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误伤,苍穹之上的利刃?!-《镇国学神:从数学开始无敌》

  “轰——隆——”

  巨大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撕裂了天空的宁静。

  被魔改得面目全非的轰-6Z无人靶机,如同一位遍体鳞伤却依旧昂首挺胸的归乡老兵。

  拖着一身看不见的电磁创伤,在备用机场的跑道上强行着陆。

  轮胎与地面摩擦,卷起刺鼻的焦烟。

  飞机还没停稳,一群早已待命穿着银色隔热服的地勤人员,便涌了上去。

  他们绕开了机身还在噼啪作响,散发着臭氧气味的电子设备,目标明确,直扑机翼下方造型科幻的“许氏”吊舱。

  指挥中心内,寂静早已被山崩海啸般的欢呼所取代。

  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国宝级专家,此刻像一群孩子互相拥抱着,又哭又笑,拍着桌子,将手里的记录本扔向空中。

  成功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利用整个大气层作为实验室,完成了一次超高能级的电磁环境测试!

  李援朝上将铁青的脸,终于有了一丝血色。

  他看着屏幕上虽然摇摇欲坠但终究回家的轰-6,眼睛里闪过一丝后怕与狂喜。

  赌赢了。

  这个叫许燃的年轻人,真的把神话变成了现实。

  而神话的缔造者本人许燃,却对周围的狂欢充耳不闻。

  他正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调取着吊舱刚刚传回的最后一帧数据。

  海量的信息在他眼中如同潺潺流水,清晰而有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专注。

  一名负责通讯的军官冲了进来,脸上带着着激动与凝重的复杂神情。

  “报告首长!”

  他对着李援朝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昆仑山搜救队传来消息,他们……他们有重大发现!”

  指挥中心里的欢呼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半小时后,一架挂载着特殊低温保存箱的直-20运输直升机,顶着巨大的旋翼轰鸣,降落在基地。

  两份样本,被同时送进了最高等级的物理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一张巨大的实验台上,并排摆放着两个由特种合金制成的样品盒。

  左边的盒子里,是一块从轰-6Z吊舱外壳上小心翼翼切割下来的复合材料蒙皮。

  它看起来损伤并不严重,只是表面原本光滑的隐形涂层,出现了一些均匀的磨损痕迹。

  而右边的盒子里,气氛则截然不同。

  是一块严重扭曲变形的飞机残骸,边缘布满了狰狞的撕裂口。

  从它残存的气动外形和内部裸露出的蜂窝结构判断,这曾是民航客机机翼前缘的一部分。

  残骸的表面,布满了大片大片焦黑的恐怖斑块!

  所有看到这块残骸的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上面附着的,不仅仅是碳化的痕迹,更是三百多条无辜生命最后的绝望。

  李援朝、刘建国、钟振国……

  一群华夏军工界和科技界的顶级大佬,静静地站在实验室外,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看着里面。

  实验室里,只有两个人。

  许燃,和在测试前提出激烈反对的航天电磁环境学权威,方士博院士。

  方士博的脸色很复杂。

  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既有测试成功后的震撼,也有一种老派学者不愿轻易低头的固执。

  看着正不紧不慢地戴上白色无菌手套的年轻人,他内心五味杂陈。

  他被这个年轻人的计算能力折服了,那种在三秒内逆转天倾的非人操作,让他至今想起来都头皮发麻。

  但他依旧不完全信服。

  在他看来,那只是“术”的胜利,是计算能力的胜利。

  而科学,更重要的是“道”,是洞察本质,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一针见血地找出规律的智慧。

  这个年轻人,有这种智慧吗?

  “许燃同志。”方士博终于开口,声音沙哑,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

  他指着实验台上两份来自不同命运的残骸。

  “现在,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我想,这也是给你,也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最后一个考验。”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请你告诉我们,”方士博一字一顿,“不使用任何大型精密仪器,就用你的眼睛,你的大脑。”

  “这两份样本,它们所遭受的电磁环境,有什么本质上的异同?”

  “以及,造成B-771航班坠毁的‘凶手’,到底是什么?!”

  问题一出,实验室外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太狠了!

