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求援-《大梁好声音》

  皇后起身重重踢了丁升一脚:“狗奴才,陛下如果有三长两短,你百死莫恕。”

  丁升边哭边跪爬到龙床前,哭道:“陛下,你可千万要挺住啊……”

  皇后:“狗奴才,本宫真想现在就杀了你。”

  皇后说完又对熊太医道:“熊太医,真就没办法了吗?”

  熊太医:“禀娘娘,陛下患是绝症,恕微臣束手无策。”

  皇后:“陛下一旦有事,你们统统都给本宫陪葬。”

  这时另一名太医曾庆站了出来道:

  “回娘娘,去年微臣的师尊曾治过此病。”

  曾庆是大梁医圣公羊谷的徒孙,也是清源名医贾伦的师侄。

  他曾听师兄弟谈论过,去年春节前,师尊曾医治过肠疾。

  而且灵虚道观的清风道士也已痊愈,他这才斗胆出来回话。

  皇后:“你师尊是谁?……”

  曾庆:“回娘娘,微臣的师尊是大梁医圣公羊谷。”

  还没等皇后回话,熊太医立即道:“曾庆,你胡说。

  本太医一生钻研医书,从来都没听说肠疾能治好的。”

  曾庆:“熊太医,此事我也是听师兄弟偶尔提起。

  而且当时我在清源的贾伦师叔也参与了医治,当时师尊还现场认了一名师弟。

  此疾就是那名师叔祖亲自医治的。”

  熊太医:“皇后娘娘和长公主在此,你竟敢欺骗,你好大胆子?”

  曾庆:“熊太医,皇后娘娘,我也只是听说。”

  皇后:“你师尊是如何医治的?”

  曾庆:“我听师弟说,肠疾是肚内小肠有一截坏死。

  要用……要用刀划开腹部,切除小肠,然后再进行缝合,就可以……”

  曾庆的话还没说完,长公主立即喝声制止道:

  “大胆,划开腹部和开膛破肚有什么两样。

  你这是想害死陛下,林岳,还等什么?

  速将此人打入死牢,任何人不得探视。”

  禁军统领林岳看了看皇后,皇后点了点头。

  林岳就抬了抬手,让人把曾庆押下去了。

  曾庆被人拖着,一边喊道:

  “皇后娘娘,微臣句句说的都是实话,请娘娘派人到清源一查便知。

  娘娘饶命,长公主饶命……”

  皇后:“真是该死,竟然想害死陛下。

  熊太医,你速去召集宫内的有太医商议如何医治。

  如果陛下出了意外,你们统统陪葬。”

  熊太医连滚带爬的出去了。

  此时长公主走过来,拉了一下太后,两人出了寝宫。

  只留下太监丁升和禁军统领林岳在此守候。

  长公主:“皇后娘娘,妾身以为那名曾太医不会无的放矢。

  还是派人去清源查查才行,至于曾太医……”

  皇后:“本宫明白皇姐的意思,所以才同意让禁军把他关押。

  皇姐,走,去地牢……”

  阴暗的地牢里,这里有禁军把守。

  皇后和长公主来到地牢最深处,牢中曾庆还在高呼饶命。

  皇后对身后的禁军道:“你们都出去,没有本宫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靠近。”

  禁军退走后,皇后在牢外问道:

  “曾太医,你刚在陛下的寝宫里说的都是实话?”

  曾庆连滚带爬的来到牢门边,大声道:

  “皇后娘娘,微臣说的句句如实,娘娘派人去清源一探便知。”

  皇后:“本宫相信你不会欺骗本宫,只是宫里复杂。

  皇姐让人把你关在这里,是为了保护你。

  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你应该明白本宫的意思。”

  曾庆恍然大悟道:“多谢皇后娘娘,多谢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你将清源你师叔的名字交给我,我立即派人去查。

  另你师尊公羊谷现在何处,能否找到?”

  曾庆:“清源的师叔名贾伦,他是当地名医,长公主派人一问便知。

  至于师尊,他老人家一生闲云野鹤,我也有四五年没有见到了。

  听说他想去西域雪山之巅采摘千年灵芝,不知现在如何了。”

  长公主:“你先在这里,等我们查实清楚了再说。

  你记住,这段时间进口的食物要留意。

  你是太医,应该明白本宫的意思。”

  曾庆:“多谢长公主,微臣遵命。”

  两人离开地牢,长公主道:

  “皇后娘娘,目前沈清乾在任清源知府。

  他以前和右相交往密切,我立即前往右相府飞鸽传书,让其查实曾庆说的消息。”

  皇后:“有劳皇姐了。”

  长公主:“皇后娘娘,皇上这一病,宫里也不会平静,你要小心行事。”

  皇后:“皇姐,还请你立即通知景伦和申怀安尽快返回京城。”

  长公主:“进宫之前,我已把消息传出去。

  我见了右相后就会返回宫中,目前只有皇后能掌控大局。

  还请娘娘不要自乱阵脚。”

