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那些归国文物-《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吃饱喝足后,打了个饱嗝儿,刘晓希继续点开下一个视频。

  {盘点那些流亡国外,已经归来的国宝}

  看到这个视频,祖辈们都有些恍惚,都知道近代丢失了很多东西,现在有多少文物回来,他们不可能不关心。

  除非是实在忙的抽不开身的人,其他人纷纷将手头上的事情停下,目光灼灼的看着视频。

  {近代以来,华夏文明的很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约有1700万件。

  据不完全统计,在脚盆鸡大约藏了360万件,鹰酱藏有约230万件,高卢鸡藏了260万件,约翰牛有130万件。

  为了寻回这些国宝,我国这些年也积极采取了很多方式。

  截止目前,成功追回的文物超过十五万件,本期就来了解其中几种国宝的回归。}

  祖辈们都有些泄气,因为15万和1700万相比,的确显得不够看,但大家也明白,想拿回来没那么容易。

  吃进去的东西,那些家伙没那么容易吐出来。

  大叔知道后世的实力,很乐观的说道:“慢慢来吧,以后会有机会通通拿回来的。”

  商人很无奈的叹息,“唉,吃进嘴里的肉,让人吐出来,要么你拳头够硬,不然还挺难的。”

  秀才的无不泄气的说道:“这提到的几个国家,可没一个容易说话的,最可恨的还是倭寇,抢了我们那么多东西,怎么可能轻易还回来。”

  ......

  王侯将相们的情绪不光是愤怒那么简单,像李世民他们,是知道自己的墓被盗过,他的昭陵六骏回来的概率还很低。

  “朕这次定要设上重重机关,谁敢再来盗墓,朕让他有来无回。”

  有不少和唐太宗一样想法的帝王,就是将墓设置的非常难进。

  刘彻还挺羡慕李世民他儿子,“如果能知道李治的墓是如何修建的好了,到了后世都能免遭洗劫,也就避免有东西流失出去。”

  朱元璋讥笑着,“还不是怪清朝那些没用的,光是一个慈禧就如此奢靡,但凡军事上下点功夫,也不至于给华夏带来那么大的灾祸,又怎么会造成那么多文物流失?”

  慈禧哪知道朱元璋在骂她,她没忘记自己墓被一个叫孙殿英的刨了,墓里的那些宝贝肯定也被这伙人弄走了。

  “孙殿英,哀家绝不放过你...”

  清末和民国的爱国志士现在都是干劲满满,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总归是不能让文物流失出去了,所以2233保存的文物数量也越来越多。。。

  {一、商朝青铜器皿方罍(lei第二声)

  皿方罍是商朝时期的一种盛酒器。

  它是在1919年被一个姓艾的农民发现的,出土于湘省。

  1924年,一个商人购买了皿方罍的器身,自此器身和器盖分离。

  器盖也被艾家交给一所学校充当学费。

  结果,器盖又被国派一个军官强行买走。

  直到1950年,军官被抓后,器盖被收回,六年后移交到了湘省博物馆。

  同时,器身则是辗转到了脚盆鸡一个收藏家手里。

  器身和器盖分离了长达九十年。

  2014年,鹰酱的一家拍卖公司拍卖皿方罍器身,湘省各界代表赶赴老鹰国,经过一番艰苦谈判,才达成了洽购。

  自此,流失海外几十年,器身回来了,和器盖合为一体,收藏在湘省}

  本就是咱自家的东西,结果还要买回来,老祖宗们这心里着实是生气,而且还不知道在谈判桌上花费了多少功夫。

  姬发看着视频里出现的皿方罍,这东西在他们时代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是跨越了几千年显得有历史价值。

  “这以后,孤的墓里,也多陪葬些东西吧,有什么放什么,后世人肯定会