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梁科学院-《大梁好声音》

  现场又一次震动了起来,这个场面也太壮观了。

  这高呼万岁的声音划破天际,在汤山新院飘荡。

  皇上:“朕今天前来,看到汤山新院建成这样。

  朕很欣慰,各位乡亲,朕今天就破例一回。

  朕今天还饿着肚子,哪位赏朕一碗饭吃?”

  皇上这一开口,百姓全都涌了上来。

  都开口说道皇上,我这一碗是刚盛的,您要不嫌弃的话,您就吃我这一碗吧。

  那个也说皇上,您吃我的吧!

  这时许老汉也挤到前面来,大声道:

  “皇上大老爷,老汉这一碗还没有动筷。

  您如果不嫌弃,就吃老汉这一碗吧。”

  皇上接过许老汉的碗,丁升还准备先用银针验一验。

  可皇上横了他一眼就走到百姓跟前,和百姓一起吃了起来。

  那吃的叫一个香啊,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了。

  皇上边吃还边和百姓聊了起来。

  许老汉:“皇上大老爷,好久没有看到申大人了,不知他怎么样了?”

  皇上:“申怀安还有别的事要忙,你如果想他,朕就命他过来。”

  许老汉:“皇上大老爷,可不敢这样,老汉只想问一问,不想申大人前来。”

  皇上:“这是为何,你既然想申怀安了,朕让他来看看你们有何不可?”

  许老汉:“皇上大老爷,申大人是位好官啊。

  他如果来了就得干活,老汉虽然想他,但又怕申大人干活累坏了身子。

  皇上大老爷,您不知道,申大人干起活来那叫一个不要命。

  他白天要指导我等开荒,只有晚上才能抽些时间将白天欠的活给干完。

  所以老汉想申大人了,但不想他来干活。”

  皇上:“申怀安每天真的下地干活?”

  许老汉:“皇上大老爷,您是来调查申大人的吧?

  这规矩可是皇上老爷您给申大人亲自定下的。

  申大人也是这么做的,他说这全都是皇上大老爷您的旨意。

  我们从封州逃难来到京城,先是在京城外每天两碗稀饭。

  我们每天吃不饱,还有好多都得了病。

  如果不是皇上大老爷让申大人前来,我们还不知能否活到现在。

  申大人说现在能吃饱饭,完全是皇上的皇恩浩荡。

  皇上老爷您看,我们吃的每碗还有一片肉。

  可童大人和那些兄弟,每天就两个馒头一碗稀饭。

  申大人说他们干的活少,不能吃肉。

  要我说皇上老爷,您的要求也太苛刻了。

  童大人和那些兄弟白天要指挥干活,晚上还要巡逻。

  就让他们吃这个,他们的身体也吃不消啊。

  皇上老爷,您能不能松松口,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吃饭。

  哪怕我们多干些起活,我们是心甘情愿的。”

  许老汉这一说,一边的百姓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都在向皇上求情,让童知俊和飞鱼卫的兄弟吃的好一点。

  这时一位瞎眼婆婆在别人的搀扶下也走了过来。

  她过来跪下道:“皇上大老爷,申大人是个好官啊。

  我一个老婆子还劳烦申大从时时挂念。”

  皇上:“老人家,你家里没人了吗?”

  瞎眼婆婆道:“皇上老爷,我儿子去修路了。

  每天不仅能吃饱,还有工钱拿。

  申大人说的没错,皇上真是神仙下凡啊。

  您那么忙还亲自来看望我们,我们无以回报。

  这是老身在每个乡亲身上剪下了一块布,给皇上老爷做的万民衣。

  还请皇上大老爷收下我们这一片心意吧。”

  瞎眼婆婆说完拱手捧上一件衣服。

  这衣服全都是一块块的碎布给拼上的,颜色也五花八门。

  但这是一片心意,足以表达百姓对皇上的敬重。

  皇上接过这件万民衣,感触很深。

  皇上:“丁升,给朕宽衣,朕今天将穿着他回宫。”

  丁升立即上前侍候着皇上更衣。

  皇上空着万民意转了一圈,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感动。

  这时刘二狗也凑上来道:“皇上老爷,皇后今天怎么没来。”

  皇上:“你见过皇后?”

  刘二狗:“皇上老爷,皇后娘娘上次来过。

  那可是仙子下临啊,申大人说皇上皇恩浩荡,娘娘母仪天下。

  还是生在大梁好啊,受灾了朝廷能管着,欠收了还免租。

  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啊,由皇上的皇恩庇护,再不愁饿死或病死了。”

  皇上:“各位乡亲,朕也是凡人,并不是神仙下凡。

  朕也吃过苦,打过仗,有时候朕也有好几天吃不上饭的时候。

  不过现在好了,大梁即将复兴,以后大伙都能过上好日子。”

  许老汉:“皇上老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申大人说您是神仙下凡是就神仙下凡,申大人说他读过史书。

  说是从古至今,皇上老爷是千年不遇的。

  以后将会成为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皇上:“申怀安真是这样说的?”

