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传送途中-《重生,然后开始做计划》

  “什么?需要我去一趟荷国?”

  “北布拉班特省?”

  “重要物资...”

  “好的,我明白了!”

  结束通讯,杨林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对身旁的伊薇特说道:“看来,东边的计划又要推迟了。台省那边,只能再让他们多等一段时间了。”

  他迅速收敛情绪,正色交代道:“伊薇特,我明天一早就出发。南疆这边后续的防务整合、与安南的接触,以及基地的日常管理,就全权交给你了。小爱就让她继续留在h市基地吧,那里更安全,而且有子梦陪着她,两人也能做个伴。”

  这条紧急指令直接来自首都基地的白幽然。她通过刚刚恢复的全球通讯网络,截获了一条重要情报,一项需要杨林亲自出马才能确保成功的特殊物资夺取任务。

  目前,荷国境内只有一个官方承认的大型幸存者基地——阿姆斯特丹基地,几乎全国残存的民众都聚集于此。在末世初期,生存是唯一要务,无人顾及其他。但随着外部变异体威胁在某些区域逐渐被遏制,各大国势力开始恢复元气,他们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足以影响未来科技发展格局的战略资源。其中,制造尖端芯片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高端光刻机,便成为了焦点。

  荷国的北布拉班特省,正是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的总部和生产基地所在地。如今,那片区域早已在灾难中荒废,理论上,其中遗留的设备和物资都成了无主之物。尽管华夏凭借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积累,已经能够独立制造光刻机,但在最顶尖的制程精度和效率上,与阿斯麦公司末世前的最新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白幽然希望杨林能亲自跑一趟,目标明确:带回一台最先进、最完整的极紫外光刻机!

  从朱雀基地到荷国的直线距离超过八千公里。如果派遣舰队或运输机,不仅速度缓慢,目标过于明显,极易引起西方各国的警觉和阻挠——他们绝不会坐视华夏轻易获得如此关键的战略设备。因此,常规手段行不通。

  白幽然立刻想到了杨林。他的空间传送能力,是执行此类隐秘、快速远程任务的唯一选择。情报显示,西方各大国可能也已经派出了各自的精英小队,争夺已然开始。时间就是一切,能够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抵达目的地的,非杨林莫属。

  经过测试和实战磨合,杨林在得到于倩珊的“奇迹之力”辅助加持后,单次空间传送的最远稳定距离可以达到六百公里左右。为了确保长时间传送的稳定性,避免对身体和精神造成过度负荷,他计划每次传送后休息一分钟。即便如此,粗略计算,他也只需要大约十五分钟,就能从华夏南疆直接抵达荷国境内!这无疑是当前最恐怖的全球机动能力。

  然而,杨林本身并不了解光刻机这种高度精密的设备。他需要一个助手。白幽然推荐了于倩珊。

  原因有三,首先,于倩珊自身的“奇迹之力”效果比杨林模拟出来的更强,可以有效中和杨林携带他人进行超远距离传送时产生的额外能量消耗和距离衰减。

  其次,于倩珊在末世前是顶尖学府的高材生,学习能力和理解力极强。虽然她原本也不懂光刻机,但在出发前,她已经接受了相关领域专家紧急、密集的培训,掌握了如何辨认目标型号、以及最关键的基础拆卸步骤。最后,荷国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体积庞大,长度在12到18米之间,宽度约7米,高度更是可能在4到16米之间调整。杨林拥有的单个储物戒指空间远远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整体设备,必须进行现场拆卸。

  这项工作并非于倩珊一人能够完成,但在她的指导下,杨林可以运用其精确的空间控制能力,配合完成一些人力难以企及的精细拆解步骤。当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在其他势力得手之前,确保目标设备的安全,并完成拆卸带走。

  ......

