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分技巧?”
黄毛男生闻言,狐疑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什么技巧?”
“先做题,做完了我自然会告诉你。”
沈瑶不急不躁,声音依旧柔和。
男生将信将疑地拿起笔,目光在试卷上扫过,眉头越皱越紧。
试卷上大片的题目都是空白,显然是不会做。
不过好歹他还是在一些题目后面写了个“解”字,胡乱涂抹了几笔。
半个小时后,沈瑶快速批改完了试卷,鲜红的“58”分赫然出现在试卷顶端。
基础差得简直离谱,连最简单的集合概念题都做错了,后面的大题更是惨不忍睹。
“你知道高考数学选择题总共有多少分吗?”
沈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换了个角度提问。
黄毛男生愣了一下,不太确定地回答:
“...六十分?”
“没错,是六十分。”
沈瑶将试卷翻到选择题部分,指着其中一道题目,“你看这道题,看上去很复杂,其实根本不用费劲去计算。
仔细观察一下四个选项的特点,根据排除法,你至少能直接排除掉两个错误答案。
剩下的两个,再稍微结合一下题目给的条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她的教学方法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她不打算从头给这个男生补习基础知识,时间也来不及。
她要做的,是直接教他最高效的应试解题套路。
“记住,数列题,永远先看首项和公差(公比);
解析几何题,先在草稿纸上把大概的图形画出来,很多时候答案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遇到导数相关的题目,想都不要想,先把导函数求出来再说...”
沈瑶在草稿纸上快速地书写着解题口诀和技巧,配合着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把这些常见的题型套路,还有我总结的这些快速解题技巧都背下来。
记熟练了,高考的时候,你至少能比现在多拿二十分。”
黄毛男生的眼睛一点点地睁大,从最初的不屑和抗拒,逐渐变成了惊讶和专注,最后眼神里甚至迸发出了一丝光亮:
“老师,真,真的还能这样操作?”
他以前的老师,只会让他们一遍遍刷题,讲那些听不懂的原理。
“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一场有规则的游戏。”
沈瑶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浅笑,眼神清亮,“只要你找到了游戏规则的漏洞,并且学会利用这些漏洞,就能轻松取胜。”
两个小时的试讲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女主人一直在客厅里坐立不安地等着,看到沈瑶从书房出来,立刻急切地迎了上来:
“沈老师,怎么样?
轩轩他、他还配合吗?”
沈瑶故意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一副专业的评估表情:
“王同学的基础确实比较薄弱,很多知识点都掌握得不牢固。
不过,他的理解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思路也比较灵活。
如果接下来能够保证每周三次课的辅导频率,并且能够完全按照我制定的学习计划来执行。
高考数学考到九十分以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真的吗?!九十分?”
女主人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惊喜和期待,“那、那太好了!
沈老师,那您的课时费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这边辅导的话,一次课是两个小时,一千二百元。”
沈瑶面不改色地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这个价格是她来之前就仔细盘算过的。
足够高,能够有效地筛选掉那些经济实力一般的普通家庭,把时间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客户身上;
同时,这个价格对于真正有钱的家庭来说,又不算高到离谱。
在他们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毕竟孩子的成绩和前途是无价的。
果然,女主人听到这个价格,只是略微犹豫了几秒钟,眉头都没皱一下,便爽快地说道:
“行!
一千二就一千二!
只要轩轩的成绩能提上去,花多少钱都值得!”
对她们这样的家庭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离开王家时,沈瑶的微信里多了一个备注为“王太太”的新联系人。
同时,微信钱包里也收到了一笔六千元的转账,这是王太太预付的五次课的费用,诚意十足。
回学校的地铁上,车厢轻轻晃动。
沈瑶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在飞快地盘算着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这份高端家教,每周至少要占用她六个小时的时间。
再加上程氏集团那边实习的工作任务,以及学校本身的课程,时间刚好被挤压到了她个人承受能力的极限边缘。
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陈志明发来的微信消息:
【沈瑶,刚得到消息,程昱下周三的飞机回国。简历的事情,你可别忘了及时提交。】
沈瑶指尖轻点,回复了两个字:【放心。】
后面跟了一个“OK”的表情包。
她顺手点开了程昱的微信朋友圈,最新的动态还停留在半个月前。
是一组他在法国参加某个商业论坛的风景照片,照片里的程昱西装革履,身姿挺拔,笑容温和。
在一众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显得格外耀眼。
沈瑶的指腹轻轻划过冰冷的手机屏幕,划过照片上程昱俊朗的面容,眼神幽深,心里已经开始默默勾勒起下一步的计划。
这份高薪家教,对她而言,不过是一个短期的、高效的现金流补充手段而已,一个过渡时期的跳板。
她的真正目标,她的主战场,始终都在程氏集团,在程昱的身上。
推开宿舍门,一股热浪混合着泡面和各种零食的气味扑面而来。
王晓涵正瘫在椅子上,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地抱怨她的家教学生:
“天呐,我那个学生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怎么教都教不会!