  皇后:“有皇姐相助,本宫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禁军统领林岳是陛下的亲信,有他在,宫里乱不起来。”

  长公主:“如此甚好,我去去就回。”

  ……

  再说三皇子和申怀安在封州赈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只是飞鱼卫暗中探得的情报,很让人震惊。

  封州城的官员贪腐严重,只是现在灾情紧急,目前还不是追究的时候 。

  另右相上官仁远也在京城安抚那些逃乱的灾民,好在潼州谋反案运回了那么多粮食。

  灾民也不至于动荡起来,只是现在青黄不接,长此下去也不是办法。

  再说现在陛下病重,要想办法让灾民重建。

  此时大皇子也封闭了京城,所有人只能出不能进。

  一时间京城也人心惶惶,百姓都在议论皇上杀戮过重。

  这是遭了报应了。

  再说申怀安接到长公主的飞鸽传书,也惊呆了。

  他立即找到三皇子,商议尽快回京的事。

  三皇子看到信息也慌乱了,他临行前父皇还好好的。

  怎么突然一下子就病倒了。

  现在赈灾的工作还正进行着,这可如何是好。

  申怀安:“三皇子殿下,臣提议让礼部侍郎上官羽主导赈灾,其它官员协助。

  陛下有旨,让你我速回京城。”

  三皇子:“这样也好,本宫现在心里很乱,你就看着安排吧。”

  申怀安拿出尚方宝剑对上官羽道:

  “上官大人,我们走后,封州由你主导。

  这尚方宝剑是我离京时,陛下赐予的。

  现在情况紧急,也来不及禀告朝廷了。”

  上官羽:“申怀安,尚方宝剑是陛下亲赐,怎可转手他人,你这犯的是重罪。”

  三皇子:“是啊,申怀安,此举是否有些不妥。”

  申怀安:“三皇子,上官大人,事急从权,封州灾民不容有失。

  现在我还是朝廷的钦差,尚方宝剑在此,如陛下亲临。

  上官羽接旨,本钦差就把尚方宝剑转交于你,你务必控制好灾情。

  至于此事,我回京后自会向陛下禀告。”

  上官羽看了看三皇子,也只好接过了尚方宝剑。

  申怀安:“上官大人,我把飞鱼卫叶平西、玄武和童亮留下,他们会协助你。

  另外童亮是我的徒弟,其才能不在我之下,还请上官大人多听听他的意见。”

  上官羽:“申怀安,慕晴就和你一起回京吧,这里不方便。”

  申怀安点了点头,对其它人道:

  “叶恨北,你和笃竹提前出发探路,一路上注意留下标记。

  朱雀,速召集人手,立即出发。

  “遵命……”

  ……

  宫中,在皇后和长公主的强行问话之下,熊太医才敢道出陛下最多还能坚持十天。

  再说申怀安和三皇子在封州一刻也不敢怠慢,一路加紧赶路。

  但灾民实在过多,他们全都聚集在官道两旁边,此完全影响了申怀安赶路的速度。

  申怀安没办法,只好留下上官慕晴和秦宛儿,由朱雀护送。

  而他和三皇子、还有明境几人一路策马,向京城奔去。

  本来秦宛儿也想跟着先行,申怀安见宛儿是一女子。

  虽然是八大金刚之一,但风餐露宿的也不是很方便。

  再说还有慕晴要陪着,就让秦宛儿陪着慕晴。

  自己刚和三皇子、明镜先行,一路上上几人昼夜赶路,从不停歇。

  足足五天后,眼看就要到京城了。

  先行出发的叶恨北和笃竹却折返了回来,申怀安知道前面肯定发现问题了。

  叶恨北道:前面有身份不明的人在此集结,数量众多,应该是敌非友。

  笃竹也说,他曾在外围探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是来阻拦他们回京的。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旦这些人把他们拦在城外。

  如果陛下真有不策,京城肯定不会太平。

  看来这些人是有备而来,难道是京城出了问题?

  不应该啊,京城有大皇子和右相、还有皇后和长公主,不至于失控啊?

  申怀安心想他们的目的应该是阻止三皇子回京,只是这些人是谁安排的呢?”

  现在他们轻装简从,肯定冲不出去,只好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先休整一下。

  申怀安掏出一声令牌给叶恨北道:“你立即绕过那些人回到京城,前往安国公府。”

  叶恨北接过令牌,就出发了,他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三皇子:“申怀安,你怎么会有韩家的令牌。”

  申怀安:“这是皇后娘娘赏赐的。”

  当初在长公主拍卖会后,申怀安给皇后作了一首诗。

  皇后就赏赐了这枚令牌给申怀安,这也成了他们现在唯一的后援。

  三皇子:“可是你让叶恨北去城北的羽林卫、或是找京城御林军求援就行了。

  为何要动用安国公的府兵?”

  申怀安:“三皇子,你就不要问了,先回京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