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枭号”如同受伤的野兽,在狂暴的等离子云团深处蛰伏。舰体外壳传来等离子体冲刷的细微滋滋声,内部则是一片压抑的沉默。与“灵能追踪者”的意外遭遇,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原本因计划初定而稍显热烈的气氛上。
林羽站在主屏幕前,凝视着那依旧在缓缓旋转的“初生之光”装置三维模型,眼神锐利如刀。屏幕上,代表虫族巡逻单位的光点移动似乎变得更加频繁,一些原本处于待机状态的防御节点,也隐隐亮起了代表激活状态的微光。
“暗影,重新评估敌方防御态势。”林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暗影”的身影在角落的阴影中波动了一下,面前的光屏数据流再次加速。“确认防御等级提升。东北象限巡逻间隙窗口依旧存在,但持续时间预估缩短至18-20秒。被动灵能扫描强度恢复,且增加了随机频段跃迁。K-7节点周边新增两个隐蔽的灵能感应器。E-4节点附近的自动化防御武器反应时间,模型修正为平均1.2秒。”他顿了顿,补充道,“核心区高能反应源活动频率提升15%,意志扫描间隔缩短。”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原先制定的,依赖于精确时间和相对宽松环境的“K-7至E-4”连锁打击方案,风险已经高到无法接受。
“我们被惊动了,但未被完全锁定。”林羽转过身,目光扫过脸上带着凝重神色的队员们,“这意味着,计划必须改变,但行动,依然要继续!”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驱散了部分因意外而带来的阴霾。“敌人提高了警惕,但也暴露了更多的信息。‘暗影’,整合所有数据,包括遭遇战前后敌方防御的变化细节,重新进行威胁评估和战术推演。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手术方案’。”
“明白。” “暗影”简短回应,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台纯粹的信息处理机器,与舰载计算机深度连接,海量的数据被重新调用、交叉比对、建模分析。
舰桥内再次陷入忙碌,但这一次,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每个人都明白,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在更加不利的条件下,找到那条通往胜利的荆棘之路。
林羽闭上眼睛,神识再次与“虚空之锚”连接,但这次并非感知空间,而是借助其稳定心神、提升思维速度的特性,在脑海中疯狂演算。太初之眸记录下的庞大能量流动图谱,与“暗影”提供的实时防御数据相互叠加、印证。
他“看”到,在装置的西北侧,靠近外层护盾生成区的位置,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它不像核心能量枢纽那样被重重保护,但其作用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区域性的“能量转换枢纽”,负责将汲取来的原始恒星能量进行初步的净化和属性调整,然后分流给不同的污染单元。破坏它,不仅能有效中断相当一部分污染能量的稳定输出,其内部的能量缓存单元过载爆炸,还可能对邻近的护盾发生器造成不小的冲击。
他又“看”向装置的东南侧,那里矗立着一座如同尖塔般的生物结构——“灵能协调塔”。它的功能类似于区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负责接收核心指令,协调该区域内所有防御单位(巡逻队、固定炮台、感应器)的行动,并维持局部灵能干扰场的稳定。一旦它被摧毁,整个东南区域的防御将陷入至少数十秒的“群龙无首”状态,协调失灵,反应迟缓,足以制造出一个宝贵的战术窗口。
这两个目标,一个影响能量供给,一个影响防御体系,都位于装置相对外围的区域,防护力度虽然因警报而提升,但远不如核心区域那般变态。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距离适中,且与“夜枭号”目前潜伏的等离子云团方位,构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突击夹角。
一个全新的、更加大胆、也更加危险的计划雏形,在林羽脑海中逐渐清晰——不再是循序渐进的连锁破坏,而是双管齐下的同步打击!
数个小时在高度紧张的运算与推演中过去。
“数据整合与初步推演完成。” “暗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是完成任务后的冷静,“基于当前防御态势,提出新战术方案:‘双刃’计划。”
主屏幕上,原本的K-7、E-4攻击路径被替换。两个新的目标被高亮标注出来:
目标A(西北侧):能量转换枢纽(代号‘熔炉’)。 破坏优先级:高。预期效果:中断约18%污染能量输出,可能引发护盾波动。 目标B(东南侧):灵能协调塔(代号‘尖塔’)。破坏优先级:极高。预期效果:制造东南区域防御混乱,持续时间预估25-40秒。
“方案核心:同步突击。” “暗影”开始阐述,“利用敌人防御提升后,注意力可能集中于传统薄弱点和核心区的心理盲区,同时对其两个功能关键但防护相对次级的节点发动突袭,最大化制造混乱和破坏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羽接过话头,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队员:“没错!我们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同时插上两把尖刀!现在,召开最终战术会议,确定‘双刃’计划细节!”