家长还异想天开,非要我保证把她女儿送进重点大学,怎么可能啊!
我又不是神仙!”
“嗨,晓涵,不行就换一个呗,”
正在一边咔嚓咔嚓吃着薯片的张悦劝道,“咱们学校出去做家教的这么多,又不是非缺他这一个学生不可。”
沈瑶拎着包不紧不慢地走进来,三个室友的目光立刻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
“瑶瑶,怎么样怎么样?
你下午那个高端家教,成了吗?
对方肯出多少钱?”
“嗯,谈妥了。”
沈瑶放下包,轻描淡写地说道,“一次课两个小时,一千二。”
“多、多少?!”
王晓涵的抱怨声戛然而止,手里的鼠标都差点惊掉了。
她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尖声叫道,“一千二百块两个小时?!
瑶瑶,你这是去当家教还是去抢钱啊!”
沈瑶倒了杯水,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才淡淡开口:
“朝阳区CBD的家长,不差这点钱。
而且,你得明白,人家花钱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顶尖学府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李梦也凑了过来,满脸好奇地问道:
“瑶瑶,你到底教的是什么啊?
怎么能收到这么高的价格?也太神了吧!”
“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教给谁。”
沈瑶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洞悉世事的通透,“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平台,面向不同的人群,其价格可能会相差十倍,甚至百倍。
这就是圈层和资源的差异。”
她早就明白一个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资源从来都不是平均分配的。
她要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想方设法挤进那个资源最密集、机会最顶尖的圈子。
第二天的会计课上,教授在讲台上分析最新的税务筹划经典案例,沈瑶听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专注。
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将来在程氏集团,都可能成为她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器。
下课铃声刚响,沈瑶的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的微信消息,来自“王太太”:
【沈老师,真是太感谢您了!
轩轩昨晚回来,破天荒地主动跟我说,您讲课的方式特别好,他听得进去!
他还说,要把您介绍给他班上数学同样不开窍的几个同学。
有两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联系您了,说价格方面都好商量,只要您肯接手就行!】
沈瑶看着这条信息,眼底闪过一抹意料之中的笑意。
优质的资源,已经开始主动向她流动了。
黄毛男生闻言,狐疑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什么技巧?”
“先做题,做完了我自然会告诉你。”
沈瑶不急不躁,声音依旧柔和。
男生将信将疑地拿起笔,目光在试卷上扫过,眉头越皱越紧。
试卷上大片的题目都是空白,显然是不会做。
不过好歹他还是在一些题目后面写了个“解”字,胡乱涂抹了几笔。
半个小时后,沈瑶快速批改完了试卷,鲜红的“58”分赫然出现在试卷顶端。
基础差得简直离谱,连最简单的集合概念题都做错了,后面的大题更是惨不忍睹。
“你知道高考数学选择题总共有多少分吗?”
沈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换了个角度提问。
黄毛男生愣了一下,不太确定地回答:
“...六十分?”
“没错,是六十分。”
沈瑶将试卷翻到选择题部分,指着其中一道题目,“你看这道题,看上去很复杂,其实根本不用费劲去计算。
仔细观察一下四个选项的特点,根据排除法,你至少能直接排除掉两个错误答案。
剩下的两个,再稍微结合一下题目给的条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她的教学方法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她不打算从头给这个男生补习基础知识,时间也来不及。
她要做的,是直接教他最高效的应试解题套路。
“记住,数列题,永远先看首项和公差(公比);
解析几何题,先在草稿纸上把大概的图形画出来,很多时候答案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遇到导数相关的题目,想都不要想,先把导函数求出来再说...”
沈瑶在草稿纸上快速地书写着解题口诀和技巧,配合着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把这些常见的题型套路,还有我总结的这些快速解题技巧都背下来。
记熟练了,高考的时候,你至少能比现在多拿二十分。”
黄毛男生的眼睛一点点地睁大,从最初的不屑和抗拒,逐渐变成了惊讶和专注,最后眼神里甚至迸发出了一丝光亮:
“老师,真,真的还能这样操作?”
他以前的老师,只会让他们一遍遍刷题,讲那些听不懂的原理。
“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一场有规则的游戏。”
沈瑶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浅笑,眼神清亮,“只要你找到了游戏规则的漏洞,并且学会利用这些漏洞,就能轻松取胜。”
两个小时的试讲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女主人一直在客厅里坐立不安地等着,看到沈瑶从书房出来,立刻急切地迎了上来:
“沈老师,怎么样?
轩轩他、他还配合吗?”
