

  “而我们呢?”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属于顶尖科学家的绝对自信。

  “我们的‘天眼’计划,用的是整个大气层当实验室!

  我们的信号源,是国之重器的相控阵雷达!

  我们得到的每一帧数据,都是最真实的,最残酷的,无限接近实战环境的数据!”

  “你们现在告诉我,”

  许燃的目光扫过两人。

  “到底谁的标准,更科学?谁的标准,更先进?谁的标准,才更应该成为全世界遵循的真理?”

  王高岑和刘建国僵在原地,张大了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们的大脑,已经被许燃这番石破天惊的话,彻底搅成了一锅浆糊!

  疯了……

  这个年轻人,是真的疯了!

  他想干什么?

  不仅仅是要挑战规则!

  他是要……制定规则!

  要把一次被动挨打的危机应对,硬生生地,扭转成一次抢占未来航空技术标准制高点的,主动出击!

  弯道超车?

  不!

  不是弯道超车!

  这是直接放弃了你那条破赛道,自己重新修了一条通天彻地的高速公路,然后开着星际战舰在上面狂飙!

  格局……

  天马行空的战略格局,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科学家,甚至是一个总工程师的范畴!

  是战略家!

  是站在未来,俯视现在的棋手!

  刘建国看着许燃依旧平静的年轻脸庞,他突然明白了。

  为什么看似无解的工程难题,在这个年轻人面前都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因为他们这些凡人,想的是怎么把墙砌得更高,把锁造得更牢。

  而这个妖孽,他想的,是直接改变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

  “以后,”许燃的声音再次响起,为这场思维的风暴画上一个震撼人心的句号。

  “不是我们去适应他们的规则。”

  “而是他们,要排着队,来学习我们的标准!”

  ……

  半小时后。

  这份堪称疯狂的对话记录,被加密线路,以最高等级,直接传到了西山地下指挥中心,李援朝上将的案头。

  老人看着那份薄薄的,却字字千钧的报告,一言不发。

  他就那么坐着,沉默了足足十分钟。

  十分钟后,他拿起桌上那支鲜红的签字笔,没有写任何长篇大论的批示,也没有开任何论证会。

  他只是在那份报告的末尾,龙飞凤舞地,写下了八个大字。

  “放手去做,国家托底!”

  八个字,重如泰山。

  那是共和国,给予一个年轻人最顶级的信任,也是压上整个国家未来命运的,一场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