所有人精神一振,围拢到主屏幕前。
一、 行动阶段与任务分组
第一阶段:潜行与部署(预计时间:依托新的巡逻间隙,窗口约20秒)
· 行动: “夜枭号”借助等离子云团掩护,潜行至预定发射点。突击组与策应组同时离舰,借助隐匿手段,分别向目标A和目标B外围预定集结点机动。
· 要求: 绝对静默,精准定位。
第二阶段:同步突击(攻击发起后,黄金时间窗口:最多30秒)
· 突击组(负责双目标直接破坏):
· 成员:林羽(组长,负责目标A‘熔炉’)、狻猊(负责目标A)、狂霆(负责目标B‘尖塔’)
· 任务:
· 林羽与狻猊:抵达目标A外围后,林羽动用“无形破障梭”撕裂其外部生物装甲和能量护盾,狻猊随后以白炽龙炎进行覆盖式灼烧,引爆其内部能量缓存单元,力求彻底摧毁。
· 狂霆:单独突进至目标B外围,利用“雷帝之握”发动蓄力已久的“紫霄神雷破”,追求一击摧毁“灵能协调塔”的核心灵能晶体。
· 核心:同步发起攻击!时间差必须控制在3秒以内!
· 策应组(负责外围支援与混乱制造):
· 成员:石破天(组长,负责正面牵制)、祝焱(负责范围压制与能量干扰)、云梦纱(负责全域幻术掩护与精神对抗)
· 任务:
· 在突击组发动攻击的同时,策应组在预定位置主动暴露,吸引敌人注意力。
· 石破天:凭借“不动明王铠”的强悍防御,顶在最前方,拦截可能扑向突击组的虫族地面及近空单位,制造正面压力。
· 祝焱:操控“南明离火灯”,释放大范围琉璃净火风暴,并非追求杀伤,而是形成高温与能量干扰区域,阻碍敌方单位行动和通讯,净化可能存在的精神污染。
· 云梦纱:全力施展“幻海心晶”力量,制造覆盖大片区域的大型幻象——如模拟出多支联军突击队从不同方向进攻的假象,干扰敌方指挥判断;同时对敌方单位施加精神混乱、感知错乱等负面状态;并时刻维持对突击组的精神隐匿屏障。
· 核心:制造足够大的动静,吸引火力,为突击组的破坏行动创造条件和时间!
第三阶段:混乱扩大与撤离(攻击发起后30秒至90秒)
· 行动:
· 突击组在完成破坏后,毫不恋战,立即沿预定路线向策应组方向靠拢。
· 策应组在接应到突击组后,视情况决定:
· 选项A(顺利): 利用云梦纱的幻术和祝焱的火幕掩护,全体迅速脱离接触,前往撤离点。
· 选项B(受阻): 且战且退,石破天断后,利用地形和幻术周旋。
· 核心: 果断脱离,利用制造的混乱期,尽快远离核心战场。
第四阶段:紧急撤离与汇合
· 行动: 全员抵达预设撤离点,由“飞隼”驾驶“夜枭号”进行高风险接应。利用“暗影”规划的、考虑了新防御态势的撤离路线(依旧保留Alpha, Beta, Gaa三条,但细节调整),返回安全区域。
· 核心: 快速汇合,远遁千里。
二、 成员具体职责细化
· 林羽 (突击组 - 目标A):
· 主导对“熔炉”节点的攻击,精准操控“无形破障梭”破防。
· 负责突击组整体的行动节奏把控与时机选择。
· 携带“虚空之锚”,随时准备稳定空间应对意外,或启动最终应急跃迁。
· 与狻猊保持高度默契,完成连环打击。
· 狻猊 (突击组 - 目标A):
· 紧随林羽破防之后,发动最强龙炎,确保摧毁效果。
· 利用星兽感知,为突击组规避潜在的空间陷阱和能量暗流。
· 在必要时,释放龙威进行小范围精神震慑。
· 狂霆 (突击组 - 目标B):
· 独立完成对“尖塔”的突袭与一击摧毁。
· 严格把握攻击发起时间,确保与林羽那边同步。
· 动用“雷帝之握”储能,务求一击必杀,不给对方反应时间。
· 石破天 (策应组 - 防御/牵制):
· 作为策应组最坚实的盾牌,吸引并承受主要火力。
· 利用“不动明王铠”和强悍肉身,阻挡甚至反杀靠近的虫族单位。
· 保护祝焱和云梦纱不受物理冲击。
· 祝焱 (策应组 - 范围压制/干扰):
· 精准操控琉璃净火,形成有效的干扰带和净化区。
· 注意控制火焰范围,避免误伤队友或引发不可控爆炸。
· 协助净化可能影响队友的虫族精神污染。
