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负责封州一案-《大梁好声音》

  皇上:“这个时候了你还推三阻四,朕让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申怀安:“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封州之患是常年累月的风气所致。

  如今封州大部分官员都押回京城,余下的应该多少都有些牵连。

  臣建议从历年科考的学子中提拔一些前往封州补缺,另提拔洛县县令左松航任封州同知。

  然后朝廷再派一位知府前往封州上任,以保障封州稳定。

  至于封州灾民,臣建议免除百姓两年赋税,派人开河挖渠,整治水患,方可事成。”

  皇上考虑了一下道:“左相、右相怎么看?”

  对于申怀安的建议龚少文并没有说什么,这些和他没有有关系。

  再说有大皇子和三皇子都去过封州了,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开口。

  而上官仁远也赞同申怀安的看法,并没有提出反对。

  皇上:“申怀安,你认为朝中有谁可担任封州知府一职。”

  申怀安:“陛下,臣进京还不到一年,对朝中官员也不太熟,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皇上:“如果再朝廷再派一位官员前去,他再失职该如何?”

  申怀安:“陛下,朝廷不是有吏部吗,他们专管考核大梁官员。

  每年年终,大梁所有地方官员都会进行一番绩查。

  吏部的人虽然蠢了些,但只要他们按照大梁律法,以律而行,不偏私,就算一年查不出来,两年总会查出端倪吧。

  不然朝廷养着这些人有什么用,还不如回家种地。”

  申怀安刚一说完,吏部万之谦立即指着申怀安道:

  “申怀安,陛下问事你回答就是,你带上我吏部干什么?”

  吏部尚书万之谦刚被申怀安气吐血过,病还没好他的下属吏部侍郎秦烈也吐血了。

  现在病好了,刚上朝又遇到申怀安这个二愣子了。

  不过这会他学精了,他不再和申怀安斗嘴了,不过听到申怀安说他吏部蠢,他忍不住又站出来了。

  申怀安:“哦,万大人病好些了吗?

  怎么,你敢说封州知府葛志和你吏部没关系?

  葛志在封州任知府十五年之久,这么多年了,他在封州作恶多端,难道你吏部一点都没看出来?

  自己蠢还不让别人说了,万大人也太霸道了吧。”

  万之谦实在是忍不住了,刚要开口龚少文哼了一声,他这才罢手。

  这时左相道:“申怀安,我知道你和万大人之间有些误会。

  但你不要得理不饶人,现在陛下问话,你回话就是,扯那么多干什么?”

  申怀安:“左相说的是,是本官疏忽了,既然左相说万大人是误会了,本官就不和他一般计较了。”

  朝臣百官看着申怀安和万之谦斗嘴,现在又和左相杠上了。

  有的在想申怀安是不是太能作了,现在竟然连左相都不放眼里了。

  还有的官员心中暗喜,他们就想着申怀安和左相斗,不论谁输都有戏看。

  上官仁远见申怀安还这么放肆,他是彻底死心了。

  这个二愣子,老夫怎么会和这种人扯上关系,真是毁了老夫一生的清名。

  皇上见底下不再争斗了,也就不再追究,他开口问道:

  “申怀安,听说你剧场的生意不错,这两天没少赚吧?”

  申怀安:“回陛下,第一天免费,第二天才收费,现在每天还亏着呢。”

  皇上:“哦,皇后和后宫的贵妃回都说,你剧场的戏甚是精彩。

  朕都有些好奇了,这些戏真是你写的?”

  申怀安:“回陛下,也是为了赚钱,陛下见笑了。”

  皇上:“你在剧场唱戏也就算了,不要把朝堂也当作儿戏。

  你说你这个性子,见谁都想斗嘴,是不是朕罚你罚得少了?”

  申怀安立即跪下道:“陛下,臣知错了,臣再也不多嘴了。

  陛下洪福齐天,宽宏大量,别和臣这个二愣子一般见识。”

  皇上:“别总给朕戴高帽子,再有下次定罚不饶。”

  申怀安:“谢陛下恕罪。”

  皇上:“传旨,朕任命原户部侍郎上官羽暂代封州知府一职,原洛县县令左松航为封州同知,协助上官羽治理封州。

  命吏部在往年科举的学子中,挑选官员前往封州补缺。

  学子的具体任命等他们到了封州后,由上官羽负责考核挑选后报奏朝廷。

  户部核查封州人口及田地,免除封州百姓两年赋税。

  工部派人前往封州考察水患,报朝廷后开河挖渠,以保州长治久安。”

  “臣等遵旨。”

  皇上的安排全部是按申怀安的意思办的,没有一点的改变。

  这下所有朝臣都在惊叹皇上怎会如此信任申怀安,这也太不合情理了。

  皇上:“申怀安,你先在潼州平叛有功,后又参与封州救灾。

  如今京城的灾民也全都由你安置,你就负责到底吧。

  潼州还有封州押回来的官员,朕命你和景皓、景伦一起审理。”

  申怀安:“陛下,这么大的案子,臣能力不足,还是让大殿下和三殿下去办吧。”

  皇上:“不是还有景皓和景伦协助吗?