  第二天清晨,在目送安南军部队安全返回其控制的内河基地后,杨林与伊薇特做了简短的告别,随即发动空间传送,身影瞬间消失在南部边境,下一刻便出现在了首都基地白幽然的指挥室内。

  于倩颖和于倩珊两姐妹早已在房间内等候。于倩颖眼中带着关切与不舍,于倩珊则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眼神中透着冷静与专注。

  时间紧迫,几人只是简单地拥抱,温存了片刻。杨林便不再耽搁,直接拉起于倩珊的手,再次发动空间传送。两人的身影在波动中模糊,向着万里之外的欧洲西部疾驰而去。

  连续不断的超远距离传送,过程无疑是枯燥且消耗心神的。四周的景象在空间扭曲中飞速变幻,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负荷。但好在身边有于倩珊相伴,她时而轻声与杨林交谈,时而观察着下方飞速掠过的地貌,让这段枯燥的旅程不至于太过难熬。

  又一次传送间歇,杨林和于倩珊出现在一片蔚蓝的海域上空。杨林动用能力,制造了一个稳定的无形空间浮板作为落脚点。两人坐在浮板上稍作休息。于倩珊脱下鞋子,赤着双脚,将白皙的小腿浸入冰凉的海水中,刺骨的寒意帮助她驱散连续空间跳跃带来的眩晕感,提振精神。她迅速摊开电子地图,结合下方隐约可见的海岸线,仔细辨认着当前位置。

  “林哥,我们刚才的落点有些南偏了。”于倩珊抬起头,指向北方的天空,“接下来需要往北面调整大约五度的角度。”

  “好的,没问题。”杨林也学着于倩珊的样子,脱下鞋袜,将脚浸入海水,感受着那份清凉。“我们还有多远?”

  “刚才经过的应该是里海边缘,现在我们正处于黑海海域上空。”于倩珊指着地图估算道,“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到目标地点北布拉班特省,直线距离大约还有两千公里。出了黑海,就将进入我们熟知的欧洲腹地了。”她望向西方,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也不知道现在的欧洲各国,幸存者们过得怎么样?”

  “希望他们也能有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吧。”杨林随口应道,目光同样投向远方,心中想的却是任务的紧迫性和可能遇到的阻碍。

  ......

  就在杨林和于倩珊于黑海上空短暂休整,享受着片刻宁静与海风时,在黑海西岸,某个饱经战乱的国家境内,一支五人组成的进化者小队,正在茂密而危险的山林中拼命逃亡!

  为首的一名女子,年纪大约二十岁左右,名叫艾莉森·波佩斯库。她动作敏捷而轻盈,率先从一个粗壮的树干后探出头,目光极其谨慎地扫视着前方的密林和山路,确认暂时没有追踪者的迹象后,才迅速回头,对着身后隐藏的同伴做了一个“安全,跟上”的手势。

  随着她的手势,后方阴影中迅速闪出四个人影。三男一女,算上艾莉森自己,总共五人。他们身上都带着伤,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燃烧着强烈的求生意志。

  “艾莉森姐,我们已经逃进喀尔巴阡山脉深处了,光明会的那些混蛋,肯定找不到我们了吧?”说话的是跟在艾莉森身后的双胞胎兄弟中的哥哥——安德烈·扬库。他的弟弟弗拉德·扬库则手持一柄简陋的长矛,自觉地留在队伍最后方,警惕地断后。

  位于扬库兄弟中间的,是一对年纪更小的双胞胎兄妹,哥哥卢卡·德拉库斯和妹妹安娜·德拉库斯。安娜的手中隐隐有微弱的能量波动,似乎随时准备发动某种能力。

  “别太乐观,安德烈。”艾莉森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凝重,“光明会不敢轻易深入这片山脉,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而是因为这山里有让他们也感到恐惧的东西存在。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她作为这支小队的队长,虽然只有二十岁,却早已肩负起了带领身后这四位同伴在末世中挣扎求存的重任。她的目光落在年纪最小的安娜身上,语气放缓了一些:“安娜,再辛苦一下,持续保持低强度的能量感应警戒。根据地图显示,那个传说中的避难所,应该就快到了。”

  五人不敢多做停留,在艾莉森的带领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小心翼翼地向着更加幽深、更加未知的山林深处,一步步艰难前行。他们的命运,仿佛与远在黑海上空疾驰的杨林二人,在这末世的天幕下,形成了一条无形而微妙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