  许老汉:“皇上老爷,申大人说什么是什么。

  反正我们都信申大人的,皇上您想,连申大人这么一个大大好官。

  都说皇上您是圣君,那皇上比申大人更要强上百倍了。”

  皇上:“哈哈哈……申怀安这是把朕给架上去了。

  各位乡亲放心,朕有申怀安这样的好官。

  还何愁大梁不能复兴,何惧那些宵小。”

  童知俊立即接过话题道:“皇上圣明。”

  皇上:“朕今天来到汤山新院,甚为开心。

  各位乡亲,你们继续 ,朕回宫去了。”

  所有百姓又全都跪在地上高呼道:

  “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穿着万民衣,大笑着离开汤山新院。

  可见他今天来这里不知有多开心。

  身后的百官跟在后面,个个虽然满脸开心。

  可这都是装出来的,转了这么大一圈,只有皇上吃了。

  他们可还饿着肚子呢!

  童知俊也送皇上出了汤山新院。

  刚到门口,皇上看到朱雀正领着飞鱼卫拉了一车砖回来。

  朱雀等看到皇上立即跪下请安。

  皇上:“你是飞鱼卫朱雀?怎么黑成这样,也瘦了。”

  朱雀道:“回陛下,这些天白天干活,晚上巡逻。

  吃不好也睡不好,就成这样了。”

  朱雀说完又对着皇上身边的童知俊道:

  “童大人,中午有没有给我们留饭?”

  童知俊:“朱掌使,留了,馒头稀饭都留着呢!”

  朱雀:“童大人,申大人把粮食运过来了没?

  如果再不运来,这里只够管三天了。”

  皇上:“你说什么,你们这里快断粮啊?”

  童知俊道:“回陛下,本来这两天申大人要运粮食来的。

  可是今天申宅派人传信说粮食要等几天 ,申大人正在想办法。

  说是有三百万两上交朝廷了,他正在四处筹钱买粮。”

  皇上:“……怎么会这样?以前不是说朝廷拨的钱够了吗?”

  童知俊:“陛下有所不知,申大人建科学院要花很多钱。

  所以先挪了一部分,后来不知怎的,本来还有三百万两的。

  可现在……”

  皇上:“朕明白了,怪不得昨天申怀安会如此伤心了。

  朕真是失察啊……上官爱卿……”

  上官仁远立即前往接话道:“臣在。”

  皇上:“上官爱卿,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立即给安排给汤山新院送粮。

  另从户部再拨些银两给申怀安,让他务必处理好汤山新院的事。

  这可是我大梁的希望。”

  上官仁远:“臣遵旨。”

  皇上:“童知俊,朕今日来汤山新院,受益良多。

  你原为罪臣,但也是为国所累,朕今天就赦免了你的罪过。

  你要好好协助申怀安,把这里给搞起来。”

  童知俊:“谢陛下恩赦,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把这里搞好。”

  皇上:“童知俊听封,从今日起,朕封你为大梁科学院副院长,从三品。”

  童知俊:“微臣谢陛下封赏,可是陛下大梁科学院……?”

  皇上:“从即日起,汤山新院就叫大梁科学院。

  童知俊,申怀安事情繁多,不能经常前来,这里就由你代为负责吧。

  申怀安真是好了个好帮手啊,童知俊你好好干。

  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童知俊:“谢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看了看身上万民衣,高兴道:“哈哈哈……今天朕很是开心。

  各位爱卿,我们就不在这里添乱了,回京去吧。”

  后面的百官齐刷刷的道:“臣遵旨。”

  百官在想终于可以回去了,都饿坏了,这个申怀安真会折腾。

  刚回京,就听禁军林岳前来汇报 ,说陛下,大事不好了,申怀安在卖房子。

  皇上:“什么,他哪来的房子?”

  林岳:“陛下,申怀安将申宅抵出去了,现正在找买主呢?”

  皇上:“胡闹,他把房子卖了,他住哪儿去?

  你速去告诉他,把今天朕在科学院的事告诉他。

  让他在家安心养病,不得折腾。”

  林岳:“是,臣这就亲自去传旨。”

  林岳走后,皇上心想,这都是什么事啊。

  不过朕这身万民衣朕真是喜欢。

  “丁升,将朕的这身万民衣挂在御书房,朕要每天看看它。”

  丁升:“奴才遵旨,皇上,这件万民衣真是珍贵啊。”

  皇上:“是啊,没想到申怀安如此忠君,是朕误会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