· 云梦纱 (策应组 - 幻术/精神掩护):
· 维持覆盖全场的复合幻象,迷惑敌人。
· 对敌方单位施加精神干扰,降低其作战效率。
· 时刻维持对突击组的精神隐匿,是关键中的关键。
· 监控敌方精神波动,预警可能的高阶意志介入。
· 飞隼 (舰船操控/接应):
· 精准完成潜行、投放、接应等一系列高难度飞行操作。
· 在接应时,视情况提供短暂的、精准的火力支援。
· 确保“夜枭号”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是最后的生命线。
· 暗影 (信息支援/路线规划):
· 全程监控战场信息,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 确保小队内部通讯畅通且隐蔽。
· 根据战场变化,动态调整撤离路线建议。
· 负责行动后的所有数据清理和痕迹抹除。
· 青囊 (战地医疗/支援):
· 位于策应组相对安全位置,随时准备救治伤员。
· 重点关注能量反噬、精神侵蚀、虫族毒素等特殊伤势。
· 携带高强度生命维持设备,应对最坏情况。
三、 意外情况应对预案推演
林羽目光扫过众人,开始进行最后的推演:“现在,模拟可能出现的意外,明确应对措施。”
意外一:突击组任一目标攻击未能瞬间摧毁,陷入缠斗。
· 应对:另一目标攻击完成后,立即支援。策应组加大攻击力度,强行吸引更多火力。若10秒内无法解决,林羽动用“虚空之锚”稳定局部空间,强行带人脱离,放弃该目标。
意外二:策应组被强大火力压制,无法有效牵制。
· 应对:石破天开启“不动明王铠”最大防御形态,短暂硬抗。祝焱将琉璃净火收缩,形成防御火环。云梦纱集中幻术制造突围假象。突击组根据情况,要么加速破坏后回援,要么直接执行撤离。
意外三:敌方高阶意志(母皇级)提前介入,发动强力精神冲击。
· 应对:云梦纱第一时间启动“幻海心晶”最大功率进行精神防御和干扰。林羽以通天剑魂固守本心,并尝试以蕴含太初意境的剑意进行反制。狻猊释放龙威抗衡。全员立即向彼此靠拢,精神互联,共抗冲击,并准备启动Gaa应急撤离方案。
意外四:‘夜枭号’接应点暴露或被封锁。
· 应对:执行备用撤离路线Beta,前往小行星带隐匿。或者,由“暗影”尝试电子欺骗,制造虚假接应信号调虎离山。最后手段,启动Gaa方案。
意外五:队员重伤或失散。
· 应对:青囊立即救治,石破天或林羽负责携带重伤员撤离。云梦纱通过精神链接定位失散队员,策应组提供掩护,组织营救。预设集合点和应急信标启动。
……
一系列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被逐一提出,并明确了指挥链、决策优先级和具体行动步骤。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各种极端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如何配合队友。反复的推演,不是为了消除恐惧,而是为了将应对方案变成一种本能。
当所有细节都被反复咀嚼,所有预案都被深刻记忆后,舰桥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林羽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双刃’计划,风险极高,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让那些虫子知道,生命的摇篮,不容亵渎!诸位,可愿随我,再闯龙潭?”
“愿随队长!” 众人齐声低喝,声音不大,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好!”林羽重重一拳虚击在控制台上,“各自最后准备,调整至最佳状态。等待‘飞隼’捕捉到最佳出击时机!”
