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黄巢2-《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占领洛阳后,起义军继续往长安进军...

  唐僖宗在得知潼关被破的消息后,仓皇逃往咸阳,大部分的大臣们并不清楚皇帝的去向。

  不久,起义军进入长安,张直方率领百官在灞上迎接黄巢。

  当时,起义军看到长安城的穷苦百姓,就拿钱财送给他们,还让他们不必惊慌。

  不过没几天,老百姓们就被捆绑起来遭受鞭打,让他们把财物交出来。}

  各时空的观众们气的不行,前面还以为是个好的,结果呢,都是一丘之貉。

  “咱普通人是造了什么孽啊,朝廷腐败,既要受到官府的欺压,起义军来了,还要受到叛军的压迫。”

  “是啊,前面还以为会不一样,没想到都是一样。”

  ......

  李世民面容铁青,这是他看到的第二次长安沦陷了,就是从李隆基那里出了问题。

  长孙无忌看陛下神色不对,连忙把侍从取来的救心丸递给李世民。

  “陛下,您别气,救心丸来了,您先服下歇息歇息。”

  杜如晦也连忙宽慰,“陛下,历朝历代王朝末年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如今我们做好该做的,让大唐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些。”

  房玄龄也赞同这话,“陛下,你现在保重身体为好。”

  ......

  {至于长安城的有钱人,都被起义军扫地出门,他们的宅子也被起义军将领们占据,至于他们的妻女也被抓去欺辱。

  官员们如果被抓住就会被杀死,数不清的房屋被烧毁,宗室也被屠戮一空。

  12月13日,黄巢正式称帝,国号大齐,并对手下论功行赏。

  原本唐朝三品以上的官都被罢免,只留下四品以下没有动。

  当时张直方收留了唐朝大臣数百人,他一开始就不是真心投靠黄巢,最后事情败露,他被诛杀三族,这些大臣也被杀。}

  不知情况的观众们,嘴巴都张大了,之前看到过朱温白马驿之变,消灭大臣,没想到前面还被清洗了一波。

  贞观的君臣们眉毛直跳,心里咯噔了一声,差不多把朝廷内部都被血洗完了。

  各时空的观众们也有些呆愣,这个黄巢,是自上而下都没放过啊,只怕皇帝没跑的话,也要被宰了。

  长安城的百姓们是最绝望的,前有安史之乱,后面还有这黄巢的叛军,一桩桩的,可叫他们怎么活啊。

  已经有不少人在考虑南迁了,不过还需要好好打算才行。

  {黄巢等人安于现状,唐朝廷自然不会放过机会,重新调兵遣将进攻长安。

  881年4月,黄巢主动撤出长安,退到灞上,长安百姓迎接唐军入城。

  唐军攻陷长安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唐军的毫无纪律也给了起义军机会,黄巢带人趁机杀入长安。

  由于此前唐军士兵抢了很多东西,跑不快,伤亡惨重。

  黄巢对长安百姓欢迎唐军的事情,很是生气,任由手下杀长安八万人。}

  各时空的观众们愣逼的看着这些内容,讨论声不绝。

  姑娘气得不行,“黄巢带人跑了,留下的普通人自然要欢迎朝廷军了,不然要是被当成叛军同党,那岂不是死路一条。”

  小少年挠挠头,“谁能想到连正规军也这么残暴,只怕这些百姓是肠子都悔青了。”

  读书人气愤不已,“真是混蛋,他们对老百姓都不怎么样,还指望老百姓们记得他们不成?”

  ......

  “这些畜牲。”李世民感觉脸上臊得慌,胸口憋着一口气不上不下,他大唐的军队,竟然都这般行径,还有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们,真真遭罪了。

  {...882年9月,黄巢的手下朱温被围,眼看形势危急,于是投降唐军。

  随着起义军的多次失利,883年4月,黄巢率兵往东逃走。

  884年,起义军大部分已被消灭,部分将领投降。

  黄巢带着余部一千多人退守太山。

  6月,黄巢走投无路之下,在虎狼谷自刎。}

  各时空的观众们还是有些唏嘘,这个黄巢,为人如何先放一边,但之前原本都占领长安,还称帝了,不趁热打铁,现在致使自己兵败自刎,也不知道他后不后悔。

  李世民再次听到朱温的名字,合着这家伙是从这里来的。

  {黄巢虽然死了,但黄巢起义的影响是有的。

  秦朝时期六国贵族几乎被剿灭,西汉时虽然也有豪强做大,但武帝早年推行推恩令,老了又清洗了一波。

  到了东汉,教育资源就被士族垄断,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世代公卿家族出现,士族集团抱团取暖。

  三国时期,世家已经很牛了,而像刘备,虽然是宗亲,但家境贫寒,还卖过草鞋为生。

  而随着衣冠南渡,琅玡王氏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士族集团的势力更是到达顶峰,他们把持朝政,和君王共治天下...}

  老百姓们继续吃瓜,这些世家大族和他们最大的关系就是站在头上喝血的,还好后世人做的好,人人都能念书,这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