  没有任何辅助,仅凭肉眼观察和大脑推理,去分析两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环境造成的微观损伤?

  还要从中反推出攻击源的性质?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许燃身上。

  他们想看看,这个一路创造神话的年轻人会如何应对。

  许燃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戴好手套,平静地走到实验台前。

  他先是拿起了左边来自轰-6的样本。

  没有凑得很近,只是将它举到和视线平齐的高度,借着无影灯的光,缓缓地转动着角度。

  他的目光在均匀的磨损痕迹上一寸寸地扫过。

  时间仿佛被放慢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分钟后,他放下了轰-6的样本。

  又拿起了右边来自坠机现场的狰狞残骸。

  当他的手指触碰到扭曲的金属时,眼睛似乎闪过了一丝涟漪。

  没有去看那些大片的烧灼痕迹。

  他的目光反而落在了残骸边缘,一小块裸露出来的,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内部电路板上。

  电路板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上面一颗米粒大小的控制芯片从中间整个爆开了,像一朵微缩的黑色花朵。

  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那朵“黑花”。

  五分钟。

  十分钟。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方士博院士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开始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了,这个难题,可能真的超出了人类能力的范畴。

  就在他准备开口,想找个台阶下的时候。

  许燃动了。

  他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残骸。

  摘下手套,扔进了一旁的回收箱。

  然后,他抬起头,迎着实验室内外上百道紧张期待的目光,平静地给出了他的答案。

  他的声音,驱散了所有人脑海中的迷雾!

  “轰-6的样本,所承受的,是一种大范围、低功率密度的均匀照射。

  能量像是太阳光,普照在整个表面。

  所以损伤是均匀的‘面杀伤’。”

  他顿了顿,将目光转向狰狞的客机残骸。

  “而这块……”

  许燃的语气,陡然间变得冰冷。

  “它表面的烧灼,不是均匀的。你们看这块电路板,芯片是从内部核心,向外爆裂的。

  这说明,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一股能量密度极高、方向性极强的能量束,直接穿透了机身,精准地‘点燃’了它的核心电路。”

  “这是典型的,‘聚焦烧灼’。”

  “面杀伤”!“聚焦烧灼”!

  方士博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失声叫了出来:“你的意思是……攻击源的形态不一样?!”

  “不。”

  许燃缓缓地摇了摇头。

  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得像一片不见底的星空。

  他看着窗外已经彻底呆住的大佬。

  “凶手,不是米格-25本身。”

  “也不是它机载的任何电子战设备。”

  他停顿了三秒,给了所有人一个喘息,也给了所有人一个准备时间。

  “那架米格-25,在三万米的高空,它所做的,仅仅是充当了一个‘中继站’或者说‘反射镜’。”

  “它在那个高度,向着它头顶的太空,向着一颗我们没有发现的、在低轨道上高速运行的军事卫星,做了一次超高功率的上行数据加密传输。”

  “而那架B-771客机……”

  许燃的声音像死神的判决书,为三百多条逝去的生命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它只是不幸,恰好闯入了直径不到五十米,由能量构成看不见的数据链‘管道’!”

  话音落下。

  李援朝上将的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针尖大小!

  他那只经历过无数战火的大手,猛地抓住身前的栏杆,合金的栏杆被他捏得发出了“嘎吱”的呻吟!

  刘建国和钟振国,更是呆立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无尽的骇然!

  天基……武器?!

  一个远比“狐蝠”本身还要超出他们想象极限的词,降临在了这间小小的实验室!

  入侵和挑衅?

  不!

  这是悬在十四亿人头顶的威胁!

  实验室外,一片死寂。

  实验室内,许燃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姗姗来迟。

  【叮!洞悉表象,直指核心!彻底揭开“B-771航班失事”事件终极真相!】

  【评价:完美!你在所有人都迷失在迷雾中的时候,独自一人,触摸到了苍穹之上的利刃!】

  【奖励:积分 !当前总积分!】

  【奖励:【电磁学】经验 8000!【电磁学】LV2→ LV3!】

  【声望更新:你在华夏最高决策层的声望,已提升至【传说】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