  朕让你去办,你就去办,不要推三阻四,办不好朕定罚你。”

  申怀安委屈的道:“臣遵旨谢恩。”

  申怀安刚说完,皇上就直接退出了大殿。

  看样子皇上应该是心有怒气,丁升看皇上退了出去,立即高喊:“陛下退朝。”

  百官这才跪拜。

  申怀安刚迈出大殿,大皇子走了过来:

  “申怀安,父皇让我和老三协助你一起处置案件,你有什么章程没有?”

  申怀安:“大殿下,你在封州情况如何,百姓是否都已安置妥当?”

  大皇子:“我赶去封州后,上官羽开始做了些工作,再加上你之前调去的粮食,百姓稍好了些。

  但是叶平西和玄武查到的实情,实在是让人心寒。

  起初他们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在路上派人阻拦逃荒的灾民。

  不听话的就当场斩杀,抓到的就关在牢里。

  等我赶到牢里时,好多百姓都活活饿死了。

  这么多天,他们只顾围着朝廷的官员转,完全忘了牢里的这些百姓。

  这些人真是可恨啊,还有的官员甚至暗中强撸女子前往潼州换银子。

  如果你还在封州的话,这些人应该不会活着回到京城。”

  申怀安:“真是可恨啊,这些人应该被一刀一刀凌迟。”

  这时三皇子也走了过来道:“大哥,申怀安,父皇命我们三人主理封州案和潼州还没有处置的官员,你们准备怎么做?”

  申怀安:“景伦殿下有何良策?”

  三皇子:“上次和大哥处理过潼州谋反案,只要证据确凿,按律法办就是。”

  申怀安:“景伦殿下,你还是先看看大殿下带回的证词再说叫吧。

  而且这个案子牵连很广,涉案人员很多,也不急这一两天。

  这两天大家分别去找户部、礼部、工部、吏部及刑部和大理寺,让各部门派人前来协助。”

  三皇子:“这件事我去办吧,我让他们尽快抽调人手前来报到。”

  申怀安愣了一下道:“大殿下的意思呢?”

  大皇子:“我常年在外,对六部官员也不太熟悉,就有劳三弟了。”

  三皇子:“大哥说哪里话,都是为父皇分忧,不分彼此。”

  申怀安“那就有劳景伦殿下了,另外景皓殿下,你在封州押回了大大小小三四十个官员。

  这些人不能关在刑部,也不能关在大理寺,劳烦你挑些御林军兄弟,看好他们。”

  大皇子:“这事好办,可是不关在刑部也不关在大理寺,你准备把这些人关在何处?”

  申怀安:“我要把这些人放了。”

  大皇子:“什么,放了?申怀安,这可是父皇的旨意,再说这些人作恶多端,你要放了他们?”

  三皇子也很是疑惑的问申怀安,到底是何计划。

  申怀安:“这件案子审起来费时费力,这些人关在牢里等吃等喝,太快活了。

  我要把他们放到皇家科学院,先去干活,有问话就前去提审。

  不然死到临头了,朝廷还得养着他们,太便宜他们了。”

  三皇子:“你的意思是把问案的地方设在科学院?”

  申怀安:“不错,科学院的百姓都是封州逃难来的,放在那里正合适。

  大殿下,午时后我们北门会合,你带上人,我们去科学院准备场地。

  三殿下,三日后的卯时,各部协助的官员必须到位,前往科学院报道。

  到时我们再商议如何办案。”

  大皇子:“这样也行,我明天就派人将这些官员押往科学院。”

  三皇子:“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各部挑人。”

  申怀安辞别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回到家中时,长公主和右相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右相:“皇上后来有没有召见你问景维唱戏的事?”

  申怀安:“没有,散朝后,我和大皇子和三皇子商议了一下案子。”

  长公主:“陛下肯定知道景维唱戏的事,他不问你不会主动说吗?”

  申怀安:“我也没机会说啊,陛下下完旨就提前退去了。”

  上官仁远:“这样吧,你剧场先关两天,等你的案子办完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