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赵氏来邬家了-《招娣穿成男孙,体验当男人的一天》

  赵青山也意识到自己出糗了,忙行礼道歉。

  “是我唐突了。”

  他忙退步出去,但又忍不住往大丫那边看了一眼。

  赵氏瞪他一眼,他才赶紧退出去。

  邬陈氏也起来告辞,“那我们先回去,改日你也去我家小院子坐坐?”

  赵氏也知道这时候不宜再聚了,点头道,“行,改天我去你家坐坐。”

  临走前,赵氏往邬陈氏怀里放了一些好茶叶。

  邬陈氏想婉拒,赵氏却说,“拿着吧,一般人我还不轻易送呢。”

  她是真心觉得邬陈氏这人挺不错的,值得深交。

  邬陈氏点头,“好,那回头我也给你带点我家几个丫头做的花茶。”

  赵青山则躲在角落里,避闲却又忍不住看了大丫一眼。

  大丫能察觉到身后的视线,耳朵又红了。

  刚好邬清嫣的马车来了。

  母女俩就上车一起回去了。

  在路上,邬陈氏就说,“我看那赵氏人挺豁达的,虽然有点精明,但心不坏。”

  “而且她不爱占便宜的人,我拿过去的东西,她又给了回礼。”

  “还说下次来咱家呢。”

  “我看呐,她估计也是想来咱家考察一下。”

  邬清嫣听的点点头,“我听赵师爷的意思,是想先给赵公子成家的。”

  毕竟考举人并不是简单的事。

  可能三年都没考过,又得等三年。

  赵青山今年已经快二十了,再等下次,都老男人了。

  所以赵师爷的意思是想让儿子先成家,至于后面能不能中举人,起码家庭还在。

  邬陈氏觉得这想法不错,“若他们家有那个意思,估计会来咱家看看。”

  “若没那个意思就算了。”

  像’儿子‘说的,天下男人多的是。

  邬清嫣问大丫,“大姐觉得如何?”

  大丫虽然害羞,却还是有主见的点点头,“我听你们的。”

  反正家里人不会害她。

  而且弟弟脑子聪明,听他的准没错。

  邬清嫣笑了笑,“放心吧大姐,我保准帮你相一个好的。”

  “不好的咱就不要。”

  大丫有他们当靠山,安全感十足。

  又过几日。

  天总算晴了。

  赵氏趁天气好,挎着一篮子面点就过来了。

  邬陈氏见她来,很高兴。

  “妹子,你来啦?”

  赵氏笑笑,“是啊,今儿天气好,我发了好些面,知道你家爱吃面食,就送来一点。”

  邬陈氏一看那白白胖胖的大包子,看了就喜欢。

  “我就爱吃包子馒头,却做不出你的手艺,改天我可得跟你取取经。”

  赵氏爽朗笑道,“那感情好,改日你去镇上再到我家去,我把我的独门手艺教给你。”

  邬陈氏也笑了,忙喊大丫她们出来待客。

  大丫一听赵氏来了,忙检查一下仪容仪表,确认发丝没乱,这才端着果干花茶出去。

  “赵婶婶。”

  大丫出来接待,赵氏好奇看了看后院,“你家那几个丫头呢?”

  怎么就出来大丫一个?

  邬陈氏道,“去村里的女子学堂上课去了。”

  去年村里翻修学堂,邬清嫣就提议修个女学堂,让姑娘们也去认认字。

  村里一开始不同意的,觉得女子读书浪费钱。

  还是邬清嫣说,“让丫头们认认字,将来也好教一下孩子。”或是出去采买什么东西,能认字也好帮家里采买,或是写写书信什么的。

  村长闻言倒是不反对,但修女学堂的钱他是不出的。

  村里人也不想出。

  还是邬清嫣出钱盖了个大学堂,还请了女先生,说是能免费读三年,村里人这才没意见。

  反正不用钱,不上白不上。

  二丫三丫四丫还有五丫最先去学堂,她们带头,其他家姑娘多的,家里就给送过来了。

  反正有女先生帮忙照顾,家里还省的照顾了。

  二丫她们这会儿正在女学堂读书呢。

  赵氏听后倒是挺认同的,“其实我也是识字的,我爹就是秀才。”

  小时候她就是跟哥哥们一起读书认字,长大才能嫁给赵师爷。

  因为读过书,赵师爷讲的那些内容她也听得懂,所以夫妻相处很聊得来。

  要是目不识丁,夫妻两个压根没话讲。

  所以赵氏挺支持女子上学的。

  邬陈氏见她开明,心中越发满意。

  “是,二丫她们回来还会教我认字呢。”

  “虽然我不会写,但也认了不少字了。”

  像银票面值多少,她都看的懂了。

  赵氏同样满意点点头,看向大丫,“大丫怎么没去学堂?”

  大丫柔柔道,“学堂教的我都会了,现在都在家里自学。”

  因为她年纪比较大了,每日去学堂总被村里那些嘴碎的说闲话,干脆就在家自学了。

  赵氏好奇,“你能看完一整本书?字都认全了?”

  大丫谦虚道,“有些看不懂的,我会问六弟,他读书比我厉害。”

  赵氏笑道,“是,你家老六是个聪明的。”

  大丫给她泡果干茶,干香气扑鼻而来,赵氏忍不住闻了闻,“这是什么果干?怎的这么香?”

  “这是香果,我六弟跟商船买的苗子我们自己种的。”

  “结出的果子晒成干,泡进热水里香气十足,喝了能提神。”

  她还加了一点菊花,果香中带了点菊香,闻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赵氏再次满意点点头。

  边喝茶边偷偷打量大丫。

  大丫大大方方任由她打量,一点都不扭捏,还去摘了果子切盘过来。

  那盘子白润好看,果肉切好,上面还放了竹签。

  赵氏连连称赞,“这样吃倒是不脏手。”还很风雅。

  邬陈氏谦虚笑笑,“我家孩子们就爱整这些,穷讲究。”

  赵氏摆摆手,“不会,有这条件自然就把日子过的讲究一点,不然脏兮兮的吃的袖子都是。”

  她对大丫是越看越满意。

  悄悄问邬陈氏一句,“你家准备给大丫找什么样的人家?”

  邬陈氏一听正题来了,立马认真道,“她爹的意思是想给她找个好相与的婆家。”

  “就是人口要简单一点,婆婆性格要好一点,至于家境跟我们家差不多就行。”

  赵氏觉得这不就是她们家嘛。

  内心有点小激动,“那什么,嫂子,你看我家咋样?”

  邬陈氏假装诧异了一下,“你家?你这是?替你儿子问的吗?”

  赵氏小声道,“我原本是想多等两年的,但赵师爷说中举人不是那么好中的,若是再耽搁三年,我儿子就不好找了。”

  毕竟她家在镇上也只是普通家庭,儿子要是年纪再大,确实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