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村里人的议论-《荒破天穹》

  猎虎村的清晨总是裹着淡淡的水汽。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东边的山坳,韩烨已经在铁匠铺的院子里抡了半个时辰铁锤。通红的铁块在他手下逐渐成型,原本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搬动的铁砧,此刻正被他单手按着,另一只手挥舞着八斤重的铁锤,每一次落下都带着沉闷的嗡鸣,震得地上的铁屑簌簌发抖。

  “铛——铛——铛——”

  节奏均匀得像村里老钟的摆锤,却又带着一股年轻人独有的刚猛。吴铁匠背着手站在屋檐下,看着韩烨汗流浃背的身影,烟斗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他跟着前几任铁匠学手艺时,见过不少力气大的汉子,但像韩烨这样,短短半年内力气翻了几番的,却是头一个。

  “烨小子,歇口气。”吴铁匠磕了磕烟斗,“这铁砧不急着用,别把自己练废了。”

  韩烨停下手,汗水顺着下颌线滴在滚烫的铁砧上,瞬间蒸腾起白烟。他抹了把脸,露出一口白牙:“没事吴伯,我感觉这力气还能再涨涨。”说话间,他随手将那柄八斤重的铁锤扔给旁边的学徒,学徒没接住,铁锤砸在地上陷进泥土半寸,惊得对方吐了吐舌头。

  这一幕恰好被来送柴火的李大叔看到。他抱着柴火的手顿了顿,等韩烨转身去打水时,才凑到吴铁匠身边,压低声音问:“吴老哥,你说烨小子这力气……是不是有点邪门?”

  吴铁匠瞥了他一眼:“人家年轻,肯下苦功,力气大些有啥奇怪?”

  “不是啊,”李大叔搓着手,眼神里带着几分神秘,“前儿个我跟他爹去后山抬石头,一块两百多斤的青石,他一个人就扛起来了,脸不红气不喘的。你说这是人能有的力气?”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潭。很快,村里关于韩烨的议论就传开了。

  傍晚时分,村头的老槐树下聚着几个纳凉的妇人,手里的针线活没停,嘴里的话却没离开韩烨。

  “我娘家侄子在岚风城当差,说城里的武夫也没这么大力气呢。”王婶一边纳鞋底,一边往韩烨家的方向瞟,“前几天我还看见他帮张屠户劈柴,一斧头下去,半米粗的木桩直接裂成八瓣,那斧头快得都出残影了。”

  “何止啊,”旁边的刘嫂接话,声音压得更低,“我家二柱子说,夜里起夜时,看见韩烨在后山的老松树下站着,月光照在他身上,那汗珠子往下掉,却一点声音都没有。你说他大半夜不睡觉,在后山干啥?”

  “该不会是……得了什么奇遇吧?”有人小心翼翼地猜测,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村里老人常说,猎虎村背靠妖兽山脉,几百年前出过能跟妖兽打架的能人,说不定韩烨就是继承了什么了不得的本事。

  这话一出,议论声顿时小了下去,每个人心里都打起了算盘。这年头,谁不想自家孩子有出息?要是韩烨真有奇遇,能不能沾点光?

  这些话断断续续传到韩振夫妇耳朵里时,两人正在灶房里忙活。赵氏往灶膛里添了把柴,忧心忡忡地看着丈夫:“当家的,你说……烨儿这变化是不是太扎眼了?”

  韩振正擦拭着猎刀,刀刃在油灯下泛着冷光。他沉默了片刻,把刀放回刀鞘:“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造化。只要他不走歪路,有力气是好事。”

  “可村里那些话……”赵氏还是不放心,“万一传到外面去,会不会招来麻烦?”她想起前几年,邻村有个少年据说能跟蛇说话,结果被城里来的“高人”带走,再也没回来过。

  韩振放下刀,走到窗边看了一眼。韩烨正在院子里帮妹妹韩玥削木剑,动作轻柔,完全看不出白天在铁匠铺里的凶悍。他回过头,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明天我跟烨儿说说,让他藏着点本事,别太张扬。咱们家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就好。”

  第二天早饭时,韩振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突然开口:“烨儿,你最近力气见长啊。”

  韩烨嘴里塞满了窝头,含糊地点点头:“嗯,可能是打铁练出来的。”他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些天村里的议论他不是没听见,只是懒得理会。

  韩振放下筷子,眼神变得严肃:“力气大是好事,但树大招风。你吴伯跟我说,镇上的武器铺都注意到你了。往后在外面,能藏三分力,就别露七分。”

  “我知道了爹。”韩烨咽下嘴里的食物,认真地看着父亲,“我不会给家里惹麻烦的。”

  赵氏在一旁给韩玥夹了块咸菜,轻声说:“你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娘也不求你多有本事,只要平平安安,能护着你妹妹就好。”

  韩烨心里一暖。他知道父母的担忧,也明白村里人的好奇。但《九转玄功》和《聚灵诀》是他的秘密,也是他能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绝不能轻易示人。

  吃过早饭,韩烨照旧去铁匠铺。路过老槐树下时,那些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好奇,有羡慕,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

  韩烨没抬头,径直走过。他知道,随着自己修为的提升,这样的关注只会越来越多。但他不在乎,他的目标从来不是成为猎虎村的“奇人”,而是突破凡灵境,走出这片小小的山村。

  铁匠铺里,吴铁匠正在检查昨天锻造的农具。看到韩烨进来,他指了指墙角一堆废铁:“把这些回炉重炼,今天练手,不用太快。”

  韩烨明白,吴伯这是在提醒他藏拙。他应了一声,拉起风箱,火苗“呼”地窜了起来,映红了他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庞。

  风箱的拉动声均匀响起,像在回应着村里的议论,又像在宣告着一个少年不为人知的修行之路,正悄然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