“夜枭号”依旧在等离子云团中潜伏,但一股凌厉无匹的杀气,已然在这片狭小的空间内凝聚。最终的决策已经下达,行动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目标直指那亵渎生命的扭曲造物。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突袭,即将在这片星云中,拉开血与火的帷幕。
林羽站在主屏幕前,凝视着那依旧在缓缓旋转的“初生之光”装置三维模型,眼神锐利如刀。屏幕上,代表虫族巡逻单位的光点移动似乎变得更加频繁,一些原本处于待机状态的防御节点,也隐隐亮起了代表激活状态的微光。
“暗影,重新评估敌方防御态势。”林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暗影”的身影在角落的阴影中波动了一下,面前的光屏数据流再次加速。“确认防御等级提升。东北象限巡逻间隙窗口依旧存在,但持续时间预估缩短至18-20秒。被动灵能扫描强度恢复,且增加了随机频段跃迁。K-7节点周边新增两个隐蔽的灵能感应器。E-4节点附近的自动化防御武器反应时间,模型修正为平均1.2秒。”他顿了顿,补充道,“核心区高能反应源活动频率提升15%,意志扫描间隔缩短。”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原先制定的,依赖于精确时间和相对宽松环境的“K-7至E-4”连锁打击方案,风险已经高到无法接受。
“我们被惊动了,但未被完全锁定。”林羽转过身,目光扫过脸上带着凝重神色的队员们,“这意味着,计划必须改变,但行动,依然要继续!”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驱散了部分因意外而带来的阴霾。“敌人提高了警惕,但也暴露了更多的信息。‘暗影’,整合所有数据,包括遭遇战前后敌方防御的变化细节,重新进行威胁评估和战术推演。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手术方案’。”
“明白。” “暗影”简短回应,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台纯粹的信息处理机器,与舰载计算机深度连接,海量的数据被重新调用、交叉比对、建模分析。
舰桥内再次陷入忙碌,但这一次,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每个人都明白,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在更加不利的条件下,找到那条通往胜利的荆棘之路。
林羽闭上眼睛,神识再次与“虚空之锚”连接,但这次并非感知空间,而是借助其稳定心神、提升思维速度的特性,在脑海中疯狂演算。太初之眸记录下的庞大能量流动图谱,与“暗影”提供的实时防御数据相互叠加、印证。
他“看”到,在装置的西北侧,靠近外层护盾生成区的位置,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它不像核心能量枢纽那样被重重保护,但其作用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区域性的“能量转换枢纽”,负责将汲取来的原始恒星能量进行初步的净化和属性调整,然后分流给不同的污染单元。破坏它,不仅能有效中断相当一部分污染能量的稳定输出,其内部的能量缓存单元过载爆炸,还可能对邻近的护盾发生器造成不小的冲击。
他又“看”向装置的东南侧,那里矗立着一座如同尖塔般的生物结构——“灵能协调塔”。它的功能类似于区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负责接收核心指令,协调该区域内所有防御单位(巡逻队、固定炮台、感应器)的行动,并维持局部灵能干扰场的稳定。一旦它被摧毁,整个东南区域的防御将陷入至少数十秒的“群龙无首”状态,协调失灵,反应迟缓,足以制造出一个宝贵的战术窗口。
这两个目标,一个影响能量供给,一个影响防御体系,都位于装置相对外围的区域,防护力度虽然因警报而提升,但远不如核心区域那般变态。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距离适中,且与“夜枭号”目前潜伏的等离子云团方位,构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突击夹角。
一个全新的、更加大胆、也更加危险的计划雏形,在林羽脑海中逐渐清晰——不再是循序渐进的连锁破坏,而是双管齐下的同步打击!
数个小时在高度紧张的运算与推演中过去。
“数据整合与初步推演完成。” “暗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是完成任务后的冷静,“基于当前防御态势,提出新战术方案:‘双刃’计划。”
主屏幕上,原本的K-7、E-4攻击路径被替换。两个新的目标被高亮标注出来:
目标A(西北侧):能量转换枢纽(代号‘熔炉’)。 破坏优先级:高。预期效果:中断约18%污染能量输出,可能引发护盾波动。 目标B(东南侧):灵能协调塔(代号‘尖塔’)。破坏优先级:极高。预期效果:制造东南区域防御混乱,持续时间预估25-40秒。
“方案核心:同步突击。” “暗影”开始阐述,“利用敌人防御提升后,注意力可能集中于传统薄弱点和核心区的心理盲区,同时对其两个功能关键但防护相对次级的节点发动突袭,最大化制造混乱和破坏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羽接过话头,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队员:“没错!我们要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同时插上两把尖刀!现在,召开最终战术会议,确定‘双刃’计划细节!”
