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这就叫报应-《儿媳拔我氧气管,重生后我当泼妇》

  陈小满一直把沈雪当女儿看待,赶紧问,“哪家医院?”

  厂里人都知道陈小满对待工人特别好,不管谁生病,都要送去最好的医院,沈雪当然也不例外。

  看门的说,“海市第一医院。”

  陈小满赶往医院。

  在急诊那里,遇到了送沈雪来的女职工,一问才知道,原来沈雪是妇科问题。

  沈雪被卖给汤家后,小产过一次,落下了病根。

  汤家人不给她治,她当时年纪也不大,以为年轻,慢慢会自己痊愈,也没当回事,但时间积累,终于在今天爆发了。

  医生让沈雪住院治疗,沈雪不愿意,服装厂刚开业没几天,陈小满又对她那么好,她不想耽误工作。

  陈小满找到正在和医生商量的沈雪,把这丫头一通数落。

  “你这孩子,身体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妇科病要不了命,但能折磨你一辈子,赶紧好好治病,厂里的事不用你担心。”

  沈雪很少见陈小满发火,此时见陈小满真生气了,她瞬间老实了。

  陈小满不在乎钱,给沈雪找了医院最好的专家,不仅要治疗这次的妇科病,还给沈雪做了最全面的检查,这孩子太能忍了,问她,她肯定不说,那就彻底检查一下。

  还好,沈雪年轻底子好,除了妇科病,没其他问题。

  陈小满让送沈雪来医院的那个女职工,负责照顾沈雪,安排好一切,她正准备回厂子,妇科和产科是紧挨着的,都在一条走廊,这时走廊大乱套。

  仔细一瞧,真巧,原来是程焕焕。

  程焕焕要生了。

  这段日子,程焕焕差点把家里折腾的房顶都没了。

  产检时候,医生说预产期在四月底,结果四月初程焕焕就天天嚷嚷着要生了。

  宋玉梅没有生产经验,当了真,着急忙慌的叫救护车,把程焕焕送到医院,一检查,距离生产还早着呢。

  医生说很多产妇都会有这种情况,觉得自己要生了,很正常。

  宋玉梅也就没当回事。

  程焕焕觉得婆家不重视她,闹着要回娘家。

  但程青山自从得了肠癌后,化疗,经常在家,根本不会同意。

  程焕焕又想让杨秀英住到婆家来照顾她,只有亲妈才会把她当回事。

  但杨秀英还要照顾化疗的程青山,没法住过来,只能每天跑过来陪着她。

  宋玉梅乐的清闲。

  程焕焕不是嫌她做饭不好吃吗,那她就不做程焕焕那份了,让杨秀英给程焕焕做。

  她还把家里的调料,米面粮油都藏了起来,只给杨秀英留了锅碗瓢盆和炉子,想吃啥,杨秀英得自己拿钱出去买。

  反正只要杨秀英一来,宋玉梅就拿着手工活,到关系好的街坊家,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家里没啥值钱东西,不怕杨秀英作妖。

  等杨秀英下午四点多回去给程青山做晚饭了,宋玉梅才回来,主打一个不见面,就没法埋怨她。

  宋玉梅可会说了,她告诉街坊们,“我没生过孩子,啥也不懂,还是交给亲家母放心,她自己的亲生女儿,肯定尽心尽力的,我攒足了劲,多赚钱,给儿媳妇买补品就行。”

  大家都夸宋玉梅是真心对儿媳妇好。

  程焕焕上个厕所,都觉得自己要生了,每次都抓着杨秀英哭,一开始杨秀英还送她去医院,闹的次数多了,杨秀英也烦了,她本来就有腰凸的毛病,天天大老远跑来,回去还要伺候程青山,还要做家务,实在撑不住了。

  “不行了,我腰凸要犯了,得在家歇几天,你要是有事,就让你男人打电话到楼下小卖部。”

  程焕焕不干,“你不管我了?”

  杨秀英瞪眼,“你说的这是啥话!现在把我累病了,等你真生了,看你咋坐月子!”

  程焕焕这才不闹了,让杨秀英有空就来看自己。

  没过几天,也就是今天一大早,程焕焕又闹腾说要生了。

  当时家里只有宋玉梅在。

  张书平早就上班去了,张志远过完年后,继续摆他那个修车摊,一大早出去,晚上天黑才回来。

  宋玉梅悄悄进去看,见程焕焕脸色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再没经验,也知道不对劲。

  不过,她没着急叫救护车。

  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谁生孩子都受罪,受点罪怕啥?

  宋玉梅假装没看见,把里屋房门一关,打算让程焕焕先难受半个小时,等半个小时后再送去医院,就半个小时,应该没事吧?

  陈焕焕没有生产经验,只知道这次特别疼,使劲的嚎,“救命呀,我要死了,快来人啊!”

  本意是想让街坊邻居都听见,快点来救她。

  但她平时嚎丧惯了,大家早就习惯了,要是隔几天听不见程焕焕在家闹腾哭嚎,反而觉得不正常。

  这半个小时,程焕焕受老罪了。

  宋玉梅在外屋稳稳的坐着,织毛衣,听程焕焕哭,心里可痛快了。

  以前程焕焕蹦着闹着跟她要家具钱,要门脸房一半的租金,那时候咋不想想会有今天?

  这就叫报应。

  半个小时到,宋玉梅才装作慌慌张张从外面回来的样子,推门进里屋,一脸的关心,“焕焕,你这是咋了?你可别吓我,我刚出去给你买老母鸡了,想给你炖鸡汤,才多大的工夫,你咋成这样了?”

  程焕焕脸色惨白,嗓子都哑了,鼻涕眼泪弄了一脸,“我,我要生了!”

  宋玉梅这才下楼到小卖部打电话叫救护车。

  几个街坊正在楼下聊天,一问,知道是程焕焕要生了,都过来看。

  宋玉梅把程焕焕的房门打开,大大方方的让街坊们参观。

  程焕焕枕头边还放着那种书呢。

  女人生产是大事,街坊们知道不应该笑,不是她们不厚道,就是,就是自打过完年,程焕焕就嫌肚子太大不方便,很少出门了,连下楼做一些适合孕妇的运动都不肯,俩月没见,她咋胖的和偷猪似的?

  猪,不是形容词,是真的胖。

  有宋玉梅的精心喂养,能不胖吗?

  有上岁数的街坊担心,“这么胖,得有两百斤了吧?会不会难产?”

  反正没人说宋玉梅不好,人家天天给程焕焕炖补品,花了不少钱呢。

  救护车来了,医护人员费了好大劲,才把程焕焕从楼上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