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后山,露水已经打湿了韩烨的粗布衣衫。他盘膝坐在那块被月光磨得光滑的青石上,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尖凝成水珠,又悄无声息地砸在衣襟上。
丹田传来的刺痛像一根烧红的铁针,每一次尝试引导气血之力向那里汇聚,都会引发一阵痉挛般的抽搐。韩烨咬着牙,强迫自己回忆《聚灵诀》的开篇口诀:“气沉丹田,如珠走盘;血融灵府,似水润田……”可道理明明清晰如镜,身体却像个顽劣的孩童,偏不顺着心意行事。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今晚第几次失败了。从戌时到子时,三个时辰里,他像一尊雕塑般保持着打坐的姿势,只有胸腔的起伏和偶尔抽搐的手指证明他还活着。体内的气血之力在炼体时被《九转玄功》催发到极致,此刻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在经脉中横冲直撞。它们灼热、狂暴,带着撕裂一切的冲劲,而丹田却像个脆弱的琉璃盏,稍一碰触便仿佛要碎裂。
“咳……”韩烨猛地咳出一口带着血丝的浊气,胸口一阵发闷。他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谷洪曾说过,气血如烈火,灵气似清泉,两者相遇要么是水火不容,要么是交融成汤,而他现在就像在烈火上浇油,不炸锅才怪。
他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掌心已满是汗水。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映出几分疲惫,却掩不住眼底的执拗。白天在铁匠铺挥锤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气血随着锤落的节奏奔腾,那时的力量是如此顺畅,为何到了丹田这里就变得寸步难行?
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韩烨几乎要撑不住眼皮。他想起下午吴昊来铁匠铺时,指尖流转的木灵根灵气是那样柔和,仿佛天生就该在体内游走。而自己呢?伪灵根的体质,吸收灵气的速度慢得像蜗牛,好不容易靠着炼体攒下些气血,却连导入丹田都做不到。
“难道……我真的不是修行的料?”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韩烨狠狠压了下去。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掌心和指腹布满了厚厚的老茧,虎口处还有一道新添的疤痕——那是今早锻造铁砧时被飞溅的铁屑烫伤的。
这双手打了五年铁,从最初连小锤都握不稳,到现在能挥动三十斤重的大锤连续锻造三个时辰。他记得第一次独立打出合格的镰刀时,吴铁匠拍着他的肩膀说:“打铁哪有一蹴而就的?一块好铁,要在火里烧、水里淬,千锤百炼才能成器。里急什么?”
“千锤百炼……”韩烨喃喃自语,忽然愣住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不远处自己平日扎马步的地方。那里的地面被踩出两个浅浅的凹坑,是他日复一日站桩留下的痕迹。《九转玄功》的炼体之法,不就是让他像铁块一样反复捶打自己吗?肌肉的酸痛、骨骼的呻吟、汗水浸透衣衫的黏腻……这些不都和铁匠铺里的淬火过程一模一样?
打铁时,他从不会奢望一锤就能打出想要的形状。一块铁要先烧红,锤打,冷却,再烧红,再锤打,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接近成品的模样。那修行呢?难道就能指望一次尝试就成功?
韩烨忽然笑了,之前的焦躁像被风吹散的烟。他重新调整坐姿,这次没有急于引导气血,而是先闭上眼睛,回忆起打铁时的呼吸节奏——锤起吸气,锤落呼气,每一次呼吸都与手臂的挥动完美契合,带着一种质朴而强大的韵律。
他试着让呼吸放缓,不再去想丹田,只是感受气血在经脉中流动的轨迹。它们依旧灼热,但似乎不再那么狂暴了。就像铁匠铺里被反复捶打的铁块,经过一次次的淬炼,棱角总会慢慢被磨平。
不知过了多久,韩烨的呼吸渐渐变得悠长。他不再刻意控制,只是让意识像个旁观者,静静看着气血在体内循环。当气血再次流到丹田附近时,他没有强行引导,而是用意念轻轻“推”了一下,就像挥动锤子时最后那一下收力的巧劲。
刺痛感依然存在,但这一次,不再是撕裂般的剧痛,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韩烨心中一动,不敢贪功,只是保持着呼吸的节奏,等待下一次气血循环过来。
第二下,第三下……他像个耐心的铁匠,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气血与丹田之间的壁垒。每一次碰撞都很轻微,却带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韩烨的眉心忽然轻轻一跳。
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暖流,像初春解冻的溪水,缓缓流入了丹田。那感觉如此奇妙,仿佛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了第一滴雨水。他甚至能“看”到那缕气流在丹田中打了个旋,然后安静地停了下来——那是一缕真正的灵气,带着天地间最本源的气息,与他之前吸收的驳杂灵气截然不同。
韩烨猛地睁开眼,眼底迸发出难以抑制的光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缕灵气就像一颗种子,稳稳地扎根在丹田深处。只要稍加滋养,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凡灵境一品的门槛,他摸到了。
山风吹过,带着清晨的凉意,韩烨却感觉浑身暖洋洋的。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骨骼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远处传来村里公鸡的啼鸣,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望向东方泛起的红霞,握紧了拳头。这只是第一步,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跨过了那道最难的坎。就像铁匠铺里那些等待被锻造的铁器,只要肯下功夫,总有成器的一天。
丹田传来的刺痛像一根烧红的铁针,每一次尝试引导气血之力向那里汇聚,都会引发一阵痉挛般的抽搐。韩烨咬着牙,强迫自己回忆《聚灵诀》的开篇口诀:“气沉丹田,如珠走盘;血融灵府,似水润田……”可道理明明清晰如镜,身体却像个顽劣的孩童,偏不顺着心意行事。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今晚第几次失败了。从戌时到子时,三个时辰里,他像一尊雕塑般保持着打坐的姿势,只有胸腔的起伏和偶尔抽搐的手指证明他还活着。体内的气血之力在炼体时被《九转玄功》催发到极致,此刻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在经脉中横冲直撞。它们灼热、狂暴,带着撕裂一切的冲劲,而丹田却像个脆弱的琉璃盏,稍一碰触便仿佛要碎裂。
“咳……”韩烨猛地咳出一口带着血丝的浊气,胸口一阵发闷。他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谷洪曾说过,气血如烈火,灵气似清泉,两者相遇要么是水火不容,要么是交融成汤,而他现在就像在烈火上浇油,不炸锅才怪。
他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掌心已满是汗水。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映出几分疲惫,却掩不住眼底的执拗。白天在铁匠铺挥锤时,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气血随着锤落的节奏奔腾,那时的力量是如此顺畅,为何到了丹田这里就变得寸步难行?