所有人精神一振,围拢到主屏幕前。
一、 行动阶段与任务分组
第一阶段:潜行与部署(预计时间:依托新的巡逻间隙,窗口约20秒)
· 行动: “夜枭号”借助等离子云团掩护,潜行至预定发射点。突击组与策应组同时离舰,借助隐匿手段,分别向目标A和目标B外围预定集结点机动。
· 要求: 绝对静默,精准定位。
第二阶段:同步突击(攻击发起后,黄金时间窗口:最多30秒)
· 突击组(负责双目标直接破坏):
· 成员:林羽(组长,负责目标A‘熔炉’)、狻猊(负责目标A)、狂霆(负责目标B‘尖塔’)
· 任务:
· 林羽与狻猊:抵达目标A外围后,林羽动用“无形破障梭”撕裂其外部生物装甲和能量护盾,狻猊随后以白炽龙炎进行覆盖式灼烧,引爆其内部能量缓存单元,力求彻底摧毁。
· 狂霆:单独突进至目标B外围,利用“雷帝之握”发动蓄力已久的“紫霄神雷破”,追求一击摧毁“灵能协调塔”的核心灵能晶体。
· 核心:同步发起攻击!时间差必须控制在3秒以内!
· 策应组(负责外围支援与混乱制造):
· 成员:石破天(组长,负责正面牵制)、祝焱(负责范围压制与能量干扰)、云梦纱(负责全域幻术掩护与精神对抗)
· 任务:
· 在突击组发动攻击的同时,策应组在预定位置主动暴露,吸引敌人注意力。
· 石破天:凭借“不动明王铠”的强悍防御,顶在最前方,拦截可能扑向突击组的虫族地面及近空单位,制造正面压力。
· 祝焱:操控“南明离火灯”,释放大范围琉璃净火风暴,并非追求杀伤,而是形成高温与能量干扰区域,阻碍敌方单位行动和通讯,净化可能存在的精神污染。
· 云梦纱:全力施展“幻海心晶”力量,制造覆盖大片区域的大型幻象——如模拟出多支联军突击队从不同方向进攻的假象,干扰敌方指挥判断;同时对敌方单位施加精神混乱、感知错乱等负面状态;并时刻维持对突击组的精神隐匿屏障。
· 核心:制造足够大的动静,吸引火力,为突击组的破坏行动创造条件和时间!
第三阶段:混乱扩大与撤离(攻击发起后30秒至90秒)
· 行动:
· 突击组在完成破坏后,毫不恋战,立即沿预定路线向策应组方向靠拢。
· 策应组在接应到突击组后,视情况决定:
· 选项A(顺利): 利用云梦纱的幻术和祝焱的火幕掩护,全体迅速脱离接触,前往撤离点。
· 选项B(受阻): 且战且退,石破天断后,利用地形和幻术周旋。
· 核心: 果断脱离,利用制造的混乱期,尽快远离核心战场。
第四阶段:紧急撤离与汇合
· 行动: 全员抵达预设撤离点,由“飞隼”驾驶“夜枭号”进行高风险接应。利用“暗影”规划的、考虑了新防御态势的撤离路线(依旧保留Alpha, Beta, Gaa三条,但细节调整),返回安全区域。
· 核心: 快速汇合,远遁千里。
二、 成员具体职责细化
· 林羽 (突击组 - 目标A):
· 主导对“熔炉”节点的攻击,精准操控“无形破障梭”破防。
· 负责突击组整体的行动节奏把控与时机选择。
· 携带“虚空之锚”,随时准备稳定空间应对意外,或启动最终应急跃迁。
· 与狻猊保持高度默契,完成连环打击。
· 狻猊 (突击组 - 目标A):
· 紧随林羽破防之后,发动最强龙炎,确保摧毁效果。
· 利用星兽感知,为突击组规避潜在的空间陷阱和能量暗流。
· 在必要时,释放龙威进行小范围精神震慑。
· 狂霆 (突击组 - 目标B):
· 独立完成对“尖塔”的突袭与一击摧毁。
· 严格把握攻击发起时间,确保与林羽那边同步。
· 动用“雷帝之握”储能,务求一击必杀,不给对方反应时间。
· 石破天 (策应组 - 防御/牵制):
· 作为策应组最坚实的盾牌,吸引并承受主要火力。
· 利用“不动明王铠”和强悍肉身,阻挡甚至反杀靠近的虫族单位。
· 保护祝焱和云梦纱不受物理冲击。
· 祝焱 (策应组 - 范围压制/干扰):
· 精准操控琉璃净火,形成有效的干扰带和净化区。
· 注意控制火焰范围,避免误伤队友或引发不可控爆炸。
· 协助净化可能影响队友的虫族精神污染。
· 云梦纱 (策应组 - 幻术/精神掩护):
· 维持覆盖全场的复合幻象,迷惑敌人。
· 对敌方单位施加精神干扰,降低其作战效率。
· 时刻维持对突击组的精神隐匿,是关键中的关键。
· 监控敌方精神波动,预警可能的高阶意志介入。
· 飞隼 (舰船操控/接应):
· 精准完成潜行、投放、接应等一系列高难度飞行操作。