沈瑶故意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一副专业的评估表情:
“王同学的基础确实比较薄弱,很多知识点都掌握得不牢固。
不过,他的理解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思路也比较灵活。
如果接下来能够保证每周三次课的辅导频率,并且能够完全按照我制定的学习计划来执行。
高考数学考到九十分以上,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真的吗?!九十分?”
女主人闻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语气中充满了惊喜和期待,“那、那太好了!
沈老师,那您的课时费是怎么计算的呢?”
“我这边辅导的话,一次课是两个小时,一千二百元。”
沈瑶面不改色地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这个价格是她来之前就仔细盘算过的。
足够高,能够有效地筛选掉那些经济实力一般的普通家庭,把时间精力花在更有价值的客户身上;
同时,这个价格对于真正有钱的家庭来说,又不算高到离谱。
在他们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毕竟孩子的成绩和前途是无价的。
果然,女主人听到这个价格,只是略微犹豫了几秒钟,眉头都没皱一下,便爽快地说道:
“行!
一千二就一千二!
只要轩轩的成绩能提上去,花多少钱都值得!”
对她们这样的家庭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离开王家时,沈瑶的微信里多了一个备注为“王太太”的新联系人。
同时,微信钱包里也收到了一笔六千元的转账,这是王太太预付的五次课的费用,诚意十足。
回学校的地铁上,车厢轻轻晃动。
沈瑶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却在飞快地盘算着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这份高端家教,每周至少要占用她六个小时的时间。
再加上程氏集团那边实习的工作任务,以及学校本身的课程,时间刚好被挤压到了她个人承受能力的极限边缘。
手机轻微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陈志明发来的微信消息:
【沈瑶,刚得到消息,程昱下周三的飞机回国。简历的事情,你可别忘了及时提交。】
沈瑶指尖轻点,回复了两个字:【放心。】
后面跟了一个“OK”的表情包。
她顺手点开了程昱的微信朋友圈,最新的动态还停留在半个月前。
是一组他在法国参加某个商业论坛的风景照片,照片里的程昱西装革履,身姿挺拔,笑容温和。
在一众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显得格外耀眼。
沈瑶的指腹轻轻划过冰冷的手机屏幕,划过照片上程昱俊朗的面容,眼神幽深,心里已经开始默默勾勒起下一步的计划。
这份高薪家教,对她而言,不过是一个短期的、高效的现金流补充手段而已,一个过渡时期的跳板。
她的真正目标,她的主战场,始终都在程氏集团,在程昱的身上。
推开宿舍门,一股热浪混合着泡面和各种零食的气味扑面而来。
王晓涵正瘫在椅子上,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地抱怨她的家教学生:
“天呐,我那个学生简直就是个榆木疙瘩,怎么教都教不会!
家长还异想天开,非要我保证把她女儿送进重点大学,怎么可能啊!
我又不是神仙!”
“嗨,晓涵,不行就换一个呗,”
正在一边咔嚓咔嚓吃着薯片的张悦劝道,“咱们学校出去做家教的这么多,又不是非缺他这一个学生不可。”
沈瑶拎着包不紧不慢地走进来,三个室友的目光立刻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
“瑶瑶,怎么样怎么样?
你下午那个高端家教,成了吗?
对方肯出多少钱?”
“嗯,谈妥了。”
沈瑶放下包,轻描淡写地说道,“一次课两个小时,一千二。”
“多、多少?!”
王晓涵的抱怨声戛然而止,手里的鼠标都差点惊掉了。
她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尖声叫道,“一千二百块两个小时?!
瑶瑶,你这是去当家教还是去抢钱啊!”
沈瑶倒了杯水,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才淡淡开口:
“朝阳区CBD的家长,不差这点钱。
而且,你得明白,人家花钱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顶尖学府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学习方法。”
李梦也凑了过来,满脸好奇地问道:
“瑶瑶,你到底教的是什么啊?
怎么能收到这么高的价格?也太神了吧!”
“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教给谁。”
沈瑶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洞悉世事的通透,“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平台,面向不同的人群,其价格可能会相差十倍,甚至百倍。
这就是圈层和资源的差异。”
她早就明白一个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资源从来都不是平均分配的。
她要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想方设法挤进那个资源最密集、机会最顶尖的圈子。
第二天的会计课上,教授在讲台上分析最新的税务筹划经典案例,沈瑶听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专注。
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将来在程氏集团,都可能成为她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器。
下课铃声刚响,沈瑶的手机就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的微信消息,来自“王太太”:
【沈老师,真是太感谢您了!
轩轩昨晚回来,破天荒地主动跟我说,您讲课的方式特别好,他听得进去!
他还说,要把您介绍给他班上数学同样不开窍的几个同学。
有两位同学的家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联系您了,说价格方面都好商量,只要您肯接手就行!】
沈瑶看着这条信息,眼底闪过一抹意料之中的笑意。
优质的资源,已经开始主动向她流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