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韩烨几乎要撑不住眼皮。他想起下午吴昊来铁匠铺时,指尖流转的木灵根灵气是那样柔和,仿佛天生就该在体内游走。而自己呢?伪灵根的体质,吸收灵气的速度慢得像蜗牛,好不容易靠着炼体攒下些气血,却连导入丹田都做不到。
“难道……我真的不是修行的料?”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韩烨狠狠压了下去。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掌心和指腹布满了厚厚的老茧,虎口处还有一道新添的疤痕——那是今早锻造铁砧时被飞溅的铁屑烫伤的。
这双手打了五年铁,从最初连小锤都握不稳,到现在能挥动三十斤重的大锤连续锻造三个时辰。他记得第一次独立打出合格的镰刀时,吴铁匠拍着他的肩膀说:“打铁哪有一蹴而就的?一块好铁,要在火里烧、水里淬,千锤百炼才能成器。里急什么?”
“千锤百炼……”韩烨喃喃自语,忽然愣住了。
他猛地抬头,看向不远处自己平日扎马步的地方。那里的地面被踩出两个浅浅的凹坑,是他日复一日站桩留下的痕迹。《九转玄功》的炼体之法,不就是让他像铁块一样反复捶打自己吗?肌肉的酸痛、骨骼的呻吟、汗水浸透衣衫的黏腻……这些不都和铁匠铺里的淬火过程一模一样?
打铁时,他从不会奢望一锤就能打出想要的形状。一块铁要先烧红,锤打,冷却,再烧红,再锤打,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接近成品的模样。那修行呢?难道就能指望一次尝试就成功?
韩烨忽然笑了,之前的焦躁像被风吹散的烟。他重新调整坐姿,这次没有急于引导气血,而是先闭上眼睛,回忆起打铁时的呼吸节奏——锤起吸气,锤落呼气,每一次呼吸都与手臂的挥动完美契合,带着一种质朴而强大的韵律。
他试着让呼吸放缓,不再去想丹田,只是感受气血在经脉中流动的轨迹。它们依旧灼热,但似乎不再那么狂暴了。就像铁匠铺里被反复捶打的铁块,经过一次次的淬炼,棱角总会慢慢被磨平。
不知过了多久,韩烨的呼吸渐渐变得悠长。他不再刻意控制,只是让意识像个旁观者,静静看着气血在体内循环。当气血再次流到丹田附近时,他没有强行引导,而是用意念轻轻“推”了一下,就像挥动锤子时最后那一下收力的巧劲。
刺痛感依然存在,但这一次,不再是撕裂般的剧痛,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韩烨心中一动,不敢贪功,只是保持着呼吸的节奏,等待下一次气血循环过来。
第二下,第三下……他像个耐心的铁匠,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气血与丹田之间的壁垒。每一次碰撞都很轻微,却带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韩烨的眉心忽然轻轻一跳。
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暖流,像初春解冻的溪水,缓缓流入了丹田。那感觉如此奇妙,仿佛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了第一滴雨水。他甚至能“看”到那缕气流在丹田中打了个旋,然后安静地停了下来——那是一缕真正的灵气,带着天地间最本源的气息,与他之前吸收的驳杂灵气截然不同。
韩烨猛地睁开眼,眼底迸发出难以抑制的光芒。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缕灵气就像一颗种子,稳稳地扎根在丹田深处。只要稍加滋养,这颗种子就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凡灵境一品的门槛,他摸到了。
山风吹过,带着清晨的凉意,韩烨却感觉浑身暖洋洋的。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骨骼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远处传来村里公鸡的啼鸣,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望向东方泛起的红霞,握紧了拳头。这只是第一步,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跨过了那道最难的坎。就像铁匠铺里那些等待被锻造的铁器,只要肯下功夫,总有成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