· 在接应时,视情况提供短暂的、精准的火力支援。
· 确保“夜枭号”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是最后的生命线。
· 暗影 (信息支援/路线规划):
· 全程监控战场信息,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 确保小队内部通讯畅通且隐蔽。
· 根据战场变化,动态调整撤离路线建议。
· 负责行动后的所有数据清理和痕迹抹除。
· 青囊 (战地医疗/支援):
· 位于策应组相对安全位置,随时准备救治伤员。
· 重点关注能量反噬、精神侵蚀、虫族毒素等特殊伤势。
· 携带高强度生命维持设备,应对最坏情况。
三、 意外情况应对预案推演
林羽目光扫过众人,开始进行最后的推演:“现在,模拟可能出现的意外,明确应对措施。”
意外一:突击组任一目标攻击未能瞬间摧毁,陷入缠斗。
· 应对:另一目标攻击完成后,立即支援。策应组加大攻击力度,强行吸引更多火力。若10秒内无法解决,林羽动用“虚空之锚”稳定局部空间,强行带人脱离,放弃该目标。
意外二:策应组被强大火力压制,无法有效牵制。
· 应对:石破天开启“不动明王铠”最大防御形态,短暂硬抗。祝焱将琉璃净火收缩,形成防御火环。云梦纱集中幻术制造突围假象。突击组根据情况,要么加速破坏后回援,要么直接执行撤离。
意外三:敌方高阶意志(母皇级)提前介入,发动强力精神冲击。
· 应对:云梦纱第一时间启动“幻海心晶”最大功率进行精神防御和干扰。林羽以通天剑魂固守本心,并尝试以蕴含太初意境的剑意进行反制。狻猊释放龙威抗衡。全员立即向彼此靠拢,精神互联,共抗冲击,并准备启动Gaa应急撤离方案。
意外四:‘夜枭号’接应点暴露或被封锁。
· 应对:执行备用撤离路线Beta,前往小行星带隐匿。或者,由“暗影”尝试电子欺骗,制造虚假接应信号调虎离山。最后手段,启动Gaa方案。
意外五:队员重伤或失散。
· 应对:青囊立即救治,石破天或林羽负责携带重伤员撤离。云梦纱通过精神链接定位失散队员,策应组提供掩护,组织营救。预设集合点和应急信标启动。
……
一系列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被逐一提出,并明确了指挥链、决策优先级和具体行动步骤。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各种极端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如何配合队友。反复的推演,不是为了消除恐惧,而是为了将应对方案变成一种本能。
当所有细节都被反复咀嚼,所有预案都被深刻记忆后,舰桥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林羽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坚毅的面孔,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双刃’计划,风险极高,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让那些虫子知道,生命的摇篮,不容亵渎!诸位,可愿随我,再闯龙潭?”
“愿随队长!” 众人齐声低喝,声音不大,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好!”林羽重重一拳虚击在控制台上,“各自最后准备,调整至最佳状态。等待‘飞隼’捕捉到最佳出击时机!”
“夜枭号”依旧在等离子云团中潜伏,但一股凌厉无匹的杀气,已然在这片狭小的空间内凝聚。最终的决策已经下达,行动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目标直指那亵渎生命的扭曲造物。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突袭,即将在这片星云中,拉开血与火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